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股权 » 为什么股权只能赚一半

为什么股权只能赚一半

发布时间: 2024-03-28 07:52:03

1. 股权分配原理

创业就离不开合伙人及股权分配的话题,那比如新东方合伙人就是3驾马车、复兴4个合伙人、腾讯5虎、小米8个合伙人、阿里巴巴18罗汉:但在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挂牌上市。阿里巴巴IPO后股权架构为,马云7.8%、蔡崇信3.2%、软银32.4%、雅虎16.3%、其他40.3%。

找合伙人这件事情,考验你对创业方向的思考深度。如果你战略想不清楚,其实你找不对人,你也不容易说服人。你的战略想得越透,你对所规划需要找的人的描述就越清楚。

其实做企业,就是一个不断进行“股权分配”、“股权激励”、“股权运营”的过程,股权就是企业的根!自从你开办公司成为老板那天起,不管是凝聚合伙人,吸引优秀人才,激励优秀员工还是进行融资、投资、股改、挂牌或上市、重组或并购,不管是开疆拓土还是构建版图,股权一直与您同在!

股权激励的初衷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高管理。核心团队持股并不等于公司的团队持股,公司的团队可能有七八个人,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创业者,可能创业者只有两三个人,所以让真正的创业者去持股。

1.合伙人合伙创业第一天,就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合伙人股权设计);

2.公司早期要引入天使资金,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天使融资);

3.公司有三五十号人,要激励中层管理与重要技术人员和公司长期走下去,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员工股权激励);

4.公司需要招兵买马、跑马圈地,加速发展,引入A轮、B轮、C轮投资人,……IPO时,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创业股权融资);

5.公司足够NB,做到BAT的体量,需要把大公司做小,把老企业做新,也会面临股权架构设计问题(孵化器、阿米巴经营)。

股权:企业的所有权,包括收益权、增值权、表决权、资产所有权等。

股份:所占股额的收益权。有时常常将股份和股权混为一谈。

股权与股份最大的区别是:

股权一般是在工商登记的实股股东,公司在办理很多变更时,需要所有的实股股东签名。

股份一般不需要登记注册,多数是与大股东签订契约,明确其拥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通常没有实股股东的表决权,也不太参与实际的决策。

有限责任公司 指依据公司法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 是指依法成立的,其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公司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注册资本 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

建议创业公司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这样在法人治理的结构设计上比较灵活、简单、直接。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丧失了灵活性,初创企业最好不要直接设立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规定股东分红以 实缴出资比例 分红,公司法也允许全体股东作出另行规定。公司表决权若没有另行规定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这个出资比例可以理解为 认缴出资比例 ,但是分红权是以实缴比例分红。

为解决资金股、资源股、人力股、管理股等因出资不同而引起的股权不平衡,股东之间可以约定同股但表决权和分红权不同。

股东的实际出资数额和持有股权的比例属于公司股东协商的范畴。一般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持有股权的比例和实际出资比例一致,但是也有例外。从实践来看,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只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公司的良好经营离不开各种条件或资源的整合。

从法律上讲,股东内部对各自的实际出资数额和占有股权比例做出约定,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即使约定出资比例和持股比例不同,对公司债权人而言,也不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这种约定不是规避法律,都属于公司股东内部的事儿。

股东认缴出资后,大家根据认缴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将股权一划分,就按这个持股比例确定分红比例。

你的公司是否就是这样做的呢?

从公司发展和股东公平角度讲,实缴出资多少才更重要,而不是认缴的多少。因此,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实缴的出资比例,是按照股东实际已经缴纳的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比例。

有原则就有例外,公司法赋予了股东按照商业规则可以自由灵活地作出约定,即“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

在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员工和投资人的股权架构设计中,要有一个核心大股东,特别是创始人在初创期应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既出资又出力而全职创业的人,与只出资不出力或只出资但不全职创业的人,在表决权设计上应有不同。前者对公司的情况了解更全面,更利于作出正确的管理决定,犹如“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同时,表决权大小的差异化设计,也进一步体现人力股和资金股对创业公司的贡献值的不同。

再进一步,股东也可以约定预留一部分分红给公司员工。当然,这也可以放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实施股权激励时进行。

那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离开不了市场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和人脉资源等各种资源,股东完全可以不按出资比例分配,而是 结合股东实缴出资额以及各自掌握的、对公司发展需要的优势资源,确定股东在股东会会议中行使表决权的比例。

要特别提醒的是,股东会议表决权不按照出资比例行使的,一定要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记载。这就是那句经典的“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但是,股东分红权和公司增资时优先认缴出资权不按照出资比例行使的,全体股东约定即可,而并非必须记载在公司章程中。

因为创始人合伙创业,有的提供资金,有的提供场地,有的提供技术能力,有的提供销售渠道,有的提供融资资源。各个创始人提供不同的贡献,各个贡献性质不同,似乎完全无法等价对比。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很难说研发就比销售更重要,也很难说拉来投资的工作就比提供办公场的贡献更重要。所以创始人之间如何分配股权,往往成为一个难题,往往不得不用“拍脑袋”的方法划分比例。

(1)投资人投大钱,占小股,用真金白银买股权;

(2)创业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全职服务公司赚取股权。简言之,投资人只出钱,不出力。创始人既出钱(少量钱),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资人购买股票的价格应当比合伙人高,不应当按照合伙人标准低价获取股权。

(3)非全职投入本公司创业的兼职人员,哪怕技术NB,也建议按照公司外部顾问标准给予大量现金,或者发放少量股权(股权来源于期权池:常规的做法是预留10—20%的期权池,满足3-5年的激励需求,后期再以3-5年为一个激励周期,不断增发新的激励措施。),而不是按照合伙人的标准配备大量股权。

员工期权激励,会经历四个步骤,即授予、成熟 、行权 、变现。公司的期权池,10-30%之间较多,15%是个中间值。公司总池子确定下来,再综合考虑他的职位、贡献、薪水与公司发展阶段,员工该取得的激励股权数量基本就确定下来了。同一个级别的技术大拿,在VC进来之前就参与创业、在VC进来后才加入公司、在C轮甚至IPO前夕加入公司,拿到的期权应该设计成区别对待。另外,公司也可以给员工选择,是拿高工资+低期权,还是拿低工资+高期权。

(4)早期普通员工不宜发放大量股权,这些员工最关注的是涨工资,并不看重股权。早期员工流动性也大,股权管理成本很高,激励效果有限,甚至起到反作用。

(5) 别把持股多少误当控制权的唯一要素: 公司控制权需要的是综合设计,不仅仅是持股比例,更要看到股权背后的各种特别安排。

公司的控制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

公司控制权设计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伙人的具体特定需求、股东在股东会的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经营层面的管理等因素,并结合每个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综合考量,为公司量身定制的最佳方案。千万不要 靠参考模板,小心模板会害了你。

1、充分利用公司法“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广阔空间,尝试将表决权与股权比例分开;

2、不妨在公司章程中直接规定董事会过半数的董事由创始股东团队或核心创始人提名或委派。在董事会层面,股东之间可约定董事会议事规则,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进而对公司及所有股东产生约束力。

3、对于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比如出让控制权、重大人事任免等,可规定须核心创始人同意方可通过。

4、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或采取表决权委托。

5、在公司引进资本时应进行风险评估,了解投资人的战略,制定应对方案。当然,公司长期聘用深谙股权的律师进行风险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股权是对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利,公司最重大的事项通常是基于股权由股东(会)决定的,如公司章程修改、董事任命以及融资等。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包括绝对和相对控股: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持股达到67%,也就是达到三分之二,公司决策权基本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至少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而相对控股权往往需要公司创始股东为持有公司股权最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可以保持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

法律依据在于:根据中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会的普通表决事项,多为二分之一以上多数表决权通过,而少数重大事项(如公司章程修改)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掌握了控股权,就能够控制股东(会)决策,进而控制公司。

