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合会股票投资
『壹』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政策举措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2015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办法。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提请修订税收征管法。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定其县域法人地位。发挥好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创新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加快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多渠道解决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并公开收费项目清单。实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零部件等进口。
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修订外商投资相关法律,健全外商投资监管体系,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健全金融、信息、法律、领事保护服务。注重风险防范,提高海外权益保障能力。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
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全国推广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开放高地。
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政府采购等国际谈判。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国是负责任、敢担当的国家,我们愿做互利共赢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者、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贰』 谁有阿拉伯的资料
阿拉伯国家概况
一、基本情况
【概况】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古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
【语言】各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非洲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科摩罗通用法语。
【宗教】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其它宗教。
【主要组织】
(一)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总部的永久地址为埃及首都开罗。目前阿盟的秘书长为阿姆鲁·穆萨(Amr Moussa,曾任埃及外长,2001年3月起任阿盟秘书长)。现有成员22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阿盟对于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协调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特别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埃及作为阿盟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国际舞台上是重要的斡旋者。
(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六国组成。其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内部的合作、协调和一体化。
(三)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简称“马盟”,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马盟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和阿拉伯统一。
二、主要资源
(一)石油:阿拉伯各国总储量646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沙特储量261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阿拉伯国家原油储量、产量表
国别 储量(亿桶) 产量(万桶/日)
沙特 2618 760
阿联酋 980 200
科威特 960 180
阿曼 58 94
卡塔尔 45 60
巴林 2 18
伊拉克 1125 260
也门 46 47
叙利亚 25 53
埃及 38 80
苏丹 120 35
利比亚 295 130
阿尔及利亚 92 67.5
突尼斯 3 8.3
(二)天然气:总储量5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22%,其中卡塔尔储量25.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阿联酋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
(三)磷酸盐:总储量约77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63%,主要集中在摩洛哥(600亿吨)、埃及(70亿吨)、伊拉克(35亿吨)、突尼斯(20亿吨)、阿尔及利亚(20亿吨)等国。
三、经济概况
阿拉伯各国重视经济建设,实行经济改革,通过产业多元化、私有化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7229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492美元。但国与国之间差距较大,海湾地区的卡塔尔人均收入已达3万美元,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超过1.6万美元,沙特约9400美元。而也门、苏丹、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则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一)农业。由于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阿拉伯国家的农业普遍不发达,可耕地面积仅占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业国有:苏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伊拉克、也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橄榄、椰枣、花生、甜菜、阿拉伯胶等。
(二)工业。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石油及石化、炼铝、化肥、钢铁、纺织、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
1、石化工业。海湾产油国的石化工业水平较高,其中最著名的石化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udi Basic Instry Corporation,简称SABIC)。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沙特政府控股的中东最大的石化企业和全球主要的大型石化企业之一。2003年,公司的总资产为255亿美元。在全球化工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石油下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工业气、聚乙烯、尿素等。2003年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达620万吨,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额约16亿美元,销售额占全球化工类产品的18%。SABIC公司在我国上海设有代表处。
2、炼铝工业。阿拉伯国家中主要的炼铝工业企业有两家:A. 迪拜铝业公司。目前年产量53.6万吨,是中东最大的炼铝厂。B. 巴林铝厂。该铝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炼铝厂之一,目前年产量超过50万吨,正在扩建的第5条生产线计划2005年投产,将把年产量提高到75万吨。
(三)金融。阿拉伯国家,特别是 “海合会”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且主要集中于海湾国家,据估计,阿拉伯国家的海外资本达8000—100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是外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
(四)对外贸易。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其所生产的原油、化工产品、铝材等大部分供出口。2003年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额为4769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2890亿美元,进口1879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排前四位的是:沙特(约1000亿美元),阿联酋(约7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约300亿美元),科威特(约27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食品、手工具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等)、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花等)、矿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等。
欧盟、日本和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1%和10%。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较小,占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9%。
『叁』 海合会国家是哪个国家
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 GCC)全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1981年5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成立。其成员国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6国。成员国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400万,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是中东地区重要区域性组织。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2001年12月,也门被批准加入海合会卫生、教育、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理事会等机构,参与海合会的部分工作。
1984年11月27日,六个成员国的首脑在科威特出席海合会首脑会议的开幕式.
