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位的股票能不能买
㈠ 高位震荡时 什么股票能买或不能买
大盘在高位震荡时,什么股票不能买: 1、头天已经启动,并上涨过的股票。(头天涨幅超过5个点,并且该股票不是近期最强的板块中的股票。) 2、不可追涨停。 3、不可追开盘放量的股票,特别是开盘一个小时的量能已接近昨天一天的量能的股票。 4、因头天晚上出台消息面的刺激,高开高走的股票。 5、当天开盘头一个小时创出新高的股票。 6、出现顶背离的股票。 大盘在高位震荡时,什么股票可以买: 1、最强的板块,龙头个股,缩量回调几,5线与10线接近并即将交叉,股价已经跌破10线。在判断出当天大盘风险不大,并且该股票低开时,可以买入。(如果KDJ和MACD的指标出现金叉或者空中加油的形态,则更有可能拉出长阳。) 2、该股票已经小阴小阳的震荡了多,并且,均线系统一直没有发散,5线与10线接近并即将交叉,股价已经跌破10线。同时,该股票需要市场中有概念的股票。在等到大盘突然无故大幅低开,使该股票随之低开,并在开盘后,一直保持缩量的状态,当天的底部缓慢抬高,则可以考虑买入。
㈡ 什么样的股票坚决不能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交易策略,你认为不能买的股票,但是其他人认为该股可以选择购买,不然也不会形成交易,交易市场上总存在一个规律,最好的股票都有人卖,最垃圾的股票的都有人买,而我们所认为不能买的股票,对于其他投资者而言不一定就不能买,所以每个人的交易系统和交易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别, 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我一般有几类股票我坚决不会去选择购买,下面我们大家简单讲解下理由。
下跌趋势中的个股不买当个股整体趋势已经往下,这类个股在下跌过程中虽然也存在反弹的情况或者长期下跌后也会存在反转的情况,但下跌趋势中的个股亏损的概率较大,一旦被套后很容易出现深套的情况,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触底反弹或者反转很难预测,特别是成交量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连续的缩量的阴跌的形态个股坚决不建议大家购买,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总结: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哪三类个股不建议大家购买,也说明了不建议购买的原因,在市场上交易买卖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具体还是去看待每个人的操作策略,比如很多就是喜欢一些垃圾股和ST个股,每次操作上都能够稳定盈利,但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建议大家不要去购买以上三类个股。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㈢ 刚创历史新高的股票能买吗
最好不要买,原因如下:
近几年市场总体低迷,A股已经持续了多年的熊市状态。很多人问我:秋实的天空,怎么在熊市里面选对股了能赚钱?我的回答是选那些朝阳行业中前景光明、业绩逐年增长的成长性企业,可是很多人仍然不会分辨。那么我只能再缩小范围说比如医药白马类股,甚至点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复总是:那些股股价高了,不敢买了。很久之后,那些股翻倍了,同样的人又会来问同样的问题。那么今天,我换个思路来回答大家:在熊市买入近期首创历史新高的股票,你就会赚钱。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法则不是100%的准确。之所以加了个熊市两个字,因为这可以保证你的准确率在90%。大牛市里面的股票创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创造泡沫,所以类似2007年的那种牛市的情况下不适用于本文探讨的范围。而熊市里面能创新高的股票,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基本面发生了改变,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发展,比如经营拐点、业绩改善或者净利润大幅提升,当然也有极少数概念炒作或重组炒作的情况。如果你能通过结合基本面来按此操作,并严格执行基本面万一变坏之后的8-15%以内止损操作,你的准确率就会在90%的基础上再提升,达到95-100%。试问,这样赚钱还难吗?你再也不用管什么行业什么股票了,仅仅就需要判断当前是熊市吗?当前你关注的个股创新高没有。
空说无凭,我们得来看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实。
巴菲特在2012年股东会上说,高盛和通用电气这样的交易不是伯克希尔的立足之本(即寻找便宜货),伯克希尔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购买可口可乐和IBM这样的公司之上的(即寻找估值合理的伟大公司)。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买入这两家公司的时点和价位。可口可乐1962年到1987年股价盘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正好在其股价三年翻倍创历史新高的时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价盘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买入IBM,正好也是其股价两年多翻倍创历史新高的时候。换句话说,伯克希尔的立足之本是购买估值合理、股价正在创历史新高的伟大公司。
杰克.德瑞福斯则是位图表专家,他买股票完全基于该股票的市场表现,只在该股票突破阻力位,创下新高的时候买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现卓越。当时,德瑞福斯基金是一个相当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资金大约只有1500万美元,然而在杰克·德瑞福斯的经营下,该基金的投资报酬率却是其他竞争对手的两倍。于是有人根据该基金的季报,研究其投资方法。仔细分析了几年来德瑞福斯基金新买的100多个股票,惊奇地发现每个新增股票的买入价是上年该股票的最高卖出价。而且该股票在创下新高之前,形态比较好。
