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取得日怎么抵消
⑴ 关于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抵消的疑问
书本上对于未分配利润的抵消我觉得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做,可能这样才变得有难度?体现会计人员水平?呵呵
你的分录做错了,少数股东权益=2100*20%=420
未分配利润就是一个打酱油的科目
未分配利润是体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的近利润扣减掉提取的盈余公积和对股东的分配后的余额,在合并报表中,虽然我们采用的是两张个别报表的相加,通过调整抵消分录来将站在企业集团整体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消除,但是,最终你会发现,实质上对于未分配利润的处理,是将子公司利润表相关项目调整后重新计算的结果,调整抵消分录根本不会影响未分配利润的结果。
举个例子。
A公司投资100万给B公司,取得100%股权,B公司有一项资产账面价值80万,公允价值100万,不考虑商誉,所得税等,该资产使用年限10年,每年可带来收入15万,A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万。
站在B公司个别报表角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5-8=7万,站在企业集团角度,B公司实现利润=15-10=5,个别报表简单相加的未分配利润=7+10=17
按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来:
①首先,在合并报表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进行调整
调整固定资产原值
借:固定资产-原价
20
贷:资本公积-本年
20
调整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
2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
注意,这里对管理费用的调整最终会影响B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数字,也就是未分配利润调减2.
②将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结果进行调整
B公司实现净利润经调整为5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
5
贷:投资收益
5
借:实收资本80
资本公积-本年
20
未分配利润-年末
5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5
借:投资收益
5
未分配利润-年初
0
贷:未分配利润-年末5
实质上你会发现,对未分配利润-年末的调整分录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未分配利润年末的数字实质上是受到之前采用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对利润表调整的影响,也就是说,未分配利润是经过重新计算的。
未分配利润-年末的数字=未分配利润年初+本年实现的经过调整的利润。
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采用个别报表上经考虑对利润表项目调整后计算出的未分配利润-年末的数字简单相加得到,也就无需经过什么投资收益之类的先核算再抵消。所以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根本就没有必要,也无意义~只会增加处理难度。
另外经常听到有的人问在对权益法调整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内部交易的调整抵消,实质上,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不会对未分配利润-年末数字造成影响,你考不考虑对投资收益的数字进行调整,不会影响未分配利润的数字,未分配利润的数字实质上是通过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后重新计算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子公司个别报表上有未分配利润年初这一项目,站在企业集团角度,这一项目在购买时点上不存在,只能在之后的经营过程中产生,所以我们只要抵消购买日的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字后,以后各期在考虑按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结果将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字加上就好了。
⑵ 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分录
一、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借:实收资本/股本 【子公司期末数】
资本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盈余公积 【子公司期末数】
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期末数】
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大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后的母公司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二、合并报表的简单程序就是先汇总,然后抵消掉重复因素。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的长投重复,当然要抵消。此外,长期股权投资是母公司A的一项资产,他所代表的是子公司B的所有资产中属于其所有者即母公司A的那部分资产。
合并报表时,站在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从资产这边看,当用资产A+资产B后资产A中有一部分是资产B中属于A的净资产,数额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
(2)股权取得日怎么抵消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
二、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当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小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情况下,小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的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