注意事项: 公司初创时期,最好避免容易导致僵局的股权比例设置,例如50:50、65:35、40:40:20甚至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尽管50:50和65:35这样的股权结构设置往往是对股东作用或影响力的一种真实反映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在公司早期的蜜月期平安无事,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往往会发生共贫贱易共富贵难的情况,利益分配的冲突日趋明显,小股东可能会行使投票权否决公司重大事项,使公司丧失船小好掉头的决策迅速的优势。

同样,类似于40:40:20的股权比例设置可能会导致二大股东都希望联合小股东控制公司股东(会)决策的情形,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也面临小股东联合易出现僵局的可能性。

熟悉境内外上市公司治理的人可能明白,董事(会)与股东(会)是相对独立的,公司股东(会)往往无权直接干预董事(会)依据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日常经营决策的权力。所以,公司的控股权和公司运营的控制权并无必然联系,尤其是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中,公司的控制权往往在于公司的董事会。

对于未上市的境内初创公司来说,股东往往与董事一致所以很少面临这样的冲突,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融资,投资人往往会要求向公司委派董事,董事会的构成会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创始人注意控制公司的董事会、法定代表人等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①公司董事

公司的日常经营事项,主要由公司董事(会)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公司很少需要开股东会,所以也很少通过股东会的控制权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只是在重大事件(如修改章程进行融资)的时候才召集一次股东会或者要求股东签署决议等文件。所以,如果控制了董事会,也就控制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核心创始人可以占有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席位,以保障决策效果和决策效率。

注意事项: 控制董事会最重要的法律手段是控制董事的提名和罢免。公司控制权之争往往体现在董事的提名和罢免上,如果创始人之外的公司股东没有提名或罢免公司董事的权利,这些股东也很难插手争夺公司的控制权。 但现实中,公司的投资人往往要求董事任免权,而公司往往也需要创始人之外的董事助力公司的发展,所以创始人需要注意控制董事会的人数以及创始人任命的董事人数。

创始团队在公司初期控制2/3的董事人数,而在后期最好能控制1/2以上的董事席位,公司尽量将外部董事席位留给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人,随着外部董事的增加而扩充董事总人数,尽可能保持创始股东对董事人数的上述控制比例。

比如京东的招股书显示,京东的董事会为9人,老虎基金、Best Alliance、Strong Desire以及DCM分别有权任命一名董事,而刘强东及管理团队则有权任命5名董事,并且有权任命董事会主席。

董事会席位来看,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与其他股东在董事会的投票权为5:4,刘强东在董事会在投票权过半数,在董事会重大问题上应是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拥有主导权。这样,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在董事会与股东会都有绝对的发言权,从而牢牢的把握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人需要知道的另一个法律知识是股权与投票权是可以分离的。 现实情况中,随着公司的不断融资壮大,创始人股权将被不断稀释,很难一直保持公司的绝对控股权。为了继续维持公司的控制权,可以将其他部分股东股权中的投票权分离出来,交给创始股东行使。

投票权从其他股东的股权中分离出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体现行使:

有些公司一开始创始人是控股的,但由于后续不停融资、增发股票,(据统计:很多比较好的互联网公司到了上市时,创始人股权投资剩下20%左右。)这时,控制人则会面临不控股的情况。比如如京东上市前,通过投票权委托制度,刘强东持有80%公司股权,牢牢控制京东。

再比如阿里巴巴与万科:

股权相同:

1、股权高度分散、创始人运营团队占股很少

2、都搞过事业合伙人制度

然而2家公司控制权却大相径庭。马云运用事业合伙人制度(董事提名权+投票权委托)牢牢控制,而万科一直遭受外部挑战,去年年底的股权大片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其核心内容:在股东会董事会上的决议,大家要事先协商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则以某个股东意见为准。

有限合伙持股,创始人(作为管理合伙人持有很少权益但)控制有限合伙持有公司的投票权;

境外架构中的“AB股计划”(或“牛卡计划”,或“双股权结构”)

注意事项,在融资节奏上要把控好,创始人需要注意把握融资的节奏。企业早期融资的估值和股价比较低,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公司的估值和溢价越来越高,融资对创始人股权的稀释效应会有递减的效果。但是,资本对企业扩张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融资市场瞬息万变,创始人需要仔细衡量和规划,什么阶段需要融多少资,以维持公司稳健的资金流,同时兼顾与公司估值的合理平衡。

通常这样约定:(如:创始人一共10个投票权,其他股东一股一个投票权;极端情况如京东上市后刘强东1股20个投票权,国外有些互联公司上市后1股70个投票权)即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B类股票,投资人持A类股票,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A序列普通股通常由机构投资人与公众股东持有,B序列普通股通常由创业团队持有;

A序列普通股与B序列普通股设定不同的投票权。

美国上市的公司通常采用这种结构来维持公司创始团队的控制器,比如, Facebook、Google与网络等企业都将其A序列普通股每股设定为1个投票权,B序列普通股每股设定为10个投票权。近些年上市的京东、聚美优品、陌陌都是采取的这种AB股制度。根据京东的股东协议,刘强东及管理层持有的股份每股代表20份投票权,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每股只能代表一个投票权,这样刘强东及其管理团队虽然只持有20%左右的普通股,但是由于有双层投票结构保护,其投票权能确保股东会上重大议案有绝对的发言权。

投票权与股份份额并非一一对应或不可分离,创始人可以通过上述四种方式争取控制其他股东的投票权,让渡出投票权的股东基于对创始股东的信任或依赖很有可能会同意这样的让渡安排,从而维持公司稳定的控制权。例如,创始人股东通过其控制的持股平台实体(如有限合伙)间接持股(如员工激励或公司的小额投资人的股权),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的控制效果,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创始股东通过员工持股实体控制激励股权的情形。

股权的背后,体现的是责权利,因此,股权架构设计要明晰股东各方的相关责权利,如合伙人的责权利、投资方的责权利,并匹配到位。股权架构设计要为未来的核心人才与骨干预留股权激励的空间。 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资源、技术、资金、还是人?什么样的东西最重要,就要让什么占大股份。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后期给员工发放激励股权,少量股权可以解决500人的激励问题,而且激励效果特好。在这个阶段,员工也不再关注自己拿的股权百分比,而是按照投资人估值或公司业绩直接算股票值多少钱。

那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中,每个合伙人的重要程度与贡献显然是不同的,股权应是不同的。比如,平台型、重运营的公司,COO的重要性可能远大于CTO、CFO、CMO等;技术导向型的公司,CTO可能是最重要的;融资需求型的公司,CFO的可能更重要。 合伙人的整体收入=基础年薪+绩效年薪+股权。

创始人期限:每个创始人,包括你自己,都设定4年的股权兑现期,以及1年的最短服务期。

业务主管股权(0.5-2.0%):4年(或2年)的股权兑现期,根据情况确定最短服务期,以及股权兑现加速机制。

创始人持股比例代表的权力:

67%公司完全控制权(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资扩股)

51%相对控制权(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

34%一票否决权(董事会的决策可以不同意)

1,投资人的持股不建议超过30%;

2,创始团队开始持股的不能超过3人;

3,初创团队中大股东能保持不低于60%的股份,因为低于50%的股权经不起稀释;

4,初创公司的股权设计:

1)忌讳江湖方式处理,结构与利益不明细;

2)忌讳股权平均或分散,没有“带头大哥”作为决策中心;

3)忌讳股权比例配错,非关键人员拥有大股权比例。

1、全职创业合伙人-限制性股权

①与股权有关的分配方式:项目提成、虚拟股票、期权、股权。

②创业团队一开始应发限制性股权。

首先:是股权;其次:有权利限制(股份必须跟创业合伙人全体服务期限挂钩,分期成熟)

2、股权分期成熟

在一定期限内(比如,一年之内),约定股权由创始股东代持;

