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以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Ⅰ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投资成本是指什么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
(d
占被投资方净资产的份额
)
解析: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Ⅱ 通过发行股票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是什么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举个例子,发行股票,每股票面值1元,发行价5元,共发行1000股,并以此取得对B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5000
贷:股本 1000
贷:资本公积 4000
你可以把上面过程看成2个过程,先发股取得现金,再对外投资。因此,并非如你所说什么都没有付过,为取得长投实际支付了对价的。
Ⅲ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这个地方只是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明细科目。
资本公积只有两个明细科目:
1、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冲减,则要看明细账中“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明细科目余额是否够冲减的。如果不够,则冲减留存收益。
首先要明确,是看投资方(出钱那一方,你例子中的甲方)的资本公积是否够冲减。
其次,分两种情况:
1、做题目。题目中一般会这样说,“投资方资本公积余额为多少(其中资本溢价是多少)”,这时以给出的资本溢价为限进行冲减;如果只给出了资本公积的余额,而没有说明资本溢价是多少,那就视同都是资本溢价。
2、实务中。拿过明细账来看一下就知道是多少了。
Ⅳ 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
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6亿+50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亿-1000万
银存 50万
非统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万股*10元+50万
贷:股本 1000万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0万股*10元-1000万
银存 50万
可能不太对,只供参考!
Ⅳ 同一控制下发行股票实现企业合并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楼下那哥们儿抄书,我就来个白话的。
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所占被投资企业账面总权益份额作为初始金额。贷记股本,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方。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 佣金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直接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总结:同一控制的,按照账面价值核算。非同一控制和合并方式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均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Ⅵ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 (D 占被投资方净资产的份额 )
解析: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
Ⅶ 以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要以什么作为“股本”金额
股权投资( Equity Investment),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指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股权投资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3)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
(4)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Ⅷ 长期股权投资控制同一控制下的是按照账面价值入账吧
是的,长期股权投资控制同一控制下的是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五条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8)同一控制下以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
则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所享份额的公允价值作为它的初始价值,将二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
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
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投资企业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企业应当定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逐项进行检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检查一次。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
Ⅸ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 (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 (D 占被投资方净资产的份额 )
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
(9)同一控制下以发行股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分别做出规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新旧准则存在明显差别:原准则以投出资产的帐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而新准则是以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的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Ⅹ 非同一控制下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购买方如何做会计处理
回复stone_ 的帖子按照 处理,证监会的掌握标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