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小市值股票要疯长
㈠ 企业年年出现负增长的现象,股票是否需要退市呢
沪深交易所都发布了新的退市规则,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 ,退市整理期从30个交易日缩减至15个交易日。
股市全面上涨,但是突出的还是白酒,消费,以及光伏等,周期股则大幅下跌。这说明市场仍然是避险模式为主,风险并未消退,谨防行情反复。
年底博弈还会继续,我看了些基金,发现很多业绩前几名的基金前几名持仓都是白酒为主,就连易方达中小盘的持仓前几都是白酒,这茅台是中小盘吗?业绩好的,基本上都是重仓白酒,不信你去看看。再次就是光伏里的隆基,成为基金重仓股。所以这白酒和光伏上涨,也不难理解,那就是各大基金冲刺,卖其他的,买白酒,冠军竞争很激烈啊。
估计这种趋势不会变了,基金重仓股为主的行情了。
㈡ 退市新规之下,散户投资者一定要规避哪些个股
随着退市新规即将到来,对于股票退市规定出现很大的修改,以及新增一些退市条例;受次退市新股影响,近两个交易日ST股大面积跌停,对于这些已经有退市风险的股票就是属于重大利空。
所以投资者们为了避免踩雷买到退市股,根据退市新规得知,一定要规避以下几类股:
第一类:规避低市值的股票
退市新规增加了新的一天退市条例,20个交易日市值平均低于3亿市值的,将会实行退市处理。
类似这些上市公司出现先斩后奏的,尤其是一些重大事件出现违规披露的,这类上市公司也会面临退市风险,将会实施退市处理。
汇总分析
根据退市新规内容,散户投资者们不想买到退市股票的,安全考虑规避以上五类股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规避退市风险。
一定要清楚退市新股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只有退市要么就是重新上市,希望投资者们一定要根据退市新股画个框架,设一个底线,规避哪些个股坚决不能碰,远离以上五类股。
㈢ 退市新规正式落地满月,多家公司开启“花式自救”
是的,退市新规正式落地满月,已有超70家上市公司“踩线”,不少上市公司为了“保壳”纷纷使出大招,换股吸收合并、要约收购、出售资产、增持、回购等稳定股价和市值的手段层出不穷,在A股市场上掀起了一股“花式自救”的潮流。
*ST平能发布公告称,龙源电力拟换股吸收合并平庄能源,同时平庄能源拟将全部或部分资产和负债出售给国家能源集团全资子公司,且龙源电力拟以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其他下属公司持有的部分新能源业务资产。换股+出售资产+购买资产同时推进,*ST平能股价一度冲高至2019年4月以来的高位。
而*ST宜生则使出了要约收购和增持的大招。公告显示,收购人黄树龙拟以1.15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股份88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日,*ST宜生的股价为0.82元/股。对此,*ST宜生表示,收购人认为公司目前每股净资产高于股票面值,名下土地资源具有发展潜力,股票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ST德豪则在1月26日首次回购了334.51万元的股份,股份数量为318.8万股,占总股本的0.18%;此外,1月30日,ST德豪公告称完成了1.3亿股雷士国际股票的出售,成交总价为2175万港元,合计账面价值为1815.62万元。
除此之外,*ST华塑“卖身”湖北省国资委,ST八菱或获得土地收储补偿费1.86亿元,ST天首发行新股偿还公司对外债务,海航控股、*ST东电、*ST海创等则实施破产重整。
(3)退市新规小市值股票要疯长扩展阅读
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通过回购、增持等方式提振股价可能会暂时避免上市公司股价跌到一元以下而触发退市,但是这能否奏效还要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认可;而对于通过卖房实现扭亏为盈等恶意粉饰业绩的行为也遭到严厉打击。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退市制度不断优化的结果,是资金不断流入绩优公司,远离绩差公司,这可以畅通A股退出渠道,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完成市场自净。在此背景下,A股“业绩为王”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朗。
㈣ 如何看待退市新规会导致A股股票退市常态化
A股市场最最头疼的问题有两个,分别为新股上市和老股退市的问题,由于股票上市和股票退市严重失衡导致A股无法达到血液循环,血液不循环会引发各种严重问题。
但随着新的一年到来,A股也迎来新的退市新规,随着新的退市新规出炉,将会更有利的解决A股股票市场的问题,同时也会让A股市场更健康长期的发展。
当然虽然当下A股市场不会出现退市常态化,对那些出现重大违法的股票也要强制退市,只有把这些垃圾股退出这个市场,把垃圾股清除出局,把优质股票留在股票市场造福投资者,这样的市场才是健康的,才是大家所期待的。
汇总
综合通过上面对退市新股进行深入了解,以及结合当前A股市场进行全面分析,退市新规落定之后,对相关有退市风险的股票构成利空,对A股长期发展构成利好,更有利股票市场优胜劣汰,同时也会加速A股市场新旧血液循环等。
总之随着退市新规更加完善之后,对A股市场是非常有利的,将会更有利的对未来的股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㈤ 新的退市规则出来,说很严,清仓了ST舍得,舍得会在今年退市吗
