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股票 » 美国保险股票历史

美国保险股票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5-25 23:10:30

㈠ 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的历史背景

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AFLAC)
保罗 ──AFLAC 的员工称为“保罗先生” ──认为,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三兄弟没有“固守于保险业务的传统套路”。他们让思维自由发挥,用新的、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业务。所以,就像雷·克罗克(Ray Kroc)找到了销售汉堡的秘诀、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发现了经营零售业的方法一样,约翰·阿莫斯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业务创新。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AFLAC 的增长稳步而快速,后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但它的业务仍然主要集中在南方,并且只有一个产品。到这个时候,公司已经将总部设在哥伦布, 而约翰阿莫斯在当地也成了大人物。他总是身穿白色三件套的形象为人熟知。他和兄弟们完成了他们来哥伦布时想要完成的 事业:创立公司并发家致富。
然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至少约翰和保罗这么认为(比尔在 70 年代末退休)。这并不是说他们很贪婪(阿莫斯家族是非常慷慨的慈善家),而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力量,驱使他们去找寻并征服新的领域,去打造一家大公司──不但在哥伦布市或佐治亚州属于大公司,而且在美国也属于大公司。为此,AFLAC 全力进军日本市场。1970 年,约翰阿莫斯参观了大坂世界博览会。在那里,他看到整个城市的日本人都戴著白色的外科专业手术口罩。当他问及原因时,得知日本人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感染风寒。他立刻想到:有如此强烈健康意识的人群,对购买补充性癌症保险的机会一定是很欢迎的。他是对的。
那时的日本不允许外来保险公司经营。经过了四年的争取,AFLAC 成为战后第一家获得日本政府经营许可的外国保险公司。保罗阿莫斯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公司还太小,没人认为它会成功。 有得必有失。在你成长为《财富》500 强公司的同时,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你必须建立起能消除错误的体制,但同时也减少了人性化的交流。你必须按规矩行事,但这也助长了官僚作风。对首席执行官来说,要了解公司每个人的情况,即使说不是不可能做到,也是很难做到的。公司变得过大,许多宝贵的传统就会难以为继。所有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在 AFLAC 发生了。
老职工仍然记得约翰·阿莫斯的太太带著她自制的冰激凌来公司与员工分享,也记得约翰和保罗会为大家煎炸他们从深海钓回来的鱼。约翰阿莫斯以前住在一个建在公司停车场顶部的房子里,他总想离办公地近一点。而现在那里已人去楼空。人们都记得,约翰去世的时候他们有多悲伤。他们总是提起公司的过去:规模不大,却亲如一家。他们怀念那段日子。 大肆宣扬使AFLAC家喻户晓。AFLAC是利用电视宣传赢得众人瞩目的《财富》500强保险公司,为全球4000万人提供可续签的意外事故险、伤残险和其他保险,也是日本最大的保险公司。
位于乔治亚州Cumbus的AFLAC(AFLAC是American Family Life Assurance Company of Columbus的缩写)拥有60,000多家代理机构和近4,200名员工。AFLAC擅长通过保险为客户支付不列在主要医保范围内的各种开销,包括共同支付、可扣除的开销、收入损失和各种需现款支付的开销。
公司IT部门的主要目标是与业务增长保持一致。在DB2和MOST的帮助下,我们将能够提供实时信息并快速开发生产率增强型应用,以便处理更多业务。 —Gerald Shields,AFLAC副总裁 AFLAC由埃莫斯叁兄弟约翰(John), 比尔(Bill), 和保罗(Paul)创立于 1955 年,他们谁也没有保险业方面的经验,但是却决定用仅有的 4 万美元投资创建世界上第一家销售癌症补充险种的保险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年收入 1,000 万美元。初期的日子很艰难,同行们也不看好,同时公司的资金也非常紧张。保罗说,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兄弟曾经将所有的办公家具变卖换取急需的现金,然后再将其租回来。派头十足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对员工来说应该是“约翰先生”--是一位一年到头身着白色亚麻套装,不停地抽着万宝路香烟,每晚只睡四个小时的家伙。比尔管理财务,而保罗则主管销售。