欧奈尔也有一项重大理论,即是要购买上涨潜力雄厚的股票,尽量不要选择价格已经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时候,创新高价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阔天空。欧奈尔认为,在新一轮牛市开始之前的熊市里,成长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发动,并成为大盘的领涨股,在此期间,这些股票通常屡创新高。一旦大盘结束调整,最先向上反弹回升创出新高的股票,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领先股。后来无数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可是,无论在70年代,还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欧奈尔问过许多个人投资者,98%的人认为他们不会买入创下新高的股票,他们认为价格太高了。在A股市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同样的所谓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资者。这也就决定了大多数人亏钱的必然结局。
举国外市场的例子你会说这不具备代表性,不能说明什么。可是实际上,A股市场完全一样,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点以上时候的阶段性牛市创新高的个股不谈。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后到今天的时间里。如果你买入首次创历史新高的个股,秋实初略统计了一下,后来继续新高涨30%以上的概率大于90%,那些牛股后来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于基本面走坏后来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时买入仍有大赚甚至翻倍的机会(比如些酒类股)。秋实记忆最深刻的是双鹭药业曾经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里在大盘下跌4000多点后逆市创了历史新高,成为了当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双鹭药业又涨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赏。
远的不说,笔者刚好找到了一张去年8月10日当时统计8月上旬创历史新高股票的一个汇总图片如下。我们惊奇的发现,如果你在当天“追高”买入这些股,24支股票一支买4%的仓位,9个月后的今天,你的收益达到了70%多。你会发现,像大华股份、歌尔声学、上海家化、乐视网,蓝色光标,康得新、天士力这些大牛股不仅是新高不断,而且再次翻倍有余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经典选股法:买入创历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们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实50ETF成分股》来看,同样可以看出,如果买入那些首次创新高的股票,也是相当可观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实现了翻倍。而少数没创新高的股票,反而长期比较低迷。
实际上,秋实的天空认为,好的价格就是正在创阶段新高或者历史新高的价格。不断创新低的价格,哪里都不是好价格。不断创新高的价格,哪里都是好价格。我们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术分析,但是当一只股票正在创阶段新高或历史新高的时候,应该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任何一只大牛股都是在股价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诞生的,无一例外。在熊市里,某家公司的股价创新高总是有足够的理由的,买入就一般不会错。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辅助分析和必要情况下的止损操作,你出错的概率就是极低极低了。
从投资战略战术思路上来看,买入不断创新高的股票与买入超跌反弹股甚至创新低个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抢反弹买新低股是一种消极思路,把自己的侥幸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自以为很聪明。买创新高的股票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积极预期下的主动进取思路。也许在偶尔的较短时期内,买创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弹股或创新低个股收益高,但是由于其视野开阔目标明确,加上持股心态好,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投资效果。新高后买入,等待你的,还会是无数个新高再新高。
㈣ 一般什么股是不可以买的呢
一、舆论高度关注的股票不要买。买进这种股票很容易高位吃套。
二、长期下跌,没走出底部的股票不能买。这样的股票在任何预测的底部介入,事后看都不是底部,都会吃套。怎么才算走出底部呢?一种标准是认为股价有效站在年线之上,一种是认为股价有效站在20月均线之上。
三、筹码很分散的股票要放弃。筹码分散意味着主力吸筹不够,仍然会震荡,也很容易回落。此时进去运气好会横盘,运气不好买进后下跌套牢。
四、成交量很少的股票要避开。有些股票图形很好看,但成交量很少,属于无量上涨。牛市氛围会有无量上涨的股票,但弱势行情中出现这种机会的情况很少。
五、前期大幅炒高的股票不要碰。这类股票在下跌前已经涨了几倍甚至更多,在经历腰斩后其实仍然处于历史高位,下跌的空间仍然很大,如果买入,再往下腰斩也是很有可能的。
六、盘中分时急速拉升的股票最好别买。很多投资者喜欢买盘中瞬间拉升几个点的股票,但很多时候都是主力在对倒拉升吸引散户跟风。买入这类股票很容易买在最高位站岗,因此看到快速拉伸的股票前先想一想上涨的逻辑,如果有逻辑就可以操作。
㈤ 历史上涨幅超过多少倍的股票不能再买了谢谢!
