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投资 » 股票投资策略绩效评估方法

股票投资策略绩效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6-24 10:08:48

1. 当前企业最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是什么请列举其中一种评估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常用的绩效评估(绩效考核)方法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结果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业绩评定表法、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二是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比较法、行为锚定评价法、360度绩效评估法等;三是特质性的绩效评估方法,例如,图解式评估量表等。
例如:业绩评定表法,是一种出现比较早及常用的方法,它是利用所规定的绩效因素(例如,完成工作的质量,数量等)对工作进行评估,把工作的业绩与规定表中的因素进行逐一对比打分,然后得出工作业绩的最终结果,它分为几个等级,例如优秀、良好、一般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作定量比较,评估标准比较明确,便于做出评价结果。它的缺点是标准的确定性问题,需要对工作必须相当了解的评定表制定者;评估者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如实评估。

2. 四种基金绩效评价法

基金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衡量绩效的客观有效的度量方法,也关系到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和业绩归因分析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非常薄弱,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还基本停留在国外90年代的理论水平,在实证研究上也比较缺乏。
国外近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数量分析的方法被大量地引入基金绩效评价。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不断发展,基金绩效评价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实证分析,而实证分析的结果又反过来对相关的金融理论和假设进行了验证。事实上,许多在金融投资理论界存在争议的假设依然能够在基金绩效评价的领域发现其踪迹。
国外对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有着长期的历史、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实证研究,而我国目前还基本处在开始的阶段。这是因为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时间较短,即使以90年代初期各地不规范设立的基金(如蓝天基金、天骥基金和广发基金等)算起,也不过10余年的时间。若以1998年3月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成立算起也仅几年的时间。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基金规模(份额)并不随基金绩效发生变动,封闭式基金的发行长期处于超额认购的局面,加之持有人主要是通过封闭式基金的交易获取价差收益而不是通过净值增长获得资本利得,因此无论是管理公司、持有人、监管层和独立第三方对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并不系统和深入。从2001年华安基金公司在中国市场发行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起,截至2005年12月28日,共有217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其中开放式基金163只,封闭式基金54只。按照证监会11月底的统计数据,目前证券投资基金的净值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共有52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正式管理基金的是49家;与迅猛增长的基金市场相比,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还远远落在后面。
国外的绩效评价具有较长的历史。60年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价格行为理论,奠定了现代基金评价理论的基石。特别是Sharpe/Lintner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PAM),更是基金绩效评价的基础。Treynor、Sharpe和Jensen几乎同时分别提出了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这才使绩效评价能够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上进行比较。尽管他们在衡量风险的指标选取上有所不同(Sharpe指数采用的是全部风险)。CPAM模型历史久远而且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例如Malkiel,1995和Ferson、Schadt,1996)。不过这个理论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RichardRoll1977,1978,AdmatiandRoss,1985,和DybvigandRoss,1985a,b)。例如,使用证券市场线来进行绩效评价是“不确定的”。使用这种方法来判断绩效有时会被视为“无望的”(AdmatiandRoss,1985,p.16)和“总体而言任何事情皆有可能。”(DybvigandRoss,1985a, p.383)
针对上述的批评,又有一些改进的指标被提出。例如信息率,即是改进的詹森指数,通过单位非系统风险的超常收益率对基金投资业绩进行评价。1997年诺奖得主FrancoModigliani和其孙女LeahModigliani把国债引入证券投资的实际资产组合,构建一个虚拟的资产组合,使其总风险等于市场组合的风险,通过比较虚拟资产组合与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来评价基金业绩,该种方法被命名为M2.
2000年Muralidhar认为Sharp值、信息率、M2法不足以有效地进行组合构建和基金业绩排序,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组合和基准之间标准差的差异调整不够,并且忽略了“组合和基准的相关性”常导致错误排序和评价。鉴于此,Muralidhar提出了M3测度方法。Stutzer(2000)在损失厌恶理论基础上,假定投资者选择最大可能地回避风险,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即衰减度(ProbabilityofDecayRate),该指标最大的特点在于允许收益率收敛于各种分布。当收益率收敛于非正态分布式衰减度对于偏度和峰度敏感性较高,正偏度的基金风险趋小。
