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提前支付貨幣充當什麼手段

提前支付貨幣充當什麼手段

發布時間: 2023-03-21 18:15:48

『壹』 貨幣職能的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是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因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現金支付的。但是,由於各種商品的生產時間是不同的,有的長些,有的短些,有的還帶有季節性。同時,各種商品銷售時間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銷售,銷售時間短,有些商品需要運銷外地,銷售時間長。生產和銷售時間上的差別,使某些商品生產者在自己的商品沒有生產出來或尚未銷售之前,就需要向其他商品生產者賒購一部分商品。商品的讓渡同價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即出現賒購的現象。賒購以後到約定的日期清償債務時,貨幣便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開始是由商品的賒購、預付引起的,後來才慢慢擴展到商品流通領域之外,在商品交換和信用事業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就日益成為普遍的交易方式。
在貨幣當做支付手段的條件下,買者和賣者的關系已經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等價的商品和貨幣,就不再在售賣過程的兩極上同時出現了。這時,貨幣首先是當做價值尺度,計量所賣商品的價格。第二,貨幣是作為觀念上的購買手段,使商品從賣者手中轉移到買者手中時,沒有貨幣同時從買者手中轉移到賣者手中。當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發揮職能作用時,商品轉化為貨幣的目的就起了變化,一般商品所有者出賣商品,是為了把商品換成貨幣,再把貨幣換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貨幣貯藏者把商品變為貨幣,是為了保存價值;而債務者把商品變為貨幣則是為了還債。貨幣作為支付手段時,商品形態變化的過程也起了變化。從賣者方面來看,商品變換了位置,可是他並未取得貨幣,延遲了自己的第一形態變化。從買者方面來看,在自己的商品轉化為貨幣之前,完成了第二形態變化。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時,出賣自己的商品先於購買別人的商品。當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時,購買別人的商品先於出賣自己的商品。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是商品交換中轉瞬即逝的媒介,而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則是交換過程的最終結果。貨幣執行價值尺度是觀念上的貨幣,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或價值符號,但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節省大量現金,促進商品流通的發展。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後,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
另一方面,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進一步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在賒買賒賣的情況下,許多商品生產者之間都發生了債權債務關系,如果其中有人到期不能支付,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牽一發而動全身」,使整個信用關系遭到破壞。例如,其中某個人在規定期限內沒有賣掉自己的商品,他就不能按時償債,支付鏈條上某一環節的中斷,就可能引起貨幣信用危機。可見,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以後,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也進一步發展了。
從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中,產生了信用貨幣,如銀行券、期票、匯票、支票等。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信用事業越展開,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也就越大,以致信用貨幣占據了大規模交易的領域,而鑄幣卻被趕到小額買賣的領域中去。
在商品生產和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不僅商品流通領域,而且非商品流通領域也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充當交換價值的獨立存在形式。例如,地租、賦稅、工資等,也用貨幣來支付。
由於貨幣充當支付手段,為了到期能償還債務,就必須積累貨幣。因此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作為獨立的致富形式的貨幣貯藏減少以致消失了,而作為支付手段准備金形式的貨幣貯藏卻增長了。

『貳』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貨幣的流通手段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
拓展資料: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這一職能是為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時空上的差異,就產生了商品使用價值的讓渡與商品價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的客觀必然性。
某些商品消費者在需要購買時沒有貨幣,只有到將來某一時間才有支付能力,同時,某些商品生產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於是就產生了賒購賒銷。
由於人們對不同形式消費的主觀評價不同,通過交換各取所需可以增加所有人的效用。同樣,人們對處於不同時間的消費主觀評價也有所不同,交換同樣可以增加總效用。此時,消費的具體形式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財富的數量。
比如,對正在求學的年輕人,同樣數量的財富現在使用比將來使用更有價值;而對中年以後開始考慮退休的人來說,同樣數量的財富留到將來使用比現在使用更有價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這種不同時間的財富使用權對不同人具有不同效用的現象更多,在他們之間就可以進行互利的交換。
這種時間維度上的交換要通過信用借貸實現。由於交換雙方的效用增加不等,效用增加較多的一方應該支付一定費用給效用增加較少的一方。又由於一般而言人們對未來財富的評價總是低於現在,也就是"人性不耐"或稱時間偏好,所以一般規律是提前消費的人向推遲消費的人支付費用,這就是利息。
由於利息的存在,信用不僅在有閑置資金時能提高經濟效率,在沒有資金閑置時也可以通過重新配置資金提高效率。比如,甲使用資金帶來的效用提高較小,乙的效用增加較大,乙願意為其效用增加支付一定的利息,而甲發現乙出的利息比自己使用資金帶來的效用增加更有吸引力,於是會把資金借給乙,這時總效用比甲使用時大。這也是經濟上的擇優配置原理。
融資用於投資時社會總效用增加更大。因為需要貸款的企業必須支付利息,利息來源於企業利潤,而利潤來自銷售。每一次銷售都使交換雙方效用增加,企業的賣價高於成本,而消費者的買價低於自身效用的增加,所以,企業的利潤小於消費者效用的增加。利息又小於利潤,否則企業就不會貸款了。由於中間兩級放大,所以社會總效用增加更大。

