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向成熟的股市
Ⅰ 老股民走向成熟所必備哪幾個階段
必備:
經歷一個完整的大周期(7-8年)。
經歷過暴富,經歷過絕望,經歷過寂寞。
需要不斷反思自己。有一套自己的交易體系。
Ⅱ 股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創階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滬、深證券交易所的相繼掛牌營業,股票集中交易市場正式宣布成立,中國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備了資源配置的功能。這一階段是中國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項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資本市場大多處於自我演進發展狀態,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搭建,整個市場規模較小,並以分隔的區域性試點為主,股票市場的發行和交易缺乏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統一規范和集中監管。同時,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在思想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試驗階段。
此時股市能否長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問題的困擾,姓資還是姓社,成為影響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話題。1992年1、2月間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視察時指出:「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關,也可以快關,也可以慢關,也可以留一點尾巴。怕什麼,堅持這種態度就不要緊,就不會犯大錯誤。」[1]此後,中國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股份製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並開始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1993年,股票發行試點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廣至全國,打開了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由此中國股市也於1996年5月迎來了大牛市行情。由於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機制和市場監控機制,高速發展的股市立即出現了許多問題,股市價格暴漲暴跌,投資者尚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投機之風盛行,黑市行為大量滋生等。打壓整頓股市也因此成為接下來的宏觀調控的內容之一。從證券監管的角度來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與地方、中央各部門共同參與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的過渡階段。股市的監管機制開始形成,監管體系初具雛形,並規定了漲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從憲法的層次上承認「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個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場的地位正式確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規范階段。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始正式啟用法律法規手段規范管理股票市場。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國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國務院確定中國證監會作為國務院直屬單位,成為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同時其職能得到了加強。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現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續到2001年。然而,太過火爆的股市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違規行為也不斷被暴露出來,銀廣夏、藍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發生就是當時股市混亂的縮影。同時股市的作用被定義為「國企解困」的一個重要途徑,大量國企進入股市尋找資金,其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以1999年7月《證券法》的頒布實施為標志,中國股票市場步入了以「規范與發展」為主題的新的發展階段,同時,中國股票市場的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成熟。經過幾年的法制建設,中國證券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證券期貨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證券法》為核心,以行政法規為補充,以部門規章為主體的系統的證券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轉軌階段。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發展階段,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矛盾的轉移,對股票市場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它不僅是籌資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漲還能帶來財富效應,刺激消費增長,有助於改善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等。股票市場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與發展全局的高度來考慮。中國股票市場被賦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層領導提出股票市場不僅要為國有經濟改革服務,而且要為國家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服務。