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展股票历史
㈠ 股票里广州发展现在能买入吗
这股目前处于下跌趋势!不适合投资
㈡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请问证监会负责人涨的股票问,提示股民注意风险,不涨的股票你们怎么不问呢,怎么不提示风险呢,你们什么王八蛋
㈢ a股有关名叫发展的股票
有如下这些股票
1 600082 海泰发展
2 600098 广州发展
3 600149 廊坊发展
4 600209 罗顿发展
5 600270 外运发展
6 600322 天房发展
7 600367 红星发展
8 600748 上实发展
9 000537 广宇发展
10 000547 航天发展
11 000592 平潭发展
12 000628 高新发展
13 000638 万方发展
14 000722 湖南发展
15 000752 西藏发展
16 000753 漳州发展
17 000895 双汇发展
18 000897 津滨发展
19 002037 久联发展
20 002146 荣盛发展
21 002299 圣农发展
22 300469 信息发展
㈣ 急求:南方航空股票的发展史
南 航 简 介
天合联盟成员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属下航空运输主业公司,总部设在广州,以蓝色垂直尾翼镶红色木棉花为公司标志。有新疆、北方、北京、深圳、海南、黑龙江、吉林、大连、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珠海直升机等13家分公司和厦门航空、汕头航空、贵州航空、珠海航空、重庆航空等5家控股子公司;在上海、西安设立基地,在成都、杭州、南京、台北等地共设有18个国内营业部,在新加坡、东京、汉城、迪拜、阿姆斯特丹、巴黎、洛杉矶、悉尼、拉各斯、纽约、伦敦、温哥华、迪拜、布里斯班等地设有54个国外办事处。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目前,南航经营包括波音777、747、757、737,空客A330、321、320、319、300在内的客货运输飞机342架,形成了以广州、北京为中心枢纽,密集覆盖国内,全面辐射亚洲,与天合联盟成员密切合作,航线网络通达全球841个目的地,连接162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各主要城市。
2007年,南航旅客运输量近5700万人次,位列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是亚洲唯一一个进入世界航空客运前五强的中国航空公司;南航客运量已连续29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连续第3年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世界民航客运前十强的航空公司。
截至2008年6月16日,南航已经累计安全飞行达500万小时,连续保证了169个月的空防安全纪录,安全运输旅客2.5亿人次,安全管理水平在国内民航业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7月16日,南航获得民航总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飞行安全五星奖,成为目前保持安全纪录时间最长的航空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心价值观,安全基础坚实。飞行实力出众,拥有3300多名优秀的飞行人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培养飞行员能力的航空公司,与全球知名飞行模拟器制造商CAE合资建立的飞行训练中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训练中心;机务维修实力雄厚,旗下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建有亚洲最大的飞机维修机库,南航与德国MTU公司合建有国内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保障体系完善,拥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飞行运行控制系统(SOC),以及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发动机性能监控系统等国内航空业最为先进的IT系统。1995、2001、2003、2004、2007年度,五度夺得中国民航航空安全年度大奖——“金鹏杯”。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禀承“客户至上”的承诺,通过提供“可靠、准点、便捷”的优质服务,致力满足并超越客户的期望。拥有目前超过420万会员、里程累积机会最多、增值最快的常旅客俱乐部——明珠俱乐部。在北京首都机场、西安咸阳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设有专用航站楼。推出中国首张电子客票,率先提供电子客票网上值机和手机值机服务。“明珠”常旅客服务、地面头等舱公务舱贵宾室服务、南航中转服务、南航五星钻石服务热线—“95539”等多项服务在国内民航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先后被多家机构授予“中国最佳航空公司”荣誉,并于2004年1月,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授予的全球优质服务荣誉——“五星钻石奖”。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迅速。1997年,南航分别在纽约和香港同步上市,2003年在国内成功上市。先后联合重组、控股参股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波音737、757、777、空客A330、空客A380等先进客机;首家推出计算机订座、电子客票等业务;引进开发了收益管理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货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广泛覆盖各流程的信息系统,信息化优势明显;建有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超级货站,以及国内最大的航空配餐中心等设施。2005年1月,南航订购5架空客A380超大型飞机。2005年8月,南航购买10架波音787-8型“梦想”飞机,成为中国购买此型号飞机最多的航空公司。2006年,南航订购6架波音777货机,货运发展迈出全新步伐。