1970 年约翰参观日本世界贸易博览会(World's Fair)对 AFLAC 而言是一件大事。在那里,他看到成千上万的为了保护自身健康而戴着口罩的日本人,他不禁暗叫,“啊哈!”,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市场。AFLAC 花了四年的时间从日本政府那里得到了经营许可证,但是,这样的努力物超所值。今天, AFLAC 已经占 了大约日本额外补充险种 85% 的市场份额, 并且和东京股票交易所 95% 的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 AFLAC 在日本不仅是最赚钱的保险公司,而且在日本最赚钱的美国公司中名列第叁,仅次于可口可乐(Coca-Cola)和 IBM。
1990 年,约翰死于肺癌,这听起来颇具讽刺意味。他的侄子丹(Dan)成为新的首席执行官。丹的成长经历注定了这样的结果:他毕业于乔治亚大学并取得了保险专业的学位,随后参于 AFLAC 的销售工作,并成为公司在阿拉巴马州的主管。他的父亲保罗说,“是我为他设计了职业发展的道路。”丹于 1983 年返回哥伦布担任总裁。“不仅仅是金钱驱使着我,还有整个家族的骄傲”,现年 50 岁的丹说。在搬进了豪华套房后,他还削减了自己 80% 的薪水。如今,在他位于 AFLAC 大厦 14 层的办公室里--这座 19 层的大厦是哥伦布市的最高建筑物--到处都有家族成员的照片,当然还有那只鸭子的石膏像。今年春天,董事长保罗退休,并将这个职位交给了丹。 AFLAC 在日本不仅是最赚钱的保险公司,而且在日本最赚钱的美国公司中名列第叁,仅次于可口可乐和 IBM。
尽管丹也经常身着保守的套装,可他绝不是那种穿白色亚麻布套装类型的人。他的 证明了自己已经很好地接了他父亲和约翰叔叔的班。在丹的领导下, AFLAC 在日本的销售额已经将近 80 亿美元,而丹则将这一切归功于整个公司的坚持不懈。而且他还为美国的业务注入了强心剂,在那里 AFLAC 的 4 万家特许代理商向小型企业销售保险(这些公司通常只有不到 50 名员工)。在 80 年代, AFLAC 主要销售癌症保险,而丹则将其产品线扩展到包括意外事故和伤残的险种,而这些现在都已成为公司最受欢迎的险种。以去年刚推出的牙齿保险为例,它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第四大热卖险种。事实上, AFLAC 也已经作为保险行业的改革者广为人知--事实证明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在过去的五年里,公司在美国的销售以 21% 的速度迅速增长。
在纽约的 .瑞吉斯酒店(St. Regis)举行的 AFLAC 年度分析大会上,开心不已的投资者聚集在房间里通过配有翻译器的传输设备收听报告人用美国南部口音或日语做的年度报告。而整个华尔街似乎都在谈论关于这家公司的同一件事:这些人真是太棒了, 而他们的管理也令人叫绝。 AFLAC,这家从 1990 年以来就连年赢利的公司也因其能与投资者进行广泛自由的沟通而闻名。“我们利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方法将事情做好,”丹说。毫无疑问,这句话又为这则新闻增色不少。在会议上, AFLAC 宣布到 2003 年它将继续努力将盈利从 15% 的提高到 17%。“这些人的话可以拿到银行当信用证使用,”MFS 公司的分析师格雷格.洛柯若夫特(Greg Locraft)说。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 AFLAC 业务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日本。不仅是日本的经济危问题,还包括日本政府对金融服务部门限制的逐渐放开。2001 年,诸如日本人寿(Nippon Life)和东京海上(Tokio Marine & Fire)这样的日本大型人寿和财产保险公司已经获得了在被称为“第叁部分”的额外补充险种方面的经营许可。所以,真正的忧虑是那些险种齐全的公司和极具侵略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将会吸引走这家乔治亚州公司的客户,而这种忧虑也使得 AFLAC 在 2001 年初还保持在 37 美元的股价到 3 月下旬跌至 25 美元。
公司的股价从那时起开始反弹,直到接近 31 美元。埃莫斯认为,迄今为止日本的竞争对手还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富有竞争性--而且,他们的运营成本几乎比 AFLAC 要高出 4 倍,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价格竞争上并没有 势。为了对政府放开限制作好准备, AFLAC 于去年秋天与日本的第二大人寿保险公司──第一互助人寿保险公司(Dai-ichi Mutual)──签署了协议。第一互助人寿保险公司不但不和这家美国公司进行竞争,相反它还将利用自己的 5 万名“保险小姐”的销售队伍──类似于雅芳小姐逐门逐户进行推销的业务人员──来销售 AFLAC 的产品。
由于股价偏高,部分分析师降低了对公司的股票评级。AFLAC 股票的市盈率是 23 倍,而大部份保险公司的市盈率只有十几倍(与 AIG 30 倍的市盈率相比, AFLAC 的股价仍然较低。)事实上,高高在上的股价表明,AFLAC 已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它是美国全国联合投资集团(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vestors Corp.)的最大股东,并于 1999 年跻身标准普尔500种成份股的行列,并受到每一位投资经理人的关注。
尽管丹不愿谈及其股票的市盈率问题,但他好像也并不担心公司的业务。他的儿子小保罗.埃莫斯(Paul AmosⅡ)刚刚大学毕业而且精通日文,并准备随即加入到家族企业中来。而在 7 月上旬, AFLAC 又把这只鸭子介绍到了日本。鸭子从说英文改为日文丝毫没有动摇 AFLAC 的信心。在这个问题上,这只鸭子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㈡ 美国保险股的估值标准

