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地方概念股市一直走強
A. 未來5年內,股市中那個板塊將可能是漲幅最大的板塊
今天在股民期望銀行股有氣色的等待中,銀行藍籌股受台灣選舉的影響,雖然高開,但隨著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的大跳水,自然在上午泄氣了。我看泄氣的原因是沒有散戶的跟進,中國歷來就是這樣,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樣交替的過程中不得不變成暫時的冷場。相反,在大盤轉變的過程中,農業股受國際農業產品價格的上漲帶動了整個板塊的上漲,大部分業績不錯的農業股還是走在了前面,給人一種寒流下的溫暖。好在我上周五又加倉了部分北大荒和中糧屯河,自然就不怕大盤的變動。我看好農業股的走勢,可以保守的說今年農業股成為08年的亮點,這需要我們不斷的思維與轉化,不然年後就完了。貴糖股份也是一隻不錯的股票,未來糖漲價,股票價格自然就漲。
我加倉的中國聯通今天也表現不錯,還是在觀望與守侯中,繼續關注變化,是向上升的方向前進。我在周末仔細觀察這只股票發現了一個基本上能保證90%的規律:去年平均每月上漲一元,每月的上升通道是1元。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關注,是個不錯的低價藍籌優質股,也是與其他藍籌股脫離的股票,一般是在大盤下跌中他是走前進路,也好做後盾。
B. 2022年股市開門紅是哪個板塊
1月4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創業板指大幅下挫一度跌至2.5%,滬指跟隨走弱,CRO概念下挫,鋰電池、光伏、儲能等高景氣賽道全線回調,不過中葯板塊掀漲停潮,虛擬數字人、NFT概念等元宇宙相關板塊逆勢活躍。午後,兩市指數走勢分化,滬指探底回升,跌幅明顯收窄,創業板指持續弱勢整理,豬肉,大豆等農業股走強,數字貨幣、白酒、體育產業板塊異動拉升,稀土、半導體、電力等板塊則持續低迷。總體而言,滬深兩市高開低走,但個股呈現普漲態勢,兩市約3400股飄紅,指數黃白二線大幅分化,權重走弱題材活躍,成交放量明顯,兩市成交連續第3個交易日破萬億。
截止收盤,滬指跌0.2%報3632.33點,成交額為5103億元;深成指跌0.44%報14791.31點,成交額為7561億元;創指跌2.18%報3250.16點,成交額為2978億元。兩市放量成交額放大至12660億,北上資金全天小幅凈買入4.6億元,為連續6個交易日呈凈買入態勢;其中,滬股通凈賣出9.41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4.01億元。
盤面上,中葯、元宇宙、虛擬數字人、網路游戲、數字貨幣、農業種植、豬肉等概念板塊漲幅居前,地產、煤炭等表現活躍,光伏概念板塊則大跌,鹽湖提鋰、CRO概念、培育鑽石等板塊跌幅居前。
C. 股票的聯動性是地域、行業、概念哪些聯動性較強
這個要具體來談,看是因為什麼漲,才能決定聯動性。
如果是業績或者業績預期,一般是行業聯動,同行業的業績大體上變動是同方向的。
如果是政策,那看政策的利好的方面,比如重慶直轄時,就是地域聯動為主,打壓房地產,就是行業聯動,創業板就是概念聯動。
具體到是什麼聯動,要看漲跌的背後是什麼理由和什麼邏輯。
D. 哪些股票在大盤下跌中逆勢走強
大盤下跌中能逆勢企穩甚至上升的個股,要麼主力仍駐其中,要麼主力趁機吸貨。這兩個基本的判斷得出一個結論:主力在場。故此,關注逆市股可謂是漫漫熊途中尋求避風港的最佳策略。這其實正是股諺「跌市重質」、「該跌不跌就看漲"的精華所在。形態而言,大盤下跌中庄股悄然構築出逆市縮量平台是安全性較高的形態之一。
其特徵主要有:
一、在大跌市仍能縮量企穩平台,中線潛力大,這是該形態中最關鍵的一點。因為在大盤下跌、壓力區拋壓等多重壓力之下仍能夠企穩,並且縮量,這已經很清楚地說明了兩點:一是有主力在場,所以不跟隨大盤跌。
