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交易 »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使命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的使命

发布时间: 2021-12-19 09:51:11

① 中国的股票交易市场形成的时间是

正式形成的时间应该是1990年11月。

② 中国股票市场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及重要事件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6、股市设计者点评: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历史在为未来奋斗的时候总是高尚和纯洁的,当年设计者所构想的证券市场只有一个榜样——欧美,欧美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间的活动,而中国的历史现实却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设计者对本刊评论说。这为后来的政策市以及国企圈钱埋下了伏笔。

三、○ 混乱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与压之间

1、1991年8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3、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

五、○ 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3、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8、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9、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续中。

中国股票市场

这种东西在专业论坛里比较多,现给你抄一份参考一下:
上海A股从2001年高点2341,跌到今年六月的998,跌幅达55%,大家都感到很奇怪,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率高达9.5%,是世界上少有,理论上一个国家在经济高度成长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三个现象:第一个汇率一定会升值,第二股市一定会大涨,第三房地产市场会大涨。不过对中国大陆来讲,只有房地产大涨,汇率是最近终於升值二%,但是相对幅度当然不够多。再看与中国并列金砖四国的印度股市,现在已经从2001年2574点涨到7400点,巴西股市也从八千多点涨到两万九千五百多点,俄罗斯股市更厉害,从130点涨到780点,涨幅超过500%。

按照过去经验来讲,大陆经济成长力道这麼强劲,股市应该会大涨,过去也看到台湾很多投资人在2001年前后,甚至更早就到大陆去蹲点,也就是去大陆做股票。做了几年下来,不少人财富大幅缩水甚至破产,难免感到非常冤枉,经济成长如此亮丽的国家,股市怎麼跌成这付德性,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这几年中国大陆股市最麻烦的是,到目前为止有64%是非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又占了74%。非流通股不能买卖,大股东不关心股价,小股民当然只能用脚投票。所以这几年可以看到做假帐的公司一堆,国营企业贪污腐化的现象频传,小股民已经对股票市场丧失信心。但是这种绝望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许反而是未来中国大陆崛起的一个好机会。

大陆政府真的害怕了,所以用各种方法来振奋股市,比如大力引进台湾QFII制度,最近外国法人加码了60亿人民币,也使市场产生一股稳定的力量。另外股权分置已经分两批试点进行,股权分置就是把过去不能流通的国有股,配给买到流通股并持股一段时间的股民之后,把国有股补偿给持有流通股损失的股民,以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国有股释出的目标。现在已经有新的法案规定,将来新上市的A股必须要达成完全流通的目标,2001年6月上海A股总市值1兆8800亿人民币,有1137家上市公司,到今年上半年总市值缩水一半剩下9900亿人民币,上市公司1385家,最近一段时间新增加的公司不多。

大陆股市本益比现在掉到17倍左右,相较於台股15倍本益比、香港股市19倍本益比其实不远,具有止跌条件,而且下跌的时间够长,不少人会在这边抢反弹。不过最基本的包括公司治理问题,大陆到现在很难解决,所以未来有多大潜力还很难判定。不过现在有一个趋势非常明显,大陆比较有潜力的公司都跑去香港上市,中国企业已经有306家在香港挂牌,在香港股市的总市值超过两兆港币。香港股市目前总市值为六兆六千多亿港币,大陆去挂牌的企业就占了三分之一,比重相当高。

如果观察香港过去这一段时间集资发行IPO的公司,前十大企业都与中国大陆有关。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中国海洋石油、中银香港、平安保险、中芯半导体、中国电信,这些在中国大陆重量级的公司,都选择在香港上市。

另一个特殊现象就是科技股,尤其是一些网路新兴产业,不是选择在大陆上市,反而选择NASDAQ。今年在美国挂牌的网路股就有九家,股价表现普遍也比大陆股市好,未来在很多中国企业开始有选择市场的自由下,大陆股市可能只会留下一些在本土比较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股权分置目前是大陆股市雷厉风行的重点,未来如何贯彻公司治理与国际接轨将是关键;如果不解决,大陆股市恐怕就会像吃人的市场,没有任何保障。

http://bbs.ly.ha.cn/dispbbs.asp?boardID=24&ID=640841

④ 中国现有哪些股票交易市场各自的上市条件是什么

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台交所。
前两个应符合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关于股份公司上市规则
后两者有自己独立的上市条件