官方网站:
http://www.gcc-sg.org/
『肆』 2015两会最后解决了什么事儿
1、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5、进出口增长6%左右。
6、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
7、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8、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改革开放
9、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
10、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11、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12、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13、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14、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
15、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
16、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17、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18、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19、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20、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21、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22、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23、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24、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
25、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6、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
27、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
28、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
稳增长、调结构
29、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30、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31、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
32、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33、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
34、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
35、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
36、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
37、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8、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39、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
40、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
41、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42、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43、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44、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
45、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46、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47、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
48、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49、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0、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
51、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
52、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53、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民生和社会
54、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5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56、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
57、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58、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59、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60、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61、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62、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3、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64、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
65、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66、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
67、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
68、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69、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70、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
71、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72、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发展和规范网络空间,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73、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74、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
75、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76、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77、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78、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79、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
80、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
政府建设
8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82、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尽量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第三方可提供的事务性管理服务交给市场或社会去办。
83、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
84、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
85、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86、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民族、宗教、侨务
8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88、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89、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90、更好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国防
91、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统筹抓好各方面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保持边防海防空防稳定。
92、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
9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94、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建设。
港澳台
95、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
96、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推动经济互利融合,加强基层和青少年交流。
外交
97、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98、深化与各大国战略对话和务实合作,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99、全面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100、办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
『伍』 两会讲什么
总体部署
1、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4、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5、进出口增长6%左右。
6、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
7、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8、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
改革开放
9、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
10、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11、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12、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13、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14、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
15、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
16、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17、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18、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19、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20、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21、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22、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23、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24、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
25、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全面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管理制度,大幅下放鼓励类项目核准权,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6、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
27、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
28、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
稳增长、调结构
29、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30、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
31、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
32、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33、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
34、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8000亿元。
35、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
36、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
37、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38、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39、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
40、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
41、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42、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43、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44、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
45、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46、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47、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
48、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49、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0、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
51、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
52、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53、向社会全面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民生和社会
54、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5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56、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
57、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58、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政策。
59、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60、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61、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实现居民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稳步推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62、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3、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64、加快建立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
65、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66、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
67、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
68、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69、支持群团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70、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
71、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72、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发展和规范网络空间,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
73、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74、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
75、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76、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
