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资者出售工商银行股票
A. 终于知道高盛为什么抛售工商银行股票
那么便宜得到的股票,现在那么贵了,该你你也会卖。 赚的钱去买更便宜的,成长性更好的呗
B. 网上流传是真的吗 工行的股票1元卖给美帝,3元卖给国人,....
扯淡的吧。这事儿是有,但不是这么简单的,也不能这么理解。
工行上市的比较早,是在香港和同地同时上市的,发行价都差不多,3.4元,香港是3.6港币。工行找的是高盛。原因嘛说不太清,好象是想给高盛分一份,然后让高盛以技术和管理入股,跟人家学怎么当一个象样的国际性公司,有没有其它的交易就说不好了。对于工行来说,只要能上市骗钱,那挣的钱大家都有份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毕竟高盛拿的只是小头,工行拿的才是大头。高盛是以战略投资人的身份持的股,应该是拿的原始股,也就是一级市场,估计你说的一元就是这么来的,占工行股份的好象不单单是高盛还有其它的人,好象还有美林和巴菲特,之所以给他们分一份估计也是有原因的,不会让他们空手套白狼。
工行上市之后市场溢价,大家自然皆大欢喜,都大发了一笔,而且他们拿的股权好象跟普通股不大一样,主要是分红这一块,每年现金分红很高的。国内二级市场的所谓分红其实就是把你20块的钞票给你换成两个10块的。好象是去年5月吧,这几家就把手里的工行股权全抛了。最后结果是总共弄了三倍多回报,挣了70多E美元的净利润。
中国自作聪明引进这些狗屁的战略投资者,好象除了让他们挣了不少钱以外,什么好处也没得住,什么引进管理经验了开辟外国市场了这了那了全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四大行在上市以后,中国玩的花样就更多了,跟着老外啥球好的也不学成,歪门儿阴招儿学全了。中国政府成立了个中投公司,专管涉外金融投资的,下边还有好几个全资子公司。这个公司掌握在现代商鞅老朱的儿子手里。上上下下全是老朱的人,铁桶一般针插不进。成立的时候发行了一批特别国债做资本金,又把外汇储备划拨进去一批也充做资本金。这些公司一项很大的业务就是买银行的股份,其实就是充当原来高盛的角色。他们可不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因为工行不是全部资产整体上市),可就算是买原始股仍然缺钱,怎么办呢?操了,耍出了一招人家英国200年以前就玩过的损招儿。借银行的钱去买银行的股份!这件事儿大概发生在11年吧,当时在证券市场上吵的沸沸扬扬,轰动的很,当时上海还有个比较有名儿的财经评论员好象是叫叶檀的,连写了好几篇分析文章抨击中金公司(现在叶檀被招安了,当了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拿人家的手短,不再写评论文章了)。纯就是胡球闹。
其它乱七八糟的事儿就更多了,简直是罄竹难书。比如08年两房债券事件,黑石公司事件,还有内外勾结忽悠胡总表态购买欧债和希腊债券(未遂),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中金公司或涉外金融集团。
C. 工商银行上市时美国人买了多少原始股
别在哪里拉仇恨。早年国内金融市场就不成熟,大盘股根本就发行不掉,大型国企都要钱,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找老美要,很多银行把老外坑美了。
2005年在美国上市,2006年是在香港上市,工行集资约1400亿港元(约1426亿元人民币),每股招股价介乎2.76元至2.9元,市净率2至2.2倍,10月27日在港沪上市。
D. 四大国有银行的股权出卖,多少钱,卖出了多少股,卖给了谁
目前,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已经敲定主要战略投资者并且上市,工商银行正在积极寻找中,农业银行暂时还未启动这个工作。
建设银行主要战略投资者:淡马锡(新加坡)出资10亿美元,股权比例5%;美洲银行(美国)股权比例25亿美元,股权占比19.9%。
中国银行主要战略投资者:淡马锡(新加坡)出资31亿美元,股权比例10%;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出资31亿美元,股权占比10%。
E. 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中国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上市公司的数量。
高盛在中国的投资远比人们想象复杂的多。最直观的上市公司有海普瑞、双汇发展、中芯国际,此外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平安保险都有它的股份,但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回答清楚。因为高盛表面上是战略投资者,实际上却持股不会太长,股价上升之后套现者不计其数。
F. 都是哪些人在买卖工商银行的股票
机构呗!~~~
我是不碰!!
