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從m2怎麼看貨幣貶值

從m2怎麼看貨幣貶值

發布時間: 2023-03-03 07:46:23

A. 2008年以來,全球主要貨幣各自貶值了多少(含人民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國家的央行,都先後開啟了瘋狂印鈔大放水的時代。

於是,大家不免就想知道,自那以後,全球的主要貨幣,都分別貶值了多少呢?


在這里,我將從三種思路出發,來估算全球五大貨幣(IMF所宣布的SDR籃子貨幣: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自2008年以來的真實貶值程度。


(一)


第一種思路,當然就是利用各國政府所公布的通貨膨脹 (CPI)數據 來估算貨幣貶值程度,畢竟,這是各個國家官方權威部門想告訴大家的數據。


根據各經濟體的CPI數據(歐元區用德國CPI數據代替)計算,2008年以來,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分別貶值20%、15%、28%、5%和24%。


換句話說,根據政府告訴我們的通貨膨脹數據,與2008年的價值相比,現在1美元相當於2008年的0.8美元,人民幣是0.72,歐元0.85,日元0.95,而英鎊則是0.76。


從CPI數據來看,人民幣貶值最多,其次是英鎊,然後是美元和歐元,而日元的貶值最少,12年算下來,日元僅貶值了5%。


不知道,這是不是日元一直被國際 社會 視作避險貨幣的原因。


(二)


如果只根據官方思路計算各貨幣的貶值程度,似乎有點太「迷信權威」了。


所以,我這里提出第二種思路: 廣義貨幣增幅減去名義GDP增速 來計算真實通脹率。


採用這種方式估算各國貨幣貶值,是結合名義GDP和廣義貨幣的概念來考慮的。


名義GDP代表著一年內該經濟體所創造的商品和服務價值總和,這個價值是用當前的貨幣來衡量的,而廣義貨幣,則代表了這個經濟體內所有可以用來交易和計價這些商品和服務的信用總量,兩者的增速差,基本就代表了超發的貨幣,反過來,就意味著貨幣的貶值程度。


具體數據見下表。

說明:

1)各國廣義貨幣和名義GDP均採用各自經濟體的本幣計算;

2)廣義貨幣數據中,中國和美國採用M2數據,歐元區、日本和英國均採用M3數據;

3)為了突出最新印鈔影響,我納入了2020年7月的廣義貨幣數據,但,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一二季度各國GDP增速遽降,因此我採用了2019年底以來的廣義貨幣增速減2019年名義GDP增速的計算方式。


採用廣義貨幣增幅減去名義GDP增速來估算主要貨幣的貶值情況,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的貶值幅度分別為40%、20%、28%、28%和-5.5%。


美元勇奪主要貨幣貶值第一名,1美元相比其2008年的價值喪失了40%,而歐元則貶值了20%,日元和人民幣貶值幅度都在28%——最讓人驚訝的是英鎊,按照這種演算法,過去的12年間,英鎊不僅沒有貶值,甚至還升值了5.5%。


2008年以來,英格蘭銀行跟隨美聯儲實施了N輪QE印鈔,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從不足1000億英鎊擴張至目前的近8000億英鎊,英鎊的真實價值當然不可能上升,為什麼英鎊在本次估算中升值,主要是由於英鎊廣義貨幣M3增速太低,甚至低於英國名義GDP增速所致,並不能反映英鎊真實的貶值情況。


(三)


第三種計算貨幣貶值的思路比較激進,就是只考慮 廣義貨幣增速 ,不考慮其他因素。


為什麼會提出這種激進的思路?


主要是從資產計價與 社會 總信用佔比的角度考慮的。


10年前如果 社會 總信用(用廣義貨幣表示)是1千億元,那麼你擁有1億元資產,相當於 社會 總信用的0.1%;現在, 社會 總信用擴張為1萬億元,你還是擁有1億元資產,那麼就相當於 社會 總信用的0.01%,意味著貨幣價值的相對喪失。


一個典型案例,是1980年代初期中國富裕人群代表「萬元戶」,今天在中國只能劃入最貧困人口之列,這就是 社會 總信用擴張所致。另外,如中國持有美元或美國國債作為外匯儲備,美元廣義貨幣增速有多少,反過來就意味著我們的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貶值了多少。


各貨幣的具體數據見下表。

說明:

1)廣義貨幣數據,中國和美國採用M2數據,歐元區、日本和英國均採用M3數據;

2)2020年7月的增速數據不是與2019年7月對比,而是與2019年12月對比,表現新增。


用最激進的思路考慮貨幣貶值,自2008年迄今,人民幣當然是貶值最嚴重的,失去了其8成的價值,其次就是美元,失去其6成的價值,相對而言,歐元、日元和英鎊,反而都算是價值損失較少的貨幣,但也都失去了其3成左右的價值。


雖然這個估算方式比較激進,但並非不靠譜——占據中國人財富最大頭的大城市房產,2008年底迄今的漲幅,恰好就在5倍左右,這說明相對於大類資產而言,人民幣貶值8成恰恰是非常合理的估計。


更有趣的是,如果用千年貨幣——黃金,來衡量美元自2008年以來的貶值,我那種看似最激進的思路,反而是非常合適的:

2008年12月份,黃金的平均價格為816美元/盎司,1000美元價值1.23盎司黃金,而剛剛過去的8月份,黃金的平均價格是1911美元/盎司,1000美元只能買到0.52盎司黃金,算下來,美元失去了其58%的價值。


大部分時間,我們在媒體上討論某種貨幣所謂的「升值」或「貶值」,基本都是在圍繞著匯率來做文章,但實際上,在一個大家一起印鈔一起放水的年代,除非是那些流氓貨幣(如伊朗或委內瑞拉貨幣),絕大部分時間,匯率變動只是貨幣貶值中最小的那一部分而已.

熱點內容
股市黃昏星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5 15:15:00 瀏覽:495
建設銀行股票歷史最低是多少 發布:2025-07-05 14:43:57 瀏覽:373
全球主要的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866
如何介紹基金定投業務 發布:2025-07-05 13:56:21 瀏覽:744
黃金期貨浮動盈虧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05 13:47:41 瀏覽:251
北京競業達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05 13:39:43 瀏覽:126
股票歷史財務指標查詢網站 發布:2025-07-05 13:34:23 瀏覽:777
首旅酒店股票歷史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606
佛山照明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7-05 12:21:47 瀏覽:48
對沖基金的對沖成本指什麼 發布:2025-07-05 12:12:09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