『叄』 貨幣的支付手段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支付手段的定義:支付手段是指在發生賒購賒銷的情況下,貨物用於清償債務所執行的職能。

了解了其定義以後我們可以看出,支付手段可以不在同一時間地點交換。例如對於租金我們一般是先付錢再入住,工資發放則是先幹活再發錢,稅金的繳納例如個人所得稅也是先公司發放工資的代扣,在規定期限內代繳,而不是發工資的時候就上繳。因而繳納租金稅金和發放工資,這些都是貨幣履行支付的手段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起因於賒賬的商品交易,債務人到約定的日期以貨幣清償他對賣者的債務,這是貨幣起的支付手段的職能。從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中,直接產生了信用貨幣和銀行股票、匯票支票等。並以這些形式占據了大規模的交易領域,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加速了商品的流轉,但又擴大了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

『肆』 支付手段可以是提前付款嗎

在物質商品買賣中,提前付款屬於流通手段,而不屬於支付手段。物質商品分期付款的首付屬於流通手段,續付屬於支付手段。

在非物質商品買賣的經濟關系中,無論是提前付款還是事後付款都屬於支付手段,而不屬於流通手段。

1、貨幣的5種職能

①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用貨幣的計量標准去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歷史上一般用金銀的重量,來表現商品的價值和確定商品的價格,例如,1匹布

值1兩銀子。

作為價值尺度,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幣。

賣東西的時候,在商品上標出貨幣數量即可,而不必把1兩銀子放在布的旁邊。

②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把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作為流通手段,必須是真實的貨幣。

③貯藏手段

貯藏手段是把貨幣作為財富存放起來,在需要時用來購物。

作為貯藏手段,一般是金銀貨幣。貯藏的紙幣在社會大變動時可能變成廢紙。

④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用貨幣清償債務。

例如,姓王的農民在六月份鏟地時需要鋤頭,但沒有錢,他只能求張鐵匠先給他新鋤頭,到九月份賣了乎絕悶米、有了錢再給張鐵匠一元金幣。這時貨幣的職能不是流通手段,而是支付手段。

作為支付手段,必須是真實的貨幣,在現代社會可以是紙幣或數字化的貨幣(網上轉帳)。

後來有人認為,支付稅費、租金和工資等等也是支付手段的職能。

2、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聯系

二者都是人與人之間進宏兄行經濟交換的媒介。

3、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區別

①物質商品和其他經濟客體的區別(經濟客體屬性)

除購買物質商品外,貨幣用於其他經濟客體的職能都是支付職能,包括支付稅費、租金和工資等等。

②物質商品買賣領域的區別(有無賒欠關系)

賒欠關系是物質商品買賣中形成的一種關系,賣方先交出貨物,買方延期交還貨幣。

賣方的行為叫賒銷,買方的行為叫賒購。

在沒有賒欠關系的物質商品買賣中,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例如,現場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異地在正常物流時間(運輸時間)內,款到發貨或貨到匯款。

又如,在超市買東西,雖然用「支付寶」結賬,但數字化的貨幣這時的職能歲彎是流通手段,而不是支付手段。

在具有賒欠關系的物質商品買賣中,貨幣執行支付手段的職能。

例如,在個體超市買東西,沒有錢或錢不夠,老闆同意賒賬;回頭你拿錢還賬,貨幣這時的職能是支付手段而不是流通手段。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伍』 貨幣的支付手段

貨幣支付手段指的是貨幣可以用來承擔工資、租金、償還負債、繳納稅款等職能。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貨幣支付手段日趨豐富和成熟。當消費者在采購商品的時候,不具備貨幣支付能力時,就會產生賒銷賒賬的現象,這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的延遲支付。
拓展資料:
支付貨幣是指實際支付使用的貨幣。支付貨幣可以與債務貨幣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情況下,從哪個國家引進技術,支付貨幣便是賣方國家的貨幣。但也有例外。除了賣方要求外,也與買方的外匯儲備有一定的關系。當一國外匯儲備中的主要幣種為美元時,技術引進中的支付貨幣就往往選擇美元。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同樣都離不開貨幣的中介作用。但國際貿易引起的債權和債務關系超越了一國的范圍,任何一項商品進出口業務或勞務的收支,無論是以出口方所在國的貨幣成交或是以進口方的貨幣成交,或是以第三國的貨幣成交,都會涉及到使用何種貨幣的問題。
世界各國和地區都發行本國(地區)的貨幣,名稱各異,但從國際貿易交易支付的角度來看,可自由兌換貨幣:所謂自由兌換,指對國際間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不加限制,不施行歧視性貨幣措施或多種貨幣匯率,在另一國要求下,隨時有義務換回對方在經常往來中所結存的本國貨幣。有五十多個國家接受這一規定,也就是他們的貨幣被認為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如美元、英鎊、日元等。有限度自由兌換貨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的規定,凡是對國際間經常往來付款和資金轉移施加各種限制的貨幣都屬於此類。通常它們有一個以上的匯率。對外匯交易也有一定限制。如泰國貨幣銖、印度的盧比等。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陸』 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所產生的作用與影響 (詳細)

