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对roe高的股票影响
1. 为什么增发股票会使股本回报率ROE上升
增发股票,钱就会变多,钱变多净资产就变大,roe三个组成要素中,总资产周转率就下降,最后roe就会下降,
当企业后面盈利能力能保持原来的盈利水平,roe回到就原点了。
增发会降低roe,不是增加。
2. 营业利润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上升对股票的影响
希望采纳
中信证券成长来自于并购、上市与融资,来自于股东背景、王东明带领下的企业家团队与技术人才团队支持,来自于战略、管理、研究以及投行、投资、国际化等业务能力的大幅提高。
转让中信建投导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地位显著下滑,未来若没有并购支持份额将难以快速恢复;未向中小企业承销转型、错过中小板与创业板机遇,导致中信证券投行业务市场地位逐年下降,未来债券承销增长将难以弥补股票承销下降。
市场大幅波动、做空机制推出后,中信证券自营投资规模不再增长,自营/净资产比例不再提高,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断压缩可能预示着中信证券对自营投资乐观态度有所转向;直投业务监管加强将显著影响中信证券未来直投业务的规模与收益率。
两融制度完善有利于中信证券两融业务发展与收入结构改善,但政策严格管制决定了这一过程将较为漫长,对经纪收入的替代效应不明显;H股融资的短期收益有限,华夏基金股权转让导致未来公司收入稳定性降低,传统业务收入占比重新抬头。
中信证券总资产持续下降,但净资产持续增长,经营杠杆大幅降低,公司营业收入顶峰已过,费用率上升,营业利润率下降,总资产收益率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幅度更大,未来费用控制、大比例分红将是中信证券经营管理的重要选择。
更重要的是,中信证券作为行业唯一的股权激励已于2011下半年全部到期,未来继续实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本届高管尤其是王东明董事长的任期也将在2012年中结束,这对中信证券未来的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人才积极性、团队稳定性都将构成重大考验。
根据彭罗斯理论的资源——能力——成长分析框架,在中国资本市场现有制度下,中信证券似乎已将自身资源与能力发挥至极致,并达到成长极限,3500亿元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市值天花板,要突破除非中国资本市场制度重大变革以及公司资源与能力重整。
中信证券的投资机会将主要来自于系统性估值提升或相对估值洼地。
假设公司分红政策不变,预计2011-2013年公司EPS为0.80元、0.46元、0.54元,对应PE为13、23和20倍,不过ROE逐步回升,同时考虑到行业龙头随时可能被政策再次眷顾,维持“推荐”评级。
3. 提高权益乘数是可以提高roe的,但会带来什么影响
权益乘数,代表公司所有可供运用的总资产是业主权益的几倍。权益乘数越大,代表公司向外融资的财务杠杆倍数也越大,公司将承担较大的风险。但是,若公司营运状况刚好处于向上趋势中,较高的权益乘数反而可以创造更高的公司获利,透过提高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对公司的股票价值产生正面激励效果。 笑望采纳,谢谢!
4. 如果pe值超高,说明股票的估值高,风险大。对吗
以市盈率PE(市价/收益)作为估值参考, 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代表从市场上以市价购买并持有该上市公司普通股的股东盈利率. 当上市公司派发红利收益数额一定时, PE值越低, 意味着你可以花费更少的钱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而得到这些红利。 对于追求"确定性投资收益"的价值投资者来讲, PE被价值投资者视为"安全边际"的指标, 那么, 是不是光看PE就可以确定某一支股票的市价贵不贵呢, 或者有没有价值呢, 我通过两种股票定价模型, 去说明这个问题.
1> 我们先从股权定价模型看看, 股权收益率ROE=收益/账面价值=(市价/账面价值)/(市价/收益)=(P/B)/PE, 即市盈率PE=ROE/(P/B)一家公司, 如果它经营业绩很好, 股权收益率很高, 但如果它的普通股在二级市场上价格[市价P]被炒得很高, 而使市账价值比更高时, 反而将有一个较低的市盈率. 在一般情况下, 市账价值比P/B一般情况下大于1, 股东盈利率PE将低于股权收益率ROE。低PE并不意味着它更有价值, 一个帐面价值很低的公司会轻易得到一个大于1的P/B, 从而使PE"看上去很美". :=)
相反, 在某一个极端时期 --- 一般是熊市的末端, 例如在08年上证跌到1600点时候, 有相当一些优质股票, 或者大型蓝筹股市价P跌到它帐面价值以下, 此时P/B小于1, 股东盈利率PE将高于股权收益率ROE, 这也是唯一一个机会, 让价值投资者去捡属于他们的"被低估的股票", 或者给有野心的机构以一个更便宜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而不是直接以帐面资产价值去收购心仪的上市公司.
