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股权证行权股数怎么计算
㈠ 权证行权,行权比例问题请教
行权比例
指一份权证可以购买或出售的标的证券数量。比如某认购权证的行权比例为50%,那么2份权证可以买入1份股票,即行权时每持有2份权证就能买入1股股票。 简单点说,就是1:2,就是一份权证可以行权2股股票,2:1,就是两份权证可以行权1股股票 一般表示为行权比例1:1、10:1、1:100,或者表示为行权比例1、0.1、100。如行权比例为1:1,表示每份权证可以买/卖一股标的股票,行权比例为10:1,表示每10份权证可以买/卖一股标的股票,行权比例为1:100,表示每份权证可以买/卖100股标的股票。 行权比例是普通投资者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权证指标,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权证新手往往只关注权证目前的“价格”和“行权价格”,以南航认沽权证为例,行权价为7.43元,而2007年8月初南航正股的价格在8.5元左右,是最接近行权价的认沽权证,与其他认沽权证的3元以上的价格相比,市场价1.5元左右的南航JTP1似乎是被低估了,因而受到投资者的热捧。但是很多投资者没有注意到南航JTP1的行权比例仅为50%,与其他行权比例100%甚至更高的认沽权证相比,南航JTP1的实际价格显然并没有被低估,算上行权比例,其实际价格与华菱JTP1、中集ZYP1差不多。 很多投资者在初入市投资权证时,往往只知道权证内在价值等于标的正股价减去行权价,关注溢价、杠杆等指标,而忽视了行权比例。殊不知,在权证条款里,行权比例也是一个不起眼的,但却可能欺骗你的判断的关键指标。 行权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投资者如能同时关注行权比例、溢价、杠杆等指标,综合判断,相信有助于更好地捕捉市场机会。 打算持有权证至到期日行权的投资者就要留意:如果行权比例不是1:1,通过行权,持有的股票数量或卖出的股票数量就不等于之前持有的(经调整的)权证份数,而且可能有取整的问题。
编辑本段不可忽视的行权比例
权证一级交易商广发证券产品创新部 很多投资者在初入市投资权证时,往往只知道权证内在价值等于标的正股价减去行权价,关注溢价、杠杆等指标,而忽视了行权比例。殊不知,在权证条款里,行权比例也是一个不起眼的,但却可能欺骗你的判断的关键指标。 今年5月30日,茅台JCP1上市交易。由于其价格仅为0.149元一份,与G茅台正股40多元以上的价格相差数百倍,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茅台JCP1价格被一路拉高,从0.149元被抬高到4.080元。有的投资者可能会觉得,4.080元一份与其正股也有10倍以上的差距,茅台认沽证也许还有上升空间,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茅台认沽证的行权比例不是通常的1:1而是1:0.25,即在行权的时候,需要4份茅台认沽证才能卖出一份正股。换句话说,当茅台认沽证被抬到4.080元的时候,我们需要花16.32(4.08×4=16.32)元,才能拥有届时卖出一份G茅台正股的权力。由于茅台认沽证的行权价是30.30元,届时只有G茅台正股跌到13.98(30.3-16.32=13.98)元以下,投资者才可能会有所收益。这样一算账,恐怕就有很多投资者不会花这么高的价格来买回这份权力了吧。 行权比例带来的也并不都是坏处。今年6月份,万华HXB1认购证的价格一直在10元以上徘徊,有些投资者通过公式计算G万华的价格和万华HXB1的行权价的差价,当时G万华正股价格在14元左右盘整,而万华HXB1的行权价为6.38元,相差7.62元,有粗心的投资者据此得出万华HXB1认购证不值得购买的结论,在6月16日甚至出现了万华HXB1负溢价的情况。但是,万华认购证的行权比例恰恰也不是1:1,而是1:1.41,即拥有一份万华认购证可以买到1.41股G万华正股,所以我们应该把权证价格除以1.41进行计算。以7月10日收市价为例,G万华股价14.77元,万华HXB1认购证12.489,溢价率=(6.38+12.489/1.41)/14.77*100%-1=3.16%,对于一只较长期限的价内认购证而言明显偏低,这表示权证的时间价值几乎被市场忽略;而有效杠杆达到1.65倍,在目前众多认购证中已属于较高者,有效杠杆通常被用来测算认购证放大正股涨幅的指标,例如有效杠杆1.65倍表示当正股上涨10%,该认购权证"应该"上涨16.5%。因此,如果看好G万华股价短期走势,投资者不难发现,万华HXB1认购证是较好的选择,近日上交所披露有专业投资机构(基金)持有万华HXB1超过流通数量的5%,很可能是专业机构希望用权证替代G万华正股的仓位,提高投资效率的进取策略。当然,如果投资者后市看跌,就不宜买认购证,而应另选认沽证。 总之,行权比例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投资者如能同时关注行权比例、溢价、杠杆等指标,综合判断,相信有助于更好地捕捉市场机会。
如何认识权证的行权比例
对于权证的条款,部分投资者通常只关注权证的行权价,而往往忽略了权证的行权比例。实际上,行权比例是权证条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权证的价值有很大影响。行权比例代表一份权证在行权时可以买入(认购证)或卖出(认沽证)正股的数量(或按此比例收取现金差价)。每份权证的现金差价计算公式则为(不考虑交易成本):认购证差价=(正股结算价格-权证行权价)×行权比例;认沽证差价=(权证行权价-正股结算价格)×行权比例。 实际上,根据权证的理论定价模型也可以看出权证的行权比例对权证的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一只行权比例为1的权证,如果将其行权比例改为0.5,其他条款不变,则权证的价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正因为如此,行权比例还是衡量权证风险的重要因子,并且,计算权证当日的涨跌幅价格、溢价率、有效杠杆比率时都需要用到行权比例。