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股票上市历史
❶ 谷歌在美上市的时候股票发现价是多少发现量是多少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批准Google Inc.的股票交易之后,Google及其承销商经过对投资者的竞标价格进行统计,确定最终发行价为85美元,即刚刚下调的IPO价格区间85-95美元的最低价格。
尽管如此,Google的IPO仍然是最受瞩目和投资者最为期待的一支网络股,它受追捧的程度已经超过了网络热时期的任何一支股票。
Google股票最终发行价确定下来,意味着这支股票可能在周四在纳斯达克市场开始交易。
周三早些时候,Google将其首次公开募股发行量下调至1960万股,发行指导价大幅下调至85-95美元。该公司此前计划发行2570万股,发行指导价为108-135美元。分析认为,减少IPO发行量有利于支撑股票的交易价格。
以85美元的最终发行价计算,Google可从此次募股中募集到16.7亿美元,这家全球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公司的市值将达到231亿美元。假如这支股票的交易价格能够达到最初预计值的最高价位,那么Google就能够募集到36亿美元,市值也将相应地增至360亿美元。(编译:秋林)
❷ GOOGLE的历史
以下是Google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日期。
1995年
三月: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候选人的春季聚会上首次见面。
1998年
9月7日:组建Google公司,位于加州一个车库,有四名员工。布林和佩奇从家人、朋友和投资者募集了100万美元。当时布林和佩奇分别为24岁和25岁。
1999年
2月到6月:Google得到Sequoia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注资。
2000年
五月到六月:Google每天进行1800万次查询,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雅虎选择Google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
2001年
三月到四月:当时担任Novell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的埃里克-施密特加入Google担任董事会主席,很快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
2002年
三月到四月:Google推出了Google新闻的测试版。
九月到十月:Google在全球推出了关键词广告,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都能提供关键词广告服务。
2003年
一月到二月:Google收购了Pyra实验室,这是网络出版工具Blogger的创建者。
五月到六月:Google推出AdSense,这一广告计划能按照网站内容做广告。
2004年
二月:雅虎开始推出自己的搜索技术,淡出Google搜索技术。
3月31日:Google宣布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Gmail。
4月29日:Google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文件。
7月12日:Google表示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并披露了股票代码“GOOG.O”。
7月26日:Google披露将出售2460万股股票,价格在108到135美元之间,使公司的市值超过了36亿美元。
7月30日:Google开始在网站上接受投标者的登记。
8月5日:Google披露可能向以前和现在的员工非法发行股票和期权,提出回购这些股票和期权。
8月9日:Google提高招股数量,达到2570万股,将向雅虎发行270万股股票以便和解广告技术诉讼。
8月12日:Google结束投标者登记。
8月13日:Google开始接受IPO拍卖报价,《花花公子》登出对布林和佩奇的专访,这导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非正式调查,可能导致IPO推迟。
8月16日:Google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上市登记有效,这是确定IPO价格和公开发行股票的第一步。
8月18日:Google将招股数量降低到1960万股,将IPO价格范围降低到85美元到95美元。Google结束拍卖,确定85美元的IPO价格,并获得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上市许可。
8月19日:Google以100.01美元开盘,比IPO价格上涨18%。
2005年
9月19日李开复加盟Google.
