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类投资情形涉及合并报表的是
A. (证券法)这里为什么强调是"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呢
净利润不是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是指排除这种情况,只要不是这种情况就不受限制。那么这种被排除的情况是指的什么呢?主要是合并报表以外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是非控制公司的投资收益,控制的子公司会纳入合并报表。
单个企业上市,不影响母公司合并报表,企业集团不需要跟着上市。
B. 涉及集团内部交易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合并报表的编制问题
因为企业持股比较只有20%
合并他们的内部交易顺销
借:长期股权投资3200
贷:投资收益2800
存货400
逆销
借:营业收入1000
贷:营业成本600
投资收益400
借:长期股权投资2800
贷:投资收益2800
C. 上市公司持有别家公司股份,不纳入合并报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一般只有控股的情况下才会合并报表,只是简单持股的话一般都计入投资收益
不然的话,我花100万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世界500强的企业我都入一点股,就可以合并报表的话,那不是轻松成为世界第一大企业?
D. 控股35%有没有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可能
没有可能,可合并报表时,需要达到下列条件一个:
1、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2、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3、直接和间接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A公司只有35%股份,没有半数以上,所以不能合并报表。
(4)股票类投资情形涉及合并报表的是扩展阅读: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首先就必须确定其合并范围。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子公司的范围,主要明确哪些子公司应当包括在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之内,哪些子公司应当排除在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之外。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具体如下: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表决权资本是指对企业有投票权,能够据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如股份制企业中的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中的投资者出资额等。当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股份时,母公司就拥有对该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能够操纵该被投资企业的股东大会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控制‘。
这种情况下,子公司实际上处于母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事实上的母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活动一体化。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母公司对其拥有控制权的最明显标志,因此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如A公司直接拥有B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的50.1%,这种情况下,B公司就成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将B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2.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间接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拥有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而B公司又拥有C公司70%的股份。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作为母公司通过其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C公司70%的股份,从而c公司也是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应当将c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这里必须注意的是,A公司间接拥有和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为前提的。
3.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是指母公司以直接方式拥有、控制某一被投资企业一定数量(半数以下)的表决权资本,同时又通过其他方式如通过子公司拥有、控制该被投资企业一定数量的表决权资本,两者合计拥有、控制该被投资企业超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资本。
例如,A公司拥有B公司70%的股份,拥有。C公司35%的股份;而B公司拥有c公司3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B公司作为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通过子公司。B公司间接拥有、控制C公司30%的股份,与直接拥有、控制的35%的股份合计,A公司共拥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合计为65%,从而C公司属于A公司的子公司,A公司编制合并合计报表时,也应当将c公司纳入其合并范围。
这里也必须注意的是,A公司间接拥有、控制C公司的股份是以B’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为前提的。在上例中,如果A公司只拥有B公司40%的股份时,则不能将C公司作为A公司的子公司处理,也就不能将其纳入A公司的合并范围。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半数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够控制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也就是等于能控制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样,也就使得该被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人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通过任免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从而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此时,该被投资企业也处于母公司的控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从而应当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这种情况是指母公司能够控制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会议,从而操纵公司董事会的经营决策,使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母公司的间接控制下进行,使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因此,也应当将其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E. 长期股权投资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各是什么意思
比如啊,有个A公司,这个公司全资投资了个B公司,还有个控股70%的c公司。 ABC三个公司平时都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自己都会编制自己的报表,这就叫个别报表。在12月31日,根据会计法,他们要编制合并报表,母公司为A,即编制主体,BC公司为被合并的企业报表,编制出来了,就叫合并报表
F. 作为投资股票的股东,我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看合并会计报表还是看母公司报表
都看 没坏处
G. 哪些长期股权投资 要在合并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的抵消分录有两种,一种是和子公司之间的抵消分录,一种是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消分录
先说第一种,合并报表是把母公司和子公司视为一个整体核算,但是如果单纯将母子公司报表加总,则会增加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举个例子,母公司向子公司投资取得控制权,母公司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确认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这笔资金就被重复计算了,因此在合并报表中要抵消这部分资产以及资产对应的所有者权益。但是如果母公司并没有获得子公司100%的股权,那么子公司少数股东手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不会被抵消的,因为这部分权益并不是母公司投入资金形成的。所以在合并报表中要先抵消子公司所有所有者权益,再确认没有被抵消的少数股东权益。