①每年成熟25%。

②满2年成熟50%,第3年成熟25%,第4年成熟25%(避免团队短期投机行为,如“小米”)。

③第1年成熟10%,第2年20%,第三年30%,第4年40%(时间越长,股票兑现越多,如“360”)。

④第1年成熟20%,剩余股权在3年内每月成熟1/48(较精确)。

国外常见的:5年成熟,干满1年成熟1/5,剩下的每月1/48。

以上四种模式对团队不同导向,实操时还应按需选择。

因为创业项目在成长阶段总有一些更替,如果发现合伙人已经跟不上公司的成长节奏,需要引入技高一筹的合伙人,老合伙人很可能需要“出局”。

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折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对于具体回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分析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既让退出合伙人可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又不让公司有过大现金流压力,还预留一定调整空间和灵活性。

对于离职不交出股权的行为,为避免司法执行的不确定性,约定离职不退股高额的违约金。

①股东购买时原购买价格一定溢价。

②离职时公司净资产。(重资产公司较适用)

③公司近期融资估值折扣价。(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

基于两因素考虑:从公平合理角度考虑,通常互联网公司估值通常水平较高,且投资人的角色投资公司的未来估值而不是当下真实市值;从公司现金流压力考虑,若完全按照公司估值回购,很可能融1、2KW,若一个重要合伙人离职,可能融资款还不够回购创始人股权。

可能会使创始股东个人承担较大的个人风险:

第一、中国公司法虽是认缴制,不代表认而缴股东出资到位之前,相当于股东一直欠着公司一大笔钱。

第二、若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对外负债人,股东要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外承担风险。例:若公司注册资本五千万,认缴的情况下,创始股东仍欠着公司五千万  ,只是早缴晚缴的问题 。

第三,若公司对外有重大负债,股东要以5千万为限对外承担责任。

对于非资金驱动型、资源驱动型公司,大部分是人力驱动型这种互联网企业,互联+/+互联咨询企业,建议注册资本一开始一百万为限,如果后续资金不足,可通过股东借款。之后可以通过股东增资或外部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假如合伙人里面特别是技术人员,后面增资的时候常常没有钱,但是他们又特别重要,如果直接稀释又不能调动积极性,这个时候一般要怎么处理。

对于这种互联网相关企业,最重要、最值钱的财富是技术开发人员。对技术开发人员拿股票,分两部分付出对价:第一、是他们拿出一部分现金,第二、贡献时间、脑力,这主要是技术,对技术人员,钱不应成为他们拿股票的障碍,可以通过团队持股计划或注册资本本身不高的情况下,把他们的股权给到位 。

对核心技术人员,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的意义:第一、可按照第一投资人的估值然后 甚至低于其他 人价格拿股票;第二、约束,股票给到位的情况下    这些股份要分期成熟  ,要全职投入,不能从事同业竞争,开发这些产品专利应属公司职务作品等等要加进,所以技术人员是否能拿出钱不应成为他们拿股票的障碍。

若公司注册资本为一百万,投资人愿意出100万买10%的股份,那么公司估值为1000万。现在公司为两百万的资产,今天投资人进来,明天你就将公司清算掉,那么投资人只能拿到20万。

所以许多投资公司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会在投资协议中约定,公司如果要清算,第一需要投资机构同意,第二要拿出投入的投资,第三还要拿出投入的投资收益。

如果公司注册资本是一百万,假设净资产也是一百万,当公司的估值达到一千万时,这时候投资人出100万买10%的股份,就意味着每股的价值翻了十倍,我买一股需要一块钱,投资人进来买一股就需要十块钱,这就是溢价。当溢价发生时,你就赚了投资人九块钱。

如果你注册资本直接放到一千万,恰好公司估值也是一千万,这时候理论上就不存在溢价,你们是同股同价,你与投资人的区别只是认缴与实缴的区别。说的再长远一点,你想拿回公司的分红必须把九百万的认缴全部实缴以后才能拿到,当然你也可以用未来公司赚的钱来填补这个空档,那就意味着虽然现在没有掏钱,但是你在用你未来的收益和现在的投资人进行同股同价的安排,你让步的实际上是你未来的收益。

如果注册资本是一百万,而不是一千万,同样是10%的股权你获得的一百万,其中绝大部分的资金是溢价,而归属于整个公司,因为注册资本低,而估值高,所以你赚了投资人的溢价。

2. 股权 股票 炒股为什么致不了富

因为股权投资就是投资一个公司的股权,所以在国内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从投资方式来看,是指对民营企业的股权投资,即通过私募方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考虑未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所持股份获利。

为什么要做股权投资?

这几年流行一句话:没有股权的人不富。你这么说一定有原因。下面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做股权投资。

首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近年来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存银行发现收益低,银行支付的利息赶不上通货膨胀水平。投资股票有风险,股票就像心电图。上下控制太难了。心脏不好的人不能投资股票,折腾几年可能还是不做的好。投资互联网金融P2P,发现这几年互联网金融不断运行,安全问题确实堪忧,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很多人想到投资企业,但是你只能以个人的方式在一个投资企业做天使投资。VC和PE不是一般人能投资的。动不动就需要2000-30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多钱,就算有也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办。那些作为天使投资人一次投资两三百万的,是相当考验眼光的,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一笔投资很可能持续十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中间看不到收益,很多人是承受不了的。最好的分析方法就是做PE股权投资。投资期限比较短,一般三五年就可以。把钱交给专业人士,既轻松又省力。你需要做的只是考察一个组织的实力和文化能力。

其次,从企业的角度,企业为什么需要股权融资。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这几年去银行融资已经相当困难了。银行已经开始不喜欢穷人,喜欢富人。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银行是不会贷款给你的,因为担心你还不起钱,产生坏账。企业去股市融资。中国股市有3000多个。每天IPO排队都等了两年。很多企业已经等不及了。中国股市的上市是严格而慷慨的,所以很难进,也很容易出。对于互联网金融P2P理财来说,P2P理财属于高利贷,利率相当高。我们个人投资者在年化收益软件上能看到的收益高达10%(年化收益超过10%的一年期产品P2P有风险,收益太高,谨慎投资)。此外,P2P公司本身也要抽取利润。过去几年,P2P互联网金融平台借贷给企业的利息可以高达36%,这是房地产企业可以承受的,其他任何行业的企业都可以承受。另外,P2P企业融资还需要企业提供抵押抵押物,现在有很多优质的科技企业都是轻资产,没有厂房和设备。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融资成本也很高。这时候企业就想到了找私募融资,不仅法律法规体系健全,而且是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平台,挺好的。他们需要做的是不断优化自己的经营管理和盈利模式。

最后,从国家角度来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发展,这就需要资本流动。就像水一样,只有流动,才能清澈健康。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几年银行利率在逐步下调,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不希望个人和企业把钱存在银行。钱不流动,社会就不会发展,所以国家在逐年降低存款利率。这几年银行坏账也是不断,不再给中小企业贷款,流动性也很差。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股市大部分散户不按常理出牌,国家经常救市。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野蛮生长,乱,不管乱,一管就死。主管有句话:急则精疲力尽,慌则乱。这方面需要时间沉淀和修复。对于国家来说,股权市场已经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良好的监管可以盘活市场经济,所以国家大力支持股权投资市场。这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大力支持发展多层次股权金融市场。也就是股权投资没有政策风险,或者说政策风险很低。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 股权溢价之谜是怎么回事

股权是指各个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一种综合性权利,股东的股权比例越大对于公司的话语权和掌控权就越大,股权就是指投资人由于向公民合作和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只要超过了就叫做溢价.简单来说,就是股票的收益大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现象,众所周知股票在股市当中风险比较大,虽然带来的收益也比较大,但是市场上总会出现以高收益来补偿有股票所带来的高风险。消费的平滑性使得股票收益率与消费的协方差较低。所以股票溢价只能由非常高的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



4. 股权激励603288为何价格一半

股权激励603288是价格一半的原因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以一半价格的条件给予激励对象,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一种方法,属于期权激励的范畴。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条件的给予激励对象 部分股东权益,使其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

5. 为什么马化腾在腾讯公司的股份那么少啊持股才百分之十几啊

1.当年马化腾创业突见成效的时候,急需资金购买服务器和为员工开支,当时准备寻找国外风险投资,IDG和盈科数码以各占腾讯20%股份的代价向腾讯投资了220万美元。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那是1999-2000年左右。
2.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以110万美元的投资,在不到一年中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已经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3.起源于南非的MIH绝非等闲之辈,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主营业务是互动电视和收费电视,年营业额约2.5亿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是个实实在在的传媒巨头。其对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关注与理解,更加彰显了来者的不凡。
4.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但是显然,一旦看清了腾讯的成长潜力,MIH不甘仅仅成为一个参股投资的角色。
5.此后的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6.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管理的界定上,MIH与腾讯创业团队显然经过一番良好的协商,在MIH短暂控股时期,腾讯控股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马化腾等主要创办人负责,MIH方面派出的两名非执行董事并不负责腾讯控股的具体事务。
7.直到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才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6. 股票和股权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许多人都以为持有股票就把握了股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么股票和股权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呢?