❸ 谷歌发展历程iky
Google,中文名称为谷歌,网址www.google.com,股票代码GOOG,上市地点纳斯达克,谷歌是因特网上最大、影响最广泛的搜索引擎,是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的。现在,他们正分别担任Google公司的产品总裁和技术总裁。该公司的战略计划,是用Google组织全世界的资讯,将其变得容易接近与有用。Google每日透过不同的服务,处理超过2亿次查询。其公司总部“Googleplex”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山景城。
除了搜寻网页外,Google亦提供搜寻图像、新闻组、新闻网页、影片的服务。2005年6月,Google已储存超过80亿的网页,1亿3千万张图片,以及超过1亿的新闻组讯息 - 总计大概10亿4千万个项目。它也缓存了编入索引中的绝大多数网页的内容。
因为Google的名声,“Google”一个事物做动词表示的是“在Google上寻找某事”。它还有广义的“搜索网路”的意思。Google官方并不鼓励这种滥用他们公司名字的习惯,因为它可能会导致Google变成一个通用商标名。
历史
Google 搜寻器在1996年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开始展开研究计划。他们是史丹福大学的博士班肄业。他们开发论说,提出搜寻器与网站是基于数学上分析的关系,比基础技术制造更好的效果。这个计划被命名为“BackRub”,因为该系统检查外来网站连结来估计该网站的重要性。他们相信,其他与该网页相关性较高,而连结最多到该网页,必定是最相关之一。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决定去测试他们的论点,并安排基金给这搜寻器。这名为 Google! 的网站存放于google.com网域。他们在1998年9月7日,于加州门洛帕克的朋友车房,正式创立相同名称的公司——Google Inc.。谢尔盖·布林因为不懂编写HTML码用来设计网页,所以最初Google的页面只是最基本的接口。
Google于2000年引入广告,卖出一些关键词,让该广告更能与使用者相关,另外因文字广告是顺序编排,减少了加载的时间并让页面保持整齐。2001年9月,史丹福大学和发明者Lawrence Page取得了Google排名算法PageRank?之专利。于2004年较早的高峰期,Google掌管整个因特网所有搜寻器如Yahoo、AOL和CNN等的80%以上的搜索查询。而Yahoo! 放弃了Google的搜寻技术的支持,Google亦没有再提供分享其网页搜寻。
Google搜寻有著幽默的特色,例如Google标志在较重要时刻被卡通化修改(称为Google Doodles),选择去虚构和幽默的语言显示Google,如克林贡语(星舰奇航记中克林贡人的语言)和Leet,以及于四月的愚人节上造出一些关于公司的笑话(例如将在月球上建立Google基地等)。
由于Google的Orkut、Gmail和Froogle等服务会基于使用者之前所做的动作去给取搜寻结果,有人认为Google将会以提供个人化搜寻为目标。其实,在Google Labs里已经有一个试验性的个人化搜寻。
Google名称
词源
Google这个名字是是一个数学上的术语,即10的10次方,表示1后面接著10个0。此术语是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Kasner的侄子Milton Sirotta所创造,出现在Kasner和James Newman所写的《Mathematics and the Imagination》一书中而普及。Google使用此术语来反映出公司的任务:组织网络上无穷无尽的资讯。
注册商标及网域名称
"To google"是一个动词,意思是使用Google搜寻一些东西。这是因为Google的大众化(在2005年1月, 拥有所有搜寻器的52%巿场,但其实是高于80%)。亦有人广义地将此辞解释为“在网络上搜寻”。由于这样做可能会淡化Google这个注册商标的意义,Google公司并不鼓励这种用法。
为了避免网域绑架和一些有心份子的恶搞,Google已经购买转向版权去保护一些发音相近的网域名称,如 gogle.com 和 googel.com 等。
中文名称
Google全球中文名称为“谷歌”,是2006年4月12日由Google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中国北京发布。“谷歌”的意思解作以榖为歌(这里“谷”是“榖”的简化字),“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
另一方面,Google公司于较早前的2月15日在台湾登记为“美商科高国际有限公司”(GOOGLE INTERNATIONAL LLC)。
在Google公司正式发布中文名之前,民间尚有一些原文以外的俗称,例如:“古狗”、“孤狗”和“狗狗”等。