根据分析可知, 我们在对上市公司估值时, 并不能单纯看PE, 而应把P/B, ROE一起拿过来算一算,看看它值不值钱。
2> 放眼看现在3000点的A股市场, 除了银行股, PE基本上都在30以上了, 其中创业板更是高得惊人. 一支股票为什么会卖得这么贵? 除了一级市场不合理定价外,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可以从红利贴现模型中找到答案, V0 = D1/(k-g), 如果预期价格与内在价值相等, P0 = V0, 那么, P0 = D1/(k-g), 我们看到,股价和红利成正比,当红利增加5%, 股价也相应增加5%,股票定价由企业的利润增长比率所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具备高成长企业常常被估价较高的原因。我举一个例子, 它能更形象地说明这个过程:
A股票现时股价10元, 该上市公司年平均收益1元, PE为10倍, 预期未来利润增加0.1元;
--以PE为参考的投资者看,它非常好
B股票现时股价5元, 该上市公司年平均收益为0.1元, PE为50倍, 预期未来利润也增加0.1元;
--"财务杠杆"的投资者却非常喜欢
为了以更低成本获取0.1元的现金红利,从而获得一个更好的收益率,股票的购买者会更多的购买5元的B股票,而不会花10元去购买A股票。结果是,B股票受到预期红利的"杠杆因素"影响而受到更多购买者追捧而价格上升。它会增加多少呢?从公式上看,县价V0与预期红利D1是呈线形关系,如果A公司现价[P0=10元]和B公司现价[P0=5元]是与其价值匹配的,或者是公平定价的。那么,
A上市公司利润增加0.1元,它的"利润增加了10%",股票的估价应为P1 = P0 X (1 + 100%) = 10 X 1.1 = 11元,
B上市公司利润增加0.1元, 它的"利润增加了100%", 股票的估价应为P1 = P0 X (1 + 100%) = 5 X 2 = 10元,
一个以价值投资取向的交易者,当他分别投资于股票A,B之后,有:
A收益率: (P1-P0)/P0 = (11 - 10)/10 = 10%
B收益率: (P1-P0)/P0 = (10 - 5)/5 = 100%
结果是, 购入股票B能有100%的获利,而购入股票A只有10%的获利。
"炒股就是炒期望(收益)"这个经典言论严格说应该是"炒股就是炒期望(收益)的增长率", 但是要注意, 利润的增长并非无限, 当它的"加速度"降下来的时候, 就不足以支持股票价格P的快速增长了。
无论从股权定价模型还是红利贴现模型, 都不支持股票PE值越低就越好的说法, 作为谨慎的投资者, 理应从经济数据中发掘更多的内容.
5. 股票中ROE指标选多少合适,重不重要
首先强调一下,ROE很重要,甚至非常重要,但是绝不是唯一指标,不是说除了ROE你其他指标都不用看了,除了ROE之外,增长率也同样重要。
如果一家公司的ROE过去十年年均小于15%的公司,你最好就先不要看了,因为看了也是浪费功夫,巴菲特告诉我们,如果长期投资,那么你的年化收益,通常等于是公司的年均ROE,比如茅台,年均ROE达到33%,而他十年10倍,年均也刚好是30%的收益率。
6. 2015到2019年roe大于 的股票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也称为发行市场(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的市场。所谓新发行的股票包括初次发行和再发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资者出售的原始股,后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份额。
7. ROE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ROE即净资产收益率,是当期收益(也就是每股收益)除以净资产(也就是股东权益、或叫所有者权益)。从理论上讲,ROE越高的公司,给股东带来的回报自然越高……
例如一家企业净资产100万,其年利润达到30万,那么ROE为30%,同样一家公司净资产100万,但年收益10万,那么ROE就为10%。因此,有了这个指标,我们就可以把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如银行业整体的ROE为20%,高速公路整体平均的ROE为10%-15%。这样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一眼看到哪些行业(或哪个资产)能给股东带来高回报……但这种高回报都是以净资产为基数的,也就是说,你要是能以净资产的价格获得这个资产,那么可以得到高回报……
但是,100的净资产,利润30万,那么ROE为30%,应该说回报很高,如果你真的是以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资产,即你投资额100万,那么一年赚30万,当然会得到30%的回报。没有错……但,大部分时间,我们在股市上买股票,其价格都远高于净资产,例如茅台去年的ROE为31%,但你可能以19.5的净资产价格买入资产吗?不可能……因此,虽然ROE30%,但由于在股市上买入的价格往往大大高于其净资产,因此投资者实际所获得的实际ROE收益率也就大大下滑……
而皖通高速业绩稳定,没有太好的成长性,但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导致了其股价离净资产不是很远,有时候几乎可以以净资产的价格买到,这样的话,就可以得到与ROE相同的回报……
因此,这就是市场……高回报的资产买的价格很高,导致其静态来看收益率远低于ROE,与投资稳定性公司的回报几乎相当,甚至有时候还要低于投资稳定性公司的回报。这也符合了我们现金流折现的问题,折现茅台和折现皖通高速,为什么同样地折现率,最终折完后,其价值与净资产的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如皖通高速折现后,其买家与净资产相当,而茅台,则高于净资产5倍之多。所以关键还是要看未来收益。由于ROE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他只能反映企业利用净资产的效率。但市场的无形之手也合理地调节高ROE和低ROE资产的价格。高ROE的企业,投资者很难以净资产的价格买入而获得这样的高回报……所以,这也是我认为ROE只有考量资产使用效率的作用,但对估值没有太大作用。原来曾经也说过,净资产是一个无用值,企业的价值是未来收益的折现值,其变量就是收益、折现率和期限,与现有的净资产没有直接关系。
今天大海的讯息问了我一个问题:“两个企业,未来20年都是净利润每年15%的增幅,但一个ROE是5%,另一个是20%,哪个更有价值?”
应该说,单从企业使用净资产的效率来看,当然20%的ROE企业要大大好于5%的ROE企业,但股市最麻烦的问题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你付出的价格不是与净资产等同的。可能一个ROE20%的企业,你要付出5倍的价格,那么你所付出的价格的真正ROE已经是4%了(20%除以5)。例如我们假设通过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东阿阿胶ROE20%的资产折现价值为50元,股价目前是70元。而皖通高速,折现值为7元, 而股价目前是3元,那么作为投资者,那个资产更有价值呢,毫无疑问,5%的资产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