⑤ 股票交易市场的特点及功能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通过股票的发行,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提高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票的流通,使小额的资金汇集了起来,又加快了资本的集中与积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基本的场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们购买股票的欲望,为一级股票市场的发行提供保证。同时由于股市的交易价格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出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股市也能为一级市场股票的发行提供价格及数量等方面的参考依据。股票市场的职能反映了股票市场的性质。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股票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职能:
积聚资本
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来为公司筹集资本。上市公司将股票委托给证券承销商,证券承销商再在股票市场上发行给投资者。而随着股票的发行,资本就从投资者手中流入上市公司。
转让资本
股票市场
股市为股票的流通转让提供了场所,使股票的发行得以延续。如果没有股市,很难想象股票将如何流通,这是由股票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当一个投资者选择银行储蓄或购买债券时,他不必为这笔钱的流动性担心。因为无论怎么说,只要到了约定的期限,他都可以按照约定的利率收回利息并取回本金,特别是银行存款,即使提前去支取,除本金外也能得到少量利息,总之,将投资撤回、变为现金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股票就不同了,一旦购买了股票就成为了企业的股东,此后,你既不能要求发行股票的企业退股,也不能要求发行企业赎回。如果没有股票的流通与转让场所,购买股票的投资就变成了一笔死钱,即使持股人急需现金,股票也无法兑现。这样的话,人们对购买股票就会有后顾之忧,股票的发行就会出现困难。有了股票市场,股民就可以随时将持有的股票在股市上转让,按比较公平与合理的价格将股票兑现,使死钱变为活钱。
转化资本
股市使非资本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它在股票买卖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非资本的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股市的这一职能对资本的追加、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⑥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使命

新三板一系列新政策要出台,很多机构开始关注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新三板备案材料已经开始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报送。申银万国一位新三板投行人士也证实了新三板备案材料转向了该公司。以前挂牌公司一直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备案。新三板的备案从证券业协会交接转移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手中,中国证券业协会场外市场工作的相关人员也并入该公司。从2012年9月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后,一直在正常运行,公司一直在正常开展挂牌公司材料的备案工作。”
新三板挂牌和融资分离,可以先挂牌后融资,也可以在挂牌前先私募融资,挂牌手续比较简便灵活;而IPO采用上市和融资同时进行,2012年10月市场低迷,新股发不出去,800家公司排队上不了市,构成“堰塞湖”。
谢庚资本市场的创新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为130万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服务,三板市场定位为主板的孵化器,更具有包容性,不设退出制度,交易制度也有别于主板,要对实体经济广覆盖,改变整个经济体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
资本市场改革试验区
谢庚是证监会系统具有改革意识的一位官员,曾经任股改办主任,承担过股权分置改革的工作。2012年11月18日,谢庚首次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总经理的身份亮相北京金融街论坛时提出,新三板存在制度设计的问题,交易效率低,但他表示不会采用沪深交易所的竞价交易模式,将采用适合中小企业的协议转让或做市商交易模式。
2012年第四季度证监会放宽了券商自营和基金专户投资的范围,明确可以进入新三板股权转让市场,券商的风险资本杠杆也调高了,监管层为做市商推出扫清了政策障碍。三板市场的挂牌制度、交易制度、定向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政策也将在年底出台。
终结老三板十年乱局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2013年开始施行,解决老三板历史遗留问题也迈出关键性一步。与创业板产生的亿万富豪相比,由退市公司和两网公司组成的老三板投资者是不公平制度的最大受害者。张资源是一位老三板投资者,早在2002年股票被退市之后一直在研究三板市场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已经成为精通政策和法律的专家。
“非上市公司监管办法的正式施行标志着老三板十年乱局结束了,老三板投资者一直没爹没娘,长期流浪在外,现在父母终于把他领回来了。”张资源说,“过去无人管理的老三板重新回到证监会统一监管,投资者利益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2001年,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系统正式成立,当时是为了解决退市公司和两网法人股公司的股权转让问题而设立,这就是老三板的来历;2006年,为支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纳入证券公司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为区别于老三板,被称为新三板。
这个时候,代办股权转让系统里面就有了两种法律性质不同的公司,新三板是原始股东组成的非上市非公众公司,而老三板属于股东已经超过200人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但是,新三板发展是热火朝天,一些企业定向增资,并完成转板,而老三板没有关于融资和并购重组的任何政策支持。
从2013年开始,退市制度和恢复上市制度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出台,退市公司达到再上市条件不用证监会审批,而是直接向交易所提出恢复上市申请,从制度上杜绝了再次产生新的不公平和历史遗留问题。

