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股权纠纷诉状怎么写一审
『壹』 股权转让合同纠纷起诉状
法律分析:股权转让合同又称股权转让协议,是指股权转让方与股权受让方签订的,约定在股权转让中双方各自权利义务关系的契约。由于股权转让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法律行为,涉及的法律关系多,为了避免转让方与受让方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一般都需要签署书面的股权转让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因此股权转让合同在股权转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些地方还要求股权转让协议必须经过公证或鉴证,才可以作为办理工商登记变更的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贰』 股权质押起诉书格式及书写模板
股权质押起诉书格式及书写模板具体如下:
1、股权质押纠纷当事人的具体身份信息;
2、请求事项;
3、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受诉法院的名称、注明起诉的日期并签名盖章;
6、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叁』 股权纠纷的案例
股权纠纷
[案情介绍]:家住上海的丁某与常州的吉某在2002年5月13日收购了频危破产的常熟市某乡镇企业,用于生产高尔夫球杆,丁某出资32万、占40%股份,吉某出资48万,占60%股份。由于丁某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该公司在短短十几年内规模逐渐壮大,摇身一变成了资产雄厚的该行业的领头羊,企业一直未分过红;2006年3月23日吉某到工商管理部门进行了增资,变更注册资本为1080万元,其中丁某出资270万,占25%的股份,吉某出资810万,占75%股份。2006年5月9日,该公司更名为常熟市某钢管有限公司(下称钢铁公司)。
2007年11月,丁某在工商部门无意查询企业资料时突然发现自己已不再是该钢管公司的股东。工商登记材料中一份《股权转让协议》让其大为吃惊。该协议表明自己早在2006年8月28日就将自己名下的所有钢管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江苏某公司(下称A公司),并与9月28日在工商部门作了股东变更登记。而《股权转让协议》和2006年8月28日股东会决议中的“丁某”之名均非自己的亲笔签署。丁某平日的工作事务繁忙,可他忘不了2006年的8月28日,因为刚巧那天是自己亲自开车送几位工作人员去山东进行专业培训,又用自己的身份证登记在山东住宿一晚。人在山东怎么可能参加了股东会议?又怎么可能无偿的转让了自己所有的股份?!想到自己任劳任怨辛苦经营多年却被人在暗中欺骗,丁某气愤之余更多的是伤心。
情急之下丁某找到了吉某,吉某却置自不理,出于无耐,丁某聘请了中银所的吴滨律师、徐强律师,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两位律师决定接受丁某的委托,为他讨回公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位律师经过多方面调查取证、研究诉讼角度、分析对方可能提出的应诉反驳证据、搜集准备证据材料,最后一致决定通过一个确权之诉恢复丁某的股东身份。
2007年年末,两位律师一纸诉状,将钢管公司和A公司一同告上了法院。诉讼请求为:1、2006年8月28日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2、2006年8月28日以后钢管公司形成的一切股东会决议无效;3、确认丁某为钢管公司的股东,享有25%的股权。4、诉讼费由两被告承担。由于案件标的较大,案情比较复杂,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本案。
正当两位律师等待法院安排开庭时,丁某突然来到所里称对方要与他谈判。两律师听后觉得如果可以通过和解达到目的,即解约诉讼成本又比较便捷,于是告之对方,谈判可以,但由吴滨、徐强两位律师出面进行。
谈判的过程是复杂的,对方的代理人自称是法院的付院长咄咄逼人,两位律师为了当事人的利益毫不让步,步步紧逼。经过数小时的艰苦谈判,三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约定两被告支付丁某25%的钢铁公司的股权转让费及红利等费用308万,作为交换,丁某立即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协议拟定后,由于三方的不信任,两律师建议一同前往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适当地履行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三方听后均表示赞成。2008年1月9日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原被告签订了协议并当即履行了义务。
事情终于如丁某所愿在年前圆满解决了,丁某对两位律师不胜感激,称自己终于可以安心的和家人过个好年了。
[律师提醒] 随着经济的发展,合伙经营公司极为普遍,律师希望各公司股东在经营期间同样要注意对自己权益的保护,防患于未然,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建议在成立公司前就聘请律师把关,强化风险的抵御能力。
新闻出处北京市中银律师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吴滨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