77、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78、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79、开展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扩大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试点,保护好三江源。
80、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还林还草1000万亩,造林9000万亩。
政府建设
8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82、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尽量采用购买服务方式,第三方可提供的事务性管理服务交给市场或社会去办。
83、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
84、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
85、对腐败行为,无论出现在领导机关,还是发生在群众身边,都必须严加惩治。
86、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民族、宗教、侨务
8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88、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89、促进宗教关系和谐,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90、更好发挥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进中外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国防
91、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统筹抓好各方面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保持边防海防空防稳定。
92、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发展国防科技工业。
9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94、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建设。
港澳台
95、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
96、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推进两岸协商对话,推动经济互利融合,加强基层和青少年交流。
97、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权益,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98、深化与各大国战略对话和务实合作,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
99、全面推进周边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100、办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
『陆』 有关阿拉伯国家的资料。
阿拉伯国家概况
一、基本情况
【概况】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古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
【语言】各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非洲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科摩罗通用法语。
【宗教】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其它宗教。
【主要组织】
(一)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总部的永久地址为埃及首都开罗。目前阿盟的秘书长为阿姆鲁·穆萨(Amr Moussa,曾任埃及外长,2001年3月起任阿盟秘书长)。现有成员22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阿盟对于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协调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特别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埃及作为阿盟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国际舞台上是重要的斡旋者。
(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六国组成。其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内部的合作、协调和一体化。
(三)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简称“马盟”,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马盟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和阿拉伯统一。
二、主要资源
(一)石油:阿拉伯各国总储量646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沙特储量261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阿拉伯国家原油储量、产量表
国别 储量(亿桶) 产量(万桶/日)
沙特 2618 760
阿联酋 980 200
科威特 960 180
阿曼 58 94
卡塔尔 45 60
巴林 2 18
伊拉克 1125 260
也门 46 47
叙利亚 25 53
埃及 38 80
苏丹 120 35
利比亚 295 130
阿尔及利亚 92 67.5
突尼斯 3 8.3
(二)天然气:总储量5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22%,其中卡塔尔储量25.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阿联酋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
(三)磷酸盐:总储量约77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63%,主要集中在摩洛哥(600亿吨)、埃及(70亿吨)、伊拉克(35亿吨)、突尼斯(20亿吨)、阿尔及利亚(20亿吨)等国。
三、经济概况
阿拉伯各国重视经济建设,实行经济改革,通过产业多元化、私有化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7229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492美元。但国与国之间差距较大,海湾地区的卡塔尔人均收入已达3万美元,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超过1.6万美元,沙特约9400美元。而也门、苏丹、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则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一)农业。由于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阿拉伯国家的农业普遍不发达,可耕地面积仅占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业国有:苏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伊拉克、也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橄榄、椰枣、花生、甜菜、阿拉伯胶等。
(二)工业。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石油及石化、炼铝、化肥、钢铁、纺织、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
1、石化工业。海湾产油国的石化工业水平较高,其中最著名的石化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udi Basic Instry Corporation,简称SABIC)。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沙特政府控股的中东最大的石化企业和全球主要的大型石化企业之一。2003年,公司的总资产为255亿美元。在全球化工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石油下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工业气、聚乙烯、尿素等。2003年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达620万吨,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额约16亿美元,销售额占全球化工类产品的18%。SABIC公司在我国上海设有代表处。
2、炼铝工业。阿拉伯国家中主要的炼铝工业企业有两家:A. 迪拜铝业公司。目前年产量53.6万吨,是中东最大的炼铝厂。B. 巴林铝厂。该铝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炼铝厂之一,目前年产量超过50万吨,正在扩建的第5条生产线计划2005年投产,将把年产量提高到75万吨。
(三)金融。阿拉伯国家,特别是 “海合会”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且主要集中于海湾国家,据估计,阿拉伯国家的海外资本达8000—100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是外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
(四)对外贸易。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其所生产的原油、化工产品、铝材等大部分供出口。2003年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额为4769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2890亿美元,进口1879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排前四位的是:沙特(约1000亿美元),阿联酋(约7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约300亿美元),科威特(约27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食品、手工具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等)、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花等)、矿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等。
欧盟、日本和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1%和10%。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较小,占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9%。
『柒』 阿拉伯的深情之吻的资料
一、基本情况 【概况】阿拉伯世界西起大西洋东至阿拉伯海,北起地中海南至非洲中部,面积约为1420万平方公里,位于亚、非两大洲的结合部,其非洲部分占 72%,亚洲部分占 28%,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阿拉伯世界有宽广的海岸线,如大西洋、地中海、阿拉伯湾、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和印度洋等水域的海岸线,该地区曾经孕育了一些著名的古代文明,如埃及古文明、亚述文明、巴比伦文明、腓尼基文明等。 【语言】各国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非洲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科摩罗通用法语。 【宗教】各国居民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及其它宗教。 【主要组织】 (一)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阿盟宪章规定,阿盟总部的永久地址为埃及首都开罗。目前阿盟的秘书长为阿姆鲁·穆萨(Amr Moussa,曾任埃及外长,2001年3月起任阿盟秘书长)。现有成员22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阿盟对于阿拉伯国家联合自强,协调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特别是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埃及作为阿盟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国际舞台上是重要的斡旋者。 (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成立于1981年5月25日,由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巴林和卡塔尔六国组成。其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内部的合作、协调和一体化。 (三)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简称“马盟”,成立于1989年2月17日,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马盟的宗旨是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合作,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和阿拉伯统一。 二、主要资源 (一)石油:阿拉伯各国总储量646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0%,其中沙特储量2618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5%,居世界第一位。 阿拉伯国家原油储量、产量表 国别 储量(亿桶) 产量(万桶/日) 沙特2618 760 阿联酋 980 200 科威特 960 180 阿曼58 94 卡塔尔 45 60 巴林2 18 伊拉克 1125 260 也门46 47 叙利亚 25 53 埃及38 80 苏丹120 35 利比亚 295 130 阿尔及利亚 92 67.5 突尼斯 3 8.3 (二)天然气:总储量50.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22%,其中卡塔尔储量25.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阿联酋6.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 (三)磷酸盐:总储量约770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63%,主要集中在摩洛哥(600亿吨)、埃及(70亿吨)、伊拉克(35亿吨)、突尼斯(20亿吨)、阿尔及利亚(20亿吨)等国。 三、经济概况 阿拉伯各国重视经济建设,实行经济改革,通过产业多元化、私有化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7229亿美元,人均GDP超过2492美元。但国与国之间差距较大,海湾地区的卡塔尔人均收入已达3万美元,阿联酋和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超过1.6万美元,沙特约9400美元。而也门、苏丹、科摩罗、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则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一)农业。由于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阿拉伯国家的农业普遍不发达,可耕地面积仅占地区总面积的8%左右,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粮食不能自给。主要农业国有:苏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伊拉克、也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橄榄、椰枣、花生、甜菜、阿拉伯胶等。 (二)工业。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包括石油及石化、炼铝、化肥、钢铁、纺织、食品加工、皮革制造等。 1、石化工业。海湾产油国的石化工业水平较高,其中最著名的石化企业是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udi Basic Instry Corporation,简称SABIC)。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一家沙特政府控股的中东最大的石化企业和全球主要的大型石化企业之一。2003年,公司的总资产为255亿美元。在全球化工业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石油下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产品包括:乙烯、工业气、聚乙烯、尿素等。2003年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达620万吨,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额约16亿美元,销售额占全球化工类产品的18%。SABIC公司在我国上海设有代表处。 2、炼铝工业。阿拉伯国家中主要的炼铝工业企业有两家:A. 迪拜铝业公司。目前年产量53.6万吨,是中东最大的炼铝厂。B. 巴林铝厂。该铝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炼铝厂之一,目前年产量超过50万吨,正在扩建的第5条生产线计划2005年投产,将把年产量提高到75万吨。 (三)金融。阿拉伯国家,特别是 “海合会”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市场,且主要集中于海湾国家,据估计,阿拉伯国家的海外资本达8000—100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股票和房地产等领域。同时,阿拉伯国家也是外国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尤其是那些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国家。 (四)对外贸易。外贸在阿拉伯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阿拉伯国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进口,其所生产的原油、化工产品、铝材等大部分供出口。2003年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额为4769多亿美元,其中出口约2890亿美元,进口1879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排前四位的是:沙特(约1000亿美元),阿联酋(约770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约300亿美元),科威特(约27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家用电器、纺织品、服装、食品、手工具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包括化工原料、化肥等)、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鲜花等)、矿产品、纺织品、手工艺品等。 欧盟、日本和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11%和10%。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较小,占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