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构成长期股票投资成本的
㈠ 长期股票投资下成本法核算.
甲公司分得的股利是投资前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利润分配得来的.与你的投资无关.因此肯定不能作为你的投资收益.而应做为你的投资收回.
㈡ 下列构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有()
首先说明一下,答案有两种情况,ABD或者AD,去年10月解释公告4出台以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审计费不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是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价就是你付出资产的价值。
A答案正确,权益法下,说明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是属于企业合并的类型,按照准则要求,除企业合并方式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
B答案上面解释过了,可能对可能不对。
C答案错误,发行权益性证券做为对价发生的手续费应该计入权益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即冲减资本公积。
D答案正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
针对C答案和D答案的区别,举个例子。
甲公司以发行股票100万股获得了乙公司100%的股权,每股面值1元,当日股票市场价格为5元/股,甲公司为发行股票支付了发行商佣金20万。
在这道题中,甲公司付出的对价即100万股股票的公允价值100*5=500万,支付给发行商的佣金20万即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
甲公司会计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
贷:股本 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2)支付的发行商佣金冲减权益性证券的入账价值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
贷:银行存款 20
㈢ 持股比例超过20%的长期股权投资,何种情况下可以成本法核算
一般在判断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时判断的标准是公司对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持股比例在》=20%并且《=50%是采用权益法(企业另一企业具有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当持股比例超过50%,或者小于20%并且该股份在公开市场上没有报价,这时采用成本法核算。
有无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也是在股权比例上。但是也有持股比例达不到50%但采用成本法的例子,这就是依据会计中的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比如虽然持股比例达不到50%,但是:1、在关联企业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拥有一半以上的表决权资本;或者2、依据能够任免关联企业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中大部分成员;或者3、可以控制董事会或者类似权力机构表决权资本半数以上;或者4、依据章程,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获得关联企业50%级以上的股份等等。
㈣ 下列各项中,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的是
单选题选A,多选题选AB,因为直接相关税金在不形成控股合并时需要计入成本
㈤ 通过发行股票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是什么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举个例子,发行股票,每股票面值1元,发行价5元,共发行1000股,并以此取得对B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5000
贷:股本 1000
贷:资本公积 4000
你可以把上面过程看成2个过程,先发股取得现金,再对外投资。因此,并非如你所说什么都没有付过,为取得长投实际支付了对价的。
㈥ 下列各项中,可能构成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有( )。
摘自http://..com/question/352727439.html
首先说明一下,答案有两种情况,ABD或者AD,去年10月解释公告4出台以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发生的审计费不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而是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价就是你付出资产的价值。
A答案正确,权益法下,说明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是属于企业合并的类型,按照准则要求,除企业合并方式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费用。
B答案上面解释过了,可能对可能不对。
C答案错误,发行权益性证券做为对价发生的手续费应该计入权益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即冲减资本公积。
D答案正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为支付对价的公允。
针对C答案和D答案的区别,举个例子。
甲公司以发行股票100万股获得了乙公司100%的股权,每股面值1元,当日股票市场价格为5元/股,甲公司为发行股票支付了发行商佣金20万。
在这道题中,甲公司付出的对价即100万股股票的公允价值100*5=500万,支付给发行商的佣金20万即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
甲公司会计处理: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
贷:股本 1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2)支付的发行商佣金冲减权益性证券的入账价值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
贷:银行存款 20
㈦ 长期股票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票投资的一般程序如下:
(1)除追加或收回投资(例如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为投资)外,长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
(2)股票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证券公司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中属于本公司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例]强盛证券公司20×2年3月5日购人中维通公司股票2000股,每股实际价格15元,20×3年4月30日中维通公司宣布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5元。20×3年5月10日证券公司收到中维通公司的现金股利1000元。强盛证券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20×2年3月5日购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20×3年4月30日宣布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1000
贷:投资收益1000
20×3年5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股利 1000
但是,证券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 强盛证券公司20×2年2月2日购人海天公司10000股,占该公司普通股总额的10%,并准备长期持有。实际投资成本为250000元。海天公司于20×2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1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0.15元。假设海天公司20×2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4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400000元;20×2年实现净利润480000元;海天公司20×3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每股0.30元。强盛证券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20×2年2月2日买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250000
贷:银行存款250000
(2)20×2年5月2日派发20×1年现金股利时,由于强盛证券公司20×1年尚未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15000(150000×10%)元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借:银行存款1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15000
(3)20×3年5月1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一投资企业已冲减的投资成本。
即(450000-440000)×10%-15000=-14000(元)
注: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48000×11÷12=-44000(元)
应确认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取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即(300000×10%)-(-14000)=44000(元)
借:应收股利----海天公司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海天公司14000
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44000
㈧ 下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何计算
呵呵,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说实话,你这个问题太简单了。
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
最难的是:成本法转权益法(追加形成、减少形成)
第二难的是:权益法后续计量(产生净损益后,公允价值折旧影响、会计期间影响、内部交易影响;非净损益影响)
最简单的就是:成本法后续计量、权益法转成本法、长投减值、长投处置、还有就是你问的各种取得方式的初始成本
(以上我说的这些就是本章所有内容了)
------------------------------------------------------------------------------------------------------
现在来说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吧,各种情况下各种方式取得初始投资,怎么确认长投成本。
一、考虑是否牵涉合并
一开始,你先别管是否同一控制,首先你要考虑的是,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投)是不是牵涉合并。合并就是说这一笔长投下来,是不是掌握了被投资方50%的股权。如果一笔下来形成了合并,当然就要用成本法来核算了。【ps:所以在取得投资时不存在你题目当中:4、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权益法)。权益法和成本法都是后续计量用的,取得时,只考虑是按照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取得,至于后面用什么方法核算,在取得的这一瞬间,不用考虑】
1、发生合并
这时候咱们就要考虑双方是否存在同一控制,为什么呢?
1-1、属于同一控制,就要按账面价值确定初始投资。后续用成本法核算。【注:这个账面价值说的是控制你们的老大,老大的账面价值。当然老大的账面价值也可以是老大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反正老大用的是成本法后续计量】
1-2、非同一控制就要使用公允价值确定初始投资。后续用成本法核算。【注:没有共同的老大了,只好按公允来计算了】
2、未发生合并
1-1、属于同一控制的,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后续根据情况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
1-2、非同一控制的,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后续根据情况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
二、考虑具体的购买方式。
取得任何资产无外乎两种办法。要么花钱(贷记各种资产或者负债),要么增股(增加所有者权益)。
总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不会变。
再来具体看长投的取得:
1、用钱买:直接按花的钱确认投资成本。贷记银行存款。
2、用商品买:视同销售存货取得钱后,用钱买。贷记主营业务收入。需要结转存货成本
3、用固定资产买:相当于固定资产清理,清理所得买。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结转折旧减值
4、用无形资产买:相当于出售无形资产。直接贷记该无形资产就行
------------------------以上都是花钱买的意思,以下是增股买--------------------------
5、发行权益证券买:以发行的股票的公允价值确认成本
借:长投
贷:股本(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票公允价值和股票面值的差额)
6、投资人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合同约定的价格,合同价不公允的除外
借:长投(合同约定)
贷:股本(买了咱们公司多少股份)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其实这种情况,相当于那自己的股权交换别人的股权,双方都享有对方
-----------------------------------------------------------------------------------------
全部内容纯手打,纯原创。如有纰漏还望指出,希望能帮到你。
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方法
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
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初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不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借/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
注: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实现净利润、发生亏损,投资单位不做账务处理
(9)可以构成长期股票投资成本的扩展阅读:
一、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一)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
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权益法核算的范围
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