因此,权证行权比例对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权证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权证跌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标的证券当日跌幅价格)×125%×行权比例。由此可知,行权比例有着进一步放大、缩小权证涨跌幅的作用。 投资者在使用溢价率、有效杠杆等指标来选择权证品种时,也需要对权证条款中的行权比例多加留意。溢价率是以现价买入权证并持有到期,正股需要上涨(认购证)或下跌(认沽证)多少百分比,投资者才能保本,也即不盈不亏。有效杠杆主要用来根据正股的涨跌幅度预计权证的涨跌幅度。 此外,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权证的行权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交易所颁布的《权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当正股除权时,权证行权比例按照相应比例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新行权比例=原行权比例×(除权前一交易日正股收盘价/正股除权日参考价)。因此,投资者一定要留意权证最新的行权比例,以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㈡ 请教认股权证计算题
对于认购权证的内在价值是这样计算的:(现在正股价格-行权价格)*行权比例
根据这个式子这权证的内在价值等于-2元,对于计算取值结果为负数的内在价值,一般市场都它看作为零的,主要由于结果负数值多大也不具有相对的意义,故此此权证的内在价值为零。
以下是我曾经回答过的相关问题,可作参考。
http://..com/question/117246293.html
㈢ 权证到期是怎么行权和怎么计算的
以宝钢为例:最新行权价
12.1600元 最新行权比例
1:0.5000
权证最新价格1.729
权证类别 认股权证
就是一份权证可以买0.5份股票,2手权证可以认购一手股票,行权价格就是以1.729*2+12.16的价格买入宝钢股票,如果到期宝钢股票是13元,肯定是超过了股票价格,行权就不划算了,权证价值为0.只有在权证价格在(13-12.16)/2以下的情况权证才有行权的价值。
㈣ 一个认股权证可以买100支该公司股票,行权比例是多少
权证的价格除以行权比例然后加上认股价就是行使价格 2.5/1+8.7=11.20
㈤ 认股权证行权时基本每股收益怎么计算,和配股一样吗
2005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000+4000*6/12=6000(万股)
2005年基本每股收益=9600/6000=1.6元/股
假设是2005年6月30日按照5元的价格配股40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和认股权证是一样的,2005年的基本每股收益也是1.6元/股,但是2004年的基本每股收益需要按照调整系数调整。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11*4000+5*4000)/(4000+4000)=8
调整系数=11/8=1.375
例如2004年基本每股收益2元/股,如果2005年认股权证行权,2005年基本每股收益1.6元/股,2004年基本每股收益2元/股;如果2005年是配股,2005年基本每股收益1.6元/股,而因为配股需要重新计算2004年基本每股收益=2/1.375=1.45元/股
㈥ 认股权证如何行权如何计算这个价行权有无意义
建议立即卖出权证止损。
行权价为12.16元,行权比例为1:0.5
也就是说
你现在行权
就立马亏损12.16-6.6=4..44元
只要股票价格没到12.16
行权就亏的更多
㈦ 当题目中出现认股权证、股份期权时,如何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可转换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股份期权都应该考虑稀释性,对于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情况,计算思路稍有变化。
具体步骤:
(1)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期初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
(2)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3)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4)将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乘以其假设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据此调整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母。
下面我们以认股权证为例,简单说明一下计算过程: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0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0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2)2010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10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11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
(3)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10年度为36