一、股票和股权存在不同。

1、首先差异:股票(以差价获取收益);股权(以时刻和企业的高速生长获取收益)2、介入时刻:股票是企业比较成熟期;股权是企业快速生长时刻3、介入地址:股票市场(A股:人民币股票B股:外币股S美国股票H香港股票);股权是经过产权买卖所、股权保管中心4、介入本钱:股票是本钱溢价-证交所买卖价格(本钱较高);股权是每股股份接近净资产的价格(本钱较低)5、收益:股票受价格动摇影响(较低)价格出资;股权是受企业净资产增加的影响(较高)价值出资6、持有时刻:股票是短期出资;股权是中长时刻出资。

二、股票和股权的操作方法不同。

1、从界说看差异浅显点说,股票出资是指买入已上市公司股份并经过后续买卖,在低买高卖中获取差价收益。股权出资是指长时刻(至少一年以上)持有某一家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共享公司快速发展中估值提高的盈余。

2、从持有意图看差异股票是投机,股权是出资。美国的股票市场的出资者都是机构,首先是赚所出资上市公司的生长的钱。而我国二级市场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机构少,以投机为意图买卖股票成为干流。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能经过追逐热门、爆炒概念、低买高卖等投机方法完成暴富。在一级市场中,股权出资一般都有确定时,如12个月,在这12个月内股权是不得买卖和转让的。时刻周期的拉长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约束了投机行为,公司内涵价值更被市场所垂青。

3、从盈余方法看差异股票盈余靠价格动摇,股权盈余靠价值增加。A股(二级市场)普遍铁公鸡,有钱也不分红,出资人只能经过不断的买卖,然后赢得差价。而在一级市场中,较长的确定时使得股权流动性下降,公司未来的估值提高才是盈余中心。

三、股权和股票的差异

股权是公司未上市的时分的出资,比原始股更前期进入。而股票分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是行将上市在网上定价发行的股票,二级市场便是咱们正在炒做的股票。一级半市场不会赔,基本上是一倍的收益;而一级市场是几倍、几十倍的收益;股权出资呢?都是在10倍以上。

二者相同点:股权和股票的所有者都是企业股民,享用权益差不多。股权和股票直观的差异便是股权在确定时内是大小非,是非流通股股票是流通股。

二者价格不同:价格不同:只不过股权和股票在注入企业的时刻上有着前后的不同。而时刻的差异就决议了价格的差异。咱们用房地产项目来做比方股权就相当于接近房子的本钱价格,相当于自建房价格。股票便是房子终市场的零售价格。用产品做比方:股权相当于批发市场价(乃至是出厂价)股票便是零售终端价既然是批发,那么出资股权就一定要比股票的量大,门槛高。不可能你只买100股还给你批发价!

二者风险不同:股票的风险首先是二级市场的价格动摇。而二级市场价格的决议因素许多。第一是大势,容易说是牛市还是熊市,第二便是庄家做股。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总是有许多散户亏钱,便是由于庄家把散户的钱敛走了。股权的风险首先是时刻。企业上市时刻的不确定性,用时刻换收益,一定比储蓄和债券收益要高的多,假如即便是15倍收益,也很安稳。就你比方你买了首钢的股权你还忧虑什么。股权还有流动性不如股票。但反过来而言,但凡流动性差一些的,一定风险就小不少,比方房产,比方黄金,比方古玩,比方保藏。但股权一定比房产古玩保藏的流动性高许多。由于即便企业一时半会儿未上市,也能够经过产权买卖所挂牌买卖变现。

二者收益不同:股票价格收益很容易便是二级市场动摇,赚取差价。而股权不光有股票这部分收益,还有股权溢价时转让的获益,企业未上市之前,股民就享有分红,配股。新股发行价一定高于股权转让价,开盘价也都高于新股发行价,所以就算股票破发持有股权也不会亏钱。

以上便是我今日要介绍的股票和股权的差异了,你们了解清楚了吗?

7.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合伙制的企业有几种角色,作为投资方,我们要好好的平衡,这里面就包含了如何分配股权和管理权的问题?投资方,实际操作者,资源核心技术方,立项者,我先大致呢分析这几个角色。

一般而言,实际引入项目及立项者,优先占有5%左右的股权!实际操作者CEO,优先占有5%到10%的股权,这其中要平衡这个实际的操作者,是否具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经验,技术,必须的项目能力,这相当于技术智本入股,这一点是投资人,必须要明确的,也是投资的风险所在。

当我们按着以上的这种常规化的分配比例来分配股权时,剩余的股权已投资金额为主,打个比方吧!比如这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为100万,那么实际操作者具有了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它可以以技术和智本入股,有10%左右的股权,而他本人也拥有这个项目关键的资源,这时投资人要评估他所拥有的这个资源的价值,确定给予它的股权。你投资80万,占有80%的股权,另20%就相当于他技术和智本操作入股了,但你也可以余出5%左右的团队股份,即他占15%,另5%由他代持,作为将来团队的股权奖励,因为毕竟要引进好的人才。

关于股权和合伙人制度,以及合伙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的内容,在我@孙洪鹤 短视频当中都有大量的讲解,可以自己查看一下,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当事人有一些帮助,以后多交流

最佳:股权一人为67%,其他33%,最坚实,这样决议不管是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还是二分之一以上通过都不可能会被否决。

次佳:股权一人为51%,其他49%,仍然有决议被否决的风险。

最差的平均股权,谁说了都不算,奋斗的时候或许可以共患难,可是公司如是盈利了,三个人都会开始膨胀,权力欲望也会越来越大,最终公司将进入无限内斗。

其中中国股权之争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雷士照明的股权争霸,大家可以去网上搜来看看,绝对比商业大片还惊心动魄。

雷士照明成立于1998年,由三个重庆人,又是高中同学吴长江(班长)、胡永宏(支书)、杜刚共同组建,投资一百万,其中吴长江45%、另外二人各占27.5%。雷士照明发展非常快,2002年公司销售超过一个亿,这时候三个发生了权力分岐,进行了第一次股权调整,平均分配,三个各占三分之一。

雷士照明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与代理商绑定,到2005年业绩已达7个亿,这一年股权斗争大戏之幕正式拉开,先是吴长江被踢出局,可几天后吴长江联络经销商开“维稳大会”反将胡永宏、杜刚踢出了雷士,踢出去得花钱,二人股份作价1.6亿,这笔巨资显然是当时的雷士出不起的,只能找外援,这时候有个神秘女人出现,她就是毛区健丽,给雷士拉来994万美元的投资占了雷士30%的股份。

2006年软银赛富的阎焱投入的2200万美元占雷士35.71%,按这个价格算,毛区健丽已经赚了两倍。2008年高盛投入3655万美元,占了9.39%的股份成为了第三大股东,毛区健丽已经赚了七倍。

2010年雷士在香港上市,募资15亿港币,毛区健丽投资翻了二十倍。2011年施耐德购买了9.22%股份,花了12.75亿港元,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这也是吴长江引入的外资用来制约阎焱的,这时候吴长江持股15%为第二大股东。

2012年阎焱将不合的吴长江赶出雷士,自己做了董事长,消息一出雷士股价大跌,经销商纷纷罢工支援吴长江,2013年吴长江又返回雷士董事局成为执行董事,但这次并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劫数的开始。吴长江自己找来德豪润达公司的王冬雷,将自己的股份买给他,加上他们收的散股,持股达20%成为雷士最大的股东,阎焱被踢出局,吴长江任CEO。

2014年吴长江再次被踢出了雷士,这次不但出局还被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雷士照明的股权之争终于划上了句号。

所以股权的平均化是风险最大的一种分配方式,我们也可以从乔布斯被赶出苹果,真功夫创始人进监狱去了解股权争斗的残酷。

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你的合伙人团队的分工很明确,这点是很不错的,但分配股权参考的主要因素可不是这个。

谁是大股东?谁来决策?