G. 某投资者以每股4.75元的价格买入工商银行股票100股,一个月以后以5.50元的价格
4.75元的价格买入100股工商银行股票成本是475元加5元佣金,加1元过户费,那么买入的成本是481元人民币。一个月后以5.5元卖出获得550元人民币,减去5元佣金,1元过户费,0.55元印花税剩543.45元再减去买入时的481元,获利62.45元人民币。
H. 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投资支付的股价是多少
汇金不是战略投资人,是出资人,也就是公司设立的时候的股东,这些股份都是1块1股
战略投资人是指高盛等这样的公司,在上市前认购股份,认购的价格肯定不是1块1股,是按照当时的净资产来定价的,但也比发行价要低一些
I. 工商银行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为海外上市作准备
工行客户以往以大型企业居多,中小企业做的较少,门槛高,现在应该抢占中小企业这块蛋糕,政策应该更加灵活些.
J. 我想炒工商银行的股票,能不能帮我搞到一些财务报表或者数据
每股收益 (元): 0.0753 目前流通(万股) :683078.00
每股净资产 (元): 1.3700 总 股 本(万股) :33401884.00
每股公积金 (元): 0.2929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0.11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0.0569 净利润同比增长(%) :0.12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1.0047 净资产收益率(%) :7.71
发 行 价 :3.12
——————————————————————————————————
2005末期每股收益(元):0.1500 净利润同比增长(%) :21.59
2005末期主营收入(万元):24696800.00 主营收入同比增长(%):18.42
2005末期每股经营现金流(元):1.4818 净资产收益率(%) :14.56
——————————————————————————————————
分配预案: 无
最近除权: 无
预计年报公布日:2007-04-12
◆ 最新消息 ◆
(1)2006年11月17日公告,联席保荐人(主承销商)于06年11月16日全额行使
超额配售选择权,公司按发行价3.12元在初始发行130亿股A股的基础上超额发
行19.5亿股A股,占本次发行初始发行规模的15%。A股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
后,本次发行的最终发行规模为149.5亿股,最终募集资金净额约为455.79亿元
人民币,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
(2)2006年11月7日公告,联席账簿管理人已于06年11月6日悉数行使超额配
售权,涉及合计530865万股H股,占全球发售下初步提呈的发售股份15%,每股
H股作价3.07港元。工行的国有股东向社保基金理事会转让53086.5万股A股以一
兑一的基准转换为H股。发行超额配售股份所得净资金约127亿港元。
(3)2006年10月26日公告,公司本次A股发行初始发行规模为130亿股,超额
配售19.5亿股,共计配售149.5亿股,其中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57.6922亿股
(50%锁定期12个月,其余50%锁定期18个月),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23.5亿
股(锁定期3个月),网上资金申购发行配售68.3078亿股,A股发行价3.12元/股
。本次发行中网上资金申购发行配售的68.3078亿股股份自2006年10月27日起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4)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中国工商银行按照相关财会法规编制了2006年度
盈利预测报告,2006年度工商银行预测的合并净利润不少于472亿元。
(5)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的总资产、
贷款余额和存款余额分别为70554.77亿元、34610.8亿元和61190.38亿元;200
6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1.43亿元。截止2006年6月30日,银行资本充足率10.7
4%,核心资本充足率8.97%,不良贷款率4.10%,拨备覆盖率60.37%。
◆ 控盘情况 ◆
—————————————————————————————————
点评:2006年10月26日上市公告书披露,本次上市前十大A股股东中,控股股
东财政部、汇金公司各持有工行1187.88亿股股份,分别占总股本的3
6.2355%;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
等4家保险公司进入了工商银行前十大A股股东,其中,中国人寿集团
-传统-普通保险产品账户持有9.10亿股,占总股本的0.2776%,位列第
三大A股股东。
◆ 概念题材 ◆
大智慧板块:H股概念、次新股概念、大盘概念、沪深300概念、上证180概念
、上证50概念、中证100概念。
(1)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占据国内市场领先地位,拥有庞大、优质的
客户基础、广泛的分销网络和国内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是我国最大的公司
银行、个人银行、电子银行服务提供行。截止2005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人
民币64541亿元,资本净额3118.44亿元。截止06年底,公司共托管基金73只,
托管基金资产净值2683.81亿元,市场占有率31.34%。
