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如何升水
㈠ 期货升贴水与涨跌的关系是什么
升水与贴水: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CONTANGO);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BACKWARDATION)。
期货升水,有一定的限度,远期期货的价格不能无限制的高出现货和近期期货的价格,期货升水率又称为“持仓费”。“持仓费”的上限=利息+仓储费+保险费+其他费用
“持仓费”上限表示交易商人买入近期期货(包括现货)并到期交割提货,将货物一直持仓到远期期货到期交割交货,期间所承担的费用。通常,期货升水很难突破“持仓费”上限。因为假如上限被突破,就会有人买进近期期货,卖出远期货,这样,他在支付了利息、仓储、保险费等费用后,还能有盈利,对近期期货买入的力量和对远期卖出形成压力,很快迫使近期期货和远期期货的价格关系步入正常轨道,一般期货升水总是低于持仓费上限。
“持仓费”的下限=利息费用(以正常的市场利息率标准计算)不难理解,期货升水小于“持仓费”下限时,商人会卖出存货买入期货,这样可以赚取利息和期货升水的差价。
大多数情况下,期货市场表现为期货升水,但是升水的幅度很容易突破“持仓费”下限,甚至使“持仓费”变成负数,即市场由期货升水变成了期货贴水。
期货贴水一般是由于发生了现货市场的短缺而引起的。这种短缺或是由于真实的市场需求因素导致的,如突然停产、运输困难等造成的无货可供;或是由于在下跌的市场中,空头到期大量补仓。期货贴水的状况一般不会由于卖出现货买入期货的操作而立即改变。
期货升水、贴水与市场涨势、跌势不同。期货升水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是牛市(涨势),同样期货贴水也并不意味着市场处于熊市(跌势)。期货升水、贴水是指市场远期期货与近期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涨势、跌势是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包括现货、近期期货、远期期货的涨跌走势。
最后要指出的是,期货的升水、贴水在各个月之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在“持仓费”上限以下,升水、贴水也是随行就市的。有时甚至会发生一些月份的期货为升水,而另一些月份的期货为贴水的现象。
㈡ 期货中的升水和贴水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金银币在销售时,其本金本银部分是按国际价为准确定的,而加工费和利润部分称为升水(premium)。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与贴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报两位或三位数。
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与“升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有两位或三位数。如果为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加第四位数。升贴水数的大小,两个数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
(2)期货如何升水扩展阅读:
远期合同中本币负债以远期汇率计处的金额大于外币性资产以即期汇率计算的金额的差额。它是企业规避外汇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花费的一种代价。外汇经纪银行为了避免经营外汇的风险,一般设定了与即期汇率不同的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要高,贴水则反之。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远期汇率大多呈升水。
㈢ 怎么看股指期货的升贴水
升贴水是股指期货的价格比沪深300指数高或低。
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参照物,股指期货价格高于沪深300指数,那么就说,股指期货升水了;高出多少点,就升水多少点。
反过来,如果股指期货价格低于沪深300指数,那么就说,股指期货贴水了;低了多少点,就贴水多少点。
(3)期货如何升水扩展阅读:
股指期货多少钱一手,股指期货升贴水时如何操作?