平分股权是最不明智的行为,创业过程中,你无时无刻不在做决策。很多情况下,决策的正确性并不重要(创业过程中的需要坑都是需要跳的,很正常),更重要的是做决策是否高效。平分股权,合伙人之间总会因为一些并不重要的决定,吵得不可开交,这个是创业失败、合伙人散伙最常见的原因。

我建议,如果你们三个人,如果有一个是发起人,是他把大家拉到一起的,最适合当大股东,毕竟他对公司的发展路径想的更清晰一些。如果你们觉得每个人都很重要,多给谁分都不太好的话,你们可以尝试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比如,ABC三个人平分股权,但是你们约定,如果公司需要对一些事项做决策,A的意见必须与B保持一致,这也也能有效避免内耗。

都是全职吗?

如果你们中间有人是兼职创业的,别的地方还有工作,我建议最好给他少分些股权,甚至不分。兼职就意味着不会全身心投入,意味着公司发展遇到危机,第一反应是逃避。个人建议,必须要给股权的话,不要超过10%。

预留一部分股权

建立股权池,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后续的优秀人才进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动态的调整你们三个人的股权,毕竟分配股权是事前行为,合伙人能对公司发展起多大作用,还要看之后的情况。个人建议预留在15%到20%之间,先由大股东代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私信沟通。

我记得,万通六君子当年合伙创业的时候,说了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以江湖的方式加入,以公司的形式退出。几个朋友一开始可能是因为臭味相投,或知根知底,各知所长,各补所短。于是,就撸起袖子一起干。这种哥们义气在创业初期,财力物力人力极其缺乏的情况下,非常管用,在股权分配上也会比较随意,因为你们是因为感情才聚在一起的,而股权分配则涉及到利益分配,在不赚钱的时候没什么,要是开始赚钱了,股权纠纷就开始有摩擦了。而且,每个人都会不断夸大自己的付出价值,从而在谈判上获得主动权,这就是很多兄弟企业最后倒闭的核心原因。

那么,创业初期,有没有更好的股权分配模式呢?也有,首先,你几个朋友合伙创业,那么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一定会有一个灵魂人物(否则这个团队就不成立),掌舵整个创业的方向和大局,那么这个灵魂人物应该出最多资金占最多的股份,把握绝对的主动权,避免未来有纷争时发生失控事件。

那么,有人会问,那个灵魂人物可能没那么多资金,占不了那么多股份怎么办?你要明白,他既然是灵魂人物,就一定有过人之处,资金不够,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或其他手段,借钱也好,贷款也好等各种方式筹集资金。如果他没这能力或魄力,那么就不适合当灵魂人物,跟着他干,也没安全感。

最后总结:平均分配股权是最愚蠢的,会给未来埋下很多隐患,灵魂人物必须占超过51%的最多股权。剩余的49%,根据团队成员出的资金和能力进行分配。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个 肯定不是很好的分配方式:三人各占33.3%, 这种方式是最容易产生纠纷,最后分道扬镳的股权分配方式。尤其在后面如果越来越大,更容易由于控制权之争而解体!

所以从问题的描述上可以看出, 问者大概是三个人一起创业 ,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并且大家的资历又差不多。 但最简单的方式往往不是最合适的。

那如何分配最好呢?下面以成立有限公司为例说明:

首先,你们一起商量,公司谁控股,占的股份最多,最多者超过50%为好。

确定一个人的核心地位,避免控制权的纷争,能让创业者团结一心,把蛋糕做大, 所占的股权少,未必就回报会低。

确定一个人的核心位置,有许多好处,在许多有分歧选择上能快速做决定。既然决定一起创业了,首先应该是很信任的。就目前你这种情况,负债销售的控股比较好,毕竟开始活下来是基本,而销售是确定是否能活下来的基本。

其次,作为参与者,持股最好不低于10%。

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问题时,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所以10%称为申请公司解散线, 不低于此线,是对股东自己的一种保护。

最后,两者持股较少的人合计持股不要低于34%。

持股34%至少让股东拥有七项权力: 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注册资本、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公司分立、公司解散、公司变更。

因为已经确认了一个人的核心控制权来避免股权的纷争,那自然也要限制他对公司能为所欲为。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许多时候我们以为在驾驭股权,其实是股权在驾驭我们! 以上几点只是一个大概的建议框架,具体的持股比例肯定要具体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现在公司注册已经是认缴制了,设立公司时候已经不存在资金门槛的问题。但我个人建议是,如果大家的资历是差不多的话,在创业时是很难分得清内容、技术、销售的比重的。那股权结构可以参考“出多少钱占多少股”这个标准。这个分配制度优点非常明显,一来比较直观,不容易产生分歧;二来所有公司在运营的初期都是一个往里投钱的阶段。公司需要的办公场所,前期的办公人员,办公的基本设备,要解决这些问题都无可避免涉及到钱。但是“出多少钱占多少股”的这个考虑,在公司去到盈利期时,很容易会产生股东之间的分歧。在公司设立前期,可能销售发挥的作用较大,渐渐地,负责技术的股东会越来越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但是,等公司过渡到平稳期时,负责内容的股东,就会发挥作用了。


所以,我建议: 1、 在成立公司的时候,就要 设立好股权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的规则 2 、股东之间要建立这个共识:股东一旦投钱进公司, 钱就是公司财产,不再是私人财产, 如果出现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交叉使用的情况,股东之前很容易产生分歧,还有可能会涉及挪用资金罪等刑事案件。 3、 朋友之间合伙创业,往往羞于谈及权力、利益、责任分配问题,而且在准备创业时更注重如何在外部开拓业务而不重视内部建构。但是在创业初期的激情过后,公司发展壮大后或遭受挫折时,就很有可能会在上述问题上产生纷争,所以,创业开始股东之间就要 设定好合伙协议或公司章程等制度性文件 来明确股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在文件中,创业者可以就各自占创业事项多少利益比例,各自承担的债务比例,各自的工作内容,如何引入新的创业伙伴和退出机制等问题都一一的做出明确约定。一旦发生法律纠纷,这些制度性文件即是保护所有人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关于股权分配的建议

分配股权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试举一例供参考:

ABC三人好友拟设立英文培训公司,A有独家的英语培训技巧,B擅长组织管理,C擅长销售,三人各自出资10万,注册资本30万。预计年利润在30万左右。

那么从三人的重要性来看公司经营当中可能A是核心人物,再好的销售没有好的课程也无法走远,自然公司的组织管理也就更谈不上;当然C次重要,如今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一个好的销售势必能够加快公司的盈利的进程,自然AB也就有更好的动力进行工作;B最后,好的技术加上好的销售,那么B的存在就如同锦上添花。 (具体的重要性应当由三人达成共识才行)

所以资金股方面如果是1:1:1,那么人力股方面就是x:y:z,合计就是x+1:y+1:z+1,那么针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分红建议如下:

A持股: x+1%

B持股: y+1

C持股: z+1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需要由三人明确企业核心是谁,应当保证企业的控制权不能过于分散,以免B因为后期的分红产生意见而三人股权过于分散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僵局。同时可以在章程中就特殊事项进行约定必须经过多少表决权通过之后方能履行。

以上的所有数据仅是举例,目的在于让提问者清楚除了资金以外,还需要明确人力贡献度的大小。

如果王够强,就一个王两个二模式。

第一,以出资比例的百分比计算决定

第二,股东约定好并签署协议

朋友之间最好不要一起开公司。为什么这样说呢?