二是主力一定達到至少相對控盤程度,所以才能在縮量的情況下保持股價不跌。同時主力既然控盤,其伺機拉升的意願勢必強烈,投資者而處於主動地位。二、選擇價位在主力成本區或相對底部的股票較安全。對投資者而言,可以首先淘汰掉主力高度控盤且股價又在相對高位的逆市股票,如此介入逆市股風險不是特別大,這在調整市中有利於自我保護。其中的主力成本區一般可用成交密集區進行分析。
三、此類股一旦在大盤企穩時開始突破,其拉升時往往逐步連續性放量。此前的平台縮量其實是成交的累積階段。從成交量的轉換原理看,相應的後面階段就有個成交的釋放期,這恰好與拉升期需要放量的要求相輔相成。另外,正由於成交集中持續地放大,造成股價運行的慣性較大,像剎車後失去動力但車仍會繼續前行一樣,股價在成交縮小時仍會慣性上行,形成成交量的頂背弛,但這時候往往也就是股價將見頂的信號,應擇機拋出。
四、操作策略上,可等待出現連續放量突破時及時買入。這時候雖然不是介入的最低點,但往往是最安全點。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保持在股市中盈利,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E. 為什麼全世界經濟都不好股市反而一直上漲
疫情期間全球經濟下滑然股市行情卻走牛確實有點不可思議。
疫情期間實體經濟艱難,資本家投資實體經濟意願下滑,超發的貨幣導致通脹率大幅度上升,各路資本抱團進入證券市場,利用股市 社會 財富的再分配功能,炒高股價力圖使中產以上階層的貨幣資金跑贏通貨膨脹。除股市外,一二線房市也蠢蠢欲動不動聲色漲了很多。
疫情過後, 社會 財富的兩極分化現象將更加嚴重,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疫情之下非正常的實體經濟和虛擬化證券市場的怪異走勢最終將給經濟與 社會 發展形成較大的傷害。全球的治理者有必要採取一攬子行之有效的行政措施化解矛盾,避免經濟危機的巨大沖擊力對全球經濟的傷害。
毓美美作答:股票市場反映的不光是過去的 歷史 ,更多的是對未來的預期。越是在經濟很差的時候,反而未來變好是最大幾率的事,預期主要反映在股票的估值上。炒股通過對未來美好的嚮往進行炒作吸引人們進入市場。
如果大眾充滿樂觀向上的情緒,那麼整個股票市場水漲船高,不管股票好壞,其平均估值水平都會很高。當市場經濟非常好的時候,市場有效性得到充分釋放,股市就難以有向上的漲勢。經濟越不景氣時,產生結構牛市的概率越大。
國家經濟增長和股價變化的邏輯關系也是類似的。如果人們對一個國家經濟增長預期很高,但該國發生了無法預測的事件導致增速未達預期,即使該國經濟增長強勁,但由於未達期望值,股票投資回報會受很大影響,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外圍股市無論歐美,德國,還是亞太,印度,韓國,日本等都是股市刷新 歷史 新高的態勢,當下全球股市已經不再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而是流動性寬松的晴雨表。全球疫情一天不結束,各國政府的貨幣寬松政策就一天不會停,導致的結果,全球央行量化寬松釋放出來的貨幣,很多流入了股市,致使股市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
外圍國家的資金「蓄水池」在股市,吸引全球資金進入外圍國家股市是促其股市強大的基礎,讓外圍國家股市保持牛市有了巨大的資金保障。 而我們國家資金「蓄水池」在樓市,資金大量進入樓市,製造了房地產泡沫。
股市所能反應的經濟與經濟本身的發展狀況並不同步。大印鈔時代,優質資產為王。好的股權,永遠值得擁有,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具有更高的性價比。經濟在轉型,馬太效應、贏者通吃、強者恆強。優質龍頭股期望值會高點。炒股就是選好航道,找到好船,等風來!