但是,由於此階段股票市場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設不盡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國(主要是美國)的經驗,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特殊性認識不夠,使得中國股票市場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高層次、綜合性功能的發揮仍不理想,社會各界對中國股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狀有頗多不滿。新一屆的中國證監會開始著手完善監管體制。然而在股權分置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前提下,國家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改革並沒有收到預期的結果。這一階段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價格甚至一度低於面值,股市不僅沒有達到資源優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連最基礎的籌資功能也無法實現。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閩發、「德隆系」等證券公司長期積累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爆發,是中國股票市場運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應。2004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九條」),表明了政府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決心,以促使資本市場的運行更加符合市場化規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階段。
2005年5月開始的股權分置改革,是中國股市重塑的一個過程。作為歷史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截至2007年底,滬、深兩市98%的應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在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完成。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尤為重要的是,股權分置改革以後,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實現,中國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別是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中國國航等超級大盤股的順利發行,表明股權分置改革後的中國股票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了首發融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使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了藍籌時代。此外,中國股票市場還進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改革發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經過這些改革,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出現轉折性變化,滬、深股指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人民幣不斷升值這一重大貨幣、匯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國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國滬、深兩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總市值達32.71萬億,相當於GDP 的132.6%,位列全球資本市場第三,新興市場第一。2007年的IPO融資4595.79億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億,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市場之一。
總體而言,與上述的中國股票市場的階段性發展規律相適應,中國股票市場的功能也經歷了從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建立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基礎性功能;到促進國有企業轉機建制(轉換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搞活國有經濟服務;再到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高級、復合性功能的逐步演進歷程。然而,當前的中國資本市場還存在著大而不強,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資者自律、系統風險控制以及財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新興+轉軌」的特殊階段,都會長期伴隨中國股票市場存在。因此,從股票市場成長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發展、完善和規范市場這一角度看,當前的中國股票市場仍然還處於比較稚嫩的成長期。
Ⅲ 如何炒好股票
策略篇
炒股著重4方面分折: 1 上市公司 2 基本面 3 技術面 4 投資目的 上市公司與基本面分折時一定要善於識別真偽,用火眼金晴來防止上當受騙。 股市中重視基本面和技術面是二大派別各有其詞,其實應該是基本要好,一定要有技術面支撐(基本面+技術面)才是好股票。 技術面就是說要買入趨勢向上的股票,因為趨勢線是一切的一切,趨勢 上就是股價在上升通道,可能受消息面等影響或主力震倉洗盤,使股票有回落,但總趨勢向上。因為上升中的股票走勢是上升、回襠再上升。 股價在下降中的股票受利好利多的沖擊,股票會回升,或主力誘多騙錢,但股價還會繼續下跌,因為走勢決定它一切,那就是下跌、回升 再下跌。
紀律篇
如果你從來沒有買過股票,如果你開戶的原因是打算賺錢而不是支援股市建設,那麼你一定要恪守軍規:
1.永遠不要相信經濟學家關於股市的預測;
2.永遠不要相信電視台的股評"老師們";
3.如果你不知道每年的什麼時候發布年報、什麼時候召開股東大會決定分紅,惟一的辦法就是趕緊補課,因為那意味著行情;
4.如果你不知道權證與股票的具體區別,最明智的辦法就是在真的弄明白之前不要買入權證;
5.如果你的目標是收益10%,這很容易做到,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的股票價格翻一番,那你最好清醒一下;
