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所在地古代叫什么名字
❶ 北京金融街的地名介绍
我家自1950年移居古金城坊南部,都城隍庙侧畔的花园宫胡同中,直到1966年才搬往内城西南角下,太平湖东岸的月台胡同简易楼里。我在金融街旧址中从七八岁成长到二十四五岁,度过了天真无邪的童年、蓬勃成长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高大的城墙,古朴的街巷,神奇的传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今,站在颇具传奇色彩的金融街上:凝望那一栋栋高楼广厦,闭目沉思,儿时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映现眼前:西面一道深沉高大的城墙自南向北延伸,城墙下低矮的民房夹着复兴门北顺城街和阜成门南顺城街这两条不同称呼实际本为一体的长达1700米的古巷。据史料记载:这两条顺城街,由于位于北京内城西城墙内侧,明代称阜成门内南城下大街,属于金城坊;清代称南顺城街,属镶红旗地界;民国年间扒城墙,辟复兴门,一条长街始自月坛南街城墙豁口处分为两条街巷。现在这条古街已掩于金融街高楼之下。
在现存东西方向的成方街南侧,曾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藤牌营和大门巷,其南为东西向的卧佛寺街,这条街的西北端原有一座由九峰和尚建于唐代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的古庙,叫鹫峰寺,清代重修,因庙中供奉卧佛一尊,故改称卧佛寺街。此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尚存,当年我在藤牌营小学读书时,课余踢足球,有时把球踢进庙去,我们曾多次越墙寻球。无意中曾抚摸寺中残存的石碑,趴窗户看殿中的卧佛,只记得里边黑洞洞的有些怕人。现在这三条胡同的上边已盖起了百盛购物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长途电话楼。
成方街北侧有4条胡同已经消失,它们是百子胡同、花园宫胡同、南兴盛胡同和西兴盛胡同。百子胡同在清代称铁匠营,它与成方街南侧的藤牌营胡同属于镶红旗地界的特种兵兵营。花园宫清代称西夹道或城隍庙夹道,其北端的城隍庙后身,后来改称为花园宫东巷。
南兴盛胡同在明代曾是惜薪司西厂地界,清代形成胡同,因其北为镶红旗炮厂,故称炮厂胡同。1911年后,直隶省长吴赞同居于其侧,以炮厂地名犯忌而改称兴盛胡同,1965年根据胡同走向分别改称为西、南兴盛胡同。
花园宫胡同北端的按院胡同如今仅遗南方一侧,我的母校北京八中尚存,而且校内进行了扩展盖起了新教学楼,原校办工厂处尚存一壁。按院胡同在明代为巡按察院衙署所在地,称巡按察院胡同,清代改称按院胡同,现胡同北侧已盖起了高楼。
按院胡同迤北的一条东西向长巷称学院胡同,明代的提学察院衙署在此,胡同亦名提学察院胡同,清代改称学院胡同,其3号院曾为清室宗亲德公府邸。今已为金融街楼群所占。
学院胡同北边的东西向长街,明代称“屯院”是明代衙署屯马察院所在地,清代音讹为屯绢胡同,现已无存。
屯绢胡同东部北侧有南北方向的小胡同叫枣林街,其西连接一东西方向胡同叫松鹤胡同,因明代有一松鹤庵而得名,清代改称松鹤胡同,土著居民仍呼之为松鹤庵。松鹤胡同北边有半截胡同、松柏胡同和真武胡同、锦帽胡同,现均为金融街高楼所占。
屯绢胡同迤北东西向的广宁伯和武定侯胡同已按规定拓展为宽40米和45米的次干道,它们与南北向的金融大街(由原花园宫胡同等拓展而成)形成了“两横一竖”的金融街道路主框架。广宁伯街以北消失的胡同有烟筒胡同,因街道形状似烟筒,清代称南烟筒胡同;机织卫胡同,明代此胡同中有卫戍京师的济州卫署,清代讹为机织卫胡同,令人不知所云了;后楼胡同;西养马营,明代称羊毛营胡同,清代讹称养马营,并分为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后分称东、西养马营胡同;图壁厂胡同,原称土坡厂;勤俭胡同,原为后楼胡同的一部分;巨德里,清代称双栅栏,民国时东北军军官李文中居此,其宅院取名聚德里,胡同亦改此名,解放后改称巨德里;四眼井,清代此处有一井盖为四个孔的水井故名;友爱巷,明代为羊毛胡同的一部分,清代因胡同中有一个鞑子庙,胡同亦因庙而改名,解放后(1949年)取团结友爱之意改称友爱巷;前、后撒袋胡同,清代称撒袋或赛带胡同;孟端胡同;玉带胡同,因其形似玉带而得名;大、小盆儿胡同;大乘胡同,清代东段称武衣库胡同,清代因胡同中有大乘寺而得名,现尚存东段一小部分直通政协礼堂前;大喜胡同,清代称喜鹊胡同,后又称大喜鹊胡同;华嘉胡同,明代称华家胡同,清代称华嘉寺胡同,后讹称为花椒寺,记得儿时曾在此胡同西段路南的一处大宅院中看过京剧演出,现已无存……
在金融街胡同区内,至2004年12月仅存丁章胡同,大、小麻线胡同,以及锦什坊街北侧(从阜内大街至武定侯街),按规划锦什坊街南段及太平桥大街南段将成为商务中心大道,这几条胡同也难逃消失的命运。