此外,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业绩归因、绩效的持续性、基金风格、绩效评估的一致性、基准组合的有效性和资产配置分析等方面,也是国外近期基金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
Treynor&Mazuy(1966)首次提出的二次方程模型(T-M模型)可以用来检验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经理预测风险资产的收益高于或低于无风险利率的能力。Heriksson&Merton(1981)则提出在CPAM模型中增加一个二项式随机变量,称之为双β模型(H-M模型)。Bhattacharya&Pfleiderer(1983)对H-M模型的研究表明,经过他们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判断基金经理是否正确地利用了正确的信息。Connor&Kora jczyk(1991)的研究表明在基金组合与市场收益率之间有协偏度(Co-skewness)时,T-M和H-M模型会得到错误的结论。Grinblatt&Titman(1989,1994)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PPW)的模型,此模型通过计算期内各时期的超额收益率的加权收益率,给出了择股和择时能力的综合检验结果。此外,Chang&Lewellen(1984)基于APT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引入变量β1和β2,通过计算它们的差来判断资产管理人的择时能力。
Fama(1972)最早对基金绩效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著名的Fama模型。Fama的模型建立在CAPM模型有效的前提上,他将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分为“选择回报”(由分散回报和净选择回报组成)和“风险回报”(由投资者风险回报和经理人风险回报组成)两部分。Brinson,Hood&Beebower(1986)提出的BHB模型则将资产组合与基准组合的差异归因于择时、择股和交互作用三类。但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遭到了许多批评,如Hensel,Ezra&Ilkiw(1991),JohnNuttall(1998)等。
绩效的持续性是绩效评价的又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如果基金绩效是持续的,则绩效评价的结果对投资者而言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尽管关于绩效持续性的研究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不过近来众多的研究比较倾向于认为基金的绩效具有较为显著的持续性。如Brown&Goetzmann(1995)认为基金“短期内”具有持续性。比较常用的检验方式有半期平均秩差检验法和交叉积比率(CPRCrossProctRadio)法。半期平均秩差检验法是通过将基金按时间分为前后时间相等的两部份,并分别计算其秩。如果这两段的秩相等,则表明该基金的业绩在全部基金的排名保持稳定状态,其业绩具有长期的稳定性。CPR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基金绩效与所有基金的中位值相比较,将比较结果高者标为W(win),低于中位值者标为L(lost)。定义CPR=WW LL/(WL LW)。CPR的取值范围为(0,+∞),如果绩效的持续性越差,CPR值越接近0,反之若持续性越强,CPR值越接近正无穷。据Carhart(1997)的观点,短期的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应归咎于持有的好或差的股票,长期的持续性则是由于费率结构的设计不同。
基金的风格研究是对基金的投资和收益特点进行的研究。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和产品设计竞争的加剧,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许多类型和风格差异的基金。因此基金的风格研究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基金风格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因素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最早的风格研究方法是所谓的HBS(HoldingsBasedStyleAnalysis)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基金披露的全部持股信息进行分析而进行。缺点是无法有效地剔除“披露日修饰”行为。1992年夏普(Sharpe)采用12因素模型(这12个因素是短期票据、中期政府债、长期政府债、公司债、抵押证券、大盘价值股票、大盘成长股票、中盘股票、小盘股票、非美国债券、日本股票和欧洲股票)进行研究,这种方法被称为RBS(ReturnBasedStyleAnalysis)。RBS方法将基金收益分解为风格收益和选择收益。模型中因素的选取遵循排他、无遗漏和易于获得等原则。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各种因素模型出现。而特征分析法有MSB(MorningstarStyleBox)方法等。晨星风格箱法(MSB)由著名的晨星公司于1992年提出并于2002年进行了改进。它首先根据资产组合中各股票市值规模的大小将其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再在划分的每个市值区间根据定义的算法计算其价值和成长得分,最后将其定位到基金风格箱里的不同位置。
GolloandLockwood(1999)对1983-1991期间更换了经理人的共同基金的业绩、风险及投资风格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当用公司规模、价值/成长重新对基金进行分类时,发现有多于65%的基金在改变管理之后投资风格也发生了改变。
绩效评估的一致性是研究和比较基金绩效评价的诸方法结果差异性的。不过该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少,国内目前还只有王聪(2001)对多重比较法等概念进行了一些介绍。评估一致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Spearman秩相关检验、Kendall协同检验和多重比较法等。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是通过对两种绩效评估方法所形成秩序列的相关性,判断两方法是否一致。如果该两种方法的秩(排序的差的平方)较小,则表明该两种方法对基金的评估具备一致性。Kendall协同检验是在相关系数检验法上发展的。其中Kendall协同系数定义为12S/m2n(n2-1)。W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W的值越大,诸绩效评估方法具备越强的一致性。极端地,W取值1时说明所有的绩效评估方法结果完全相同。经过Kendall协同检验,具有一致性的基金可以通过多重比较法来进行总体业绩评估。
国内关于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从已发表的文章和收集的资料来看,国内的研究还局限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实证研究,更多地是对某种单独的理论或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和缺少理论上的创新。
[编辑]

