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政策的時滯為什麼會產生

貨幣政策的時滯為什麼會產生

發布時間: 2023-03-15 10:53:35

Ⅰ 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

貨幣政策時滯(time leg)----從貨幣政策制定到最終影響各經濟變數,實現政策目標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政策傳導過程所需要經過的時間。
貨幣政策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二者的劃分是以中央銀行為界限的,一般貨幣政策時滯更多是指外部時滯,內部時滯又分為認識時滯和行動時滯兩部分。
內部時滯是指中央銀行從認識到制定實施貨幣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採取實際行動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中央銀行內部認識、討論、決策的時間。
外部時滯是指從中央銀行採取行動到對政策目標產生影響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對經濟起作用的時間。

Ⅱ 簡述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及其構成

貨幣政策的時滯,即貨幣政策的時間效應,是指中央銀行從制定貨幣政策到貨幣政策取得預期效果的時差。由於經濟處於不斷的變動之中,政府當局未必能及時認識和判斷有無必要採取政策行動。即使認識到了採取措施的必要性,但由於行政手續所需時間較長,也未必能立即執行。而且,在執行過程中,假定無外界因素干預的話,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奏效。

一般地說,貨幣政策的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兩部分。

(2)外部時滯。它是指從中央銀行採取行動開始直到對政策目標產生影響為止的這段過程。外部時滯又可分為三個階段:①中期時滯。這是自中央銀行採取行動到該行動對金融機構產生影響,使金融機構改變其准備金水平、利率及其他信用狀況,以李純致對整個經濟社會產生影響力的時間過程。這段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對貨幣政策的反應以及金融市場的敏感程度。②決策時滯。這是指自利率或信用條件改變後,個人與廠商面對新的情況,做出改變其支出習慣或支出行為決定之前的時間過程。③作用時滯。即支出單位決定支出意向後,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和就業都會產生影響,這段影響過程稱為作用時滯哪銷咐。

外部時滯主要由客觀的金融和經濟情形決定,受經濟結構以及各經濟主體行為因素影響較大。由於經濟結構及各經濟主斗掘體的行為因素都是不穩定和不易預測的,因此,外部時滯的時間長短就難以掌握。

Ⅲ 影響貨幣時滯的因素

影響貨幣時滯的因素(1.內部時滯 2.外部時滯)任何政策和措施都有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 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 ]是政策從制定到獲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須經貨幣政策時滯歷的一段時間。是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重要因素。
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兩個階段。
內部時滯
是從政策制定到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這段時間。其長短取決於貨幣當局對經濟形勢發展的預見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動的決心。包括:認識時滯、決策時滯和行動時滯。認識時滯:指經濟金融情況變化需要貨幣當局採取行動到貨幣當局認識到這種變化並承認需要調整貨幣政策間的時間間隔。行動時滯:指貨幣當局認識到需要調整貨幣政策到實際採取行動之間的時間間隔。
外部時滯
指從貨幣當局採取行動直到對政策目標產生影響為止這段過程。主要由客觀經濟和金融條件決定,不論貨幣供應量抑或利率,它們的變動都不會立即影響到政策目標。通常是散步時滯(distributed lag):一旦採取政策行動,它對經濟的影響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因此,對於某一項貨幣政策行動的外部時滯,一般只應說該政策行動在(比如)4個月後產生了 30%的效應,12個月後產生了60%的效應,18個月後則全部產生效應。
供參考。

Ⅳ 什麼是貨幣政策的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 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 是政策從制定到獲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須經歷的一段時間。是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重要因素。
內部時滯:‍是從政策制定到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這段時間。其長短取決於貨幣當局對經濟形勢發展的預見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動的決心。包括:認識時滯、決策時滯和行動時滯。認識時滯:指經濟金融情況變化需要貨幣當局採取行動到貨幣當局認識到這種變化並承認需要調整貨幣政策間的時間間隔。行動時滯:指貨幣當局認識到需要調整貨幣政策到實際採取行動之間的時間間隔。

