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退市影响 » 捉妖记2出品方影响哪个股票

捉妖记2出品方影响哪个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9-03 19:23:07

A. 《捉妖记2》票房扑街,到底是因为啥

2015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超440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国产片的票房纪录也不断刷新,《捉妖记》就一举超过24亿。时隔3年,《捉妖记2》重磅归来,除了萌妖胡巴和原班人马白百何、井柏然回归,更有梁朝伟时隔15年再次接演古装喜剧角色,李宇春亦奉献颠覆性喜剧演出。续集亦加入众多萌妖,“妖界第一暖妖”笨笨、“妖界情侣”骰子妖和女朋友妖,性格鲜明且造型讨喜。《捉妖记2》不仅是第一部在剧情上的延续,还有全面升级的特效制作和更为宏大的故事架构,胡巴归来,欢乐升级。

离大年初一是越来越近了,其他电影都没有什么负面新闻,只有这个《捉妖记2》是一言难尽啊,虽说是经典作品,可是在拍摄期间,女主白百何不守妇道, 出轨风波轰动一时,如果说考靠白百何撑起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票房肯定九死一生了!

还好临时找了梁朝伟来担任主角,看在梁朝伟的份上,观众也不会纠住这个问题不放,毕竟白百何和梁朝伟不是一个档次的。本以为白百何的风波过后,这部电影能够风平浪静的撑到上映日,不料离上映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又曝出了曾志伟的丑闻

B. 为什么捉妖记2票房那么高,口碑却不好

《捉妖记2》的剧情,可以说是毫无逻辑,槽点满满,梁朝伟的加入,不仅没有为电影带来他影帝级别的演技,浮夸的表演,和毫无意义的戏剧冲突,反而让这个觉得孤立于系列电影之间。极其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白百何和井柏然的组合,第一部尽管起初有一些违和感,但是逐渐在电影中建立默契,也在这一部重新归零。

我们可以理解电影在第二部要加入新的角色,但是李宇春饰演的角色,同样是完全独立的存在。为了避免李宇春普通话表演过于出戏,以四川话的形式巧妙规避,也不是在藏拙的同时,让整个角色突兀。而杨佑宁饰演的大反派,黑化过程看似有伏笔,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但是毫无线索,也毫无交代。这种拍摄进度,就好像是为了凑齐每个角色的功能,而强行粘合的方式。

感觉应该是导演的问题,拍的乱七八糟的,觉得主线的凌乱和太多角色的卖萌导致了2的看点严重不如1了,作为喜剧笑点不足,有些甚至僵硬有点小失落,这部除了李宇春的表现算是惊喜外其他一无是处。用胡巴吐口水通灵来强行将两条故事线并到一起,牵强地想捂脸;用胸口碎大石和四川口音来充当笑点,没有什么让人留恋和感叹的,不是在抢胡巴就是在怀念胡巴,就算加上梁韩伟也没能很好的带动这部电影的精彩算度,结尾太草率随随便便就结束了,不过特效在国产片里还算不错。

C. 电影《捉妖记2》的制作发行与前期宣传是什么


D. 是《捉妖记》二票房高还是女儿国票房高

因为票房火爆而引爆上市公司股价的一幕在A股股票市场屡见不鲜,在春节假期,又一部万众期待的大戏《捉妖记2》上演,其不负众望,根据数据统计,《捉妖记2》首日票房就高达5.55亿,一口气打破两项中国电影历史单日票房纪录:《速度与激情8》的4.87亿中国电影历史单日票房纪录、《战狼2》4.26亿华语电影单日票房纪录。

而截至2月17日24时的中国票房截图数据,仅仅两日,《捉妖记2》票房就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这让相关的出品投资方直接受益匪浅。目前《捉妖记2》的出品方包括横店影视、中国电影、金逸影视、猫眼文化(光线传媒参股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