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1]
1、夏普(Sharpe)指数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夏普于1966年发表《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用基金承担单位总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来衡量基金业绩,这就是夏普指数。夏普指数通过一定评价期内,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超过无风险收益率部分与基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之比来衡量基金的绩效。计算公式为:
Sp = (rp-rf)/σp
其中,Sp为夏普指数,rp为基金组合的实际收益, rf为无风险收益率, σp 为基金收益率所对应的标准差。
夏普指数的理论依据是资本资产模型(CAPM模型),以资本市场线(CML)为评价的基点,如果基金证券组合的夏普指数大于市场证券组合M的夏普指数,则该基金组合就位于CML之上,表明其表现好于市场;反之,如果基金投资组合P的夏普指数小于市场证券组合M的夏普指数,则该基金组合就位于CML之下,表明其表现劣于市场。因此,可以认为,夏普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绩效就越好;反之,基金绩效就越差。
2、特雷诺(Treynor)指数简介
杰克·特雷诺1965年发表《如何评价投资基金的管理》一文,认为足够的证券组合可以消除单一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那么系统风险就可以较好地刻画基金的风险,即与收益率变动相联系应为系统性风险。因此,特雷诺指数采用在一段时间内证券组合的平均风
险报酬与其系统性风险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基金的绩效。这就是特雷诺指数,它等于基金的超额收益与其系统风险测度β之比。
计算公式为:
Tp = (rp-rf)/ βp
其中,Tp为特雷诺指数;βp表示基金投资组合的β系数,是投资组合要承担的系统风险。
特雷诺业绩指数的理论依据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但是是以证券市场线(SML)为评价的基点,当市场处于平衡时,所有的资产组合都落在SML上,即SML的斜率就表示市场证券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当基金投资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大于SML的斜率时, 该投资组合就位于SML线之上,表明其表现优于市场表现;反之,当基金投资组合的特雷诺指数小于SML的斜率时,该投资基金组合位于SML线之下,表明其表现劣于市场表现。所以,特雷诺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绩效就越好;反之,基金的绩效就越差。
3、詹森(Jensen)指数简介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1968年发表《1945-1964年间共同基金的业绩》一文,提出了一种评价基金业绩德绝对指标,即詹森指数。他认为,基金投资组合的额外收益可衡量基金额外信息的价值,因而可以衡量基金的投资业绩,其计算公式为:
Jp=rp-[rf+βp(rm-rf)]
----Jp为詹森指数。
詹森业绩指数,又称为α值,它反映了基金与市场整体之间的绩效差异。詹森指数也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根据SML来估计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其实质是反映证券投资组合收益率与按该组合的β系数算出来的均衡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当然,差额越大,也就是詹森系数越大,反映基金运作效果越好。如果为正值,则说明基金经理有超常的选股能力,被评价基金与市场相比,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业绩良好;为负值则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欠佳,不能跑过指数,被评价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相比较整体表现差;为零则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一般,只能与指数持平。

3. 股票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你好,股票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
(1)、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以企业内在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决定企业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入手(一般经济学范式),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轨迹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并长期持有”,在安全边际消失后卖出。
(2)、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以股价涨跌的直观行为表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形态和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K线图表与技术指标入手(数理或牛顿范式),对股市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有三个颇具争议的前提假设,即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价格以趋势方式波动;历史会重演。国内比较流行的技术分析方法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
(3)、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以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内在属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节律性等方面入手(生物学或达尔文范式),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演化分析从股市波动的本质属性出发,认为股市波动的各种复杂因果关系或者现象,都可以从生命运动的基本原理中,找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合理解释,并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博弈决策框架,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4. 股票投资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一、股票投资目的
1.获利;即作为一般的证券投资,获取股利收入及股票买卖差价。
2.控股;即通过购买某一企业的大量股票达到控制该企业的目的。