中国南方航空近年主要荣誉:
1995、2001、2003、2004、2007年度,五度夺得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最高奖——“金鹏杯”;
2002年,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中,名列第13位;
2002年,被《中国航务周刊》评为“中国十大第三方物流新锐企业”;
2002年,“南航经营目标管理”项目获评第九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2003年,在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排名第9位,并获“最佳信息化效能奖”;
2002、2004年,两度荣获世界知名旅游传媒《TTG》颁发的“中国最佳航空公司”奖项;
2004年,南航引进开发的运行控制系统(SOC)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4年1月, 荣获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颁发的全球优质服务至高荣誉——“五星钻石奖”;
2005年4月,被《货运物流资讯》(《CARGONEWS ASIA》)杂志评为 “中国地区最优秀航空货运承运人“;
2006年12月31日,南航新疆分公司(原新疆航空公司)顺利实现运输飞行安全52周年,再次刷新了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安全的最高纪录;
2006年,获得民航总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飞行安全三星奖;
2007年5月20日,获得民航总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飞行安全四星奖;
2007年9月8日,在由新华社主办的“2007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南航被授予“企业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
2008年1月,南航被授予“2007CCTV年度最佳雇主”称号。
2008年3月9日,在“2007年旅客话民航”活动中荣获中国民航最高服务大奖“用户满意优质奖”。
2008年4月10日,被国际知名的旅游传媒TTG杂志评为2008年度“中国最佳商务舱航空公司”。
2008年7月16日,南航获得民航总局颁发的飞行安全最高奖——飞行安全五星奖,成为目前保持安全纪录时间最长的航空公司。
㈤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
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9月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109亿元,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八家中成药制造企业和三家医药贸易企业经重组后成立,主要从事中成药的制造与销售,中药、西药与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与进出口及天然药物与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 1997年10月21日,本公司H股以1.65元/股向香港公众发售,发行219900000股H股,总集资额约为港币362835000元。在香港上市时,曾与本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协议》。根据《商标许可协议》,广药集团授予本公司及附属公司一项独占许可,在本集团现时及日后生产的所有产品上使用38个广药集团拥有的商标,初步使用期限为商标许可协议签订之日起10年。除非广药集团在初步期限到期日前三个月发出终止通知,否则商标许可协议到期后本公司可自动续期10年。根据商标许可协议,本公司就使用许可商标每年支付许可费,费用是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本公司总销售净额0.1%的基准计算,并按季度支付。
1998年1月属下广州陈李济药厂新厂房投产。
1998年4月本公司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署协议书,共同合作兴建中药技术创新中心,在新药开发、中药工程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方面加强合作,这将会加快本公司新产品研制开发和新技术应用进度。
1998年4月本公司与香港和兴白花油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本公司成为“和兴白花油”中国内地独家总经销。
1999年12月经董事会批准,公司斥资1500万元在广州药业本部及属下企业实施SAP-R3管理系统,并聘请德勤管理公司作为实施顾问,正式启动ERP工程。
1999年6月17日,公司成立CI领导小组,下发CI手册,正式通知下属企业全面到如企业识别系统,严格按照CI手册标准,统一企业广告、宣传行为。
2000年3月,广州众胜药厂因经营不善,公司决定由广州中药一厂托管。
2000年9月25日,在广州中药一厂托管广州众胜药厂的基础上,广州药业决定由广州中药一厂吸收合并广州众胜药厂。
2000年10月18日,广州药业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A股的议案。12月22日,获得证监会批文,核准我司增发不超过一亿股A股。
2000年11月2日,广州药业与广州空军医院在白天鹅宾馆正式签署关于合作研制“抗乙型肝炎病毒双质粒基因疫苗”的协议书,为开拓生物基因药物领域迈开了第一步。
2001年2月6日,广州药业A股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第一手交易价格为13.00元/股,公司总股本由2001年期初的73290万股增至2001年上半年其摸的81090万股,国家股占总孤本比例由70%降至62.26%,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由30%增至36.74%.