2004年2月11日,《北京晚报》刊出西城区50年间消失胡同近200条的消息,曾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有人还对消失胡同的数据提出质疑。现在的事实证实了北京胡同消失的速度,仅金融街地区在十余年间就消失胡同53条,而闹市口大街、太平桥大街、广宁伯街、武定侯街、锦什坊街、成方街等虽然名称依然存在,但早已是旧貌换新颜了。如果将名存而实亡的胡同算上去,金融街地区已消失胡同64条,占西城区消失胡同的近三分之一。
❷ 北京的金融街具体在什么地方啊!
是一片地方,我原来就住那,不过早就拆迁了,唉,真是怀念那里。确切的说是阜成门到复兴门的马路东边一片,基本都是些大银行,人不多,那边的居民区也就是华嘉小区了。全国政协也在那里。
❸ 北京金融街在哪,名从何来
中国大唐集团和一些金融相关产业(如担保公司等)等均落户金融街.
❹ 金融街中国建设银行历史
【 历史渊源,风水宝地 】
北京 “金融街”所在之地,自元代起就被称为“金城坊”,明、清两代更是金铺、银号遍
布;清末至民国,我国的大部分银行多设于此。“金融街”所处地区,是历代各种金融机构
垂青的风水宝地。
现在的“金融街”始建于1993年8月,至2005年将全部完成建设工程。该区域南起复兴门,
北至阜成门,东临太平桥,西沿二环路,占地总面积103公顷。这里云集了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中行总行、农发行总行等国家级银行总
部,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保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一大批著名金
融保险证券单位和电信企业入驻。马来西亚丰隆集团等国外的著名银行机构等200多家国内
外金融及非金融机构落户此地,成为我国掌握国际最新金融信息,了解世界金融动态的国家
级金融中心。不久的将来,北京“金融街”将被打造成为“中国的华尔街”。
【 遭“路冲煞”,遇“天桥煞”】
“金融街”西临北京西二环天桥,在建行总行位置处更是天桥斜去,呈虚水而走,是泄财之
象,被称为“天桥煞”;建行大厦西北面对十字路口的“路冲煞”。
相传建行总行在其建筑设计时,时任行长周*川请来了香港著名的风水大师为该大厦出谋划
策,力图化险为夷。于是出现了这幢少有的、被京城街巷称道的 “风水建筑”。
【 黑色建筑,化煞旺财 】
中国风水学认为,黑色、蓝色或灰色等诸色的五行属水,水也代表财,故黑色的催财力量很
强;其次风水上说,银色和红色可招财,黑色可化煞。
故建行大厦的建筑外立面颜色是通体黑色,这在世界建筑史上并不多见,成为金融街别具一
格的标志建筑。
【 化煞布局,旺财设计 】
面对最不利的西北角,在建行大厦的西北角上,建筑被设计成两把尖刀形状,面对西北煞重
之方位。在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建筑顶部,设计成四个形如水闸形状,意为如
水闸放水般的财源滚滚而来。
【 风水镇物,貔貅化煞 】
貔貅是一种凶猛无比的瑞兽,是龙生九子的第三子。貔貅天生喜欢水,以及金银珠宝,它本
身没有排泄器官。以前的皇帝就充分利用貔貅这个特长。将它的形象放在军旗之上,希望自
己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象貔貅一样勇猛无比,另外也希望貔貅能够帮助自己抢来更多的金
银财宝。旧时的军队也称“貔貅之师”。由于貔貅有招财聚宝的才能,所以各朝代的皇帝将
貔貅定为御用的物品,如果发现有人私藏貔貅将会被认为有劫财窃宝之意,论罪当斩。但是
仍有一些官宦及地方富豪为了自己能够达到终身荣华富贵,便经常有私藏貔貅的现象发生,
特别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大贪官和坤在自己家中私藏御制貔貅使得自己达到无比的富足。
后和坤被刘庸告发,但是由于乾隆对和坤百般宠信而不予追究,于是貔貅便开始慢慢在民间
广泛流传,直到现在。
在建行大厦西北面对十字路口和天桥的西北角,放置了一对号称中国最大的汉白玉镇宅貔
貅,以图招财镇宅,化煞旺财。
【 旗杆高竖,香火鼎盛 】
在一对汉白玉貔貅正中,竖立着三根旗杆。但据说这三根旗杆从来不挂旗帜,永远是光杆高
竖。在形态上,三根旗杆成为三根高香,形象地表示对天地神灵的敬畏。
【 官升三级,生意兴隆 】
在如此风水建筑的庇佑下,据说建行这几年来,成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楚翘;原行长也管
升三级,从总行行长位上直升证监会主席、央行行长之高位。
❺ 钱市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金融街”之一吗
令很多民俗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是,钱市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金融街”之一。
据介绍,当年被派来交易的员工会携带几只信鸽。钱市开盘后,各家将当天“汇率”小条拴在鸽子腿上放回自家店铺。店铺会有专人将鸽子带来的“汇率”摘下,并按此作为买卖标准。那时候,每天清晨,住在大栅栏附近的人们总是能够看到几百只鸽子同时从钱市胡同里飞出,然后又陆续飞回,成为一道特别的景致。
❻ 北京金融街在哪个区