分享點亮生活,歡迎加關注,感謝留言交流!
一般來說,經濟好,因為紅利回報高,股市也會好。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不好,股市就一定不好。事實上,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股市恰恰是在高增長結束之後創出新高的。
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而是資金的晴雨表。經濟形勢好,這個地方賺錢,那個地方也賺錢,房子翻著倍地漲,傻瓜才會去買股票。須知,房市的高收益是炒股的高機會成本啊!
現在房價跌了,錢會迴流股市;經濟下滑,政府要救市,發貨幣是必然的選項,貨幣發出來也會推高股價,因此高增長結束後,股市反而創出新高就可以理解了。
股票是資產,資產價格一定先行變動。房價要跌沒跌,股價先跌了。房價真開始跌了,股價還會跌嗎?不會跌了,除非下跌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同樣,經濟要降沒降,股價先降了。經濟真開始下降了,股價還會降嗎?不會降了,除非經濟下降超過了人們的預期。
都預期股價不降了,傻瓜不買股票呀!人們都買股票,股價能不漲嗎?股市能不好嗎?
並非經濟下降不影響股價,而是今年的經濟下行早被市場預期到了,去年的股價下跌已經是對於今年經濟下行的反應了。你不能指望市場對同一事件重復做兩次反應吧。
一般來說行情來了,一定是大資金進場了。大魚要大池子才能養活,大資金只能大盤股才能養得住。 100億,你不能買一百隻小盤股吧,那樣管理成本太高了。買了小盤股,你也跑不掉。你一跑,就是跌停,怎麼跑得掉呢?而大資金入場,漲20%應該跑不掉 吧,所以我又大膽進場跟進。
未來一段時間股市會怎樣呢?房市資金還會迴流股市;經濟下滑,寬松貨幣會繼續,因此我持謹慎樂觀態度。但注冊制推行在即,中小盤股將不再稀缺,重新估值, 資金也迴流大盤藍籌。所以應該還會是大盤藍籌股,行業龍頭股的天下。盡量不要碰中小盤股。
是因為全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集體形成了共同的認識,在經濟下行,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必須用強大有力的資本市場來維護人心和 社會 穩定,因此走出了大牛市。待經濟平穩時在來慢慢調腔 放緩。
有這樣疑問因為你的認知可能停留在,股市是經濟晴雨表這句話,而很多人卻沒有全面了解經濟邏輯,我先做一個經濟邏輯分析:實體經濟發展依託資本市場,資本市場促進實體經濟。股市是經濟晴雨表,他反應的是預期,預期我認為有兩種:1國家政策預期,2 實際經濟預期。這樣說概念會讓人凌亂,我再說具體點,比如這次疫情爆發,給本來就不好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這是我們正常人思維主觀預期,但是,就因為這樣經濟預期不好,每個國家必然不希望國家經濟預期不好,那麼就會出台政策,這就體現國家管理能力和水平,這就我說的國家預期,因為國家有國家預期所以國家就會出台很多寬松的金融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太白話就是,國家通過不同方式,給整個 社會 投放更多錢。這時候可想而知,我們是不是在各個行業都能得到更多報酬,有了錢又可以循環消費刺激實體產業,這就是經濟!所以有國家的預期,就會有寬松政策,而這種大規模放水,國家就會先投放資本市場,股市資金量增加,我們就可以理解,水漲船高了,那麼股市就會漲。但是這種漲我們必須清楚這是國家的刺激預期所以股市漲。而且這是階段性的。能不能長期漲,那就看我說的第二個實際經濟預期,比如寬松政策下,實體經濟不及預期,達到預期或者超預期,這里有一定我們每個人努力的結果,所以每個國家經濟發展起來絕對離不開全國人民努力,GDP是全國人民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企業,也不是股市,那麼當實際預期無法達到預期,這才是實際的股市預期,這需要時間。所以目前我們看到的股市再漲是因為我們處於國家預期,刺激政策階段。能不能長期漲還要看實際經濟能否達到預期,所以這里也有時間概念。股市還沒到實際預期階段,所以股市還是保持上漲的!那麼理解世界經濟也差不多,因為每個國家受疫情影響,都會出台寬松政策復甦經濟,所以資本市場活躍,都在水漲船高階段,這樣理解了嗎?
