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维修基金的使用有什么流程
① 房子的维修基金用在什么地方
房子的维修基金主要用途
一、维修基金的定义
维修基金是指为房屋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等维修而设立的专项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物业的正常使用,维护业主的居住安全和生活环境。
二、具体使用范围
1. 共用部位维修:维修基金主要用于房屋的主体结构,包括内外墙面、楼地板、屋顶等共用部位的维修。
2. 设施设备维修:基金还应用于电梯、消防设备、安防系统、给排水设备、公共照明等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3. 社区环境整治:如果小区内的道路、绿化、儿童游乐设施等公共区域需要整治或改造,维修基金也可以用于这些项目。
三、使用原则
维修基金的使用需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在使用前,通常需要业主委员会或物业公司的同意,并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批。同时,基金的使用应当公开透明,确保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使用流程
当房屋或设施设备出现需要维修的情况时,首先由业主或物业公司进行申请,提供相关证据和预算。经过业主委员会审批后,按照规定的流程使用维修基金。使用完毕后,还需进行公示,确保所有业主了解基金的使用情况。
总之,房子的维修基金主要用在房屋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的维修上,旨在保障物业的正常使用和业主的居住安全。基金的专款专用和使用流程的透明化,确保了业主的权益得到保障。
② 大修基金使用范围和程序
一、维修基金使用范围
主要包括小区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具体来讲,公共部位指由单幢住宅内业主或者单幢住宅内业主及与之结构相连的非住宅业主共有的部位,包括:住宅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共用设施、设备,一般包括电梯、天线、照明、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的车场或者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
二、维修基金的使用程序
1、物业服务企业根据拟维修和更新、改造项目情况提出使用建议;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住宅由相关业主提出合理化使用建议;
2、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使用建议;
3、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相关业主组织实施维修基金使用方案;
4、物业服务企业或者相关业主持相关材料,向所在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列支;
5、建设主管部门经过审核同意后,向专户管理银行发出划转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通知;
6、专户管理银行将所需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划转到维修单位。
【法律依据】
《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当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第二十条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按照下列规定分摊:
(一)商品住宅之间或者商品住宅与非住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
(二)售后公有住房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由相关业主和公有住房售房单位按照所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比例分摊;其中,应由业主承担的,再由相关业主按照各自拥有物业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
(三)售后公有住房与商品住宅或者非住宅之间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先按照建筑面积比例分摊到各相关物业。其中,售后公有住房应分摊的费用,再由相关业主和公有住房售房单位按照所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比例分摊。
③ “我”家房屋受损 住宅维修基金究竟怎么用
今年夏天,我国多个省份普降暴雨,很多居民房屋受损。面对房屋漏水、损坏等局面,不少人想起了房屋维修基金,这笔钱究竟该怎么使用呢?
什么是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通俗来说就是房屋的“治病钱”。我国物权法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电梯、水箱等共有部分的维修。
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情况适时调整。
维修基金想动不容易
从字面上来理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由业主共享,但在实际操作中,想要动用这笔钱并不容易。按照物权法规定,决定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2/3以上的业主同意。“两个2/3的指标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部分业主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不高,‘事不关己’现象较突出。还有部分业主并不在当地居住,难以书面签字表决。
另外。专项维修资金属于业主的共有财产,物业管理公司应该按照规定启动业主委员会机制并召开业主大会,保证信息公开透明,进一步征得业主的信任和同意。但事实上,目前的很多住宅小区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这就导致该笔资金使用情况不公开透明,很多业主担心钱款被挪用,进而增加了资金使用的阻力。
多项政策改进资金使用困难
为解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低、支取不畅等问题,全国多个城市专门制定了应急政策。比如,北京市制定了应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政策,规定如果出现电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等6种紧急情况时,无需2/3业主同意,维修资金最快时间48小时到账,但应事前告知业主;浙江省出台相关规定,房屋维修方案公示以后,只要建筑物内所有权人不超过1/3的业主书面提出反对意见,就视为公示同意。
但要从根本上加强维修基金的使用管理,关键是推进小区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业主自治。物业管理公司应按规定激活业主委员会及业主大会机制。这一方面有利于业主之间通过公开透明的平台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便于业主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相关工作,确保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不被乱用和挪用。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8-1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