000万元。
(4)甲公司股票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要求:
计算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
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0.44(元/股)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2
300-12
300×6/10=4
92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6
000/(82
000+4
920×7/12)=0.42(元/股)
㈧ 认股权证的价值计算
1、权力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股票市场价格-预购股票价格。
2、认股权证的内在价值=(公司发行的每股普通股的市场价格-认股权证的每股普通股的认购价格)*换股比例。
3、权证价值=(现在正股价格-行权价格)*行权比例
(8)认股权证行权股数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一、 认股权证全称是股票认购授权证、它由上市公司发行。给予持有权证的投资者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一段时间以事先确认的价格购买一定量该公司股票的权利。权证表明持有者有权利而无义务。届时公司股票价格上涨,超过认股权证所规定的认购价格,权证持有者按认购价格购买股票,赚取市场价格和认购价格之间的差价:若届时市场价格比约定的认购价格还低,权证持有者可放弃认购。从内容上看,认股权证实质上就是一种买入期权。
二、 权证是一个权利,您可以运用这个权利(有利时,行权),也可以放弃这个权利(无利或赔钱时)。
认股权证表示您可以凭权证在一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价格和数量买进标的股票。
到了认股权证的行权期,如果行权无利(比如,市场上该股票的价格比行权价格低,人们就不会行权),该权证就是废纸一张了,无需处理。
如果行权有利(市场上该股票的价格比行权价高),您就可以凭权证用比市场价低的行权价买股票。
但有时为了避免大家行权购买股票,造成资金和股票的大量流动,也可以用现金结算(给权证持有者股票市场价和行权价的差价)。
三、 认股权证分类
行使状况而言,认股权证亦分为欧式和美式认股证。
美式认股证:持有人在股证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间任何时间均可行使其权利。
欧式认股证:持有人只可以在到期日当日行使其权利。欧式认股证为香港最常见的股证类别。
然而,无论股证属欧式或美式,投资者均可在到期日前在市场出售持有股证。事实上,只有小部分股证持有人会选择行使股证,大部分投资者均会在到期前沽出股证。
㈨ 会计: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原理。我想问的是:认股权证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
根据以认股权证换取普通股的成本价的计算公式可知:行使价格=认股权证的市价×每手认股权证的数目÷每手认股权证可换的普通股数目十认股价=3.50×100÷500+8.50=9.20(元)
㈩ 通过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的行权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计算
对于盈利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具有稀释性。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殷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只需要按照下列步骤对分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进行调整:
(1)假设这些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在当期期初(或发行日)已经行权,计算按约定行权价格发行普通股将取得的股款金额。
(2)假设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发行股票,计算需发行多少普通股能够带来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额。
(3)比较行使股份期权、认股权证将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与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差额部分相当于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作为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净增加。也就是说,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行权时发行的普通股可以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这部分普通股由于是按照市价发行,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入与普通股股数同比例增加,既没有稀释作用也没有反稀释作用,不影响每股收益金额;另一部分是无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这部分普通股由于无对价发行,企业可利用的经济资源没有增加,因此具有稀释性。
06年的股数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