一、股指期货多少钱一手
1、国内的3大股指期货经过不断的松绑后,截至2020年10月份,目前的保证金参考如下:不同的期货公司有些差别,IH大约近10万人民币一手,IF一般在13~18万一手,IC大约20~30万以上一手。
2、外盘股指期货多少钱一手呢,新加坡A50,根据香港不同的期货公司,大约在1000~1300美金一手,港股H股指大约在小5万港币一手,恒指大约10万港币一手。
二、股指期货升贴水实战
1、股指期货升贴水的概念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水率“。
2、股指期货升贴水时,如何操作:
1)股指期货交割日的期现套利:
股指期现套利是利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向现货指数价位收敛的特点,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买入低估一方,卖出高估一方,等到不合理的价差恢复到正 常合理的状态后平仓,从中赚取价差收益的对冲交易行为。
2)跨期套利
1、期货的跨期套利就是指:买入近期合约同时卖出远期合约,或者卖出近期合约同时买入远期合约。股指合约一般是当月、下月、在之后的两个季月一共四个合约。举例来说:如果你判断股市在未来的一小段时间内将大涨,可以买入近月合约同时卖出远月合约。
2、股指期货有不同的到期交割日,比如现在是2020年10月20日,当下国内三大股指期货都有11月合约、12月合约、2021年3月合约和2021年6月合约,这四个股指期货合约之间是存在一定价差的,如果有投资者觉得某两个合约之间的价差偏离了正常值,他就可以通过买入低估合约同时卖出高估合约的操作赚取价差回归的收益,这就是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
3、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因为程序化、量化编程的高度发达,不管是股指期货升贴水套利还是股指期货跨期套利,当下多为量化交易软件在盘中快速捕捉瞬间的交易机会而实现的,再用肉眼判断和手工下单的方式,已经逐步被淘汰了;国内这种能进行股指期货升贴水、跨期套利交易的软件也比较丰富、功能也比较强大了,它能同时进行对双合约的实时价差监控和满足交易条件时双腿同步进场,完成构建套利策略的交易。那么这时,股指期货多少钱一手呢,一般对于跨期套利交易来讲,虽然交易时是做了两手(多空各一手),大多期货公司却是只收取一手的保证金的。
深市即将推出股指期货,这是又丰富了股指期货产品体系。记得在2010年4月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至今已经10年时间了,大盘也经历了一波2015年杠杆牛市,时至今日市场虽然在3000点上方徘徊,但显然注册制之后全面牛市是比较难看到了。而股指期货的本质是对股票进行风险管理的投资工具,但是股民们却有开户门槛,和大部分股民是无缘的,这则消息算是利好券商板块,对机构也是便利,不过,站在散户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发展,机构的实力不断提升,股市的制度不断完善,A股市场不是风险越来越低了,反而投资难度提高之后对股民的投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再不专业点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㈣ 期货里,升贴水是什么意思,每个公司是怎么计算升水的
小数在前,大数在前,即为升水。如果为两位数,即为升水,若是小数在后。
升水是指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即为贴水、三加第四位数,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报两位或三位数。在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升贴水数的大小。如果是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在间接标价法下,即为小数点后第二,大数在后、和第四位数。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报三位数,大数在后,如果报三位数,与“升水”对应,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升贴水数的大小。在直接标价法下。在间接标价法下。与贴水对应,小数在后,则为贴水,两个数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两个数的排列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在通常情况下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大数在前、三,银行报出的升贴水数只有两位或三位数
㈤ 股指期货升贴水是什么意思
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价格的差被称为基差,当股指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指数价格时,股指期货处于升水,基差为正;反之,股指期货处于贴水,基差为负。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社会普遍关注其升贴水情况。有观点认为,升水就是做多看多、贴水就是做空看空股市的标志,甚至将股市下跌归罪于股指期货贴水。这是对境外市场个别观点的不当概括,很值得商榷。综合境内外研究及实践情况来看,股指期货升贴水主要受金融市场利率、股市分红、微观资金成本、套利力量、市场情绪等影响,升贴水不代表定价有偏差,也不是看多或看空的有效标志,更不是股市走势的指南针。