脱胎于1994年公司法和1999年证券法的2001年退市制度,经历2012年退市制度初完善,2014年“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大体系,2018年重大违法退市等历次改革后,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2020年,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首先是退市标准,精准打击“僵尸”上市企业。
在原有的退市制度下,上市公司最容易触发的是连续亏损退市,新规下,单一的连续亏损退市指标被取代,引入“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一个亿”的退市指标,更精准的刻画出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主业“空心化”企业;同时,注册制下,“盈利”都不再是上市的硬性指标,“无法盈利”也不应该成为退市的触发条件。
此外,那些调节非经常性损益并操纵审计意见的,那些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1元以下(不再是面值以下)的,那些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3亿以下的,那些连续三年造假超过净利润100%且合计达到10亿元的,那些半数董事无法对年报半年报发表意见的,那些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的,那些董事长失联公司有都被监管雷达纳入了退市高危的队伍。
但需要看到的是,连续三年财务造假,且每年造假都超过当年披露利润的100%(或各科目虚假记载超过净资产的50%),且三年合计超过10亿元,可能是一条过于容易规避的财务造假退市标准,在A股动辄虚增利润200%、300%,同时虚增收入和费用的“国际领先水平”面前,很容易被“真一年假两年”或者“控制在当年净利润90%以下”等手段绕开退市红线。
其次是退市程序,充分实现“高效”退市。
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的缓刑期,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从原有的“三连亏暂停、四连亏退市”变成了“一年警示两年退”,杜绝了“久拖不退”。同时,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面值、市值)不设退市整理期,其他类型退市整理期从原来的30个交易日缩短到15个交易日,大大缩短退市交易时间。
最后是交易制度,强化“买者自负”的风险意识。
新增了四种风险警示类型,最近一年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违规担保余额超过1千万或达净资产5%以上;无实控人并向第一大股东提供较大关联资金的,都将被纳入风险警示板。
普通投资者首次买入风险警示股票需签署风险揭示书,并满足“50万元资产+2年投资经验”的适当性门槛;风险警示股票设置单日50万股交易量上限;退市整理期首日无涨跌幅限制,充分市场化定价避免投资者因流动性不足扩大亏损。
原有的核准制下,上市公司是稀缺的壳资源,是合法的一二级套利工具,是具备一定直接融资功能的牌照,甚至于是地方政府的KPI指标,当地GDP、税收和就业的大户,也正因为以上种种,上市公司股东、地方政府都有极强的“保壳”动机,通过玩弄财技、调节报表、操纵审计意见甚至不惜财务造假来维持上市地位。
炒壳股、炒小盘股,炒垃圾股,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并购重组大爆发,伴随着题材炒作讲故事,伴随着内幕消息横行的必然产物。
游戏规则一夜颠覆,对于那些已经完全空心化的上市公司来说,不务正业必累于正业,迷恋资本必死于资本。
全面注册制时代来临,IPO盛宴开启,机构在白马蓝筹龙头股里抱团,行情两极分化出局部牛市和局部熊市,壳资源已经随着“IPO不审行不行”的改革探索,渐渐失去往日的光环。
A股的生态也将在制度的不断打磨刻画下发生深刻的变革。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伟大的,长期的商业模式,才能持续抢占市场的倾斜,获得丰沛的流动性溢价,一批平庸的,僵化的,衰退的公司,则将在市场的洪流中逐步边缘化。
㈥ 退市新规利好哪些股票
绩优股
㈦ 2020退市新规股票退市前是不是先ST
退市新规:
1、明确财务造假判定指标。
2、退市整理期减少至15个交易日。
3、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面值低于1元;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
4、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数董事长对年报、半年报不保真。
5、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ST,连续两年直接退市,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
6、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交易类退市不设整理期,一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ST,深交所设“风险警示板”单日买入不得超过50万股。
温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3-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㈧ 沪深股市12月31日退市新规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市约规范,对投资者来说反倒是好事,说明优质资产会受到市场真正的重视,股市会逐步恢复理性