这个还真不好说,一般来说,遇到大牛市有涨20倍30倍的
一般是看大趋势,如果大趋势没有破坏之前,大多数股票都不会有问题
但是不论是不是牛市 ,都应该是波段低点进场,坚决不盲目追涨
㈥ 什么样的股票不要买
一、舆论高度关注的股票不要买。买进这种股票很容易高位吃套。
二、长期下跌,没走出底部的股票不能买。这样的股票在任何预测的底部介入,事后看都不是底部,都会吃套。怎么才算走出底部呢?一种标准是认为股价有效站在年线之上,一种是认为股价有效站在20月均线之上。
三、筹码很分散的股票要放弃。筹码分散意味着主力吸筹不够,仍然会震荡,也很容易回落。此时进去运气好会横盘,运气不好买进后下跌套牢。
四、成交量很少的股票要避开。有些股票图形很好看,但成交量很少,属于无量上涨。牛市氛围会有无量上涨的股票,但弱势行情中出现这种机会的情况很少。
五、前期大幅炒高的股票不要碰。这类股票在下跌前已经涨了几倍甚至更多,在经历腰斩后其实仍然处于历史高位,下跌的空间仍然很大,如果买入,再往下腰斩也是很有可能的。
六、盘中分时急速拉升的股票最好别买。很多投资者喜欢买盘中瞬间拉升几个点的股票,但很多时候都是主力在对倒拉升吸引散户跟风。买入这类股票很容易买在最高位站岗,因此看到快速拉伸的股票前先想一想上涨的逻辑,如果有逻辑就可以操作。
㈦ 哪九种股票散户坚决不能购买
以下九种股票坚决不能买:
一、没有资金关照的股票不能买。股票的上涨是由资金推动的,没有资金关照的股票是散户行情。这类股票的特点是:涨的不多,大盘一调整跌得比谁都凶,牛市时还跟着起哄,一旦调整,不但打回原位,还要创新低。这种票不能买。
二、放过天量的股票不能买。放天量一般都是主力出逃的信号。特别是涨幅较大又放出天量,那表示庄家已经换筹走人,新的庄家不会很快进入,没有大买盘接手,短期内股价难以上涨。
三、大幅拉升后在高位横盘的股票不能买。经过大幅拉升,不理会大盘的波动,高位横盘整理,像是要突破的样子,看着很安全,其实是庄家在悄悄出货,等出完了,便开始加速下跌。盘久必跌,就是这个道理。
四、前期大幅炒高的个股不能买。即便是目前回落了,也不要买。山顶左边的10元与山顶右边的10元其价值是不同的,出货前与出货后的10元价值是不同的。在山顶右边的每次交易往往都是自寻死路。
五、受舆论关注和股评家公开推荐的股票不能买。舆论和股评家们肯定都是关注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炒股票其实赌得就是利好。一旦利好公开,庄家便借机出货。就算是业绩好得不能再好了,全国的股民都知道并都买进,那谁能赚钱呢?何况业绩是可以人造的。
六、没有走出底部的股票不能买。漫漫下跌路,深不见底,即便侥幸买到底部也要忍受煎熬,少则几周多则数月,股价刚有所上涨忍耐不住就赶紧走人,随后股价一路飙升,所谓“抄底不赚大钱”就是这个道理。
七、明显下跌通道的个股不能买。买下跌途中的股票犹如赤手接飞刀,风险往往大于收益,运气好的赶上个反弹,运气不好则悉数被套。只要有10%的失误,轻者把赚到的钱如数交回股市,重者连本金都搭进去。
八、大除权的的股票不要去买。除权往往是主力出逃的良机,股价经过一番大涨,由几元涨到十几甚至几十元,没人敢接盘,大除权后股价便宜了一半,人们往往喜欢贪便宜买低价,一旦进场接盘,主力便逃得干干净净。如果大除权后又放出天量,就更不能买。
九、基金重仓股不要买。基金账户是不能隐瞒的,一季度公开一次。基金不同于庄家,牛市中个股普涨,基金不会抛售。熊市里基金往往不计成本开溜,散户全部被套。所以,不是大牛市远离基金重仓股。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㈧ 为什么股票在高位开始下跌了 还有人买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㈨ 高位的股票可以买入吗,可以的理由,不可以的理由
高位的股票大多是强势股,适合做超短线,快进快出。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追,比如均线系统高度发散或技术形态有顶背离迹象的,接近上方重要阻力位的就不可。另外还要结合大盘短线走势,大盘见顶或反转向下时,也不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