⑦ 请介绍中国股票交易所的历史。

深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深交所致力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建设,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本所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作为中国大陆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与中国证券市场共同成长。16年来,深交所借助现代技术条件,成功地在一个新兴城市建成了辐射全国的证券市场。15年间,深交所累计为国民经济筹资4000多亿元,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传播市场经济知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是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具体部署。深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牢牢把握“监管、创新、培育、服务”八字方针,开拓努力拼搏,锐意创新,把中小企业板块建设好,为开辟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谱写新篇章!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上海证券交易所致力于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其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

上证所下设办公室、人事(组织)部、党办纪检办、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会员部、债券基金部、国际发展部、产品开发部、市场监察部、法律部、投资者教育部、技术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财务部、稽核部、行政服务中心等十八个部门,以及两个子公司上海证券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过它们的合理分工和协调运作,有效地担当起证券市场组织者的角色。

上证所市场交易采用电子竞价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证券的买卖均须通过电脑主机进行公开申报竞价,由主机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机日处理能力为委托2900万笔,成交6000万笔,每秒可完成16000笔交易。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上海证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市场,上市公司数、上市股票数、市价总值、流通市值、证券成交总额、股票成交金额和国债成交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首位。至2007年12月底,上证所拥有860家上市公司,上市证券数1125个,股票市价总值269839亿元。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通过上市,既筹集了发展资金,又转换了经营机制。

迈入新世纪后,上证所肩负着规范发展市场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进一步推进市场各项建设的良好机遇。凭借一流的硬件设施和浦东优越的区位优势与强大辐射力,凭借上海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和特有的龙头效应,凭借国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设对上海资本市场的积极推动,上证所将按照坚定信心、加强监管、保持稳定、规范发展的思路,在技术、监管、人才、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建设一个规范透明、高效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开启新的篇章。

⑧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形成的标志

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应该是中国股市诞生的标志吧。新中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好像是1991年12月建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好像是1992年1月建立吧。

⑨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股市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股市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不一样。

它不是投资的市场,而是用来融资的市场。更确切的说,它只是政府用来变卖国有资产的交易市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体制演变为如今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因体制及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等原因,不敌外资、合资、私营企业败下阵来,只能靠政府不断注入资金输血维系生命。由此造成了承担着输血任务的国有银行因不堪重负形成了大量的坏帐,中央政府又不得不几次从中央财政资金中拨出资金来救济银行,以此来维系银行系统的运转。国有企业成了的巨大的经济婴儿,躺在政府的怀抱里,贪婪地吞噬着其它经济体创造的社会财富,而政府却不得不扮演一个偏心的老娘,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喂养它。因为不管国有企业如何的不争气,但在现在这个时候,它仍然国民经济的支柱,现在它还不能倒。

国有企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改变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性,变国家政府经营为社会经营。然而这种转变之路走得颇为坎坷,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资产评估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引发了国有企业的贱卖和腐败问题,对此问题的解决也最终催生了国资委――处置国有资产的机构。

中国股市的产生最初并不是为了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而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西方市场经济模式为参照物,股市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搞股市带有很大的实验性质,因此它的产生在当时也备受争议。然而股市强大的融资功能和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却为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转型提供了一条捷径。企业借了银行的钱要还贷,还要支付利息,通过上市融资却不用还一分钱,减轻了银行的压力;要上市就得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优化了企业管理结构,又减少了政府的麻烦,至少可以少抱几个只会吃奶拉屎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因此一家又一家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一番股份制的改造后源源不断地挂牌上市。

