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後貨幣時代是什麼意思

後貨幣時代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3-30 11:30:27

㈠ 貨幣的演變歷程各個時期都有什麼樣的特徵

貨幣形態是指價值形態發展過程中的最後形態。在此階段,貨幣成為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固定的一般等價物。而貨幣形態的演進內在規律有:
1、貨幣的本質特徵是不會改變的。如果貨幣的本質是貨幣的內涵,那麼貨幣的形態(存在形式)就是貨幣的外延。
2、貨幣的形態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演化而變換的。同時受科技的影響,如電子貨幣的產生。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咨詢相關業務您可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右上角」在線客服「具體問題咨詢。

應答時間:2022-01-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㈡ 進入電子貨幣時代後,貨幣還有哪些發展趨勢

貨幣只是作為一種工具,隨著現在貨幣交易量的大量增加,電子貨幣必將取代實物貨幣,貨幣更多的時候是以一個概念而存在/。
國家規定哪種或哪幾種商品(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非金屬)為幣材,實際上都是對已經形成的客觀現實從法律上加以肯定。主觀地把現實生活中起不了幣材作用的商品硬性規定為幣材,或硬不允許現實生活中正在起著幣材作用的商品發揮貨幣的作用,不僅行不通,而且還會造成混亂。 哪種或哪幾種商品一旦被規定為幣材,即稱該貨幣制度為該種或該幾種商品的本位制。比如以金為幣材的貨幣制度稱為金本位,等等。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往往有兩三種幣材並行流通。反映在法令上,也往往是對幾種幣材同時予以承認。就中國來看,從先秦直到清代,銅一直是官方肯定的幣材;但先是貝,後是金,然後是帛,再後是白銀,與銅並行流通並大都為官方所認定。比照習慣的稱謂,也可叫作銅貝本位、銅金本位、銅帛本位、銅銀本位等。有時是三種幣材同時存在,如宋代的銀、銅、鐵的並行流通,不過銅、鐵各有自己的主要流通地區。在西歐,則有很長一段金、銀並行流通的時期。當政府明確金、銀都是法定幣材時,稱之為金銀復本位制。單由黃金壟斷流通,在先進工業化國家的歷史也不長。最早是英國,也是直到1816年才正式宣布實行金本位。 現在世界各國都實行不兌現的貨幣制度,法令中都沒有任何商品充當幣材的規定。這就是說,在過去貨幣制度中最重要的一個構成因素消失了。按習慣,稱之為不兌現本位,似乎沒有什麼意義。曾有一種百物本位說,但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

熱點內容
巴菲特炒股買的什麼 發布:2025-08-27 11:12:30 瀏覽:421
窮人炒股為什麼越炒越窮 發布:2025-08-27 11:02:06 瀏覽:72
信用貸金融服務多少個點 發布:2025-08-27 10:40:36 瀏覽:610
碧桂園市值為什麼比別的公司高 發布:2025-08-27 10:30:21 瀏覽:130
支付寶基金1000為什麼只能賣300 發布:2025-08-27 10:18:29 瀏覽:747
網路銷售炒股需要什麼 發布:2025-08-27 10:00:26 瀏覽:765
影響股票指數期貨的因素 發布:2025-08-27 10:00:08 瀏覽:489
鐵路職工在崗病亡I公基金怎麼給 發布:2025-08-27 09:48:35 瀏覽:32
股票交易時成交多少手是指多少股 發布:2025-08-27 09:32:29 瀏覽:875
貨幣選票怎麼找財富 發布:2025-08-27 09:30:25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