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无边界金融多少钱
『壹』 美团借钱利息高吗
美团借钱利息高,具体利息算法如下:
【1】美团借钱利息算法:按天计算,一般日利率为0.05%。即在美团借钱5000元,1天的利息为(5000*0.05%)2.5元,1个月按30天算,1个月利息为75元。当然,这只是一般利率,具体可能有所调整,应以实际为准。
【2】借呗利息算法:按天计算,一般日利率是0.04%,即在借呗借钱5000元,1天的利息为(5000*0.04%)2元,1个月按30天算,1个月利息为60元。同样存在差异,应具体以页面显示为准。
【3】有钱花利息算法:按天计算, 一般日利率为0.05%,即借款5000元,每天利息为,2.5元,同美团借钱。但具体也以页面显示为准。
此外,美团借钱在“领取额度”界面虽然显示最低日利率0.02%,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这么低的利息。就一般利率对比而言,美团借钱同有钱花都稍高于借呗。
综上所述,以上同类型的借款平台都是按天计算的,利息也都差不多且具体利率需要看申请者的资质条件。美团生意贷是面向美团生意人的经营性用途信用贷款,随借随还,用户可通过手机完成所有申请、借款、还款操作。额度为月流水的1~3倍,最高100万,日利率万分之3.5起。
拓展资料
美团借钱可以提前还款吗?
而关于美团借钱是支持提前还款的,如借款时选择的是随借随还方式,则利息按天计算,借款利息=借款本金×日利率×借款天数;如借款时选择的是按期还款方式,则利息按月计算,月利息=借款总额×月费率。大家需要注意,美团借钱不支持提前还部分账单,提前还款只能选择全额还清。
另外,美团上还有一个信任分服务,一般来说信任分越高的用户,借款所获得的授信额度也会更高。美团借款成功后,最好按时还款,避免造成逾期,否则有征信逾期不良记录。
『贰』 美团金融贷款就是个骗子……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美团小贷 操作手法
用你的人民银行征信资质向银行贷款,比如贷款10000元。假如你平时只借款5000元以内,那么另外5000元
美团就用于向其他人放债。假如你借款数就是10000元。那么你就是自己借款自己用。
但,当你在还款期限之前,提前及时还款,美团不会马上把你的款还给银行,比如你还款日是7月5号,
你在5.5号就提前还款,那么这当中有2个月的时间差,美团会把这笔钱放债给其他人或商家,在这个时间差当中,
用高于银行的利息向其他人放债,获取利益。换句话说,你在美团贷款,用你自己的信用在银行贷款,但实际上你是在帮美团贷款,你用你自己向银行借的钱,被美团拿去放债,用的是你向银行借的钱 ,这就是美团小贷的本质。
这当中最大的欺诈行为就在于,本来你已经及时还款,美团应该及时向银行还款以更新你的人民银行征信信息,
比如你本来贷款机构数只有3家,现在美团由于不及时还款给银行,你实际在银行的贷款机构数成了4家,
对你将来做任何的正规银行信用贷款,包括住房贷款,公司贷款,都会产生资质的影响。所以美团小贷几乎可以说是一家诈骗机构,用客户向银行借的钱去放债,其利用的是客户的人民银行征信资质,美团这家企业,如果可以在中国横行,那就是全国性的欺诈连锁效应。 老百姓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放债人,而所有利润进了美团的腰包!!!
『叁』 美团提额预估10万能提多少
如果你卖的少,提成一般在15%到20%,是按你营业额担的,如果你卖的好了,就开始要求你打折,基本上,营业额的40%不是你的了,而这种提法换算成你的利润的话一般是40%到80%被美团提走了呵呵!!而且自己不太好积累自己的客户!
