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買入轉債的收益怎麼計算
A. 可轉債轉股計算方法
一、轉股前可以先計算轉股的利潤,若是轉股後收益沒有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賣出高,則可以不轉股,直接在二級市場上出售。計算轉股的價值通常只用到以下兩個公式:
(1)面值/轉股價=轉股數量 (轉換為股票的數量必須是整數,非整數餘下的部分以現金兌付)注意,面值都是統一的100元,而不是可轉債的現價。
(2)轉股數量*正股價值=轉換後的股票價值。例如:某可轉債的價值為150元,轉股價為8元,正股價值為10元,則可轉換的股票數量為100/8=12股,餘下0.5股以現金兌付即0.5*8=4元,轉換後的股票的價值為12*10=120元,是明顯低於150元的,也就沒有轉股的必要了。
二、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的價格等於當前可轉換債券面值/轉換比例,轉換比例是指一定面額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普通股票的股數。有的券商支持網上轉股,在證券交易頁面,委託賣出,輸入轉股代碼,再輸入要轉股的數量即可。有的券商要求櫃台轉股,帶上身份證和股東卡,到開戶地櫃台填表申請轉股即可。
三、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但是也可以將債券轉換成股票,那麼可轉債轉股怎麼操作呢?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的價格等於當前可轉換債券面值/轉換比例,轉換比例是指一定面額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普通股票的股數。有的券商支持網上轉股,在證券交易頁面,委託賣出,輸入轉股代碼,再輸入要轉股的數量即可。有的券商要求櫃台轉股,帶上身份證和股東卡,到開戶地櫃台填表申請轉股即可。
B. 什麼是可轉換債券如何計算可轉債收益
可轉換債券簡稱可轉債,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能實現債券到股票的轉換的投資形式。
可轉債的實現環節
公司發行可轉債,然後和債券持有人約定好了一個規則,約定了一個叫做轉股價的東西,上市公司以很低的預期年化利率(每年~向債券持有人借款,但是給予的補償是附送一張認購期權(中國股市叫做認購權證)——可以用約定的價格在轉股期內買入公司的股票,一般是5年左右。
公司發行可轉債的目的就是想讓債主以最快的速度變成公司的股東,這樣它找你的借的本金連帶利息都不用還了。上市公司比你還急,它可是借了錢就不想還的啊。當然,站在投資者的角度看,債券每年那麼少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然也是希望公司的股票能夠盡快的相對轉股價上漲了30%。所以,可轉債是股票市場上唯一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保持了高度統一戰線的投資品種。
可轉債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計算
公司向投資者借了一百塊錢,每年付利息五毛到兩塊,貌似比余額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還低。但是,可轉債妙就妙在這個可以轉換成公司的股票。那麼在什麼情況可以轉換成公司的股票呢?合約規定,超過轉股價的130%。比方說吧,公司現在發現了可轉債,然後設定的轉股價一般是公司股票近30日收盤價的一個均值。那麼公司和投資者約定了,在未來的五年內,當公司的股票價格超過了轉股價的130%的時候,投資者可以轉換成公司的股票。
可轉債發行的規則是一張,一張100元,最少買入10張。也就是玩一下可轉債最少要1000元。
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股價5元,發行了可轉債,約定了轉股價也是5元。你買入了10張,也就是1000元。然後,之後的五年中,隨著股市的牛熊交替,股價上下波動,一旦出現了公司的股票價格突破了相對轉股價上漲了30%),投資者就可以輕松的轉換成公司的股票,然後在市場上賣出。輕松的鎖定了300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1000元上浮30%)。
市場上的可轉債票面的價值會隨著公司的股價上下波動,比方說公司股價現在下跌成了4元,那麼對應的可轉債也就不值100元了,可能只有八十幾塊錢了。也有可能公司的股價異常波動,變成了10元,那麼這個時候可轉債有大概率的可能已經值200元了。你輕松的把可轉債賣出,也可以拿到超額100%的回報。
C. 可轉債的純債價值,是怎麼計算的呢
眾所周知,債券的價值是用每期的現金流量除以相應的貼現率來加起來的。每一期的現金流都是債券的利息,但是最後一期的現金流需要小心,這里經常有坑,可轉債最後一期往往給予利率補償,如面值的10%,即110元,關鍵是這110的一些可轉換債券包括最後一期利息,而有些則沒有。
例如末期可轉債:本次發行的可轉債到期後5個交易日內,發行人按債券面值110%的價格,含最後一期贖回未轉股的可轉債,同樣,不同的可轉換債券應具有不同的到期期限,這里各位小夥伴需要注意的是,有時成熟期大概為3.72年左右,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是應該選擇3年還是4年的收入率呢? 如果我們按照理論上去看待的話,可以直接使用插值的方法去計算。
以上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有不同看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