股票并不存在统一的估值标准,更没有所谓正确的估值标准,。中国股市做价值投资的不多,多是投机行为,特别是做短线的,所以股票没有估值标准,只要有资金进场推动股价,不管什么垃圾公司的股票价格都能发飙,所以我们小散就不要管那么多,尽管去找那些有强庄的股票去做。学习资料可以去看看:唐能通著的《短线是银》,黑马王子著的《量柱擒涨停》等对初入市者有很大的帮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㈢ 简述美国股市发展历史。

美国股票市场股票投资的200年多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1850年代,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一时期,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从19世纪的后期开始,当时为了给铁路、制造业和矿业融资,企业纷纷发行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896年道琼斯指数成立。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1929年8月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超过到380点,而1932年该指数最低下跌到42点,跌幅接近90%,道琼斯指数再次回到380点是在25年之后。1929年到1933年,美国股市下跌的同时,大量的债券被拒付,美国约有40%的银行倒闭。

这一历史时期,美国股市真正进入投资时代,价值投资思想是这一时期主流的投资思想。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从1954年至今,机构投资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3)美国保险股票历史扩展阅读

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于200多年前的1792年,随着24位股票经纪人和商人签订的《梧桐树协议》而成立。世界上的许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和沃尔玛。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实体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对面进行。无论何时您听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订单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员和场内经纪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称为交易现场)来完成的。

采用简单的拍卖法,以买方愿意购买的最高价格,结合卖方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被称为出价和问价)进行。股票要么是通过上次的售价,要么是出价和询价的价格来进行报价。

NASDAQ(纳斯达克)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 ,如同OTC(场外交易)市场一样。这里没有交易大厅,没有专家,也没有中心地点。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交易商的电脑化网络来进行。这就把电脑瘫痪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为网络是独立的(如果一台电脑坏了,其它的则继续连接)。

纳斯达克在以前被认为是次于NYSE的,但自从高科技繁荣,像微软和Intel这样的众多公司快速成长,纳斯达克已经被认为是NYSE主要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声誉还是成交量方面。纳斯达克系统的经纪业务由造市商来执行。

与NYSE的专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们自己的出价和问价,而不是控制某个股票的整个交易过程。某个股票可以有许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时间交易。

AMEX(美国证券交易所)是美国第三大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出现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实际上是纳斯达克的母公司NASD买下。AMEX主要进行小型股(市值将在下部分进行解释)和期权的交易。