二、股票投资分析方法
主要有四大类: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量化分析法、演化分析法。
1、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通过对决定股票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状况,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和合理价值,与股票市场价进行比较,相应形成买卖的建议。 基本分析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研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等),经济指标(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胀率,利率,汇率等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行业分析。分析产业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分析。具体分析企业行业地位,市场前景,财务状况。

2、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从股票的成交量,价格,达到这些价格和成交量所用的时间,价格波动的空间几个方面分析走势并预测未来。目前常用的有K线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趋势线理论和技术指标分析等,在后面将做详细分析。
3、量化分析法
量化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的方法对股票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涨跌的概率,将量化分析方法设定为:
a. 趋势判断型量化投资策略
判断趋势型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通过对大盘或者个股的趋势判断,进行相应的投资操作。如果判断是趋势向上则做多,如果判断趋势向下则做空,如果判断趋势盘整,则进行高抛低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收益率高,缺点是风险大。一旦判断错误则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所以趋势型投资方法适合于风险承受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在承担大风险的情况下,也会有机会获得高额收益。
b.波动率判断型量化投资策略
判断波动率型投资方法,本质上是试图消除系统性风险,赚取稳健的收益。这种方法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套利,即对一个或者N个品种,进行买入同时并卖出另外一个或N个品种的操作,这也叫做对冲交易。这种方法无论在大盘哪个方向波动,向上也好,向下也好,都可以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在牛市中,这种方法收益率不会超越基准,但是在熊市中,它可以避免大的损失,还能有一些不错的收益。
股指期货套利是在股票和股指期货之间的对冲操作,商品期货是在不同的期货品种之间,统计套利是在有相关性的品种之间,期权套利则是在看涨看跌期权之间的对冲。
4、演化分析法
演化分析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股价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
演化分析法认为股市运作的背后具有很强的生物进化逻辑,所有市场行为都受到生物进化法则的广泛制约,只要多从“生物本能”和“适应与竞争”的角度观察市场,就可以找到持续性盈利的思路、线索和方法。

5. 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哪几种,请说出至少3种,并评价其优劣特点?

第一种,MBO,又称目标管理法,其优势是可以将公司的战略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的身上。大家的努力方向明确,清晰,也便于激励、考核;不足就是成本较高,需要上下都明白一致这么分解的根据和理由是什么,才可以达到有效的激励;
第二种,强制分步法,其优势就是较能快速的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员工的能力、绩效排序;其不足也是来源于优势,用于分布的比例的来源,及一定要排出个上中下,会造成不公平合理,和最后的几名其绩效也不是差的情况出现;
第三种,行为量表法,我的理解就是其优势就是能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采用符合公司需要的行为,并辅助于出现的比例来计算总分,来对比员工的绩效;不足之处就是成本也很高,不能全面的衡量员工的所有工作行为,行为对应的比重的选择也要看用工具的人的水平的。
其中MBO应该说是属于常见的一种,而强制分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绩效考核的方法,因为强制分布的依据是什么,结果是怎么出来的,是要考究的。那么目前通常使用比较多的集中考核方法,我个人认为有:KPI、BSC、MBO、360度,以上这么几种。
那么MBO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选手回答的比较好,确实是常见的考核方式之一,他的优点是能将任务和目标分解落实下去,使工作清晰。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目标很难制定和明确,比如目标的商定过程比较花成本,上下沟通等等。
其次是BSC,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严格来说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那么也正因为是战略管理工具,所以可以分解作为绩效考核方法。他的优点是维度很全面,财务、客户、内部、发展,是严格基于战略的分解落地;缺点在目前的中国企业的适用性和高要求性,因为大部分的企业连战略是什么都是一个问题,那么没有上就没有下,同时对管理规范性的要求也很高。
再说说360度评价,优点很明显,上级、下属、同级、客户等等全方位的评价。能够比较综合的反映此人的情况,而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操作中很容易出现人际关系导向,即人际关系号的人,给你高分,人际关系差的人,分数很低,而不是实际工作的表现。同时评价很难量化,因此,建议360度考评,最好不要作为绩效考核结果,有一些导向,而作为个人改善的参考,最合适。
最后是KPI,这是用的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关键绩效指标。那么根据此人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然后考核。优点是紧扣工作职责,和阶段性目标。缺点是KPI指标不同阶段考核不同,同时指标值不好确定,以及有些岗位KPI很难量化,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么多,同时小猪说的末位淘汰制,我个人认为严格来说,也不算绩效考核方法,这个和强制分布是一个道理,是通过一些方法得出了结果。那么结果如何应用,这个更合适强制分布或末位淘汰,强制分布或末位淘汰是绩效结果的应用。
MARK:
不同的教育形式对于考核方法的分类不同,小字母列出的考核的几种方法在人力资源学习课上也经常有老师是这样分的。也不能算不对,呵呵。不过我们常说的几种方法就如大鱼讲的MBO\KPI\BSC\360.
以下个人愚见:
任何的绩效考核方法都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不管是MBO、强制分布法、目标量表法、KPI、BSC。最终这些考核方法所涉及到的考核指标必须要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如果与战略不表毫无关联的考核指标都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一个成熟的制造型企业,个人相对倾向于用逻辑KPI方式进行考核,就是根据公司经营考核指标通过逻辑树形式进行层层分解,每个部门领到相对口的几个最重要的指标。这样,既结合了战略目标的分解,又不像BSC一样指标繁多,像360度一样比较繁琐。当然,有些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可能不一定与企业经营指标全部能够匹配,所以量化的工作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说一句,没有一种考核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企业需要找的是适合于企业需要的考核方式。
我想再补充一点,绩效考核的方法不是只有独立使用的,很多企业里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或者针对不同岗位人群用不同的考核方法。

