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清盘的基金
A. 货币基金会清盘吗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有风险!
货币基金在大家的印象中往往安全性很高,买它不会出问题。不过,基金类产品如果人气太低,也有清盘风险。那么货币基金会清盘吗?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就接着往下看吧。首先回答货币基金会不会清盘,答案是:会!2018年以来已经有8只货币基金清盘,它们分别是方正富邦鑫利宝、景顺长城交易型货币、德邦现金宝、中欧骏盈货币、德邦弘利货币、安信保证金交易型货币、西部利得天添益货币、民生加银现金添利货币。
除了这八只货币基金已经清盘,还有不少货基规模处于清盘红线以下。拿清盘的民生加银现金添利货币举例,该基金成立于2016年6月,募集本金2亿元人民币,但两年之后,该基金规模仅有200万元,远远低于货币基樱纯金5000万元的清缺毁盘红线。
货币基金清盘原因
主要是因为基金规模触发了清盘红线。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开放式基金在存续期内,若连脊扮咐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足100人,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货币基金清盘后果
货币基金清盘,基金资产会全部变现,然后再发给投资者。这一般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亏损,相当于强制卖出这只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本身的预期收益波动比较小,所以提前赎回对投资人的资金也没有太大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货币基金清盘的相关知识,大家以后选择货币基金,一定要注意一下基金规模,以免选到有清盘风险的基金。
B. 基金清盘有哪些原因(详解)
基金清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封闭式基金到期:
- 封闭式基金通常有一个固定的存续期,到期后如果不选择延长存续期,就会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清盘。
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终止基金合同:
- 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可以主动决定终止基金合同,进而进行清盘。这通常是在基金表现不佳或持有人对基金管理不满意等情况下发生的。
开放式基金达到清盘条件:
- 开放式基金如果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20个工作日持有基金的人数不足200人,就会触发清盘条件。
新基金募集规模不达标:
- 新基金在首次公开募集时,通常会有一个最低规模要求,一般为5000万元。如果募集到的资金未达到这个规模,就意味着基金发行失败,需要进行清盘。
基金公司不符合监管要求:
- 如果基金公司未能满足监管机构的各项要求,可能会被强制性清盘。这通常发生在基金公司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或管理不善等情况下。
基金清盘并不等同于退市。基金清盘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并将所得的资金分给持有人。而基金退市则主要针对开放型基金,与股票的退市类似,一般是因为基金到期而退市。
基金清盘时的处理方式:
- 投资者可以选择及时赎回或转换转出基金份额,以避免清算期的等待和可能的资金占用。
- 如果选择等待清盘,投资者需要在清算期结束后,根据最后一天基金净值获得退回的资金。清算期的时长需以基金公司的公告为准。
基金净值低于多少会清盘:
- 一般情况下,基金净值低于0.3元就达到了清盘线,但这并不是绝对条件。还需要满足其他清盘条件,如连续20个交易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或连续20个交易日基金的净资产已逼近或已跌破5000万元等。
综上所述,基金清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和条件。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清盘机制,以便在面临清盘风险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C. 被清盘的对冲基金有哪些
著名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它们都曾创造过高达40%至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采取高风险的投资,为对冲基金可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为对冲基金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都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1969年量子基金的前身双鹰基金由乔治·索罗斯创立,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1973年该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额跃升到1200万美元。索罗斯基金旗下有五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而量子基金是最大的一个,也是全球最大的规模对冲基金之一。1979年 索罗斯再次把旗下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为量子公司。之所谓取量子这个词语是源于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此定律与索罗斯的金融市场观相吻合。测不准定律认为:在量子力学中,要准确描述原子粒子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而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但通过明显的贴现,与不可预料因素下赌,赚钱是可能的。公司顺利的运转,得到超票面价格,是以股票的供给和要求为基础的。
量子基金的总部设立在纽约,但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其目的是为了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凭借索罗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胆识,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中逐渐成长壮大。由于索罗斯多次准确地预见到某个行业和公司的非同寻常的成长潜力,从而在这些股票的上升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是在市场下滑的熊市中,索罗斯也以其精湛的卖空技巧而大赚其钱。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万美元,即增长了3万倍。