因此抵消分录为
借 所有者权益
贷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再说第二种,未实现内部损益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这种情况发生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下,因此被投资公司(b公司)并不是投资公司(a公司)的子公司,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但是如果a公司有其他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要对未实现内部损益进行调整。
先说逆流交易,是指b公司向a公司出售商品,假如原价80万,售价100万,a公司控股b公司30%股权。按理说b公司实现了收益20万,那么a公司对应应当确认长期股权投资6万。但b公司售出的这批商品有30%所有权属于a公司,相当于a公司自己向自己卖东西,所以这部分收益对a公司而言是不能确认收入的,因此要将这部分收益以及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抵消掉。即
借投资收益 6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万(1)
但是在合并报表中又不一样了,因为b公司并不是a公司的子公司,并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以我们不能抵消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同时公司的存货因为关联交易,实际价值被高估了6万(售价100万中有6万是a公司自己卖给自己的,实际价值应该减去这6万),我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调减,因此最后应该有以下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 6万
贷 存货 6万(2)
顺流交易情况下和逆流交易差不多,是指a公司向b公司出售商品,假如原价80万,售价100万,a公司控股b公司30%股权。这实现的20万收益中的30%,我们仍然认为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予以抵销,目前的要求是顺流交易与逆流交易低效的财务处理一致,即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但是这种做法目前引起了较大争议,因为顺流交易并未影响到b公司的利润。
合并报表中,b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而a公司对b公司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应该是通过营业收入和成本计算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个别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投资收益调整为营业收入和成本,即
借 营业收入 30
贷 营业成本 24
投资收益 6
H. 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角度,个别报表和和合并报表分别体现的是什么
个别财务报表里,长期股权投资体现的是在对被投资方所拥有的权益。
合并财务报表里,编制合并分录,对应“长期股权投资”一般没有余额。
I. 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表达什么意思
长期股权投资的抵消分录有两种,一种是和子公司之间的抵消分录,一种是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消分录
先说第一种,合并报表是把母公司和子公司视为一个整体核算,但是如果单纯将母子公司报表加总,则会增加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举个例子,母公司向子公司投资取得控制权,母公司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确认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这笔资金就被重复计算了,因此在合并报表中要抵消这部分资产以及资产对应的所有者权益。但是如果母公司并没有获得子公司100%的股权,那么子公司少数股东手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不会被抵消的,因为这部分权益并不是母公司投入资金形成的。所以在合并报表中要先抵消子公司所有所有者权益,再确认没有被抵消的少数股东权益。
因此抵消分录为
借
所有者权益
贷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再说第二种,未实现内部损益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这种情况发生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下,因此被投资公司(b公司)并不是投资公司(a公司)的子公司,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但是如果a公司有其他子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要对未实现内部损益进行调整。
先说逆流交易,是指b公司向a公司出售商品,假如原价80万,售价100万,a公司控股b公司30%股权。按理说b公司实现了收益20万,那么a公司对应应当确认长期股权投资6万。但b公司售出的这批商品有30%所有权属于a公司,相当于a公司自己向自己卖东西,所以这部分收益对a公司而言是不能确认收入的,因此要将这部分收益以及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抵消掉。即
借投资收益
6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万(1)
但是在合并报表中又不一样了,因为b公司并不是a公司的子公司,并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以我们不能抵消长期股权投资,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同时公司的存货因为关联交易,实际价值被高估了6万(售价100万中有6万是a公司自己卖给自己的,实际价值应该减去这6万),我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调减,因此最后应该有以下分录:
借
长期股权投资
6万
贷
存货
6万(2)
顺流交易情况下和逆流交易差不多,是指a公司向b公司出售商品,假如原价80万,售价100万,a公司控股b公司30%股权。这实现的20万收益中的30%,我们仍然认为是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予以抵销,目前的要求是顺流交易与逆流交易低效的财务处理一致,即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但是这种做法目前引起了较大争议,因为顺流交易并未影响到b公司的利润。
合并报表中,b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而a公司对b公司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应该是通过营业收入和成本计算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个别报表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投资收益调整为营业收入和成本,即
借
营业收入
30
贷
营业成本
24
投资收益
6
J. 求助: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关系
(1)如果A公司没有子公司,则没有合并财务报表,只有个别财务报表,对吗?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是怎么记录在财务报表中的?
答:是的,没有子公司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
由于A对B有30%的股权,形成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于B公司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情况,A公司要按30%的份额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如果由于B公司利润增加引起变化,对应科目调整投资收益,否则对应科目调整资本公积。
(2)如果A公司有子公司,就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对吗?在这种情况下,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上是如何记录的。
答:如果A公司有子公司,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如果B公司是A公司的子公司,在A公司个别报表中,该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即仅以投资时的成本反映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报表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要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后,与子公司B的所有者权益份额相抵销,合并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就不再含有对子公司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了,因为已经抵销掉了。
如果A公司有其它子公司,而对B公司的投资仍为30%,且无其它因素导致控制,则对B公司的投资仍按照具有重大影响情况下的权益法核算,同(1)中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