Ⅳ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時滯

時滯效應貨幣時滯效應的特點和意義 時滯是時間滯後的簡稱。貨幣時滯是指貨幣行動與其效果之間的時間距離,即從貨幣供應量增加到物價普遍提高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傳導過程,弗里德曼認為:因個人經過相當時間才擴散其調整,其資產負債表的調整是非常緩慢的。初期貨幣行動所產生的影響因而須經相當長久的時間才會達到全部資產。支出的影響也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會擴散。正因為調整、傳導、涉及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故採取貨幣行動後必然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發生真實效果,這就是時滯效應。 時滯效應的特點不僅表現為行動與效果之間存在時間差距,而且表現為傳導過程中初始效果與最終真實效果之間存在差異。弗里德曼經過大量的實證研究認為,貨幣增長率的變化平均需要6-9年月後才能引起名義收入增長率的變化,再過6-9個月價格才會受到影響,因此,從貨幣增長率變化到物價變化一般有12-18個月的時滯。 弗里德曼認為,時滯效應對於貨幣理論與政策有重要意義。對於預期理論來說,由於時滯的存在,使人們以現有知識為基礎的預測產生相當大的誤差。因此,人們的預期只能是適應性的,隨著不斷變化的情況調整自己的預期和行為。對於貨幣政策來說,由於時滯的存在,它經常導致對貨幣政策效果的錯誤解說,也往往導致貨幣政策的錯誤決定。因為貨幣變動的作用並沒有同時發生,貨幣政策就被認為是無效的。 弗里德曼認為,由於沒有認識到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而產生了種種誤解。 弗里德曼以時滯效應為武器,堅決反對凱恩斯學派「逆經濟風向行事」的反循環政策,他認為,貨幣當局沒有認清其行動對經濟活動發生影響的時間差距,便根據今天的情勢去決定他們的行動,而他們的行動卻是影響6個月、9個月、12個月或15個月以後的社會經濟行為。例如,當前的衰退是為制止前一個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性貨幣行動後,正在傳導的中間過程或初始效果,如果針對當前的衰退而採取擴張性政策,必然迴避了通貨膨脹。因此,由於存在政策效果的時滯,其結果常使為反循環目的而採取的行動轉變為額外的、不必要的紛擾。認識並正確理解時滯效應的政策性,就應該制定一個長期穩定的、連續一致的貨幣政策。
希望採納

Ⅵ 貨幣政策效應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貨幣政策效應是指貨幣政策的實施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包括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和時間效應。

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主要因素

1.貨幣政策時滯

貨幣政策時滯是指貨幣政策從研究、制定到實施後發揮實際效果的全部時間過程。

(1)貨幣政策蔽缺時滯的構成

①內部時滯,指從政策制定到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這段時間,它又分為兩個階段:a.從形勢變化需要貨幣當局採取行動到它認識到這種需要的時距,稱為認識時滯;b.從貨幣當局認識到需要採取行動到實際採取行動這段時間,稱為行動時滯。內部時滯的長短取決於貨幣當局對經濟形勢發展的預見能力、判定對策的效率和行動的決心等。

②外部時滯,又稱影響時滯,指從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開始到對政策目標產生影響為止的這段過程。外部時滯主要取決於客觀的經濟與金融條件。外部時滯又可分為讓察操作時滯和

市場時滯兩個階段:a.操作時滯是指從調整政策工具到對中間目標發生作用的時距;b.市場時滯是指從中間目標發生反應到其對最終目標產生作用所需要的時間。

(2)時滯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影響

一般說來,時滯短,則政策見效快,也便於中央銀行及時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但相對來說,時滯長短對政策效果的影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時滯是否穩定可預測。如果時滯不穩定,難以預測,那麼,即使貨幣政策措施是正確的,出台的時機也合適,但貨幣政策可能會在錯誤的時點上生效,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2.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

貨幣流通速度如果不穩定,難以預測,則貨幣政策的效果不僅可能被削弱,而且貨幣政策可能會成為影響經濟穩定的根源。這是因為,社會總需求從流量上看,表現為一定時期內的貨幣支出總量,它等於貨幣供應量與貨幣流通速度的乘積。如果貨幣流通速度是一個難於預測的波動不定的量,那麼,即使中央銀行能完全按照預定的目標調節貨幣供應量,也難以使總需求和GDP達到預期的水平,這時,貨幣政策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微觀經濟主體預期的抵消作用

當一項政策措施出台時,各種微觀經濟主體立即會根據可能獲得的各種信息,預測政策的後果,從而很快作出對策,而且很少有時滯。面對微觀主體廣泛採取的具有抵消性作用的對策,貨幣當局的政策可能歸於無效。不過,實際情況是,公眾的預測即使非常准確,實施對策即使很快,其效應的發揮也有個過程,因此,貨幣政策仍會部分有效。

4.其他經濟政治因素的影響

(1)宏觀經濟條件的變化。一項既定的貨幣政策出台後,要保持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不能朝令夕改。在這段時間內,如果經濟出現某些始料不及坦並茄的情況,而貨幣政策又難以作出相應調整時,就可能出現貨幣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況。

(2)既得利益者的政治壓力。貨幣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影響到一些階層、集團、部門或地方的既得利益,這些主體會作出強烈反應,形成壓力,迫使貨幣政策調整。

