進口商應選擇什麼貨幣結算
『壹』 在我國進出口業務中,計價貨幣應為什麼盡量選擇進口用軟貨幣,出口用硬貨幣
我國是外幣管制的國家,進出口的付匯和收匯都是向國家買賣的。軟貨幣是指容易貶值的幣種,硬貨幣是容易升值的幣種,
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進為購入,出為外銷,進口和出口的綜合。2012年8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2011年中國外貿進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二
二,進出口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進出口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的出現;二是國家的形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
三,是指與外國當事人通過締結契約進行買賣商品,包括勞務、技術等的一系列具體業務。具體內容包括:進出口商品的買賣和貿易方式;進出口商品的運輸和保管業務;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工作;進出口商品的海關監管業務;
四,進出口商品的貨運保險業務;進出口商品結算貨款和提供資金的國際結算與銀行信用業務,解決進出口業務糾紛的仲裁工作和司法審理;進出口業務的經營與管理,等等。
五,在交易洽商階段,首先由進口商開出需要條件,向出口商提出詢查或經過中介商表達其購買意向,使有關「供應商」或「出口商」與其接洽,或由出口商直接向進口商提出洽銷;然後是出口商向進口商發盤,經進口商還盤,並經雙方函電往返同意「接受」,完成發盤,
六,然後是成交,雙方對買賣條件協議完妥,換文或簽約,完成買賣手續。在交易洽商階段,首先由進口商開出需要條件,向出口商提出詢查或經過中介商表達其購買意向,
七,使有關「供應商」或「出口商」與其接洽,或由出口商直接向進口商提出洽銷;然後是出口商向進口商發盤,經進口商還盤,並經雙方函電往返同意「接受」,完成發盤,然後是成交,雙方對買賣條件協議完妥,換文或簽約,完成買賣手續。
『貳』 在本國貨幣為硬貨幣條件下,作為進出口商如何選擇避免風險的結算融資方式
計價結算貨幣的選擇:
(1)爭取以本幣作為結算貨幣。
(2)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
理論上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利,但應注意的是,貨幣的軟硬是相對而言的,且有一定的時間性。在某一時期是軟貨幣,而過一時期可能會變成硬貨幣,這種變化是難以預料的,因此,經營者在正確選擇了貨幣之後還應在有利時機通過金融交易將匯率固定下來,才能達到最終避免外匯風險的目的。
(3)如果出口時使用了軟貨幣,應相應提高報價;進口時使用硬貨幣,應相應壓價。
(4)進口選擇高利率貨幣,出口選擇低利率貨幣。
(5)以多種外幣軟硬搭配報價。
『叄』 我們出口到外國的商品一般是要美元還是人民幣啊進口挨用什麼幣種呢
一般來說,國際通用規則都是用美元或者歐元,一個是因為這兩個貨幣堅挺,信用好,其次是因為這兩種貨幣都是國際貿易上通用的貨幣,方便買家對比價格。
進口一般國外公司的報價也是用這兩種貨幣,不過你要是想用人民幣結算的話,可以跟他們商量的。
『肆』 中國出口貨物一般用什麼貨幣結算,進口呢
出口可以用人民幣結算,也可以用外幣結算,假設用外幣結算的時候,外幣打入國內公司賬戶時銀行會將外幣自動轉換成人民幣付致您的賬戶。進口結算幾乎都是外幣結算。
『伍』 國際商務活動中,如何選擇有利的計價結算貨幣
計較貨幣的選擇,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使用賣方國家貨幣、使用買方國家貨幣和使用第三國貨幣。對任何一方來說,使用本國貨幣,承擔的風險較小,但如果使用外幣則可能要承擔外匯匯率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因為當今國際金融市場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上下浮動是必然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因匯率浮動造成損失。 如果我國與對方國家之間有貿易支付協定,則應使用協定中的貨幣。如果我國與一些發展中法國家訂有貿易支付協定,協定貨幣為瑞士法郎。如果我國與對方國家無支付協定,一般應選用「可兌換性貨幣」,即可以在國際外匯市場上自由買賣的貨幣,也稱自由外匯。可兌換性貨幣根據幣值是否穩定,也有軟、硬之分。所謂硬貨幣,是指幣值比較穩定且呈上浮趨勢;軟貨幣是指幣值比較疲軟且呈下浮趨勢。我國出口商品原則上應選用硬貨幣,而進口商原則上應爭取用軟貨幣支付。當然在選用貨幣問題上,我國還是應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雙方協商,按照促進出口或進口交易的實際情況,全盤考慮,靈活機動。
選擇何種貨幣計價和結算是產生外匯風險的開始,我們應在選擇貨幣時就盡量避免產生外匯風險。
(1)爭取以本幣作為結算貨幣。
(2)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
理論上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利,但應注意的是,貨幣的軟硬是相對而言的,且有一定的時間性。在某一時期是軟貨幣,而過一時期可能會變成硬貨幣,這種變化是難以預料的,因此,經營者在正確選擇了貨幣之後還應在有利時機通過金融交易將匯率固定下來,才能達到最終避免外匯風險的目的。
(3)如果出口時使用了軟貨幣,應相應提高報價;進口時使用硬貨幣,應相應壓價。
(4)進口選擇高利率貨幣,出口選擇低利率貨幣。
(5)以多種外幣軟硬搭配報價。
望採納!