㈨ 退市新规是什么
以下为退市新规的要点:
1、新增市值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将被市值退市。
2、面值退市标准明确为“1元退市”,并设置了过渡期安排:触及面退的个股,“低面”时间从新规之前开始的,按照原规则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3、取消单一净利润和营收指标的退市指标。新规下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被戴上*ST,连续两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将被终止上市;退市风险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标审计报告的,触及终止上市标准。
4、新增重大违法财务造假指标:连续2年财务造假,营收、净利润、利润、资产负债表虚假记载金额总额达5亿元以上,且超过相应科目两年合计总额的50%。重大违法类退市连续停牌时点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法院判决之日,延后到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或法院判决生效之日。
5、新增规范类指标,信息披露、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数以上董事对于半年报或年报不保真两类情形。出现上述情形,且公司停牌两个月内仍未改正,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再有两个月未改正,终止上市。
6、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明确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终止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可转债同步终止上市。
7、交易类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其余类型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退市整理期从30个交易日缩减至15个交易日。
8、关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在新规前已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决定书且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适用原规则;新规施行后收到相关告知书的,以2015至2020年财务数据按照原规则标准判断其是否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020年及以后年度财务数据按照新规标准判断其是否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9、深市设立风险警示板,具体实施时间另行通知。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设置交易量上限,每日累计买入单只股票不得超过50万股。普通投资者首次买入该板股票,需签风险揭示书。参与退市整理股票,需满足“50万元资产+2年投资经验”的门槛。
(9)退市新规小市值股票要疯长扩展阅读:
交易所设置了新旧退市制度的过渡期安排:已暂停上市的,2020年年报披露后,仍执行旧的退市制度;已实施风险警示的,则安排了以下处理方式:
1.未触及新规退市风险警示且未触及原规则暂停上市的,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2.未触及新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的,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3.未触及新规退市风险警示,但触及旧暂停上市规则的,不暂停上市,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4.触及新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按照新规实施风险警示。
中国金融信息网——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
㈩ 《新证券法》出台后,股票市值低于多少的公司会被强制退市
股票市场有进有出,出入井然有序,即可完成稳步发展发展趋势,也有益于正确引导投资人客观项目投资。全面实施股票注册制已经是必然趋势,在社会化推动下,暂停上市法治化基本建设进一步推动。
如果是资产董事总经理、如果是金融业研究所副院长张奥平在接纳《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明,我国金融市场迈入“史上最牛严”退市制度,暂停上市严苛化,“被暂停上市”公司总数将大幅度提高。随着着退市新规的颁布,针对一般投资人而言,一定要革除“炒差”的投机性心理状态,客观选股票。90%的时间用于科学研究,10%的时间用于挑选项目投资,由于在股票注册制自然环境下,仅有领域的前10%具有长线投资使用价值。
科创板上市同步提升暂停上市指标值和程序流程:
一是进一步健全重特大违反规定类暂停上市指标值,引进量化分析分辨规范;
二是一样执行会计类指标值和审计报告意见种类指标值的交叉式可用,严苛暂停上市规范;
三是撤销因碰触买卖类指标值的暂停上市梳理期,缩小暂停上市时间;四是对接主板上市条件,填补红筹上市企业的暂停上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