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股票 » 历史上的泡沫股票

历史上的泡沫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4-18 07:26:52

Ⅰ 2009以前的中国股市泡沫会破吗

个人认为08年末会破。。

Ⅱ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金融泡沫

金融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在经历了一个连续的涨价之后,市场价格大于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金融泡沫就是经济上的宏观调控不当, 过度的投资引起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使得国内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导致虚假繁荣的一种假象。


历史金融泡沫:

  • 1634-1637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

17世纪中期时,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当时量少价高,被上层阶级视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投机商看中其中的商机,开始囤积郁金香球茎,并推动价格上涨。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 18世纪初期的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

在荷兰郁金香泡沫迸裂80年后,在1719年又出现了著名的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这两个泡沫的相同之处是:法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和当年郁金香价格一样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股票价格连续上升了13个月,股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20倍。法国股市从1720年5月开始崩溃,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郁金香泡沫的不同之处在于:荷兰郁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间的投机炒作,但是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有着明显的官方背景。郁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过是一种商品,牵涉到的人数有限,而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却发生在股票和债券市场,把法国广大的中下阶层老百姓都卷了进去。从这一点来说,法国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现代特色。


  • 英国的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是经济学上的专有名词,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和暴跌,以及之后的大混乱。1689年到1714年之间,英国政府因为打仗欠了1000万英镑的债务,英国政府找上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大量发行股票,换成钞票。南海公司执行长罗约翰(John Law)使股价拉高,投资人见有利可图,就争相抢购,造成了当时的经济泡沫


  • 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金融泡沫

日本的泡沫经济是由于“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造成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出现大幅度升值,但真正对日本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并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当时极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Ⅲ 什么军工股渐渐成为历史上最大泡沫

20年前就有军工题材股了,这并不是新鲜事,但是20年过去了,有哪个军工题材股给投资者创造了超额投资回报?一个都没有!业绩始终都和价格不成比例,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军工股的市场狭小,研发投入巨大,国企体制僵化,人员臃肿,包袱沉重。
现在是和平时期,虽然国家要强军,但是这并不能给军工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军工企业每年的利润,仅仅能够维持自身的生存,一架战斗机能够服役几十年,而一个大国每年的战斗机产量几十架而已,美国的军工企业厉害吧?但是美国的军工企业的投资回报并不高,这是市场规律。
不要幻想军工股会给你带来超额利润,因为那将是世界末日。
现在各个大国都是有核国家,都能确保相互毁灭,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爆发世界大战,所以军工企业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回报,仅仅能够维持生存。
我可以肯定的说,即使成飞集成重组成功了,也不可能有什么投资价值,其业绩根本支撑不了他的股价,这么大的泡沫,迟早会崩盘,仅仅是讲故事而已,和其他的那些垃圾题材股没有区别。
我给军工股的估值是:10倍市盈率,一倍市净率,超出这个范围,毫无投资价值。

Ⅳ 通过对2007年中国股市的分析,我们 可以总结出股市泡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哪

通过对2007年中国股市的分析,我们 可以总结出股市泡沫经历了快速增长和平衡

Ⅳ 历史上股票跌得最惨的是哪一年啊

从1992年到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这一轮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5)历史上的泡沫股票扩展阅读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从此,进入几个月的震荡调整之中。很多制造业的老板,发现搞制造业赚不到钱了,所以投身于股市。

参考资料:腾讯财经-中国股市七次熊市



Ⅵ “股票泡沫”一词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不要直接粘贴复制,希望有文献可以参考

股票泡沫来源于世界证券史上第一次由过度投机引起的金融灾难,就是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另外,比较著名的还有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以及荷兰的“郁金香疯狂”等。

Ⅶ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金融泡沫

回想一下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事件,虽然我国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虽然没有产生什么较大的影响,但对一些人还是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因而,经济的运作,最害怕的便是金融泡沫了,回忆历史,又有那里金融泡沫呢?


郁金香泡沫

郁金香泡沫是发生在16世纪的荷兰,也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一次经济泡沫。事件始末:16世纪的时候,郁金香被引入了欧洲,从土耳其。人们因为很喜欢这种植物,17世纪的时候,一些罕见的郁金香品种便被炒到了非比寻常的高价,于是引起了投机,人们开始疯狂的购买,只是为了让他值钱,结果可想而知。


金融泡沫对百姓的伤害是最大的,所以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想着投机。

Ⅷ 股市泡沫的股市泡沫辨别

资产泡沫所以能形成,并非市场缺乏明显的迹象,而是大家普遍视而不见。2000年,就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中的美国大公司的历史市盈率接近30倍,大约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两倍。但有人说那时的互联网已经让市盈率这种估值方法过时了。2007年初,就在美国房价下跌30%之前,房价租金比是正常水平的两倍,但宽松的房贷政策和各种补贴显然重新定义了所谓“负担能力”这个概念。
一个新的股市泡沫可能正在酝酿之中,但这一次迹象却没有那么明显。尽管美国股市只用了26个月的时间就从经济衰退的底部飙涨至现在的水平(这样的涨幅通常需要10年的时间),但美股看上去依然不贵。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历史市盈率为15.3倍,这只稍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4.5倍。但这些数字可能会吸引投资者走向悬崖。历史经验表明,相对于经济规模来说,眼下企业的利润水平过高且无法持续。以较正常的利润水平计算的真实市盈率已经大大超过了20倍。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来检测被夸大的利润水平。他以10年平均利润计算个股市盈率,以防止上一年利润不合理地激增。按照他的方法计算,美国股市现在的整体市盈率为24倍,2007年市场处于巅峰时整体市盈率为27倍。