2001年2月21日,同意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其享有的广京中药技术创新中心30%的股权转让予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广京中药技术创新中心实行更名。
2001年8月27日,广州药业成立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广州药业持股82%,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持股10%,广州拜迪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管理层个人持股8%。
2001年9月27日,广州药业召开第二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本公司下属全资企业广州市医药公司以3923948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企业广州市医药物资供应公司拥有的穗康大楼的关联交易的议案。
2001年10月19日,广州药业与独立第三方英国签署合同,双方同意以合作形式在英国伦敦设立广州药业(英国)有限公司。本公司以“广州药业”及“采芝林”的品牌在英国及欧共体国家的独家使用权出资,将占该公司总股本的20%,以现金出资,将占该公司总股本的80%。
2001年12月31日,广州药业司属企业广州市医药公司和广州中药一厂改制成功。广州市医药公司改制为“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本公司持有约90%股权,敬修堂和潘高寿两家法人单位和医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合计持股约10%。广州中药一厂改制为“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本公司持有约90%股份,广州医药有限公司和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合计持股约10%。上述两家企业的成功改制标志着广州药业建立现代企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04年2月6日,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权交易合同》。根据该合同,本公司出资人民币3,888,713.99元收购广药集团持有广州医药集团盈邦营销有限公司51%股权,占盈邦公司于2003年10月31日资产评估基准日之净资产值人民币7,624,929.40元的51%。收购完成后,本公司将持有盈邦公司51%的股权,而广药集团则持有盈邦公司49%的股权。2004年5月25日,汉方公司召开董事会,就该公司增资扩股事项做出决议。增资完成后,汉方公司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8,328.43万元增至人民币12,776.43万元,而广州药业则将持股70.04%;同日,汉方公司召开2004年第1次临时股东大会,汉方公司原股东均同意在该公司原股本结构上由广州药业以现金形式向该公司增资人民币4,448万元。广州汉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系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
2004年11月8日,广州药业与广药集团签订《商标许可协议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广州药业同意终止王老吉药业产品现时使用的5个商标的独家使用权,而广药集团亦同意许可本集团另外36个商标的独家使用权。由于同兴药业向王老吉药业增资完成后,王老吉药业将不再是本公司之子公司,而是本公司之联营公司。因此,王老吉药业也不可使用商标许可协议中的许可商标。根据补充协议,本次增资完成及王老吉药业变更为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后,本公司将有权获得广药集团从王老吉药业收取的年度许可费用的47%。
2006年2月23日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下星群药业、中一药业、王老吉药业、潘高寿药业、奇星药业、陈李济药厂及敬修堂药业与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属下六家企业签订了《关于设立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协议》。根据该协议书,全体股东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共同设立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2007年1月本公司属下子公司转让所持广州医药有限公司股权及医药公司增资。
㈥ 证券的发展史
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国最早出观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的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汉唐以后,国家因军事需要临时向富商举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现象。随着商业的发展,飞钱、会票、当票等商业票据出现,证券的品种更加丰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特征,而"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当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的出现,在中国则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中国仿效西方,采用股份制发行证券组织近代企业公司的活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与此同时,清政府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举办旨在"自强"的军事工业。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经费难以为继,70年代后,为借重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洋务派仿效西方股份制,采用"官督商办"和"商办"等形式,兴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国近代民用企业。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随着该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继航运业后,股份制公司形式又在保险业、矿业、纺织业和通讯电报业等方面得到普遍运用,于是又有一批华商股票应运而生。如仁和保险、济和保险、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原先附股于外资企业公司的中国人,此时也纷纷移资或投资洋务民用企业,或自立门户举办近代工矿企业公司。到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至此,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