其中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光线传媒上市已经多年外,横店影视、中国电影、金逸影视都是最近两年才IPO登陆A股的,横店影视、金逸影视更加是2017年10月才正式亮相A股,在次新股上市次年业绩变脸忧虑质疑下,《捉妖记2》票房的火爆无疑对于相关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产生影响积极。并且,昔日光线传媒盘子犹小之际正是依靠《泰囧》的票房火爆打响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引爆股价,后与华谊兄弟造就了创业板影视传媒双子星的格局,本次《捉妖记2》的成功,对于相关上市公司来说,影响更大的将是品牌价值的著名度的提升。

E. 捉妖记2这样一部大烂片,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成本做

贺岁档历来是电影的“必争之地”,再烂的片子,只要挤进贺岁档就有机会大捞一笔。不信你就去电影院感受一下,初一到初三的电影院场场爆满,电影票好像“不要钱”一样。受大盘影响,这个档期的电影都尝到了甜头,最大的赢家要属《捉妖记2》,首日就斩获5.55亿票房,刷新了《战狼2》4.26亿的单日票房数据,打破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很快突破十亿领跑贺岁档。
这一串数据是不是闪瞎眼?这与《捉妖记2》全方位的营销手段脱不开关系。其中最大的手笔当属央视春晚前的黄金倒计时广告,费用据说高达一个亿。其他广告更是密集轰炸,从麦当劳合作的汉堡,到各大平台的植入广告,胡巴这个白萝卜精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甚至农村的墙面都刷上了它的“洗脑式”广告。《捉妖记2》光合作授权的品牌就不下六十个,简直是史无前例的跨界营销。有圈内人估计,《捉妖记2》的营销费花了有两个亿,这都够拍一部电影了。
花这么多钱可不只是赚吆喝,片方这次的野心不仅是票房,更有意将《捉妖记》打造成系列IP。这个套路并不新鲜,好莱坞打造的漫威系列,老牌的迪士尼系列,哪个不是金字招牌?那么,打响第一炮的《捉妖记》,能创造这样的神话吗?这就得问问电影的口碑和观众的看法了。
截止发稿前,《捉妖记2》的豆瓣评分已经降至5.3分。网友评论批评的声音较多:剧情主线不知道是什么,故事零散,笑点尴尬,第一部建立的世界观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定位是合家欢式的喜剧,但故事偏于低龄化。而正面评价则无外乎这几点:适合带孩子看,有笑点有泪点,李宇春让人惊喜,最大的赞美大概就是胡巴很萌。但是,光有萌恐怕是不够的。
电影史上,能拍成系列的都有其制胜法宝,以及精准的观众定位。比如《速度与激情》连拍八部,靠的是激烈的大场面,令人血脉喷张的飙车、打斗的场景,定位的观众人群是喜欢刺激的年轻人。《迪士尼公主》系列,有精美的特效和音乐,浪漫经典的故事,热爱童话,追求视听效果的人都会喜欢。野心勃勃的《捉妖记》有什么呢?论制作,只能算二流,妖怪设计得除了萌外,简陋得就像个白萝卜,只能满足少女和小孩那颗萌化的心,这样简陋的制作大概能省下不少经费吧。论故事,老套的亲情故事并没有拍出新意,更谈不上输出文化价值。论演员,梁朝伟的名气能将观众吸引进电影院,下次再换一个消费?
一部成功的电影,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再好的营销也要建立在精良的制作水准之上,否则就是对电影市场的污染,何况没有口碑做基础,票房也无法持续走高。在拿到开门红之后,《捉妖记2》单日票房现在已经跌到第三位,被《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反超,总票房也掉到了第二。据猫眼平台预测,《捉妖记2》的总票房最终会达到21亿左右。按照这个数据,去掉影院和其他分账,片方只能拿不到8亿,而电影投资就高达9亿,难道还要赔钱?