现如今开公司易,公司赚钱难。在此过程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如果意见、方向不一致,经常会闹得不愉快。


我就和曾经的同学也是朋友开过一家广告公司,主要做DM(广告直投杂志),当时的股份是55开,各占50%。当时觉得很合理,很公平。可是到了关键时候,就出大麻烦了!


一次,公司资金短缺,需要对外融资。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想要占股80%,出资500万。在决定要不要这笔投资的节骨眼上,我的朋友(同学)态度很坚决,不同意;而我认为公司没有收入,每月已经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了,还欠着印刷厂十几万,这时有人雪中送炭已经是烧高香了。这笔投资就是公司的救命钱,我同意接受投资人的条款。


因为我们俩在合伙的公司股份各占一半,双方不能形成一致决议,那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么稍纵即逝。最后,我们的公司以人员解散、公司注销收场。


所以,朋友好比鱼,生意好比熊掌,不可兼得也。 把两者混在一起,今后大概率是连朋友也做不成了,甚至成为后半辈子的冤家。

如果你真的想好要和朋友一起开公司,那就一定要把公司的股权架构设计好。那么,该如何分配股份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股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呢?

股权是出资人投资公司而享有的权利,来源于出资人对投资财产的所有权。 出资人对公司的投资实质上是对投资财产权利的有限授予,授予公司的财产权利成为公司法人对投资财产的财产权,保留下来的权利及由此派生的衍生权利就成为出资人的股权。


接下来,给股东多少股,实际上是关于股东贡献综合评价的问题。作为股东,无外乎出钱还是出力,有3种情况 :

一般的操作是,按出资额来分配股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出多少钱占多少股。即便股东只是出力,我们也会给这些非金钱的要素进行估值,给予相应的持股比例。


但是,企业初期的 股权 结构设计往往放大了出资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一个事实,大部分企业在渡过初创期之后对资金的依赖大大减少,反而,出力的人,特别是技术、管理甚至销售岗位的人于企业更为重要、更为关键。初期确定的 股权 结构虽不合理,但是会产生“锚定效应”,后期调整往往难上加难,甚至是引发股东战争。


股东贡献的考量至少要包括资金、资源、专利、创意、技术、运营、个人品牌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价后确定股东的基本持股比例。在基本持股比例之上再结合后续的业绩、管理、营销等诸多方面贡献,确定一个可调比例,特别是分红上的可调比例,实现 股权 的动态调整。


下面这张图是公司股权的几个关键比例:


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发起人(创始人),你一定要非常清楚 股权持有比例的三个“黄金线”。


当然,具体因每个公司情况不同,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决权的分配方案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才具有法律效力。


乔布斯就曾经因为股权没有设计好,被赶出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1985年4月12日,乔布斯当时没有一票否决权,被董事会释去权力,扫地出门。因此,1997年,乔布斯重回苹果时,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求当时的董事会让他当CEO,并根据自己的意志重组了董事会,完全将董事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两位创始股东,最好是73、64或82这样的比例,双方能互补,但一人必须独大;如果是三人或以上,主要一位股东也要相对控股,最好是绝对控股,即持股67%以上。

8. 有些股票涨到很高后第二天怎么就变为一半的价格是为什么呀

1、股票投资主要有两种分红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股票分红。
2、现金分红需要除息,也就是除掉这部分利息的意思。例如某股票每10股派现金1元,当除息之前的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是10元时,那么每股就有0.10元的现金红利,次日一般为除息日,则股价开盘时需要除掉这 0.10元(即除息),即开盘价为9.90元。
3、股票分红在中国股市包括两种:送股和转增股。送转股票之后需要除权,你所说的情况就是除权造成的现象。例如某股票每10股送转10股,而送转股之前一日股价收盘价为50元的话,那么,每10股送转10股的股权登记日的次日,就要除权。除权之后股价就变成了25元(即你所说的一半)。

9. 腾讯持有特斯拉5%股权,特斯拉为什么要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

答案很简单,特斯拉现在非常看重中国市场,甚至在意程度超过了美国。而特斯拉一定要在中国本地拉一个合作伙伴,中国 汽车 行业没有任何一家的技术能给特斯拉帮助,所以特斯拉更看重的是销售渠道的合作伙伴。

不过特斯拉愿意折价16%的金额,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说明了几点问题。

电动车领域是非常烧钱的,中国愿意补贴电动车,也是因为知道这个行业烧钱。开拓一个新的市场,就跟副本开荒一样,这种从0到1的过程,投入大,收益还不一定有回报。

我们看看国内的几家电动车生产厂家,蔚来到现在都是亏损严重,贾跃亭的FF直到现在还没开始量产,小鹏 汽车 也是一直在融资,没有开始真正量产。

特斯拉比他们也好不了多少,同样在烧钱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亏损,没有盈利。现在又开始开拓中国市场,这就需要更多的钱,卖一点股份,收一点钱回来,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有一些人说特斯拉是需要腾讯的安全技术,我觉得这个完全是无稽之谈,这种问题特斯拉一定会自己解决,软件部分一定不会让其他公司插手。

这个我分析有这三点原因:

1、拿得出钱

腾讯投资了特斯拉18亿美元,这笔钱也不是谁都拿得出来的。在国内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的企业,并且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扳着手指都数的出来。

在这些备选项中,腾讯算是实力最雄厚的公司之一。

2、腾讯投资风格

如果是类似吉利这样的车企投资特斯拉的话,一定会想办法介入到生产和管理中去,大家都知道国内车企投资都是为了技术。在这一点上,特斯拉绝对是不会让步的,因为这是他未来发展的基础。

但是腾讯就不一样了,他投资的公司基本上都不会去插手管理,仅仅作为财务投资,和未来的战略布局。腾讯不仅仅投资了特斯拉,还投资了蔚来。

3、特斯拉最需要的是销售渠道

放在以前,销售渠道主要是4S店,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腾讯除了是互联网企业,现在也算是一个超级媒体了。腾讯的流量在未来可以直接引流给特斯拉的网上销售平台,直接网上订车,根本不需要4S店这么重的成本建设。

腾讯需要布局新能源 汽车 ,也需要未来的无人驾驶技术,这些都是网络和腾讯可能发展的潜在领域,腾讯自然不能落了后风。

特斯拉也喜欢这个中国合作伙伴,既可以带来流量,又不插手自己的管理,未来万一又差钱了,还可以继续找腾讯这个大金主拿一点。

为了加大忽悠。进入中国。

类似庞氏骗局,马斯克大忽悠一个罢了,是美国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第一人马斯克,金融洗钱圈钱套路自燃自爆特斯拉。

精明的特朗普禁运芯片,叫通用回美国,而不在乎马斯克,因为马斯克没技术就是个营销包装软文水军蹭热度互联网金融圈钱骗局

马斯克是个大忽悠,马斯克starline项目最大投资方是美国空军,本身就是个超级侦察计划,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挂个为全球接网的名号。不过马斯克是个营销天才,马斯克是被华尔街包装成了钢铁侠,实际上他只是经济学本科辅修了物理学,并无任何工程技术背景,他也没有任何工程技术发明,他最大的运气就是一创业就碰到了华尔街的天使投资人,帮助他收购了paypal(美国的支付宝)的前身Confinity公司,并最终被ebay收购,依靠发的这笔横财又入股了特斯拉公司,并踢走创始人。说穿了就是个搞互联网金融的。无论是太空 探索 spaceX,还是特斯拉都是马斯克前台唱戏炒作,华尔街的犹太人背后运作赚钱。2008年之前是个玩世不恭的花钱点大炮仗的暴发户,2008年之后就是被华尔街操纵炒作概念的白手套,当然,他和华尔街及美国政府都是互相利用而已,华尔街需要他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美国政府需要他代表新一代的美国精神,同时也希望通过他的spacex给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制造压力,避免NASA完全被ULA裹挟控制。而马斯克自己借着巨额的资本实力完成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对马斯克而言,spacex是核心,而特斯拉只是协助华尔街圈钱的工具。