证券一经产生,证券交易不久也随之出现。据史料记载,1861年以前,上海等地就已有证券买卖交易活动,但仅局限在外商之间,买卖并不兴隆。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殖民经济的初步"繁荣",外商证券交易在上海非常活跃。6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棉业投机热潮席卷上海,在华外资银行获得丰厚利润,其股票普遍大幅升水。如1864年利华银行面值10英镑的股票,市价曾高达25英镑;(注:《字林西报》,1866年7月5日。)此外,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资航运公司获利也很丰厚,航运公司股票成为银行股票以外的另一买卖热点,以致市场上证券交易额"日以百万计,投机交易有时延至深夜"。
有了外商企业股票的交易,也就有了从事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后来又有几家这样的公司相继设立。"店多成市,该业始发达"。(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之略史》,载《银行周报》第3卷总第116期,1919年9月16日。)到19世纪80年代前后,外资又开始进入租界公用事业和其他实业,市面上又出现了上海自来水公司、上海电灯公司等十几种新股票。西商各证券掮客为谋本业前途的发展,于1891年联络同业,组织上海证券掮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以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初步形成。
至于中国华商进行的证券交易,若将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商附股外资企业公司的证券活动除外,至少在70年代初就零散出现。五六十年代由于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社会资金大量聚集上海租界;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新办的近代企业不久便获厚利,加上个别企业发放优厚股息的刺激,各色商人在地产、银洋买卖投机之外,又热衷于对新式企业的股票、债券的追逐。
1882年前后,先前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近代厂矿企业经营成功,获利很高,股票价格成倍增长,如轮船招商局面值100两的股票,1882年却涨到了200两以上;(注:《清查整理招商局委员会报告书》下册,第31页。)1881年年底,开平煤矿正式投产前夕,其面值100两的股票在上海市场上的价格就涨至150两左右,到1882年6月,竟还有人愿以每股237两的价格收进。(注:《申报》1882年6月13日。)受此影响,人们争相购买荆门煤铁矿、长乐铜矿及鹤峰铜矿等十几种刚上市不久的矿业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很快超过其面值。如长乐铜矿和鹤峰铜矿的股票面值均为100两,1882年最高价分别达到220余两和170余两。(注:《平淮公司各股份市价》,见《申报》1882年各期。)当时的《上海新报》和《申报》等华文报纸,对此都有专门报道。这些矿业股票筹集的股金就有白银300万两,其市场交易额估计在1000万两以上,这在当时是一笔十分可观的资金。
受矿业股票上涨行情影响,其他上市的洋务企业股票价格也随之全线上涨。如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1882年曾突破了200两大关;而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15%左右。(注:《平淮公司各股份市价》,见《申报》1882年各期。)
华商证券交易,起初既没有固定的场所,又没有相应的交易规则,证券转让、买卖一般在亲朋好友、熟人中"以亲带友、以友及友"进行。成交的价格却视外商证券行情和证券本身的市场供求而定。后来,随着证券发行量的扩大,持有证券的人增多,手中持有证券的品种和数量也越大,证券买卖变成了经常的需要。于是"为各项公司通路径而固藩篱"(注:《申报》1882年9月27日。)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于1882年9月成立。该公司内部组织分明,还订有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便利。它的设立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中国自设证券交易所的权舆。
由于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加之买办商人胡光墉投机丝业失败和中法关系趋紧等其他原因,引发了1883年10月的倒账金融风潮。矿业股票连同其他华商股票即行下跌。低价出售也无人承接,连平时素有信誉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的价格也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矿业股票更是无人问津,几乎形同废纸。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质押的钱庄受累倒闭,破产者不计其数。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注:《论商务以公司为最善》,见《申报》1891年8月13日。)"公司"二字"为人所厌闻",(注:《矿务档》第七册,第4358页,台湾近代史研究所编,1960年版:《洋务运动》(七)第316页,中国史学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可见这次风潮对证券投资者心理打击很重。
若把1895年前的中国早期证券和证券交易视作中国证券市场的萌芽的话,那么,1895年以后至清末,中国证券市场就进入了初步形成阶段。