序号3:培训效果一直是培训的老大难的问题,假设你是培训专员,你会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去提升你们公司的培训效果?
我会把目前非常显性的并且继续要培训的内容列出来,和老大分析,如果不培训,将会产生多大的损失,第一点;
第二点:再把目前需要培训的付费用给列出来,如果差距明显大于所需费用,那么目前就急需要培训;
第三:如何去动员老板乐意花钱去解决问题呢?首先让老板去成当下培训师的角色,看他会不会讲,或者说可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老板不能解决且又是当下最为优先解决的问题,(那个老板会眼睁睁地看着公司非常显眼的问题不去解决呢?),那么老板会违背自己不愿花钱请外训师的想法去聘请外训师得。若果这次能够将当下破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培训而解决掉,也取得很好的效果,那么对于日后的培训老板会很乐于支持的。
欣欣的回答跟我的答案还有有些许的偏离,不过每个企业实际情况不一样,也许这些是他们企业的现状。也是她目前所要考虑的,她更多地谈到了培训资源的问题,这点确实蛮重要的,没有老板的支持,要有效果很难。
我们来回顾一下问题:你会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去提升你们公司的培训效果?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培训的目的,所有的培训都离不开这以下几个:传授知识、提升技能、改变态度,要知道这几点达成没有。
培训前得有员工的现状记录数据,培训后才能进行对比,个人觉得,提升培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训需求的来源是否科学。如果我们开展的培训不是公司和员工需要的,就会出现员工不参与或应付式参与,这样的培训会有效果吗?
2、培训的计划要明确。培训需要有计划性,才能确保培训有效的落地和执行。计划工作要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有:明确的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地点、对象、讲师、教材、课时、授课方式方法、效果评估等等。
3、培训形式多样化,寓乐于教。一提到培训,很多人就想到填鸭式,大家已经非常厌倦这种形式,所以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讲故事,角色扮演、做游戏等授课方式相结合,使学员对课程既听得懂,又懂得用,课程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
4、培训与员工利益挂钩。培训一定要与员工的工作绩效紧密挂钩,使得员工投入到培训中来。爱好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有良好培训效果,员工业绩提升,则绩效工资和奖金提升。企业要通过绩效评价,培训制度的彻底推广,来保证培训效果。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
5、老板及管理层对培训的重视。首先第一步是培训资源的支持,例如培训设施、费用、讲师资源等。其次,是公司高层重视和支持并参与培训,中层干部才会跟进,基层员工才会效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6、采用最前沿的培训方式——行动学习。行动学习作为一种培训新概念已经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广泛运用,巨无霸华润集团作为国内行动学习运用的先驱,在取得巨大成效后成为国内企业竞相模仿和关注的焦点。它是本着解决问题和提升学员的技能和能力为出发点的培训,所以培训的效果非常明显且直观。