股指期货升贴水是反映市场运行的一个窗口指标。
1、期货价格与到期时指数实际价格无关,并非预测股市未来的指标
如前所述,股指期货理论价格公式为(F=S*[1+(r-y)*t/360])。可见,期货理论价格的决定基础是指数当期价格,与到期时的指数价格无关。准确地说就是,期货价格不是到期时指数价格的无偏估计。因此,期货价格高于或低于现货指数,并不意味就是对未来股市看高或看低,不能误将股指期货价格简单视为交易出来的到期时的指数价格。尤其是当市场套利机制十分有效的情况下,这种判断更加不合理。相对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现套利更加便利和发达,上述这种理论价格关系也更加牢固和扎实。
2、基差存在不等于定价偏差,一定的升贴水区间仍属合理
升贴水或基差,是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价差,而定价偏差是股指期货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异,二者既联系又不同。第一,基差存在不等于定价有偏差。举例来说,假设沪深300指数为2000点,期指价格为2015点,资金成本为5%,指数的股息率为2%,股指期货距离交割日还有90天,则期货理论价格为(2000*[1+(5%-2%)*90/360]=)2015点,定价偏差为(2015-2015=)0,而基差为(2015-2000=)15点。可见,基差和定价偏差是两个概念,基差存在不意味着定价偏差。第二,定价有个合理区间,在无套利区间内都是合理价格,实际价格不等于理论价格但也可以是合理价格。继续上述例子,假设考虑到各种套利成本后,当期货价格高于2035点时或低于1990点时,套利有利可图,套利者会自动介入,促进期货价格趋向合理。但当期货价格处于1990-2035点较小的区间内,收益不抵成本,套利无利可图,套利交易不会发生。这样,围绕着期货理论价格这样一个“中轴线”,存在一个所谓的“无套利区间”。在这个区间内,任何一个价格都是合理的。因此,6-7月间贴水较深、基差较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但考虑了融券不畅导致反向套利成本过高后,期货价格仍在无套利区间的较窄“箱体”内。
3、贴水并非看空股市、不影响股市大涨,升贴水不是股市预测神器
正如前面反复说的,期货升贴水有其内在原因,不排除市场情绪、预期等影响,但主要是分红与资金成本的影响。因此,升贴水自有规律,与股市走势关系不大,并不像一般的分析师或媒体所说的“升水”或“正基差”就是看多后市、“贴水”或“负基差”就是看空后市。
一方面,从境外市场实践来看,持续贴水并不会导致股市走势持续走低。例如,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自2009年出现持续贴水,截至2013年11月15日,1228个交易日只有13天正基差,正基差天数只有1%,但美国股市自2009年一路走高,累计涨幅超160%。标普500指数先是从2009年3月666点的近13年新低升至2010年4月末的1186点,涨幅超过78%;经过此后短短两个月的回调,该指数继续上攻,并在2011年4月突破1300点关口;短期休歇后,从2011年10月开始,标普500指数再次发力,至今25个月来上涨超过59%,最高达到1804点;今年涨幅已经超过26%,已创历史新高。分析显示,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使得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甚至接近于零,而企业利润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好转等使得股息率一直维持在2%以上且稳步提升,无风险利率与股息率之间的巨大差异彰显出美国股市投资价值,成为拉动美股持续上涨的核心动力。可见,股市走势还是受宏观经济政策、利率资金成本、企业盈利状况等基础因素决定。
另一方面,针对沪深300指数及其期货的深入研究也没有发现升贴水与指数走势存在稳定关系。研究显示,一是股指期货基差与股指涨跌相关性系数仅为0.006,十分微弱,且统计上不显著;二是即便加入股市涨跌惯性和波动性等变量后,二者的相关系数也只有0.013,且统计上仍不显著,无法证明二者存在相关关系。并且,2013年7月2日股指期货出现最大负基差(沪深300指数收于2006.56点)后,股市并未继续下跌,而是逐步企稳,至今年11月15日涨幅为5.79%,期间最高涨幅达到12.41%(9月12日沪深300指数收于2255.61点)。可见,股指期货升贴水与股市涨跌既没有机理上的经济相关性,也没有统计上数据相关性,升贴水不是预测股市走向的指标。
㈥ 期货升水和贴水什么意思
1、期货升水:当某一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即为期货升水。此时意味着远期汇率高于即期的汇率。2、期货贴水:当某一商品的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即为期货贴水,又称为现货升水。此时意味着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
拓展资料:
期货的历史:
1.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第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引进远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
3.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能不能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