Ⅸ 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泡沫是哪一次,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和后果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在历经10年的大牛市后,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股指从363最高点跌至1932年7月40.56点,才宣告见底,最大跌幅超过90%,金融危机逐渐转化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此后,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Ⅹ 上世纪末美国股市网络泡沫怎么回事啊

美国的确发生了网络泡沫;没错,泡沫导致了投资的浪费和扭曲。但泡沫规模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没那么久——事实上,泡沫从1998年末开始,只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按照“故事”的通常讲法,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之中。在“非理性繁荣”之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这些投机性企业却赚不到一点利润,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因此,政府对泡沫的强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确是这么个说法,但现实却有所不同。没错,美国的确发生了网络泡沫;没错,泡沫导致了投资的浪费和扭曲。但泡沫规模没有通常想像的那么大,持续时间也没那么久——事实上,泡沫从1998年末开始,只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那些赞同政府采取措施降低资产价格的人们相信,泡沫开始于1996年——这比实际时间早了三年。如果下这样的诊断,“治疗”将会比“疾病”本身的祸害更大。事实上,当经济前景看好时,政府和观察家们是难以区分非理性繁荣和理性乐观的,因此,不该让政府承担挤破泡沫、打压投资的任务。 当然,美国股市最终出现了显著而严重的泡沫,这一点毫无争议。但是,泡沫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规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股市的网络泡沫应该从1995年3月网景公司开始IPO算起。但从1995年8月网景IPO结束到现在,始终投资于纳斯达克指数的年均真实收益率为9.3%;而按上市当日收盘价持有网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国在线收购之日的投资者,年均真实收益率则为35%。这像是泡沫吗?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网络泡沫应从1996年12月5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发表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讲前算起。当时,格林斯潘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后的演讲中反问道:“我们怎么知道,非理性繁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当地抬高资产价格呢?”这番话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场应声而跌。但当时的纳斯达克指数只相当于现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讲话后,投资者一直投资于纳斯达克指数基金至今,则他每年会有8.2%的真实收益率。这像是非理性繁荣吗? 即便将1998年1月作为网络泡沫的起点,也嫌太早。微软、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说其股市价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荣”推高的。但这十个公司中,有一半以上从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实收益率超过了10%。从现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国高科技公司的股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关于对泡沫的判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康斯坦丁马金和我提出了三条衡量标准。 我们的第一条标准是:当纳斯达克股票的真实收益率在6.5%的水平时,不算价值高估;第二条标准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于债券的3%的真实收益率,则将购买股票的时期定义为“泡沫”;第三条标准是,如果后续的真实收益率为负,则购买股票的当时可定义为“泡沫”。 如果按第二条和第三条标准,网络泡沫的持续时间极其短暂。从1998年10月到现在,纳斯达克年均真实回报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时则为负。据此,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达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时间里处于高估状态。 如果按第一条标准算,则泡沫持续时间就要更长。自1997年4月以后,纳斯达克累积的平均真实收益率低于6.5%。不过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续了不到三年时间。 网络泡沫持续时间竟如此之短,这是否令人惊讶呢?马金认为不是。在宏观经济意义上,显著的泡沫是少见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尔布雷斯这个最不相信金融市场效率的经济学家,也在其对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研究中表示,估值过高和过度投机的阶段是短暂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国股市的状况仍然是相当合理的。 事实上,美国股票市场在宏观意义上最为显著的困惑,并非市场因非理性繁荣而产生泡沫,而是股价为何总是如此之低,导致股票的真实回报如此慷慨——这即是著名的“股权溢价之谜”。看起来,美国股市更可能为过度谨慎而非“非理性繁荣”所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相信,当格林斯潘说管制潜在的资产价值高估并非政府职责所在时,他是正确的。当然,如果潜在的泡沫导致金融危机风险上升,的确需要对之加以监控。但只要金融风险还足够低,政府一旦出于对非理性繁荣的恐惧而试图校正市场,就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这些问题与中国的关系何在呢?我不能确定。但历史,尤其是其他国家的历史,虽然不能照搬照抄,却无疑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思考问题的指南和汲取教训的源泉。

热点内容
基金半年报由哪个团队编写 发布:2025-08-18 07:18:21 浏览:404
多少市值对比多少价格 发布:2025-08-18 06:50:43 浏览:852
5和10均线在股市上代表什么 发布:2025-08-18 06:49:29 浏览:361
炒股为什么要选新股 发布:2025-08-18 06:44:23 浏览:820
中国股市散户市值是多少 发布:2025-08-18 05:39:49 浏览:871
中国插座市值多少 发布:2025-08-18 05:20:50 浏览:920
怎么看到一支基金的实时持仓 发布:2025-08-18 04:57:03 浏览:996
中国银行基金定投什么时间 发布:2025-08-18 04:55:39 浏览:597
天天基金风险评估期是什么 发布:2025-08-18 04:38:40 浏览:238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 发布:2025-08-18 04:33:46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