北京金融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占地2.59平方公里,是北京市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北京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1992年,西城区报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启动建设金融街。
目前,北京金融街核心街区内矗立着64栋重点商务楼宇,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886家,法人机构885家,总部型机构175家。聚集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一委一行两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等15家金融行业协会、全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总部等。
(6)北京金融街所在地古代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西城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西部。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
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莲花池东路、马连道北路为界,与海淀区、丰台区接壤;
南以永定门西滨河路、右安门东城根、右安门西城根为界,与丰台区相连。区境东西宽7.1千米,南北长11.2千米,总面积50.70平方千米。
网络-北京金融街
网络-西城区
❼ 北京市金融街的地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
❽ 北京金融街的相关历史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经过仔细勘察之后,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规划原则兴建了元大都城。大都城内设50个坊,每个坊都建有各自的坊门。门楣之上标有福田坊、集庆坊、安富坊、凤池坊等坊名,规划完备,建筑齐整。
金城坊,位于元大都城的西南角,意出于《史记·秦本纪》:“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也。”金城坊之北有雄伟秀丽的妙应寺白塔,南有金碧辉煌的都城隍庙。元、明之际及清代初期这里遍布银号、金坊,商贾富豪及皇亲国戚多在此地发迹生财,是繁华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民国元年,设在这里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其后大陆、金城、中国实业各银行,均先后设立于此,民国十年以前,各银行竟于是谋建筑,颇有作为银行街之想”。然而,在军阀混战中,金城坊逐渐败落,票号、金坊等转向前门及东城地区。自清代金城坊之名即音转为锦什坊。
金城坊地处明、清北京内城西南部,是一片古老的居民区,小巷纵横,地势低洼,其东侧的沟沿及太平桥大街原为城内的一条泄洪沟,从北至南直达南护城河。宁静的小巷中多为平房矮屋,也有几处轩敞的王府,如明代的武定侯、广宁伯等居住的府第,以及清代的顺承郡王府、德公府等,还有一些政府机关和专用场地,如巡按察院、提学察院、屯马察院,以及济州卫、藤牌营、养马营等。
日月演进,斗转星移。时间又过去了一百余年,在金城坊建立700多年后的公元1992年至2005年,在今日的西二环路东侧(原金城坊旧址之上)北起阜成门立交桥畔的中国银行大厦,南到复兴门立交桥东北侧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长1700余米、宽600余米的范围内传奇般地崛起了一条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群。这就是将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之一的北京金融街。
金融街的城市改造有其历史渊源,金城坊自古就是金融中心,历史发展到今天,它也圆了昔日之梦。而今,金融街自从1992年动工兴建,已经历时十余年,主要建筑已展新姿。切望在后期的规划建设中,更多地考虑古城风貌,尽量保护和恢复古都风韵,注意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和真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现代与传统、旧遗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白塔寺、都城隍庙以及火神庙、清真寺等人文遗址,精心点染,巧夺天工,使文物保护与现代建设、古都风貌达成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