不懂花了多少钱,请了满网络的无下限软文水军吹捧大忽悠马斯克

昨晚美股又创了 历史 新高,特斯拉的股价也跟着大涨了近10%,最新报价524.86美元一股,再创 历史 新高,这个位置距离去年6月初176.99美元的低点已经涨了196%。

再加上近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国产特斯拉Modle3交付,并在中国获得高达90亿元的抵押贷款和22.5亿元的无抵押循环贷款额度。

一时间,特斯拉成了国内热搜榜的常客,特斯拉Model3交付、特斯拉Model Y项目启动、A股特斯拉概念股暴涨、宁德时代股价突破100元大关、马斯克跳尬舞庆祝……

在这样的火热背景下,3年前由腾讯旗下全资子公司黄河投资收购特斯拉的事情,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更是有人计算腾讯已经在特斯拉身上大赚了上百亿。

2017年3月24日特斯拉发布公告,腾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总共收购特斯拉816.75万股,最后折合为17亿美元。

由此,腾讯也就成了当时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

不过有趣的是,当时,也就是2017年3月23日特斯拉的收盘价是255.39美元一股,816.75万股应该作价20.86亿美元,但腾讯仅出资了17亿美元,这个折价差不多接近20%。较3月17日定向增发和公开市场收购时市场价261.20美元,折价比达16.67%。

不管怎样,这样一笔折价交易,不仅让腾讯一下就赚了近3亿美元,到2017年6月底特斯拉的股价已经涨到了390美元,较3个月前又涨了55%。

从哪之后特斯拉股价又一路跌到了2019年6月初的176.99美元,接着就是目前这波快翻了两倍的大涨。如果以最新524.86美元一股计算,腾讯持有的800多万股特斯拉股票已经价值近43亿美元,较当初17亿美元的成本赚了26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179亿元人民币。

显然,在腾讯投资特斯拉这笔交易中,腾讯从一开始就吃到了足够的甜头,问题在于为什么当初特斯拉要折价卖给腾讯足足5%的股权,还让其成为第五大股东?这也是近期大家讨论的焦点。

查了一下当时的相关报道,腾讯方面也是有回应的:

腾讯公司回应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先生是创业者的典范,特斯拉也是电动 汽车 、无人驾驶、共享车辆、可持续能源生产等新技术的全球先驱。腾讯也一直在推动生态共赢,希望通过鼓励内部创新和以资本支持新兴 科技 产业的方式,为世界更美好的将来添一分力。

同时,腾讯方面还表示,目前(2017年3月),特斯拉可能正致力于Model 3轿车、太阳能屋顶、建设超级电池工厂1号等目标的实现。从过往来看,腾讯和被投资公司除了单纯的股权关系外,也会演化出一些商业层面的合作。腾讯与特斯拉眼下并无具体的合作计划,未来可能视双方发展情况做适当考虑。

以上是当时腾讯官方的回应,可以看出,腾讯当时的考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笔单纯的股权投资行为,而且还考虑与特斯拉有一些“商业层面的合作”。

这种合作具体是什么,腾讯方面也没有具体说,但至少,既然是商业合作那结果一定是共赢的。

当时也有媒体报道说,腾讯这是蓄谋已久的,腾讯早在多年前就考虑过进军新能源 汽车 ,最初腾讯和富士康、和谐 汽车 一起合作过。

2015年6月18日,和谐 汽车 发布公告,和谐 汽车 、腾讯、富士康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和谐富腾“互联网智能电动 汽车 ”投资合伙企业,和谐持股40%、富士康30%、腾讯30%。

就在“和谐富腾”成立的前一天,腾讯已经与顺为投资、京东、易车、高瓴资本联手投资了国内新能源 汽车 公司蔚来 汽车 。

一路过来,腾讯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显然没有停止过,而腾讯和特斯拉的合作很有可能是在为特斯拉以国产身份入华铺路。

因为,在当时,特斯拉属于进口车,在缴纳了税费之后,原本中高级车型就变成了豪华车。而国内同样价格定位的新能源 汽车 ,不但没有昂贵的税费,还有国家的补贴。Model3定价3.5万美元,不过25万人民币,比亚迪的秦EV300入门款也是这个价钱。

反之,如果特斯拉能够借助腾讯、富士康的国内资源,让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变成国产新能源 汽车 ,那特斯拉在国内的就会更具竞争力。

当然,现在来看,马斯克不仅在上海建成了他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还获得上百亿的贷款。而他的特斯拉 汽车 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国产化,少了税费成本后即使售价即使降到30万以下,特斯拉还是比很多国产新能源 汽车 更具竞争力。

截至到目前来看,这场合作不是很好的结局吗?腾讯获得近200亿的投资收益,特斯拉名正言顺的全面进入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

但有一个问题是,在2017年底特斯拉披露的股东名单里面,腾讯又已经不在特斯拉的股东名单里了,至少是前15里面没有了。

从2017年12月31日之后特斯拉的股东名单就没有披露了,腾讯现在还有没有持有特斯拉股票,在2017年3月到12月这段时间里,腾讯是卖出了还是减持了也不得而知。

谢谢您的问题。腾讯和特斯拉合作是各取所需。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这属于腾讯和特斯拉的的对等交换!1、腾讯所持特斯拉股权为被动股权腾讯所持的5%股权虽然让其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但是腾讯这部分股权为被动股权,这种股权对特斯拉不具备掌控权,具体的运营事物腾讯无法进行干预,特斯拉自己该干嘛就干嘛。一句话,腾讯的投资被限定死了,只是简单的纯财务投资。既然特斯拉对腾讯掌控的股权权限进行了限定,那腾讯自然也会提出对应的条件,这个条件现在来看就是直接16%的折价。对双方来说,这就是一场利益对等的交易。2、为何腾讯愿意和特斯拉进行利益交换先说腾讯为何愿意投资特斯拉,哪怕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这个我想也很简单,腾讯对外投资向来不讲究全面掌控,这些年来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相当部分的投资均属于这种情形,我给钱你们自己运营就好。而面对外海一些大型企业,类似这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你想要有掌控权人家也不会给你,与其被拒绝谈崩还不如就进行财务投资,以赚钱为目的就好。况且,特斯拉在腾讯投资之时,已经在和上海这边进行谈判进行建设工厂之事,这种明显利好的事情我想腾讯心里也是清楚的。一旦特斯拉能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必然获井喷式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绝对是一桩好买卖!你看,特斯拉中国工厂开售之后,这股价暴涨,腾讯这一波算是直接的收益者。3、特斯拉为何愿意接受腾讯投资特斯拉本身并不是特别缺各种战略投资者,那么为何会接受中国的腾讯来投资自己呢?这里面其实也有两种因素作怪吧!首先国内能有资本投资特斯拉的公司其实不多,中国国企投资是不可能的,而私企当中真正有实力的也就是BAT以及一些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或者民营企业。而BAT当中网络本身再做AI和自动驾驶,并且已经是未来的核心业务目标,可以说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至于阿里的投资方式历来要求有控制权,因此不可能得到接受。最后也就腾讯是最适合的投资者,有钱又能接受纯财务投资。此外,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特斯拉未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显然能用上它的资源,双方完全可以进行深一步的合作,从而实现最终的利益共赢。Lscssh 科技 官观点:综上所述,腾讯愿意接受5%的被动股权和特斯拉主动折价16%这完全就是双方的一场利益交换,而从这场买卖中大家都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以及特斯拉在中国国内的发展,未来或许双方还会有更大买卖!