虛擬的數字控制了人類的真實經濟本質!
看了很多回答,有的說對了一部分,有的是亂說一通!我來說說我的觀點:都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畫重點了:中國股市不在此列!也就是常說的大A股特立獨行!
為什麼疫情期間國外股市屢創新高呢?有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貨幣超發。特不靠譜為了維穩,大量印製美國紙幣。貨幣發出來了總要流通,製造業、服務業等行業都不景氣,那就金融業吧。還有川建國不遺餘力推波助瀾,不創新高才奇怪呢。
首先說2020年比較魔幻的一年,其實我們的股市也在上,經典的是創業板指數在年初到今天收盤上漲60%單看指數能說不漲嗎,看周線,月線年線。所以說我們的股市是在上漲的,至於人家上漲.也可以理解,炒股炒的是未來,現在經濟不好,不等於未來不好。
國外投資者大多都是屬於積極樂觀的,他們認為疫情很快就過去,這樣經濟也很快就恢復,所以就不斷再調整中買進,那就不跌一直漲了,那不管我們的事情,我們還是談談我們。
牛市無疑,紅哥在今年後半年震盪中一直是堅定的多頭,每次回踩調整頭提示指數年內還有新高,這指數上完全是正確,紅哥不說,成績尚可,但相信大多散戶朋友應該是被套的.因為這是個股分化最嚴重的一年,尤其這後半年,我這16年職業老手也少見。
市場格局有概念,但改變這樣徹底還是有些意外,紅哥的獲利是因為職業者的敏感,抓一些短線,個股上不斷高拋低吸的波段,看看個股走勢相信大多散戶應該是虧損的,不過在目前看,既然指數走牛,下來半數個股還有補漲或說超跌反彈的機會。
所以大家不需要沮喪,提起精神,再好好看看個股的質地,紅哥也一直堅持春季攻勢有,現在還是寒冬,那麼照經驗看,下來節後一些個股的反彈將開始,我們拭目以待。
祝大家新年快樂。
關注職業老手紅哥,我們戰勝2021.