㈣ 金融危机时美国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原意是趁物价或股价在跌到最低或比较低的时候趁机买入商品或股票,等价格回升后就能获得中间的高低差价的利益或利润.
现在所说的“金融危机,中国好像要抄底美国”,实际就是要趁这次金融危机下美国银行亏损、股票价格暴跌,导致美国经济资金链条断裂,很多实体经济企业苦于资金不够,不得不低价变卖手中掌握的部分企业、技术或者矿产资源的时候,中国趁机买进。这样不单能在比较低价的价位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而且一些平时美国政府不批准出售的技术、矿产等敏感的东西也有可能能购买到。

㈤ 美国股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美国股市有200多年历史。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的200年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

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

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从1954年以后,机构投资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5)美国保险股票历史扩展阅读

美国纳斯达克

企业想在纳斯达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及一个原则:

1、先决条件

经营生化、生技、医药、科技(硬件、软件、半导体、网络及通讯设备)、加盟、制造及零售连锁服务等公司,经济活跃期满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长性、高发展潜力者。

2、消极条件

有形资产净值在美金五百万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税前净利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两年税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万元以上,或公司资本市值在美金五千万元以上。

3、积极条件

SEC及NASDR审查通过后,需有300人以上的公众持股(NON—IPO 得在国外设立控股公司,原始股东必需超过300人)才能挂牌,所谓的公众持股依美国证管会手册(SEC Manual)指出,公众持股人之持有股数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国的整股即为基本流通单位100股。

4、诚信原则

纳斯达克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意思是说,只要申请的公司秉持诚信原则,挂牌上市是迟早的事,但时间与诚信将会决定一切。

㈥ 谁有美国股市200年的历史!

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

㈦ 美股上历史上曾今出现最高股票每股多少钱

世界上最昂贵的股票——美国Berkshire Hatheway(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股票在交易所里的售价最高。“股神”巴菲特领导的这家公司股票交易价格10月5日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短暂地突破了每股10万美元大关,成为美国及世界历史上最昂贵的股票。

由于有报道称美国飓风造成的损失远低于预期,投资者普遍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赢利今年将大幅增长。受此利好消息的影响,该公司每股股票价格5日上升了1296美元,收盘价为9.89万美元,但盘中一度突破了10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亲自出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核心业务是投资和保险业,并持有联邦快递、可口可乐等多家美国大公司的股票。今年第二季度,公司收益高达23.5亿美元,同比猛增了62%。

㈧ 美股熔断是什么历史上发生过哪几次美股熔断的现象

所谓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称之为自动停盘机制,是指为了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设置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或者自动中断一段时间(熔即断),或者继续交易但不能突破上下限(熔而不断)。国际上更多采用的是“熔即断”的交易机制。之所以将上述机制命名为熔断机制,这是因为该机制的原理与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就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牛市是与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实施的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高度相关的。在这11年牛市中,美国股市仅在2015年与2018年经历过两次较为显著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而第二次调整发生在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之后。毋庸置疑的是,的大幅下跌,包括4次熔断,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扩散高度相关。

㈨ 美国股票有多少年历史啦

美国股票有221年的历史,美国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合众美国银行都
是以发行股票为基础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热点内容
基金经理跟踪多少只股票 发布:2025-08-03 22:41:30 浏览:14
金融穿什么西装 发布:2025-08-03 22:24:01 浏览:388
股权对价怎么计算 发布:2025-08-03 22:20:33 浏览:142
每次提高印花税股票影响 发布:2025-08-03 22:04:50 浏览:557
股票投资如动物捕食 发布:2025-08-03 22:01:40 浏览:700
数字货币怎么能交易 发布:2025-08-03 21:20:59 浏览:807
新浪理财师怎么样 发布:2025-08-03 21:20:20 浏览:999
炒期货的赠金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03 21:19:38 浏览:558
股市的现金流是什么 发布:2025-08-03 21:18:38 浏览:376
股票暴跌影响黄金嘛 发布:2025-08-03 21:13:27 浏览: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