6. 股票价值评估方法有哪些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根据每股收益选择的数据不同,市盈率可分为三种: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预测股价、对股价估值时一般采用动态市盈率,其计算公式为:

股价=动态市盈率×每股收益(预测值)

其中,市盈率一般采用企业所在细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市盈率可以提高10%或以上;每股收益选用的是预测的未来这家公司能够保持稳定的每股收益(可选用券商研报中给出的EPS预测值)。

盈率适合对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进行估值,下图有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的行业,它们的估值就比较高。由于市盈率与公司的增长率相关,不同行业的增长率不同,所以不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市盈率比较意义不大。

所以,市盈率的对比,要多和自己比(趋势对比),多跟同行企业比(横向对比)。

二、PEG估值法

用市盈率估值有其局限性。我们都知道市盈率代表这只股票收回投资成本所需要的时间,市盈率=10表示这只股票的投资回收期是10年。但有的股票的市盈率可达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适了。

这就需要PEG估值法上场了。也就是将市盈率和公司业绩成长性相对比,即市盈率相对于利润增长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PEG=P/E÷G

=市盈率÷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每股收益)

一般来讲,选择股票时PEG越小越好,越安全。但PEG>1不代表股票一定被高估了,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为12,但同行业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则该公司的PEG虽然已经高于1,但价值仍可能被低估。

三、市净率估值法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

计算公式为:

市净率=股价÷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

股价=市净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净资产。

这种估值方法适用于净资产规模大且比较稳定的企业,如钢铁、煤炭、建筑等传统企业可以使用。但IT、咨询等资产规模较小、人力成本占主导的企业就不适用。分析的时候依旧延续“同行比、历史比”的原则,通常市净率越低,表明投资越安全。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

食品制造业的市净率>信息技术行业>制造业>采矿业。

下面是今年10月份申万各行业的市净率排行榜。银行股的市净率最低;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净率最高;65%的企业的市净率在1—2之间。这是否意味着银行股被低估了呢?

未必。因为银行有很多不良资产。这也是市净率估值法的局限性。企业的机械设备、办公用品都是会减值的,但通过历史成本计价的市净率并不能反映这一情况。所以不要以为买了市净率低的股票就是捡到了便宜货,可能它们的实际价值早已低于账面价值。

四、市现率

市现率=每股股价/每股自由现金流。市现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增加额越多,经营压力越小。换言之:

一只股票的市价除以每股现金流量得到的数字,就代表着你从这只股票上用现金收回投资成本需要多少年。市现率越低,说明你收回成本的时间越短,就越值得投资。

五、DCF估值法

DCF,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指的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通过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说白了就是把明年的100块钱换算到今天,它会值多少钱?

假定未来3年内,企业每年年末都能收到100元,那么这300元钱折合到现在是多少钱呢?

根据现值计算公式,我们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现率为10%。套入公式中,结果如下:

第一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2,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现后=100/(1+10%)3,③

最后把三年的折现值加在一起,即①+②+③,就是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还是那句话,这方法理论上很完美,但不如市现率好用。

7. 常用的股票,债券,基金的绩效评价方法分别有哪些

股票
主要是看公司有没有好的年收益和发展前途

债券
主要是看它的安全性和年利率

基金

要看它的业绩比它的比较基准好多少
因为基金有很多种

有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待
不同性质的基金是不能比较好坏的.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方面的基金

8. 股票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您好,股票投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演化分析。

热点内容
航新科技股票代码 发布:2025-07-15 23:10:46 浏览:188
交行的券商理财怎么样 发布:2025-07-15 23:05:35 浏览:127
亚光科技股票历史价格 发布:2025-07-15 23:04:54 浏览:321
股市大盘下跌如何影响个股上涨 发布:2025-07-15 23:04:07 浏览:783
天鼎银行金融贷款怎么样 发布:2025-07-15 22:55:55 浏览:568
h股市值是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5-07-15 22:51:14 浏览:66
股权收益如何固定 发布:2025-07-15 22:29:04 浏览:883
中漫石油股票历史价格 发布:2025-07-15 22:02:08 浏览:993
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因素 发布:2025-07-15 21:55:57 浏览:128
环保板块基金哪个获益好 发布:2025-07-15 21:41:22 浏览: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