但国有企业上市后只是一时解决了当时的融资问题,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营的状况。股市成立时出于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担心使管理层对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设计上做了折中的处理,上市公司的资产只有少部分进行流通,上市企业的控股权仍然掌握在国企大股东手里。此种设计引发了二个恶果:一股独大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股市上能够轻易地融到几个亿的资金的诱惑使得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去考虑如何改善经营业绩,而是利用证券监管制度的薄弱环节在股市上大肆圈钱,利用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把上市公司变成了提款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无法在股市上进行。对此弊端的纠正由此引出了全流通的股改。

中国的股市诞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要改造,实现从政府经营向社会化经营的转变,所有权也要经历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的实现过程中,股市就成了国有资产的变卖或卖出的交易市场,因此它也承担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使命。

中国的股民无疑是这场经济变革的牺牲者。从中国股市成立至今,上千家上市公司在股市里得到了几万亿的资金,企业也因此焕发了活力。而中国的股民们得到的回报却是亏损,再亏损。从密集的公司上市,不良上市公司的造假圈钱,直到大小非解禁,以及政府为了使上市公司融资的最大化在股票发行制度上的设计,造成了上市公司股价市盈率的高企,各种因素造成了中国股市长期的低迷,低迷的熊市一次次的将股民深套其中。

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股市却表现得持续低迷,这种异常现象为世界所无,中国独有。原因纷繁复杂,从表面上看是政府在操控着股市,频繁密集的股票发行不断地抽取着股民的入市资金,当股市低迷到危及股市的正常运作时就暂停发行,引发一波行情,才缓过气又再次发行,形成了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现象。然而核心问题却是因为中国经济的组织结构正经历着一场所有制的蜕变,这种蜕变的压力主要由股市来承担,由此造成了中国股市的低迷。如果换个角度跳出股市去看中国问题,不难发现另一番景象,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一场脱胎换骨的过程:从国有到私有。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不难认识到中国经济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市场化机制才是健康的,国有企业只有经过私有化改造,才具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只有建立在一个完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股市,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这一过程无疑是相当漫长的,也许要十年,也许要二十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并且至今仍然在膨胀的国有资产,至少需要一两代股民和机构的资金投入去消化。

只有当相当规模数量的国有企业转型为私有后,中国股市当前的历史使命才告结束。

而在此之前,中国的股市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才能迎来温暖的春天。无数的股民和机构也必须在熬过这个寒冬后,才能在充满了生机的股市中收获自己的所得。

⑩ 为什么中国要有三个股票交易所

首先,纠正你的一个说法.中国一共有4个股票市场.上海,深圳,香港和台北.
其次,中国有多个股票交易市场的根由在于历史.
在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执行了计划经济,故此在50年代初关闭了中国上海的股票市场.而台湾和香港则仍旧执行市场经济.所以,首先就产生了香港和台湾两个股票交易市场.
在1992年前后,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中国大陆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因此催生了股票市场的产生.但是,在当时,我们当然不可能让不成熟的仍旧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中国内陆企业在香港这个成熟市场直接登陆,故此,需要在国内设立股票市场.
而此时,深圳为了争夺金融中心的地位,抢在上海开设股票市场之前率先设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股票市场.但是,由于深圳的先天不足,深圳股票市场没有真正成熟起来,故此,目前中国大陆的股票绝大部分还是在上海上市.上证综合指数也成为中国股票的最重要指标.

热点内容
隆盛科技股票成交额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0 15:00:59 浏览:401
福特金融过不了怎么办 发布:2025-05-10 14:43:56 浏览:1000
长投是外币货币出资如何抵消 发布:2025-05-10 14:34:37 浏览:500
如何大修基金 发布:2025-05-10 14:30:49 浏览:993
金融类怎么那么容易出事 发布:2025-05-10 14:13:00 浏览:21
光弘科技股票新消息 发布:2025-05-10 14:12:52 浏览:373
天天基金是指哪个公司 发布:2025-05-10 14:10:54 浏览:609
基金一年收益最低能到多少 发布:2025-05-10 13:55:51 浏览:399
股票上市历史上的今天 发布:2025-05-10 13:42:32 浏览:394
买入理财通能有多少利息赚 发布:2025-05-10 13:37:07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