Ⅶ 為什麼貨幣政策對利率的影響是迅速的,而財政政策對利率的影響會有時滯

決策者實施穩定政策中存在兩個時滯:內在時滯與外在時滯。內在時滯是經濟沖擊與對這種沖擊作出反應的政策行動之間的時間,這種時滯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決策者需要時間,首先認識到沖擊已經發生,然後實施適當的政策。外在時滯是政策行動與其對經濟影響之間的時間。這種時滯的產生是因為政策並不能立即影響支出、收入和就業。 內在時滯過長是財政政策穩定經濟的核心問題。這種情況在美國特別確切。在美國,支出或稅收的變動需要總統和參眾兩院的批准。緩慢而繁瑣的立法過程往往引起延誤,這使財政政策成為穩定經濟的一種不準確的工具。而貨幣政策的內在時滯比財政政策短的多,因為中央銀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決定並實施政策變動,但貨幣政策有相當長的外在時滯。貨幣政策通過改變貨幣供給,從而改變利率,利率又影響投資來發生作用。但是很多企業提前很長時間做出投資計劃。因此,據認為在貨幣政策做出6個月之後才會影響經濟活動。 所以,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都存在時滯問題,只是二者的表現形式不同。貨幣政策通過貨幣供給曲線的移動而直接影響利率。比如貨幣供給增加,在貨幣需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引起利率的下降和收入(產出)的增加。而財政政策比如減稅,先通過影響消費(取決於可支配收入),在政府購買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根據國民收入核算恆等式,減稅即消費的增加對投資具有「擠出效應」,這就減少了投資,並提高了利率。 由此可見,財政政策對利率的影響較貨幣政策而言會有較長的時滯!!

Ⅷ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的時滯是什麼有多大

貨幣政策時滯是指從貨幣政策制定到最終影響各經濟變數、實現政策同標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政策傳導過程所需要的時間。
貨幣政策時滯可分為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外部時滯是指從中央銀行採取行動到對政策目標產生影響所經過的時間,也就是貨幣對經濟起作用的時間。在我國,由於金融體制和傳導機制的不同特點,貨幣政策的外部時滯較短,大約為2~3個月。
貨幣政策時滯是影響貨幣政策效應的重要因素。如果貨幣政策可能產生的大部分影響較快地有所表現,那麼貨幣當局就可以根據期初的預測值來考察政策生效的狀況,並對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作出必要調整,從而使政策能夠更好地實現預期目標。
貨幣政策是金融當局制定和執行的通過貨幣供應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標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手段。
貨幣政策的目標:
1.穩定物價;
2.經濟增長;
3.充分就業;
4.平衡國際收支。
拓展資料:貨幣
貨幣(Money)是商品交換的產物,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從商品世界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俗稱金錢。
通貨(Currency,CCY)是度量價格的工具、購買貨物的媒介、保存財富的手段,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包含流通中的貨幣、銀行券等。
基本含義:
關於貨幣的本質,學術界仍存在大量的爭論。經濟學的貨幣概念五花八門,最初是以貨幣的職能下定義,後來又形成了作為一種經濟變數或政策變數的貨幣定義,專業術語為通貨,主指「流通中的貨幣」。傳統上,貨幣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
1.人們普遍接受的用於支付商品勞務和清償債務的物品;
2.充當交換媒介,價值、貯藏、價格標准和延期支付標準的物品;
3.超額供給或需求會引起對其它資產超額需求或供給資產;
4.購買力的暫棲處;
5.無需支付利息,作為公眾凈財富的流動資產;
6.與國民收入相關最大的流動性資產等等。
實際上,上述6條都屬於貨幣的職能定義。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Ⅸ 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

貨幣政策的時滯效應是貨幣政策的需芹含要制定、實施以及產生效果,每一環節都需要一雹舉定的時間,而此時距離問題產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時間,所以貨幣政策源首碧的時滯效應是時間的滯後性。

熱點內容
如何發現炒股資金 發布:2025-07-04 07:06:36 瀏覽:513
在股票交易中的s和b是什麼 發布:2025-07-04 06:59:11 瀏覽:826
東方財富網股票交易金額演算法 發布:2025-07-04 06:54:24 瀏覽:580
炒股如何取出盈利 發布:2025-07-04 06:41:37 瀏覽:155
解鎖已授出股權激勵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4 06:36:36 瀏覽:220
央行怎麼發行回收貨幣 發布:2025-07-04 06:26:13 瀏覽:408
市值50萬的房子過戶多少錢 發布:2025-07-04 06:19:26 瀏覽:479
瀘州老窖股市行情怎麼樣 發布:2025-07-04 06:18:39 瀏覽:360
市值加權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04 06:16:38 瀏覽:36
1百萬如何理財 發布:2025-07-04 06:14:09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