老虎基金
1980年著名经纪人朱利安·罗伯逊集资800万美元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攻击英镑、里拉成功,并在此次行动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老虎基金从此名声鹊起,被众多投资者所追捧,老虎基金的资本此后迅速膨胀,最终成为美国最为显赫的对冲基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在股、汇市投资中同时取得不菲的业绩,公司的最高赢利(扣除管理费)达到32%,在1998年的夏天,其总资产达到230亿美元的高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1998年的下半年,老虎基金在一系列的投资中失误,从此走下坡路。1998年期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一度跌至147:1,出于预期该比价将跌至150日元以下,朱利安??罗伯逊命令旗下的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大量卖空日元,但日元却在日本经济没有任何好转的情况下,在两个月内急升到115日元,罗伯逊损失惨重。在有统计的单日(1998年10月7日)最大损失中,老虎基金便亏损了20亿美元,1998年的9月份及10月份,老虎基金在日元的投机上累计亏损近50亿美元。
1999年,罗伯逊重仓美国航空集团和废料管理公司的股票,可是两个商业巨头的股价却持续下跌,因此老虎基金再次被重创。
从1998年12月开始,近20亿美元的短期资金从美洲豹基金撤出,到1999年10月,总共有50亿美元的资金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撤走, 投资者的撤资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从而影响长期投资者的信心。因此,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要求从2000年3月31日开始,旗下的"老虎"、"美洲狮"、"美洲豹"三只基金的赎回期改为半年一次,但到2000年3月31 日,罗伯逊在老虎基金从230亿美元的巅峰跌落到65亿美元的不得已的情况宣布将结束旗下六只对冲基金的全部业务。老虎基金倒闭后对65亿美元的资产进行清盘,其中80%归还投资者,朱利安??罗伯逊个人留下15亿美元继续投资。
对冲基金投资案例
已经被人们了解的众多对冲基金投资案例中,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扰动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时,这些价格才会向对冲基金期望的方向持续地跌落。同时,被攻击的国家被破坏得越严重,对实施攻击的对冲基金越有利。其结果,是对冲基金与民族国家之间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从分配的公正性角度看,对冲基金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接近于垄断,那么它所获得的收入则近乎垄断利润。经济学界所公认,市场作为一个配置资源的机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对冲基金操纵价格,不仅输赢的机会不均等,而且会导致对包括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的破坏,更谈不上提高市场的效率了。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既然没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础。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的收入不仅以输者同等的损失,而且以输者更大的损失,以至其货币体系及经济机制的崩溃和失效为代价;从全球角度看,都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
1、1992年狙击英镑:
1979年始,还没有统一货币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了各国的货币兑换率,组成欧洲货币汇率连保体系。该体系规定各国货币在不偏离欧共体“中央汇率”的25%范围内允许上下浮动,如果某一成员国货币汇率超出此范围,其他各国中央银行将采取行动出面干预。然而,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政策根本无法统一,各国货币受到本国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某些时候,连保体系强迫各国中央银行做出违背他们意愿的行动,如在外汇交易强烈波动时,那些中央银行不得不买进疲软的货币,卖出坚挺的货币,以保持外汇市场稳定。
1989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强劲增长,德国马克坚挺,而1992年的英国处于经济不景气时期,英镑相对疲软。为了支持英镑,英国银行利率持续高企,但这样必然伤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英国希望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缓解英镑的压力,可是由于德国经济过热,德国希望以高利率政策来为经济降温。由于德国拒绝配合,英国在货币市场中持续下挫,尽管英、德两国联手抛售马克购进英镑,但仍无济于事。1992年9月,德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索罗斯预感到,德国人准备撤退了,马克不再支持英镑,于是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笔借贷英镑,购买马克。他的策略是:当英镑汇率未跌之前用英镑买马克,当英镑汇率暴跌后卖出一部分马克即可还掉当初借贷的英镑,剩下的就是净赚。在此次行动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卖空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净赚15亿美元,而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事件以英镑在1个月内汇率下挫20%而告终。
2、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计划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他们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然而,香港政府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