这个跟美团的账户没有关系
1、是否是你的网银单笔设置了最高限额,一般默认是单笔最高2000
2、信用卡大部分不同,这个跟你开通时自己设置的金额有关,我的是招商的,默认是2000单笔最高,打信用卡服务中心的电话直接就能更改了
团贷款又称美团小贷,是美团推出的针对个人商户用于资金周转来的贷款业务,分为商户版和个人版,需要下载不同的app才能申请。美团小贷同时和招商银行合作,开通招联金融,通过填写资料源即可申请贷款。
美团贷款怎么操作
目前美团贷款是和招商银行进行合作的借款项目,可以在我的钱包—招联金融里面申请贷款。然后跳转到招商银行招联金融贷款页面,由招商银行评估个人信誉资料,从而来给一定的贷款额度。
美团贷款能借多少钱
具体贷款金额主要和个人授信额度有关,招商银行会根据个人征信报告,身份证信息,银行流水等相关信息进行判断,一般额度会在2000-5万之间。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提供面向大众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打造创新消费信贷模式。有钱花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银行是根据你个人的消费能力,不管网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再结合你个人的资产(房产,车,每月工资)定下的额度。另外看你是什么银行的信用卡,一般小银行的信用卡额度比较高。我个人的中信银行,广大银行额度超过3万。不过长时间不使用额度会下调。具体提额可咨询银行客服。
『肆』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对互联网“网红公司”的估值,须有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10月19日,美团点评估值300亿美元、融资40亿美元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这标志着全球未上市科技公司估值榜前五位中,带有“中国概念”的已经“五占其三”,滴滴、小米和美团点评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3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目前网络的市值逾920亿美元、京东的市值近560亿美元,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已经占到网络市值的33%、京东市值的54%,而后二者分别位居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探花和传胪宝座。
从会计学的角度看,公司估值历来存在多个核算方法、且涉及到多个参照维度。而对于非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而言,现在流行的是,言必称“用户数”和“赛道”,只要“用户数”足够庞大,只要“赛道”足够宽阔,如何估值,那就看投资人的想象力了。
至于“用户数”,美团点评貌似对得起300亿美元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团点评的活跃买家为2.4亿,京东的活跃用户数近2.6亿(6月30日之前的12个月),网络的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则为6.65亿(2016年12月)。
但是,与美团点评相比,京东已经筑起供应链的防护墙,这使得它具备在电商红海中拼杀的能力,此外,内生于电商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京东金融),未来也具备一定的想象空间。
而至于网络,近几年虽说赢利能力下滑,但其净利润却还是年年为正的,何况,网络现在还有国内AI(人工智能)一哥的想象力加持。
在王兴“无边界”的理念下,近两年美团点评的赛道,好像变得开阔了——其业务的主战场,已从外卖、团购,进军到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短租等等。
美团点评的口号也变成“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试图构建起全频道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如此一来,美团点评的未来估值想象力,不要说300亿美元,就是3000亿美元也不过分,因为仅以其目前试水的移动出行为例,这一领域的对标公司滴滴,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
这样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短期徒有其表,是有可能的,依靠强大的执行力。
这样的想法,到底好不好?不好,因为规模并不等于经济,长期应该也很难有成功的可能。
在“内存如金”的手机体验时代,如果一款APP能够更多地满足用户需求,用户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样可以更少地下载APP,手机页面也可以变得更为简洁。但是,美团点评这一拓宽赛道的逻辑,事实上,可能经不起严谨的推敲。
其一,多点作战的实力值得商榷。无论是外卖、团购,还是电影票、酒旅、移动出行和短租,这些业务的核心拓展手段是“竞价模式”,也就是说,在取得一家独大的地位之前,你可能要用持续的补贴,以保留并抢夺活跃用户的数量。
如果仅是在单一领域通过补贴手段打垮(或合并)对手,比如外卖领域,美团点评有没有可能,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但是,多领域同时作战,有没有可能,显然是绝无可能的,仅专注于移动出行的滴滴,其资本实力就已经远超美团点评,此外,专注于酒旅业务的携程,其目前市值也高达260亿美元,几乎与美团点评的最新估值保持同一身位。
其二,不同业务领域的业务逻辑存在冲突。美团点评的外卖和在线票务属于O2O模式,而移动出行和短租则属于共享经济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内在逻辑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O2O的用户粘性弱,极容易发生迁移,属于终极价格PK性质,既要PK线上、又要PK线下,而共享经济则是闲置资源优化配置性质,只要能够形成一定的市场垄断,则用户就会具有较强的的粘性。
其三,美团点评缺乏生态构建的支付支撑。姑且不论当下美团点评的生态构建是不是伪命题,起码有一点是其硬伤,即缺乏自有支付平台的支撑,尽管当下美团点评已经拥有支付牌照,但是,欲想真正打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者,现有用户已经形成使用惯性;二者,支付宝与投资理财及阿里电商平台之间已经构建起生态体系,微信支付与微信社交之间也已构建起生态体系,这二者的支付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自我强化功能。
当然,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美团点评的全频道本地生活服务功能,难道与自有支付平台之间不能建立自我强化功能吗?对不起,很难具备,本地生活服务功能的用户粘性,上文已经讲到,其对用户的粘性相对要弱许多。
互联网公司的VC和PE投资人,绝大多数是理性的,但是,其间也存在早期投资人身不由己被裹挟、以及产业投资人出于整合并购等因素而后期出手的可能。
毕竟,对于早期投资人而言,如果不能力顶投资项目等到较佳的市场预期时IPO,那么其早期投资极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亏损。从这个角度讲,众多已经融资六、七轮却依然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没有哪个投资人是不希望所投项目早日上市套现的,但是在什么样的市场预期下上市,这才是关健,否则,宁愿被裹挟着继续力顶,也不愿中途收手认亏。
美团点评,真的值300亿美元吗?
未来或难预料。但是,我还是有一句劝告:在树根尚浅之下,还是不要盲目往众多枝叶上喷洒营养液为好,相反,裁剪枝叶、突出重点业务反而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