随着国外资本投资的银行、工矿企业和铁路公司在华的设立,以及铁路借款、矿业借款与政府借款的签订,外国在华发行的外资证券规模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振兴工商、实业救国"的呼声再一次引发了中国第二次设厂办公司的高潮。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兴办各式银行、企业。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率先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序幕。1901~191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新式厂矿企业386家,资本额达8.8亿多元,华商在机械制造、电力、采矿、棉纺和其他工业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华商股票的发行量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
公债制度也在1894年前后移入中国。1894年清政府为筹措甲午军费,仿效西方,向国内发行公债,"息借商款"。此后,又发行了"昭信股票"和"爱国公债"两次公债。在此之前。1853年上海苏松太道吴健彰为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向外国洋行赊账雇募船炮,首开中国近代举借外债先河。随后海防借款、军需借款、抵御外侮借款、赔款借款、实业借款、铁路借款、矿业借款,甚至行政经费借款,一发不可收。清晚期共借外债208笔,债务总数为白银13亿多两。(注:《清代外债史论》,第672页,许毅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在证券交易市场方面,外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也有了迅速的发展,最显著的表现是上海众业公所的设立与发展。原先设立的西商上海股份公所1895年以后因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等金币公债,以及怡和、老公茂、瑞记、鸿源等大纱厂新股票的面市,业务发展出现了较大转机。1898年,该所修订了章程,但仍无固定交易场所,证券的交易买卖,多在旧西商总会内或在汇丰银行门前阶沿进行。到1900年,英商趁八国联军入侵的混乱之际,攫取了中国的开平煤矿,由于这一产权的中外转移,原持有该矿股份的华人纷纷将股票出售或转让,给原来不甚景气的股票交易市场带来了新的刺激。同年,上海股份公所在旧西商总会租定了部分房屋作为固定的所址。1903年,上海股份公所酝酿改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1904年,按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该所采取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证券交易,公所成立不久,会员即扩充为100人,其中西商会员87名,华商会员13名。交易买卖的证券有中国和远东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南洋各地的橡皮股票以及中国政府金币公债,(注:《民国经济史》,第153页,上海银行学会编,1948年版。)后来又增加市政公债。当时进入这个市场开拍的股票先后有:公和祥码头、椰松船厂、公益纱厂和其他一些橡皮股票。1909年又迁址上海外滩1号。
由于西商在华组织的证券市场除为外国在华企业公司在华筹集资金服务外,还是少数洋商投机劫利的工具,完全不顾中国社会经济和投资者的利益,1910年爆发的橡皮股票风潮就是最好的例证。1903年,英国投机商人麦边在中国成立蓝格志拓殖公司,开业后的头几年并没有多少业务,1909年国际市场橡胶涨价,国外经营橡胶园种植业和投资橡胶工业的人获利丰厚。麦边便借此机会,于1910年初大造舆论,宣扬经营橡胶行业可获巨利,并谎称其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大片的橡胶园。为了诱骗人们购买其公司股票,他编造该公司的经营发展计划,奢言年分红可达45%左右。人们不明真相,竞相购买。"仅仅十先令之股票,未及标卖,已有以七十两之巨价承购者"。(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史略》,载《银行周报》,第116号。)麦边暗中掀抬股价,橡皮股票价格暴涨。麦加利、汇丰和花旗等外商银行见有利可图,便与麦边勾结,承做橡皮股票的抵押放款。此举又造成了该公司信誉可靠、实力雄厚、盈利可观的假象。争购者于是更加踊跃,连许多钱庄也都转入其中。1910年3月末,橡皮股票的价格上升到其面值的二十七八倍,(注:《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史略》,载《银行周报》,第116号。)麦边暗地里趁高脱手,卷款潜逃。其他外商亦步麦边后尘,纷纷抛售手中的橡皮股票。这时,外资银行宣布停办此项股票的押款,(注:《上海钱庄史料》,第7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骗局败露,人们又争相抛售橡皮股票,但无人购进,橡皮股票价格一落千丈,最后成为废纸。持票者纷纷破产,钱庄也因此倒闭了二十多家,市面极度恐慌,酿成了一场金融风潮。更为严重的是这次风潮使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中国股票市场自此进入低谷。
此期的华商证券交易市场较1883年前,交易规模总体上有所后退,但也不乏市场新热点。一方面,随着1895年后中国近代化第二次高潮的出现,尤其是银行的创办和商办铁路公司的出现,证券交易又渐有起色。银行股票和铁路股票、债券成为交易买卖的新热点。1897年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后,清政府又采取"官商合办"的形式,设立了户部银行(1908年改称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省银行和私营商业银行也在此期设立。这些新兴的银行发行了大量的股票,这些银行股票在市场上十分受人青睐。1903年,清政府开放铁路,"寓商于路",提倡商人设立铁路公司,集股筹资承办铁路。于是,1903-1907年,全国15个省份先后成立了18个"官商合办"和"商办"的铁路公司,发行了大量的铁路股票。这类股票一经发行,便成为市场亮点。在银行股票和铁路股票以及其他工矿企业股票发行与交易的带动下,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初步形成。而这时的政府公债由于发行量小,加之政府仍视购买公债为对朝廷的报效和捐助,故当时购入者,也不敢在市场上出售,所以还未形成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组织形式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自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倒闭后,虽先有1904年梁启超提出了组织"股份懋迁公司"(即证券交易所)的倡议,后在1907年又有上海买办商人袁子壮、周舜卿、周金箴等提出仿日本取引所组织公司的要求,但清政府未予重视和采纳。华商证券交易一直处于无组织的状态中。光绪末年,上海买办商人王一享、郁屏翰等在南市关桥开设了专营证券的"公平易"公司,不久,买办商人孙静山在上海九江路渭水坊又开设了另一家专营证券的"信通公司",但规模和功能远不能与原先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相比。除上述专营的证券公司外,许多茶商、钱商、皮货商、古董商和杂货商以及买办也兼做股票买卖。这些股票掮客经常出入茶馆,在经营本业的同时,还洽谈股票生意。约在1910年前后,股票交易买卖活动便固定在上海福州路的惠芳茶楼,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茶会"时期。