此外,Google在北京的分公司曾使用“咕果”作为合约签订以及网络招聘的中文译名。
北京时间(UTC+8)4月17日凌晨1时左右,google简体中文网站正式出现“谷歌”字样。该中文名称发布不久之后,很多用户批评该名称。随后部分中文用户发起反对“谷歌”的网上签名活动。
搜索引擎
~ 1998年:25万
2000年8月:10亿6千万
2002年1月:20亿7千3百万
2003年2月:30亿8千3百万
2004年9月:42亿8千5百万
2004年11月:80亿5千8百万个网页,8亿8千万张图片,8亿4千5百万个新闻组讯息,4千5百个新闻讯息
2005年6月:80亿5千8百万个网页,11亿8千7百万张图片,10亿个新闻组讯息,6千6百个打印目录,4千5百个新闻讯息
物理构造
Google于全球数个地方,雇用服务器中心来存放较低成本的普通电脑,运行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来回应搜索要求和索引网页。这个于服务器中心建立的“服务器园地”以Shared nothing architecture(分布式数据库结构) 建造。索引是由程序Googlebot执行,它会定期地请求访问已知的索引建立新页面。页面更新愈快,Googlebot访问亦会愈多。再通过在这些已索引网页上的连结来发现新页面,并加入到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和网页缓存大小是以兆兆字节(terabyte)来衡量的。Google发展了一套档案系统名为Google 档案系统 ,储存这些资料。
Google使用的这些机器的精确大小和位于何处至今未知;Google官方刻意含糊其词。在John Hennessy和David A. Patterson所著的《计算机结构:走进大数》中,推测Google的服务器场中群集计算机群形成的“搜寻场”在2000年大约应该有6000个处理器,12000个普通IDE硬盘(即每个机器2个硬盘1个处理器),他们位于四个地方:二个在 硅谷和二个在 维吉尼亚。每个都以OC 48的线路(2488 Mbit/s,参见带宽)连接着因特网并且有一个OC 12(622 Mbit/s)线路连接着其他3个Google分站点。这些连接使用思科12000路由器(Gateway),用二个Foundry Networks BigIron 8000的以太网交换器分流成4 x 1 Gbit/s的线路连接到64个服务器夹,里面前后各是40台电脑和1台惠普以太网交换机,所以一个架子共有80个机器和2个惠普交换机。
Google在2004年4月发布的IPO S-1表单后,大财政公司的英特网开发单位副总裁Tristan Louis估计了现在的服务器场包含下列各项:
719个服务器架
63,272台机器
126,544个处理器
253,088 GHz的处理能力
126,544 GB内存
5,062 TB的硬盘空间
依照这一估计,Google服务器场组成了全球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每秒运行速度至少三倍于地球模拟器。
❹ 谷歌上市十年都创造了哪些神话
10年前,谷歌上市,融资近17亿美元,估值约为270亿美元。该当时还年轻的互联网公司随即迅速利用起那些资金,使得自己远不止是一家在线搜索公司。
2004年底前,它利用收购回来的公司打造出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服务。当时,它的触角已经伸向了互联网之外,还扫描图书让人们可以在线搜索阅读。该公司推出了包括Google.org在内的众多项目,寻求开发超高效能的汽车,试图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分析数据来预测流感爆发等事件的发生。
2006年,谷歌看中YouTube并将其买下。2007年,它发布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2008年,它推出了Chrome浏览器。
一路下来,谷歌持续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疆域,甚至进入偏离其核心业务的诸多领域。2010年,它创立了Google X秘密实验室,涉足一个又一个的“登月”项目。
下面就来盘点谷歌在上市10年来最疯狂的10个项目,其中大部分发生于Google X部门创立之后。
无人驾驶汽车
2010年末,谷歌揭开了它的一项秘密项目的神秘面纱——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欲将那个未来主义科幻电影才会有的玩意变成现实。确切地说,该公司展示了它的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改装自丰田普锐斯汽车,配备激光器、传感器和计算机,目前已经沿着旧金山湾区公路走了数千英里。