『陸』 我國進口商品可以用人民幣直接結算嗎我國規定都可以有哪些貨幣結算
我國進口商品可以用人民幣直接結算。不過對方要接受人民幣付款才可以。一般我國要與對方國家簽後貨幣互換協議,或者兩國簽有結算採用人民幣結算的協議,就沒有問題。
『柒』 在進口貿易中應當選擇什麼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
在進出口貿易中,為防範外匯風險,正確選擇計價結算貨幣的方法是:在出口貿易中,應當選擇「硬幣」或具有上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在進口貿易中,應當選擇「軟幣」或具有下浮趨勢的貨幣作為計價貨幣。
計價貨幣
1.計價貨幣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規定用來計算和清償彼此債權債務的貨幣,一般與結算貨幣相同,如果雙方在合同中只規定了計價貨幣,沒有規定結算貨幣,則計價貨幣就是結算貨幣。
2.交易雙方也可以規定計價貨幣是一種貨幣,結算貨幣為另一種貨幣,甚至另幾種貨幣,此時,交易雙方要在合同中定明不同貨幣的幣值。
3.買賣雙方在選擇使用何種貨幣時,既要考慮貨幣匯率的風險,又要結合自己的經營意圖、市場供需和價格水平等情況作出綜合性分析。
4.目前,我國常用的國際結算貨幣有:美元、英鎊、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港元。理論上人民幣也可以作為計價或結算的貨幣,但我國金融管理規定對外使用人民幣僅限於賬面的首付,不能自由兌換和流動。
5.在一般多根據國際金融市場上貨幣匯率變動的情況和進口國家(地區)的習慣等,選用對方國(地區)貨幣或第三國貨幣。
拓展資料:計價貨幣的選擇
1、選擇可自由兌換的貨幣:
可自由兌換貨幣是指對國際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不施加限制、不實行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多種貨幣匯率,在另一國要求下隨時有義務換回對方在經常往來中所結存的本國貨幣。使用可自由兌換貨幣,有利於調撥和運用,有助於轉移貨幣匯價風險。
2、在出口業務中盡量爭取採用硬通貨:
硬通貨,是指從成交至收匯這段時期內匯價比較穩定且趨勢呈上浮的貨幣。
3、在進口業務中,爭取採用軟通貨:
軟通貨,是指從成交至付匯這段時期內匯價不穩定、疲軟且趨勢呈下浮的貨幣。
『捌』 進口結算貨幣如何確定
計價結算貨幣的選擇:
(1)爭取以本幣作為結算貨幣。
(2)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
理論上進口選擇軟貨幣,出口選擇硬貨幣,經營者可以從中獲利,但應注意的是,貨幣的軟硬是相對而言的,且有一定的時間性。在某一時期是軟貨幣,而過一時期可能會變成硬貨幣,這種變化是難以預料的,因此,經營者在正確選擇了貨幣之後還應在有利時機通過金融交易將匯率固定下來,才能達到最終避免外匯風險的目的。
(3)如果出口時使用了軟貨幣,應相應提高報價;進口時使用硬貨幣,應相應壓價。
(4)進口選擇高利率貨幣,出口選擇低利率貨幣。
(5)以多種外幣軟硬搭配報價。
『玖』 請問外貿進出口結算的貨幣種類
進出口現在大部分都是用美元結算。聽說國內已經開始在部分省市試點人民幣結算外貿貨款,但是試點指示試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建議做,但是如果是周邊的緬甸啊什麼的如果客戶接受的話可以做。出口時收入美元,但是你拿不到美元,到你的銀行賬上,國家規定會直接轉換成人民幣給你。結算的貨幣種類與結算方式沒有關系,結算的貨幣種類就是客戶給你是美元還是歐元,日元還是英鎊。(當然現在大部分是美元,就是歐元區的也是先用歐元買美元然後給你美元),結算方式就是用的預付,還是信用證,還是跟單托收,還是賒賬多少多少天。
『拾』 為什麼出口時選硬幣計價結算,進口時選軟幣計價結算
習慣上,人們把匯率穩定或者趨於升值的幣種稱為硬幣,把幣值不穩定或者預計會貶值的幣種稱為軟幣。需要注意的是,"軟"並不代表"劣",軟幣和硬幣,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用途。
區分軟幣和硬幣意義重大。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如果您不能爭取到零風險的人民幣計價方式,選擇合適的軟幣或者硬幣也不失為規避匯率風險的良方。
貿易商在簽訂出口合同時,鍾情於以硬幣作為合同的計價貨幣,這樣在貨款收回後,可以換回當初預期相對貶值的本國貨幣,甚至可以在硬幣升值時賺上一筆。而當進口時,貿易商會更加偏愛軟幣,因為在保本之餘,一旦軟幣貶值可以換回更多的人民幣。
就業務實物來說,其實採取硬軟幣操作,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很少有人這么做的。 你想什麼便宜都占,對方還不同意呢。所以這個問題,只有理論意義,沒有實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