总之,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中国最早出现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公司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中国证券市场一开始便存在华洋两个不同体系的市场,这正是旧中国社会性质的写照。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后期的证券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㈦ 今天广州发展股票为何昨天涨停今天跌停
这是最近盘整行情大部分主力短打的招数 每天涨停 第二天续涨的股票很少 反而是开低走低的占了大多数
现在主板在走2浪回调 避开这些陷阱不追涨是首要的
㈧ 广州发展的股票会涨吗
首先从中长线趋势看,均线空头排列,股价处于均线之下,是明显的下跌趋势然后短线跌破盘整平台,是一个弱势破位的走势。建议是,买点未到,持续观察。如果持有逢反弹减仓离场
㈨ 广州金发科技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
◆ 1993年11月19日,袁志敏、宋子明、李南京等在天河科技东街一间只有20余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以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基点,正式拉开了金发科技的创业序幕。
◆ 1994年5月,金发科技在黄埔区南岗镇立德粉厂租借两间小厂房和两台挤出机,开始规模生产。在公司创业者的不懈的努力下,公司产品逐步获得了客户信任,有了自己第一批稳定的客户。
◆ 1995年10月,金发科技三迁至黄洲工业区,生产场地面积扩大到1500平方米,并购买了金发人自己的第一台生产设备。
◆ 1996年初,公司进行了第一次股权分配,确定了公司股权结构,使核心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 1996年底,1997年初,公司第四次搬迁至黄村工业区,生产厂地扩大到了近5000平方米。
◆ 1998年春节,金发科技召开股东扩大会议,确定了公司“创世界品牌,建百年金发”的愿景目标。
◆ 1998年4月,金发科技在高唐工业区征地48亩,兴建了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科研中心。
◆ 1999年8月,金发人完成了第五次搬迁,自此,金发科技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租用厂房生产的历史成为过去。
◆ 2001年5月3日,金发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广州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1年10月,金发科技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投资成立了占地138亩的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02年3月,金发科技投资兴建二期工程, 10月正式投产,生产规模扩大到70多条生产线,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
◆ 2004年6月23日,金发科技A股在上海成功上市,首次发行4500万股,成为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 2004年,金发科技西部生产基地——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金发科技在国内形成东、南、西的生产制造格局。
◆ 2005年8月1日,金发科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最终获高票通过,成为广东省首家G股公司。
◆ 2005年底,金发科技三期工程基本完成,2006年4月18日,第三期新办公楼正式启用。
◆2006年5月24日,由《中国证券报》和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2005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序揭晓。金发科技(600143)以73.12的高分雄居排列榜第99位。由在《上海证券报》评选的2005年度上证风云榜上市公司100强中,我公司排名“绩优公司榜百强”第48位,“持续高增长公司榜百强”第33位。
◆2006年5月24日至25日,由我司承办的中国汽车学会汽车非金属材料专业第二届年会在广州凤凰城大酒店隆重举行。
◆2006年7月26日,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了首批103家开展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我公司成为广州市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荣登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单。
◆2006年8月9日,《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总共100家中国企业上榜。金发科技位居第89位,首次荣登福布斯排行榜。
◆2006年10月18日,金发科技第四期工程正式动工,新的生产基地位于科学城,占地531亩,设计8个车间,年生产能力40万吨 。
◆2007年5月15日, 金发科技科学城研发与生产基地I期工程顺利投产。
◆2007年6月26日,公司公开增发股票的申请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并于7月12日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 2007】176号文核准。