(2)两市第一权重股:06年全球最大IPO、首家A+H发行的工行于10月登陆A股
市场,此次A股发行量为149.5亿股、H股发行量为407亿股,工行已成为沪深两
市第一权重股。若以06年12月29日收盘为基准,工行扣除H股后的市值为15656
.61亿元(2525.26亿股),占当日沪市总市值的21.86%(沪综指收盘2675.47点
,总市值71612亿),即工行A股每波动0.10元,预计影响沪综指约9.43个点位。
(3)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工商银行与高盛集团、安联集团以及美国运通建
立了非排他性的战略合作关系。高盛集团以25.822亿美元认购164.76亿股,安
联集团以8.247亿欧元认购64.326亿股,美国运通以2亿美元认购12.76亿股。
(4)与战略投资者合作:与高盛集团合作,加强银行的公司治理,特别是加
强银行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以及提高银行在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公司银行
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和不良贷款处置方面的能力;与安联集团合作,开发并向
银行客户提供多种银行保险产品与服务;计划与美国运通进一步扩大合作(此合
作始于2004年),进一步提升银行银行卡业务。
(5)股票增值权计划:银行拟向符合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其他由
董事会确定的核心业务骨干授予股票增值权。股票增值权依据银行H股的价格进
行授予和行使。股票增值权有效期为授予之日起10年。上市后的半年内进行首
次授予,每次授予后,自授予日起3年后开始生效,每年生效25%,7年后全部生
效。首次授予的股票增值权下的股份总额不超过银行发行上市总股本0.5%,计
划有效期内累计授予总量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比例之内。
(6)广泛的分行网络: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商银行在我国境内的传统分
行网络包括18038个境内分行、营业网点及其他机构(包括总行),包括位于北京
的总行、35个一级分行、412个二级分行、17506个支行和网点以及84个其他机
构。银行的网点还包括超过3000个理财中心。截至2006年6月30日,银行还拥有
98家境外分行、子银行、代表处和网点。
(7)较高的分红派息率:对于截至2007年和2008年12月31日止的各年年度,
公司董事会现时正拟定股利分配金额将介于本行在相关年度,根据中国会计准
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厘定的净利润(取其中较低者)的45%和60%之间。
(8)著名金融服务品牌: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06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
排名报告,按一级资本排序,中国工商银行以317亿美元排名第16位。在美国《
财富》杂志按销售收入评出的最新的06年度世界500强公司中,工商银行排名排
名199位。于06年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国有最佳零售银行”。
(9)银行卡业务发展快速:工商银行是我国领先的贷记卡、准贷记卡和借记
卡服务提供行。工行银行卡所用的“牡丹卡”品牌是我国首个银行卡注册商标
,也是我国最知名的银行卡品牌之一。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行于我国拥有约
820万户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账户,在我国境内的人民币借记卡为1.463亿张。截
至2006年6月,贷记卡贷款总额已达39亿元,2003年至2005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
高达9.5%;2006年上半年信用卡的贷款不良率为2.83%。
(10)客户覆盖深度:工商银行拥有我国最大的公司银行客户和个人银行客
户基础。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行公司银行客户总数超过250万,其中包括约
57710名贷款客户;同时,工行拥有超过1.5亿名个人银行客户。在工行的金融
资产余额超过5万元以上的个人客户超过1600万名,他们在工行的人均金融资产
余额超过15万元。
(11)税费改革题材:目前,内资银行所得税率基本在33%左右,营业税为5
%,还有附加一些杂税。现高税负状况有望重大改革,“两税合一”已启动(初
定调整至25%)。工行06中报显示,上半年所得税额为131.99亿元。初步估算,
人工成本抵扣、两税合一、营业税减免对公司EPS的平均影响分别约为10%、12
%、18%。
(12)股份自愿锁定承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承诺,自工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财
政部和汇金公司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工行A股股份,也不由工行收购财政部和汇
金公司持有的工行A股股份。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持有的工行A股股份在获得中国
证监会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审批机构批准转为H股后,转为H股的部分将不受上
述36个月锁定期限制。但根据《公司法》规定,财政部和汇金公司自工行股票
首次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会转让该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