特斯拉折价16%将5%的股权卖给腾讯,实际上已经是近三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看来,腾讯赚大了,特斯拉的股票不断上涨,近期更是新高不断,股价最高涨至498.8美元,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及当时折价16%,加在一起,腾讯可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虽然说暂时只是账面上的浮盈,但对于一笔投资来说,现在看来确实是非常成功的。

腾讯购买5%的特斯拉股权,这一点也不奇怪,腾讯除了是一个 科技 集团,还是一家巨大的投资公司,在各个行业都有布局,而特斯拉又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动 汽车 公司,新能源 汽车 行业前景明朗,能投资龙头公司,对腾讯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特斯拉为什么要将股仅卖给腾讯,这应该说与特斯拉的全球战略有关,特斯拉应该是多年前就定下了全球化的战略,而中国是全球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去年到中国上海临港创办超级工场,都是计划之中。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对于特斯拉来说,不管是产能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极为重要,将成为特斯拉既美国之外的最重要“战场”,到中国发展,引入中国的战略投资者自然就非常重要,而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不是阿里巴巴,就是腾讯。而阿里巴巴倾向于技术型,腾讯倾向于社交,对于特斯拉来说,更重要的打开市场,引入腾讯符合特斯拉的需求。

腾讯现在持有特斯拉5%的股权,那么特斯拉为何会要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在于A股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使得各项的股权都很大程度上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腾讯和特斯拉的前因后果,在17年3月份的时候,腾讯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特斯拉5%的股份,总价为816.75万股,最后折合为17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腾讯要收购特斯拉,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腾讯和特斯拉各取所需。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国内其实并不缺乏投资者,但是很少有投资者有腾讯这样的影响力的,而且腾讯不仅仅在用户社交和用户数量方面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还有腾讯在互联网安全技术这一方面也是做的非常不错。

而特斯拉这款电动的 汽车 来说,在安全方面是需要受到重视的,这方面确实能够和腾讯互补。

而腾讯方面的考虑是,作为目前最有前景的电动车企业来说,那么怎么可能放过前期投资的机会,肯定会押宝在特斯拉上,不论是其成熟的技术,还是其成熟的生产体系来说,都要比其他的国产电动车要好很多。

腾讯投资特斯拉5%的股份是一种战略投资,事实上腾讯在蔚来等国内电动车企业里也都有投资。从蔚来 汽车 的股权结构上来看,创始人李斌持股14.45%,腾讯持股13.37%。

2017年3月,腾讯投入17.77亿美元,购买了特斯拉8,167,544股,持有特斯拉股权比例为5%,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

当时马斯克在美处于相对困境,这笔投资颇受争议。随着近日特斯拉市值暴涨,腾讯的这笔投资已净赚20亿美元。

电动 汽车 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人工智能AI未来应用最重要的场景,网络和阿里巴巴也都进行了投资布局。腾讯选择特斯拉,也是在投资国内电动车企外,多一项保障。

大额股份买卖都会在市场价格基础上打折扣,特斯拉折价卖股给腾讯只是正常操作。A股上市公司增发也都会有15%的折扣价格。

特斯拉还没能盈利,新老投资望而却步,一直都在投钱周转,腾讯17年也是主动投的特斯拉,量大从优,特斯拉股东商量后给了特价!毕竟当时的情况再没有第二个公司能一次投这么多。腾讯如果去投FF91估计乐视贾跃亭会给马化腾磕几个响头,因为FF91更需要用钱,以至于没钱量产都快破产了。

特斯拉为什么折价16%将股权卖给腾讯?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比较明显了,联系这两年特斯拉的一些商业运作和业务布局,只要是稍微有一点商业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为什么特斯拉会贱卖股份给腾讯。腾讯不差钱,特斯拉需要腾讯,两家企业的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马明哲、马云、马化腾、马斯克(把马斯克看成姓马的话),这么一想马家人都是人精。

前不久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完成了首批量产 Model 3 交付,特斯拉一直没能解决的量产问题,现在终于得到了解决,马斯克在交付仪式上还跳起了舞蹈,也感谢了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他也再一次见识了中国基建实力。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的建成,让特斯拉的量产能力又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大家也都知道量产是特斯拉这些年最大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慢慢要被彻底解决了,特斯拉的市值逼近千亿美金,特斯拉董事会给马斯克给出了3.46亿美金的股票期权。

不过在之前因为一直没办法大规模量产,成本巨大没办法回笼资金,导致了特斯拉还是一度陷入了资金困境。在17年的时候特斯拉曾经花了17.5亿美金在美国内华达州完成了“超级电池工厂的建设”,钱从哪里来?

那年年初特斯拉先进行了10亿美金的融资,接着又接受了腾讯17.8亿美金的股权并购,腾讯获得了特斯拉5%的股权,顺利成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现在腾讯这比投资已经赚了足足20亿美金,就算只是一笔财务投资,这也是非常成功的。这笔钱也是让特斯拉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内华达超级电池工厂的主要原因,不然特斯拉的业务扩展肯定受到影响。

几乎所有跨国企业都把中国市场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块市场拥有超过10亿的消费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中国家庭的 汽车 保有量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差很多,尤其是跟美国比起来差距非常大,现在我国整体发展不断在提升,这块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既然看中了中国市场,除了建设工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商业背书。腾讯是中国互联网疆域最大的超级商业帝国,手握QQ、微信两大超级入口,腾讯视频、腾讯新闻是非常有分量的超级媒体平台,腾讯在中国市场影响力巨大,这一点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跟腾讯相比。同时腾讯系企业还有京东、快手、B站、滴滴、美团、58同城、拼多多等众多企业,这些企业都有机会成为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的背书平台,或者说合作平台。

为什么不是阿里巴巴呢?很多人可能会说,阿里巴巴也同样是互联网巨头,尽管没有微信这样的超级航母和腾讯系可怕的商业版图,可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影响力也不差,阿里巴巴的市值还比腾讯高,那为什么这个企业不是阿里巴巴而是腾讯呢?

大家要知道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投资策略的不同,阿里巴巴几乎是一家不接受单纯财务投资的企业,也就是说阿里巴巴投资一定要寻求控股,甚至是全资收购。大家想想这几年,从天天动听、优酷、UC、饿了么等众多企业都可以看出,最终阿里的投资都是要收购的,单纯的财务投资阿里巴巴是不会做的。特斯拉的体量阿里巴巴想要收购甚至控股都几乎是不可能的,阿里巴巴又不做单纯的财务投资,总不能采用合并的方式吧,因此特斯拉不需要阿里,阿里也弄不下特斯拉。

腾讯则是刚好相反,腾讯一直秉持的投资理念是,给资源、给用户、给流量,但是轻易不干涉企业管理团队的商业决策。京东、美团、58同城、拼多多、快手等优秀的企业,在被腾讯投资以后,都获得了非常良性的独立发展,这是比较 健康 的发展策略。

回过头来看腾讯投资特斯拉,特斯拉给了腾讯16%折扣,大致相当于3.4亿美金,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巨款,不过这个折扣换来的是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权,这比投资中,腾讯不会获得特斯拉任何管理和决策权,也不会向特斯拉派驻董事,仅仅是财务投资。

综合以上因素,特斯拉最终选择接受腾讯的股权收购,并且给到了腾讯16%的折扣。特斯拉需要中国市场,马斯克又不希望冒失去对特斯拉控制权的风险,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热点内容
金融科技股票代码是多少 发布:2024-04-27 20:23:15 浏览:5
股票尾盘涨停又打开 发布:2024-04-27 20:10:23 浏览:82
期货交易前如何做理性决策 发布:2024-04-27 20:05:13 浏览:483
基金分红收入计入什么科目 发布:2024-04-27 19:54:20 浏览:670
期货投机交易财务如何做账 发布:2024-04-27 19:24:57 浏览:336
高陵住房大修基金如何查询 发布:2024-04-27 19:03:53 浏览:223
香港如何开户股市 发布:2024-04-27 18:21:22 浏览:420
股票软件里搜索股票在哪里 发布:2024-04-27 17:59:28 浏览:143
300491通合科技股票吧 发布:2024-04-27 17:50:07 浏览:477
炒期货最低需要投资多少钱 发布:2024-04-27 17:27:36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