该公司聘请了数位顶级研究人员来推进该项目,其中包括曾领导斯坦福大学团队赢得2005年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自动化驾驶挑战赛的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谷歌今年5月也在Re/code举办的Code大会上展示了一款重新打造的新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没有方向盘,没有油门踏板,也有刹车踏板。
Project Loon气球网络
去年夏天,谷歌开始在新西兰启动Project Loon气球网络试验,该举旨在通过一系列放飞在平流层的、相连接的气球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人能够连网。
谷歌解释道,“Loon气球通过上升或下降至适合飞行的方向的风层到达需要它们的地方。人们可以利用安装在其楼房上的专用网络天线来连接该气球网络。信号会从该天线传送到气球网络,然后再传送回地球上的网络。”
机器风筝
谷歌投资过并最终收购了可再生能源公司Makani Power,后者开发了一款机载风力涡轮机。该链拴的机翼会像风筝一样形成大圈飞行,借助较高海拔更快、更稳定的风速。虽然该公司的确切计划还不得而知,但大目标是提升效能,推动可持续能源的普及。
Calico
去年年末,谷歌成立了一家名为Calico的公司,最早的报道称该举是为了“解决死亡问题”。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恰当。不过该计划确实雄心勃勃。具体细节还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该公司是专注于解决衰老问题和伴随衰老而来的疾病。
减缓人的衰老显然意义重大,因为很多疾病似乎是变老的结果,而不是变老的原因,其中包括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以及各类癌症。
“到你真的患上某些疾病的时候,要恢复健康非常困难。”巴克老年研究所主席布莱恩·肯尼迪(Brian Kennedy)指出,“但减缓衰老可以推迟所有那些疾病的到来。”
智能隐形眼镜
今年年初,谷歌向Re/code透露,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泪液测量血糖的智能隐形眼镜。
它旨在让糖尿病患者能够以一种相对无创的方式追踪他们的血糖水平,而不必每次检测血糖都要刺破手指,频繁受到皮肉之苦。该技术有望对全球数亿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它也将会给普通消费者提供一种定期监测身体状况的方式。
与无人驾驶汽车一样,该项目并非诞生于Google X内部,而是来自外来的、从事相关研究多年的顶级研究人员。
Jetpack喷射背包
今年3月,谷歌Google X主管阿斯特罗·特勒(Astro Teller)在TechCrunch Disrupt纽约大会上表示,其研究部门至少考虑过开发喷射背包,但最终因为它太低效,太嘈杂而放弃。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安全性,可运作的喷射背包已经出现了数十年时间。在1964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试飞员罗伯特·科特(Robert Courter)曾捆绑火箭驱动的背包飞上天空。
太空电梯?
《纽约时报》曾报道称,Google X的潜在项目名单包括“太空电梯”——实质上是一从地球通向太空的电缆或者塔楼,可方便人们造访太空,而不必总是使用费用高昂且体积庞大的火箭。
《商业周刊》的布拉德·斯通(Brad Stone)随后撰文驳斥了该传闻。Google X主管特勒本人去年也在South by Southwest大会上表示,他们并没有积极追逐这样一个项目。但Fast Company爆料称,谷歌的研究人员至少探讨过该想法,只是后来意识到以当下的材料科学那是不可行的。
瞬间移动和漂浮技术
这些不算谷歌积极研究的范畴。据斯通称,“特勒和他的同事说他们花过时间思考漂浮和瞬间移动技术。后者的研究已经叫停,日后再作研究,部分因为任何你需要瞬移的特别物品(比如毕加索画作)在另一端复原之前都必须先完全毁掉。”
Hoverboard悬滑板
Fast Company在对Google X的一篇特写中指出,谷歌工程师丹·皮伯尼(Dan Piponi)试图打造一个悬浮板原型。该与图书大小相仿的设备覆盖了循环的磁体,应用驱动中国和日本的磁浮列车的原理。
正如Fast Company所解释的:“这些列车‘磁浮’系统拥有稳定的架构,可在列车处于悬浮,向同一个方向前进的时候让它们保持处在轨道上。这种系统显然不能够让悬浮板既能保持稳定,又能向任意方向移动。正如皮伯尼所解释的,问题是磁体趋向不断改变极性,因此悬浮板会不断翻滚。任何一位玩滑板的人都会告诉你那意味着什么:你的悬浮板真烂!”