6.當你開始賺到錢時,當你出手越來越彪悍時,要及時意識到"你最危險的時候到了";
7.股市存在一天,莊家就會存在一天,千萬別大意;
8.在中國股市永遠不要相信長線投資,除非你確認自己的神經中樞足夠粗壯,堅韌到能使你等到秋收的那一天,否則,適度節制你的慾望才是最重要的;
9.永遠不要同時關注超過30隻股票,1個新股民同時關注30隻股票的結局與1個男人同時娶30個妻子的下場不會有任何區別;
10.無論這只股票的價格今天跌了多少,也永遠不要把你全部的錢一次投入;
11.永遠保持你的賬戶上有40%的現金,那是你應付突如其來的暴跌時惟一的彈葯;
12.如果你不幸買入一隻股票後,它還在繼續下跌,那麼,當跌幅超過10%時你要考慮的不是賣出,而是繼續買入,和絕大部分人往相反的方向跑;
13.當你決心成為股民的那一刻,勇於承擔責任就是你的義務,虧了不要怪社會與政府,因為你賺錢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感謝他們;
14.不要試圖去搶基金經理們的飯碗,你只需要踏踏實實地研究行業排名與每股收益,從中"發現"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遠比"發掘"公司的投資價值更為實際--那是基金經理們的活兒;
15.不要去研究MACD指標理論、波浪理論、三線開花理論等等,這些書要麼是美國人寫的,要麼就是已經虧損得退出股市的人寫的,如果你已經學會了,那永遠只把這些技術指標作為參考,而不是依據,K線圖與成交量圖,是你惟一的技術必修課。
風險篇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作為中國證監會風險教育的教條化語錄,凡是開過戶的投資者都熟悉,可是具體的風險在哪裡?入市須謹慎什麼?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就像煙盒上印有"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一模一樣,其風險揭示作用微乎其微,反而成了耳邊風。
有人對新股民走向成熟所必經的三階段作過總結,其中就明顯的反映了股市投資中的風險莫測:
初期階段特徵:首先是容易被誘惑。
中期階段特徵:一是深套:因連續征戰,一年四季總滿倉,結果全線被套,嘗到賠錢的滋味;二是技巧差:雖已懂點股票知識和操作方法,但抗風險能力差,淺套時不看大勢盡早止損,認為股價還會漲,一味傻等解套,結果越套越深,被迫做長線;三是不甘心:誤認為做股票有錢就行,加大資金投放力度,總想盡快扳回損失,股價在高位剛下跌就急忙補倉,結果越補越套,最終彈盡糧絕。
後期階段特徵:吃一塹,長一智,瞻前顧後。具體表現在智、信、嚴、律、勇五方面。所謂智,指的是證券知識和操作策略的提高;信,指的是自信,"眾人皆醉我獨醒",不人雲亦雲;嚴,指的是嚴於律己,相信自己的投資,不隨意跟風;律,指的是紀律,該買則買,該賣則賣;勇,即要成非常之事,就必須有非常之勇。
心態篇
新股民千萬莫指望一夜暴富,心態要平和,要在股市中賺取快樂,不要只想在股市中賺錢。買股票若僅是為了"賺錢",那就是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因為你會心為物役。很多人炒股的本意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若因炒股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那還不如不炒股。
炒股只能用閑錢。用閑錢炒股會讓你有一種閑庭信步的感覺,不至於讓你被股市的漲跌打擾。若你在股市中投入了自己的大部分資金,甚至去融資炒股,那炒股就會變得像賭博一樣。記住,不要把所有的財產都投入股市,更切忌借貸資金購買股票。股市的漲漲跌跌都很正常,投資者要努力做到不以漲喜、不以跌悲。
Ⅳ 一個散戶走向成熟的三個階段
初級階段:這一階段股民的表現特徵是不知道如何開戶 ;不了解股票知識或知之甚少;更不知該買什麼股票。膽子大,敢買任何股票,特別表現在剛一開戶,手就發癢,馬上買進若乾股。初入股市者往往瞎蒙能賺上一筆錢,這使得他們興高采烈,逢人便吹「我一入市就賺錢」等等,並且鼓動周圍人趕緊加入炒股隊伍。
Ⅳ 我想學習炒股,但是我什麼也不懂,但我應該從哪裡開始學起呢
一、對炒股要有濃厚的興趣。
只有對炒股有濃厚的興趣,你才會去認真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是炒股最基本的條件,也是炒股最基本的心態。
二、要有自信心。
快、准、狠,是投機高手的絕技。有很多人認為很難做到,既然自己都認為很難做到,那別人一定能肯定你根本做不到。因為你自己都根本沒有信心,那別人當然對你沒信心。只要自己非常有信心,並不斷的努力學習,我相信你一定能心想事成。千層金配資炒股
三、克服恐懼和貪婪。
一句話,只有掌握了足夠的技巧和知識,才能克服恐懼和貪婪。
四、學會止損,是你炒股走向成熟的標志。
賠錢,是金融市場再高的高手也無法避免的。高手無非是賺多賠少,總體實現了長期穩定盈利。頂尖交易員的可貴之處在於當自己的預期與市場走勢相反時,勇於向市場認錯,認賠出局,留得青山在,不怕翻不了身。
Ⅵ 散戶如何炒股
散戶可以參照以下方法來炒股:
1、順勢而為
散戶在買入股票時,應該順勢而為,即買入處於上漲走勢的個股,不要逆勢而為,買入哪些處於下跌趨勢的個股。
2、重勢而不重價
散戶在買入股票時,哪怕股價已經漲得較高了,但如果上漲勢能還有繼續上攻的潛力,則依然可以介入,而不是買入哪些處於下降通道的低價股。
3、重時而不重股
時間比選擇個股更重要,散戶在炒股時,應該看準時間,果斷出手,比如,在大盤普漲的時候,買入個股,在大盤大跌的時候,減倉,或者空倉觀望。
4、高拋低吸
散戶在炒股時,利用個股的走勢在低位買入,在高位賣出,賺取一定的差價,比如,根據個股的均線來進行高拋低吸操作,即當個股上漲受到上方某一均線壓制時,投資者可以選擇進行賣出操作,當個股下跌受到某一條均線支撐時,再進行買入操作。
5、設置止盈止損位置
散戶在炒股時,應設置好止盈止損的位置,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其中,可以利用個股的缺口、均線、歷史高位、低位來設置止盈止損位置。
6、合理的控制其倉位,永不滿倉
散戶在炒股時,切莫進行全倉操作,最好輕倉操作,留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個股後期下跌帶來的風險,即在個股下跌的時候,還有資金進行補倉,來平攤持倉成本,分散風險,其中可以採取金字塔型倉位管理方法、矩形倉位管理方法、漏斗型倉位管理方法等等。
7、技術面和基本面相結合
散戶在炒股時,不僅僅只看技術面,或者只看基本面來炒股,應該把基本面和技術面結合一起分析,尋找更好的買賣機會。
8、分散投資
散戶在炒股時,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可以考慮買兩到三隻股票,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在分散買股票時,其買的個股相關性不要太強,否則起不到分散風險的作用。
9、不要介入主觀意識的原則
散戶在炒股時,嚴格遵循其投資策略來操作,不要介入主觀意識,比如,在個股下跌時,幻想個股後期還會反彈,而繼續持有。
10、靠近市場熱點
一般來說,當個股處於市場熱點時,會刺激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買入,從而推動股價上漲,反之,當市場熱點過去時,市場上的投資者會大量地拋出手中股票,進行獲利了結操作,從而導致股價大跌。
Ⅶ 股市新手!
以下問題是新人入門經常碰到的問題,特總結如下:
一、啥時買,啥時賣?