2007年7月,公司构建企业研究院项目通过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专家委员会同意我公司组建“广州市金发科技创新研究院。”
◆2007年8月,公司成功增发人民币普通股2303万股。
◆2007年8月,公司收购长沙高鑫75%的股权”,此举标志着长沙高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金发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2007年11月,公司受让绵阳长鑫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35%的股权,此举标志着绵阳长鑫成为金发科技全资子公司。
◆2008年7月,金发科技成功发行10亿元的公司债券,有效地改善了公司的资产结构。
◆2008年8月,公司荣获2006-2007年度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2008年11月24日,公司收购绵阳东方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全部股权。
◆2009年1月,公司董事会圆满换届并胜利召开首次会议,会议选举袁志敏先生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聘任夏世勇先生为公司总经理。
◆2009年2月25日,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就“开展产学研合作,扩大人员和技术交流平台”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009年3月21日,大中华首家UL认可材料长期热老化实验室落户金发科技,并在我司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
◆2009年5月18日至21日,公司参加了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
◆2009年6月底,公司参加了芝加哥NPE2009塑料展。
◆2009年7月3日,香港金发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2009年8月8日,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与我司在北京签署了联合组建实验室协议,以此推动双方在科研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合作。
◆2009年8月26日,广州开发区化工行业协会正式成立,我司被选举成为协会会长单位,并由我司技术研究部部长叶南飚博士担任协会会长。
◆2009年11月16日,金发科技召开第三届董事会2009年第一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同意组建全资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壹亿捌仟万元。
◆2010年5月28日,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改性塑料分技术委员会成立,我司任该分会秘书处单位。
◆2010年6月28日,广州萝岗金发小额贷款公司开业。
◆2010年8月26日,金发科技科学城生产基地12号办公楼项目工程开工。
◆2010年9月中下旬,上海金发申报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文批准上海金发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0年10月,“金发”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11月19日,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㈩ 广州发展股票是碳中和概念股吗
广州发展股票是碳中和概念股吗
~~~~~~~~~~~~~~~~~~~~~~~~~
应该不是!
12月29日开盘消息,碳中和概念报跌,爱康科技7.911%领跌, 华宏科技、南都电源、大唐电信、特变电工、深圳能源等个股纷纷跟跌。相关碳中和概念股有:
1、爱康科技:2017年年底,中国统一碳市场正式启动,控股子公司北京碳诺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业务布局,对外提供面向CCER碳资产开发和配额碳资产管理的服务,公司区块链能源研究院以配额碳资产和CCER碳资产为锚定物,结合区块链技术研究碳排放权,力求实现以碳排放权为定价依据的区块链跟踪评估及结算,交易体系,促进产业节能减排。
2、大唐电信:公司拥有众多的CDM(碳资产管理公司)项目资源,2013年大唐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集团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举行“六螯三期风电CDM项目减排量购买协议书签字仪式”。该项目于2010年2月22日在联合国注册成功,年减排量达到4.8万吨,为企业带来碳交易收益1000余万人民币。
3、巨化股份:公司是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氟化工企业,自2006年开始,先后与日本JMD公司、气候变化资本中国有限公司(英国)合作CDM项目。公司对外经济合作部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密切配合和合作,为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HCFC-22生产过程中副产HFC-23处置做出努力。
4、昊华科技:公司在碳捕捉方面的技术储备初具规模,早在80年代就成功研究开发了变压吸附分离合成氨厂变换气中二氧化碳技术,并拓展到浓缩回收高纯度食品级二氧化碳的成熟工业化技术。公司已经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神华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其中与中国神华正在进行“十二五支撑计划”的联合合作。在神华集团,也是我国首个1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中,公司中标该CCS项目的碳捕捉单元。公司还与南京大学就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初步达成在碳捕集封存领域进行技术沟通和协作开发的一致意见。
5、瀚蓝环境:拥有丰富运营经验以及充足在手订单 的固废处理企业。
6、盈峰环境:智能化环卫装备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