❺ 谷歌发展历程
1995年
三月: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候选人的春季聚会上首次见面。
1998年
9月7日:组建Google公司,位于加州一个车库,有四名员工。布林和佩奇从家人、朋友和投资者募集了100万美元。当时布林和佩奇分别为24岁和25岁。
1999年
2月到6月:Google得到Sequoia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注资。
2000年
五月到六月:Google每天进行1800万次查询,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雅虎选择Google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
2001年
三月到四月:当时担任Novell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的埃里克-施密特加入Google担任董事会主席,很快又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
2002年
三月到四月:Google推出了Google新闻的测试版。
九月到十月:Google在全球推出了关键词广告,在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都能提供关键词广告服务。
2003年
一月到二月:Google收购了Pyra实验室,这是网络出版工具Blogger的创建者。
五月到六月:Google推出AdSense,这一广告计划能按照网站内容做广告。
2004年
二月:雅虎开始推出自己的搜索技术,淡出Google搜索技术。
3月31日:Google宣布了免费电子邮件服务Gmail。
4月29日:Google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申请文件。
7月12日:Google表示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并披露了股票代码“GOOG.O”。
7月26日:Google披露将出售2460万股股票,价格在108到135美元之间,使公司的市值超过了36亿美元。
7月30日:Google开始在网站上接受投标者的登记。
8月5日:Google披露可能向以前和现在的员工非法发行股票和期权,提出回购这些股票和期权。
8月9日:Google提高招股数量,达到2570万股,将向雅虎发行270万股股票以便和解广告技术诉讼。
8月12日:Google结束投标者登记。
8月13日:Google开始接受IPO拍卖报价,《花花公子》登出对布林和佩奇的专访,这导致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非正式调查,可能导致IPO推迟。
8月16日:Google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上市登记有效,这是确定IPO价格和公开发行股票的第一步。
8月18日:Google将招股数量降低到1960万股,将IPO价格范围降低到85美元到95美元。Google结束拍卖,确定85美元的IPO价格,并获得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上市许可。
8月19日:Google以100.01美元开盘,比IPO价格上涨18%。
2005年
9月19日李开复加盟Google.
❻ Goole起源,即Google是如何诞生的
一、Google是什么:
在Yahoo!(雅虎)出现之前,即使互联网上的资料再多也没用,因为上网者没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去搜索内容。直至Yahoo!面世,世人才开始认识到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为何物,于是不断在网络内寻寻觅觅,发掘看不完的网页。Yahoo!也顺理成章变为搜索引擎的同义词。此后,Google的冒起改变了这种垄断局面。Google每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用数以千计的电脑在互联网自动“浏览”每个网页,并给他们逐个评分。网民只要在Google主页中输入关键字,Google就会从它到访过的网页中,找出评分最高的相关网页,在不到一秒时间内显示出来。短短数年间,Google跃升为当今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原因只有一个:它总是能找到大家想找的。
毫无疑问,Google改变了了互联网的新格局。它以搜寻速度快和资料丰富的优点,迅速嬴得网民的欢心。庞大的网站浏览量和人流,使Google的商业价值逐渐显现出来,摇身一变成为广告宣传、趋势分析,以及收集市场调查、统计数据的重要渠道和指标。比如,Google会定期发布全球电脑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的统计数字。随着Google在网民心目中的地位日渐升高,Google已经成为广大网民间的流行俚语。像“to Google someone”即表示在网上寻找一切跟某人有关的资料。
Google的影响力还不只成为网民的口头禅,它的搜寻结果更好比为一件事和物下了定义。大家试着想像一下,你Google“本.拉登”,显示的结果尽是与“恐怖主义”和“恐怖袭击”有关,你能不相信他就是国际社会的大反派吗?
(一)起源
1995年,俄罗斯人Sergey Brin(图1)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新一届博士生的聚会中,偶然遇到密歇根大学毕业的Larry Page(图2),两人都是电脑科学系(Computer Science)的毕业生。当时他们不但没有一见如故,反而对每个话题都坚持自己的一套看法。直到二人找到一项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浩瀚的互联网信息中提取相关的资料?
在往后的两年(即1996-1997年),Brin和Page为解决这个难题,开发出一款名为BackRub的搜索引擎(Google前身)。1998年,他们听从一位师兄David Filo(Yahoo!创办人之一,另一位是杨致远)的建议,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而Google同时亦以测试版(Beta)现身互联网。
其后所发生的事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理所当然”。正如历代极具影响力的网站一样,Google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从当时每日处理10000次搜寻,火速升到2003年的200,000,000次。凭借它准确的搜寻功能,Google现在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搜索引擎。
❼ 谷歌刚上市时市值多少
谷歌2004年8月19日上市,首发价格85,当时的估值230亿美元,市盈率8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