A、什麼時候買入股票
1、大盤相對低點時買入股票。一般股民想在最低點買入股票,實際上這是辦不到的(即使做到也是偶然的),能做到大盤相對低點,或者說是大盤處於低位,這時入市比較安全。
2、個股價位處於低位時買入股票。
3、證券營業部里投資者已稀稀拉拉時買入股票。
B、買什麼股票
1、買有穩定業績的績優股。買股票一定要看準股票業績。該買的股票業績要穩定,千萬不要買業績大起大落的股票(業績大起大落的股票適於炒作,不適於工薪階層投資)避免股票業績下降,股價下降,深度套牢,難以解放。
2、買成長性好的高科技股。這個前提既是高科技又具有成長性,否則,乾脆不要買。
3、與左鄰右舍相比較,屬於價位相對低的股票。如有幾個股票行業性質相同,業績差不多,盤子基本相同,而其中一隻價位偏低,市盈率低,那麼這個股票可以介入。
總之,買股票要再三考慮、分批建倉。當在大盤低迷時,某股票業績穩定,價位低的股票就可開始分散分批建倉。
C、什麼時候賣出股票
1、自己設定一個盈利點。如盈利20%出局,假如某一股票10元,該股票漲到12元多一點即可賣出。
2、自己設定一個止損點。如虧損8-10%賣出。
3、當大盤進入某一高位時,當證券市場里人頭濟濟時,就應該賣出。
4、賣出時要果斷
二、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①以30家著名的工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運輸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④以上述三種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股價綜合平均指數。在四種道•瓊斯股價指數中,以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最為著名,它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並作為道•瓊斯指數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瓊斯指數由美國報業集團——道•瓊斯公司負責編制並發布,登載在其屬下的《華爾街日報》上。歷史上第一次公佈道•瓊斯指數是在1884年7月3日,當時的指數樣本包括11種股票,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華爾街日報》首任編輯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編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樣本股增加到30種並保持至今,但作為樣本股的公司已經歷過多次調整。道•瓊斯指數是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三、如何買股?
股市有句話說:「選勢不如選股。」一般而言,好的股票不只是要在漲勢中保持著上漲的勢頭,更重要的是要在跌勢中具有抗跌性,能夠逆勢上升。我國目前有一千多隻股票,而且還不斷有新股上市。面對這么多的股票,怎樣才能選到最值得我們投資的股票呢?根據我國股市的實際情況,選股時可主要考慮這幾條標准:
一、業績優良的股票;
二、成長性好,業績遞增或從谷底中回升的股票;
三、行業獨特或國家重點扶持的股票;
四、公司規模小,每股公積金較高,具有擴盤能力的股票;
五、價位與其內在價值相比或通過橫向比較,有潛在的升值空間;
六、適當考慮股票的技術走勢。
選好了股票之後你還得認真地分析買賣點,考慮控制風險的相關措施,再想些資金管理的策略,這樣你做起股票來就不會被捲入被套的狂潮了。
四、正確的炒股心態是什麼樣的?
1、對炒股要有濃厚的興趣。
只有對炒股有濃厚的興趣,你才會去認真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是炒股最基本的條件,也是炒股最基本的心態。
2、要有自信心。
快、准、狠,是投機高手的絕技。有很多人認為很難做到,既然自己都認為很難做到,那別人一定能肯定你根本做不到。因為你自己都根本沒有信心,那別人當然對你沒信心。只要自己非常有信心,並不斷的努力學習,我相信你一定能心想事成。
3、克服恐懼和貪婪。
一句話,只有掌握了足夠的技巧和知識,才能克服恐懼和貪婪。
4、學會止損,是你炒股走向成熟的標志。
賠錢,是金融市場再高的高手也無法避免的。高手無非是賺多賠少,總體實現了長期穩定盈利。頂尖交易員的可貴之處在於當自己的預期與市場走勢相反時,勇於向市場認錯,認賠出局,留得青山在,不怕翻不了身。
5、要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不要人雲亦雲。
對任何事情,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才能對事情做出理性的分析。
Ⅷ 想玩股票,卻對股票一無所知,請教老鳥們你們一開始怎麼過來的,該先了解什麼
老鳥們大多要經歷這樣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初入股市階段。多數人在初入股市時對股市知識知之甚少,或雖看了幾本有關股市的書卻對實戰知識與計謀知道不多。其入市的動因大多是見周圍的親朋好友在股市賺了錢,自己也想進入股市搏一下。此時的股市大多處於一輪較大上升行情的中後期,因為只有這個時候股市的賺錢效應才十分明顯,對場外人士的吸引力才較大。由於初入股市,不懂的東西太多,大多數人能虛心地向較熟悉股市的投資者請教,請他們推薦股票並提供買賣的意見,自己也小心行事,用少量資金試著投資。因為股市行情正處於熱絡時期,幾次操作下來居然小有收獲。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初入股門,對股市實戰毫無經驗居然還能賺錢,於是信心大增,以為自己天生就是投資股市的高手,在股市賺錢並不困難。