F. 唐人街探案2 捉妖记2哪个票房高

大年初一中国电影市场火爆:单日总票房破13亿元 创全球纪录

据猫眼实时数据统计,在2018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全国的春节档票房突破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再创中国影市单日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达3190万,同比增长了50%。

单日突破13亿的票房还打破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此前纪录为北美市场2015年12月18日《星球大战7》上映期间创下的1.37亿美元(按今日汇率计算约为8.7亿人民币)。

其中,《捉妖记2》排片比达36.6%,票房5.5亿元,不出意外地领跑春节档,打破了由《速度与激情8》保持的中国影史首日和单日票房纪录。

今年的春节档竞争空前激烈,2月16日大年初一当天,高票房续作《捉妖记 2》、《唐人街探案 2》、《熊出没 变形记》,西游 IP《西游记女儿国》,军旅题材《红海行动》,以及喜剧电影《祖宗十九代》六部影片同期上映。

除了票房,资本市场更关心背后的出品方以及开年后的市场表现。据证券时报e公司不完全统计,其中4部大片背后参与方合计超过百家,涉及的相关公司包括:

《捉妖记2》: 出品方涉及A股公司横店影视、中国电影、金逸影视、光线传媒等。

《唐人街探案 2》: 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影视主控,制作方还涉及中国电影、文投控股、横店影视等。

《西游记之女儿国》: 星皓影业为主控方。制作方还涉及中国电影、幸福蓝海、完美世界、文投控股等。

《红海行动》: 博纳影业出品,制作方还涉及横店影视、捷成股份等。

2017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了5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国产电影票房为301.04亿元,占比53.84%。

唐人街探案2 14108.50 173511.50 32.39% 110957 6

红海行动 13689.00 106195.00 23.10% 79121 6

捉妖记2 6387.20 162490.20 23.88% 81815 6

截止到2018年2月21日正月初六

目前来说《唐人街探案2》票房17亿元,《捉妖记2 》票房16亿元,春节档还没完,《唐人街探案2》,暂时领先。

G. 捉妖记2这样的票房会不会亏损

20多亿票房要是还亏钱,那估计没人愿意再投资拍电影了

H. 电影《捉妖记2》幕后制作和创作背景是什么


I. 《捉妖记》文化传媒概念股有哪些

7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了全面性的下挫。7月1日,上证指数最高为4317点,而7月28日,上证指数收盘为3663点。相比月初的最高点位,7月28日的收盘价跌幅为15%。相比其它板块,影视板块则表现相对稳健。
据数据显示,包括新文化、华策影视、北京文化、光线传媒等实现了逆势上涨。其中新文化7月份以来涨幅达1.6%,居该板块首位。
影视传媒板块的上涨与目前国内电影票房大卖也有一定的关系。数据显示,《捉妖记》频频创出新高,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远远超过了《功夫熊猫2》总票房,刷新了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单。这样的数据让资本市场对国内影视传媒产生了更多的想象。
而跟这些电影沾边的上市公司也受到了投资者的追逐。鹿港科技就是其中一家。2014年5月份,鹿港科技宣布以4.7亿元收购世纪长龙影视100%股权,进军文化产业。而世纪长龙影视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出品方之一。受此影响,鹿港科技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也引人侧目。数据显示,鹿港科技自7月13日复牌以来,公司股价从复牌前的9.14元/股,涨至7月27日的相对高价20.94元/股,涨幅达129%。
鹿港科技在披露的2015年半年报中表示,电影《大圣归来》在7月份电影票房上屡创纪录,不仅极大提升了公司形象,并为公司下半年业绩带来了较多的收益。
此外,北京文化也是这一次国产电影热的受益者。北京文化近日披露,拟定增收购的标的之一为浙江星河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后者参与投资了《捉妖记》。北京文化自7月20日复牌以来,从停牌前的22.29元/股涨至7月27日的相对高价35.54元/股,涨幅近60%。

热点内容
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28 18:47:28 浏览:186
股权转让纠纷起诉怎么举报北京 发布:2025-07-28 18:31:09 浏览:266
假期过后股市怎么办 发布:2025-07-28 18:16:25 浏览:369
留学生基金有哪些机构 发布:2025-07-28 18:11:30 浏览:855
股东的股权被稀释怎么看 发布:2025-07-28 17:58:52 浏览:486
股市报待撤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28 17:53:01 浏览:695
周鸿祎如何理财 发布:2025-07-28 17:39:46 浏览:185
股票投资平台退款 发布:2025-07-28 17:21:30 浏览:443
美国是如何输出金融危机的 发布:2025-07-28 17:19:08 浏览:47
华师大的金融和交大哪个好 发布:2025-07-28 16:30:48 浏览: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