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支付手段是隨著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作用:
1.貨幣的職能
(1)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3)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
2.價值尺度
(1)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
(2)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3)用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
(4)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
3.流通手段
(1)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貨幣—商品。
(3)貨幣執行流通手段時,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4.貯藏手段
(1)把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貯藏起來就是貨幣貯藏手段的職能。
(2)貨幣之所以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由於貨幣是一般等價物。
(3)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實在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
5.支付手段
(1)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支付手段是隨著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
6.世界貨幣
(1)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具有在世界市場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2)貨幣在國與國的經濟關系中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
第二,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衡量國際收支差額;
第三,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

『柒』 支付寶中貨幣執行的是什麼手段

答案是流通手段。這是今年臨沂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解析: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捌』 貨幣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 含義不同: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被用來清償債務或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就是貨幣支付手段的職能。

2、 產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貨幣出現以後,貨幣成了商品交換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隨著賒帳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和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的。

3、 兩者購買的對象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實體的商品;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購買的主要是服務。

4、 兩者貨幣交付的時間和空間不同: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是,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可以分開的。或先交錢,後服務;或先服務,後交錢。

總而言之,區別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的最好方法,就是流通手段通常指買實物;而支付手段指的是在賒賬、租賃、貸款中貨幣所行使的職能。


(8)提前支付貨幣充當什麼手段擴展閱讀:

流通手段主要特點

1、必須使用現實的貨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貨幣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貨幣取決於3個要素:價格(P)、待出售的商品數量(Q)、貨幣流通速度(V)。

在金屬貨幣制度下:M=PQ/V;在信用貨幣制度下:PQ≡MV

2、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在交換中轉瞬即逝。人們注意的是貨幣的購買力,只要有購買力,符號票券也能作貨幣。紙幣、信用貨幣因此而產生。

流通規律

由於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把商品交換分為賣和買兩個獨立的行為,這就孕育了商品買賣可能脫節的矛盾。當買入小於賣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積壓,嚴重時造成過剩危機。當買入大於賣出,又會加大物價上升的壓力,容易引起通貨膨脹。產生這兩種結果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的數量不能適應商品流通的需要。

貨幣流通規律也叫貨幣需要量規律,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過程中客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

這里有關流通中的貨幣指金屬貨幣,所以,它也被稱為「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屬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之同實際需要量相適應。因而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玖』 先付錢後取貨中體現貨幣什麼職能

貨幣的職能概括為執行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價值貯藏手段四種。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是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勞務價值的准繩,即是價值的比較基準。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指貨幣在商品交換中充當交易媒介。執行支付手段職能,指貨幣在清償債務時充當延期支付的工具。執行價值貯藏手段職能,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當作社會財富。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購買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貨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寬隱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和記帳單位。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凱巧卜上一部分盯穗形式的資產。

『拾』 貨幣的五大職能分別是什麼

您好,貨幣的五大職能分別是如下內容:
1.價值尺度:是指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典型特徵:標價、售價)
2.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要足值貨幣。(典型特徵:一手交錢、一手交物)
3.支付手段:是指在發生賒購賒銷的情況下,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所執行的職能,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已被廣泛運用於繳納租金、稅金和發放工資等方面。(典型特徵:錢物不同時進行)
4.貯藏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當作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加以貯藏。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或金屬條塊。(典型特徵:社會財富,金屬貯藏)
5.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種購買手段、支付手段和社會財富的代表所發揮的作用。(典型特徵:國國交換)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在工行買基金怎麼操作 發布:2025-07-02 15:02:40 瀏覽:247
平安保險601318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02 15:02:37 瀏覽:464
從哪裡看基金的估值高低 發布:2025-07-02 14:59:25 瀏覽:302
金融業在哪個城市好做 發布:2025-07-02 14:27:14 瀏覽:519
未來集市股權怎麼買 發布:2025-07-02 13:50:05 瀏覽:11
中石油歷史股票價格查詢 發布:2025-07-02 13:49:51 瀏覽:353
炒股一手爛牌怎麼辦 發布:2025-07-02 13:25:42 瀏覽:26
獲取a股票歷史分筆 發布:2025-07-02 13:24:16 瀏覽:983
萬分之三股票交易傭金貴 發布:2025-07-02 12:54:31 瀏覽:393
如何安慰炒股虧損的媽媽 發布:2025-07-02 12:54:28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