第二階段是反思階段。初戰告捷後,嘗到了股市輕松賺錢的甜頭,於是加大資金投入量,欲在股市賺更多的錢。但天有不測風雲,大量買進股票時正好是股市進入頂部的瘋狂時期,其後股價大幅回落,又由於缺少風險意識且不懂得止損,所買股票全線套牢,這時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會在股市失利。
第三階段是似懂非懂階段。經過反思,投資者認為前段時間自己賺錢賺得糊塗虧本也虧得糊塗,根本原因還是缺乏股市分析的知識,於是買來有關股市技術面和基本面的書籍進行學習。看了這些書籍後,茅塞頓開,根據書上的經典例子,股市的每一次上漲和下跌其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原因都是那麼清晰,而且都能及時分析出來,如果讀者掌握了書中所介紹的這些分析方法,就可以在股市無往不勝。投資者心想在掌握了股市分析技術後這下可以在股市真正理性地賺大錢了,於是把自己所有的資金甚至加上借來的錢全部投入股市。但股市就象是專門要與自己作對似的,原來不懂時虧錢,現在「懂了」居然還是要虧錢甚至虧得更多(因為投入的資金量大了)。其實處於這個階段的投資者只是懂得了股市的一些基礎知識,還缺乏綜合分析的能力,但自我感覺卻特別好,大膽操作,常被假突破和「騙線」所害,導致重大損失。
第四階段是逐步走向成熟階段。在屢戰屢敗後,相當多的人會消沉下去,但真正想成為高手的人會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學習,加之股市在經過長期大幅下跌後,往往也會迎來一波大的上升行情。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投資者就會逐步走上盈利之路。
投資者知道這個規律後,在走向高手的過程中可以少走彎路。關鍵是要注意兩點:第一,初入股市就賺錢,那多半是因為碰上了好行情,而不是你的技術水平高,不可盲目樂觀;第二,讀了幾本書,在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以為已經掌握了股市運行規律時,要忍住立即大戰的慾望,繼續用少量資金在股市進行實戰訓練,只有在積累了相當的實戰經驗後,才能投入大量的資金。
Ⅸ 如何成為一個頂級的股票投資人普通散戶應該怎麼辦
股市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地方,成功的人在這里如魚得水,賺的盆滿缽滿,失敗的人則寸步難行,虧的一無所有。那麼,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頂級的投資者、股市的神話,很難有一種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這里給大家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也許會對您有所幫助。其次,觀察、學習,實踐、總結。如果您自認為有成為頂級投資者的潛力,而且願意為之奮斗終生,那麼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努力。
第一步,觀察。就是看看別人是怎麼賺錢的,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對於股市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心得和見解,有自己成熟的一套交易體系,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雖然不一定適合你,但肯定有值得你借鑒的地方。如果有人願意手把手的教你當然最好,如果沒有就要靠你自己來觀察了。
第二步,學習。如果你連最起碼的入門基礎都沒有,那麼最好買幾本經典的書籍回來仔細的讀懂。讀懂了不一定能幫你賺錢,但可以讓你少犯一些常識性錯誤。很多理論都是股市裡面大所數人所遵循的共同准則,不同之處在於個人如何應用。更高階的知識就需要多讀一些機構研報了,你需要了解這個市場上的主力如何看待宏觀大勢,行業潛力,個股估值等核心問題。
第三步,實踐。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之後,就要開始進行實盤操作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統,不要一味的照搬別人的經驗。也許模仿可以讓你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永遠不能讓你成為一名頂級的投資者。實踐的過程中,要按照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你的交易系統,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第四步,總結。不管你是基本面分析還是技術分析,不管你是價值投資還是短線投機,不管你是你是高拋低吸還是追漲殺跌,到了總結的階段,一定要形成一套穩定的交易方法並不斷完善。如果你的交易方法經過股市的檢驗是有效的,那你就具備了成為一名頂級投資者的基礎。
最後,戰勝自己。理性、客觀的看待市場,不屈服於內心的恐懼和貪婪,嚴格執行自己的交易方法並持之以恆,剩下的一切就交給時間好了。要提醒普通散戶朋友的是,即使不能成為頂級的股票投資者,也不能迷信所謂大師薦股,聽消息炒股,散戶也應當有適合自己的一套交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