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但股市確實是一直在創新高,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首先我們看到股市裡面的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在本行業內出類拔萃的企業,他們占據著我們的衣食住行,這裡面很多都是必需品,無論是在家宅著還是外出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影響就遠沒有那麼大。但是對於那些小企業來說,那可能就是毀滅性打擊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數據,美股這些年漲的很猛,道瓊斯工業指數從2萬點一直漲到了3萬點,但很多人就發現,把美股頭部的那5家企業拿走的話,其實美股是走跌的,因為這5家企業占據的比重太大了,他們的告訴增長帶動了整個股市的新高度。在國內道理是一樣的,那些權重股太重了,他們後面基本都是國家站台,想要跨下去是不可能的,他們撐住了整個股市的格局。
再來說說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讓很多小企業破產,那麼他們留下來的市場會怎麼辦?一方面肯定是有新的企業站出來,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被活下來的企業瓜分掉了,他們其實是疫情的受益者,而作為行業龍頭的這些上市公司就是其中佔大頭的,他們很多在後疫情時代是有一定增長的,增長部分就是從這些死掉的小企業身上搶出來的。
所以,全世界經濟不好,股市上漲是有道理的。
1、錢印多了;2、資本家總是能在各種情況下搞錢
F. 保險概念股票有哪些:保險板塊走強或持續 保險股行情
保險概念股票有哪些:
平安保險,
中國人壽,
中國太保,
新華保險,
天茂集團,
西水股份。
G. 牛市什麼板塊的股票能夠帶領大盤上漲
在股票市場所講的趨勢,就是股票K線連續組合的總體運行方向。比如日K線在5、10、20、30日均線的上方,且各均線是向上,雖然其中有升有跌(均線在K線下方時都起著一定的支撐作用),這時的趨勢是向上沒有改變。牛市解我的,你是懂我的,你用自己的行動來證熊市
H. 2021年股市哪些板塊一定會大漲
2021年政策支持力度大的板塊一定會大漲,具體是哪個板塊一定要根據政策方向,誰都不能未卜先知的,只能以政策和股市特徵進行分析和預測明年哪個板塊會大漲。
所以下面我們就以政策支持為出發點,結合股票市場板塊特徵,進行推測2021年哪個板塊會漲。
根據我個人對政策方向,以及大盤板塊特徵,我認為2021年以下板塊會大漲:
第一個:金融板塊
金融板塊2021年一定會大漲,理由就是明年A股想要迎來牛市,或者大盤想要突破牛市底部3587點,一定離不開金融板塊,金融板塊會成為拉升大盤的主力軍。
科技板塊重點關注晶元、半導體、國產軟體等等概念股,只要股市走好這些板塊一定會成為市場的熱點。按此推測2021科技板塊一定會大漲,當然科技板塊都會成為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熱點,科技板塊一定會漲翻天的。
匯總分析
根據政策和股市特徵為出發點,進行推測2021年以上四大板塊一定會大漲,而且大漲的概率高達80%以上,明年可以重點關注。
總之2021年預測這些板塊會大漲,但真正想要精準把握個股的時候,並沒有這么容易的;所以交易大家一定要遵從市場趨勢,順勢而為,靈活操作即可。
友情提示:以上四大板塊僅供大家參考,一切以2021年熱點板塊為准。
I. 美國股市靠什麼走十年大牛市,而A股又靠什麼走十年大熊市呢
美國股市能走出10年大牛市,而A股卻走了10年大熊市,兩國股市差距太大了。我認為美國股市必然是有自己的獨特和強大之處,美股靠以下幾點能走出10年大牛市:
第一點,美股靠強大的資金池
股票市場的上漲是需要資金支撐的,而美國股市具有巨大的資產在背後推動股市,這些超大資金目標一致,共同出力推高股市。
而A股市場沒有這個優勢,樓市才是我國股市含金量最高的市場,股市資金非常有限。即使股市有些資金也被IPO抽完,大股東套現完了,缺乏資金走10年大熊市。
但A股不同,A股是發現中股市,很多制度還不完善,存在很多空隙,讓一些資金有空隙可以操縱股價。最典型就是IPO制度,退市制度,披露制度,分紅制度,交易制度等等,這些都是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通過上面進行分析,美國股市能走出10年大牛市,完全都是靠上面四點來支撐走牛的。
而咱們A股沒有這四個方面的走勢,美股漲走牛A股走熊,美股十年大牛A股就走十年大熊,兩市差距太大了。美股的優勢就是A股的缺點,A股就是靠這些缺點走出10年大熊市的。
J. 安倍中彈身亡後,防彈衣概念股走勢如何
安倍在中彈身亡之後,各個國家的防彈衣概念股市一路飆升,最高的防彈衣集團公司已經漲到了大約6%左右。
總體來說防彈衣的股市是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但隨後又會迎來一個緩降的趨勢,這也是全球各地防彈衣集團公司的規律,大約在經過幾個月到半年左右,防彈衣就會恢復到往日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