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为通信股票历史价格
❶ 中天科技股票历史行情数据
5G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的通信行业再上层楼,随之而来的将是我们通信设备的推陈出新。市场是具有敏锐嗅觉的,挺多投资者把视线转移到这,所以,学姐马上跟大家科普一下通信设备中的优秀企业--中天科技。
跟大家聊中天科技前,先给大家奉上这份通信行业龙头股名单,不要错过哦:宝藏资料:通信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电缆品种最齐全的专业企业,公司经营的业务大部分和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有关。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系列、新能源、铜产品、商品贸易全是它的主要业务范围。
简单地了解了一下中天科技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公司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光缆高市占率,行业红利带来业绩增长
中天科技旗下的光电缆产品类型是国内最齐全的,它拥有着海底光缆制造的核心技术,在国产光棒领域获得了领先地位,公司的特种光缆在我国市面上,占有率高达30%-40%。公司在光棒产能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实力十分强劲,在未来行业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有希望能享有红利。
优势二、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公司以服务电网为已任,积极参与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建设,以"电网发展拉动中天科技创新"为信念,坚持产学研用合作,成功建立了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公司可同时提供高中低压全系列电缆,将海缆大长度、高阻水技术创新运用到陆上电缆,打造关键材料、高端装备、交直流电缆,EPC工程全产业链。

优势三、中天科技-29光伏+储能业务持续强劲发力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公司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为发展目标,推进数字化与服务化双向融合,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为客户量身打造一个较为全面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由于篇幅受限,关于中天科技的更多深层次分析和风险告知,我写进了这篇研报当中,点击下方链接就能浏览:【深度研报】中天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光缆:对光纤的采集量和采集价格,三大运营商均提高水平,"八横八纵"骨干网优化升级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受广电互联互通平台增量的影响,光纤光缆需求量实现大幅增长。
电力:国家电网的再次提速及智能电网,农网升级改造及配电网的建设,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公司电力产业链快速增长。
新能源:在"碳中和"时代,政策推动力度得到了提升,光伏和储能行业的发展将会非常快,促进公司向未来发展的持续性。
三、总结
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说,我认为中天科技公司作为通信设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借助行业红利,有望迎来高速发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获得中天科技未来行情的准确消息,可以直接点链接,会为你配置专业的投顾来诊股,看下中天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天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❷ 移动公司的前身及发展历史
移动公司的前身及发展历史: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央企业。2017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并更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和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宽带、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经营权。
注册资本3000亿人民币,资产规模近1.7万亿人民币,员工总数近50万人。中国移动除原有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动力100、G3外,在2013年12月18日公布了4G品牌。标志着中国移动4G业务的正式启动。
2016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中国移动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之一。2016年8月,中国移动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0。
2017年7月,中国移动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6。2018年7月,中国移动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53名。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中国移动排名第76位。
(2)移为通信股票历史价格扩展阅读:
2013年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在2月26日巴塞罗那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发布了中国移动TD-LTE双百计划。
自2012年全球TD-LTE发展倡议组织在巴塞罗那发表联合行动宣言,宣布“将在2014年部署超过50万基站,覆盖人口超过20亿以来,TD-LTE全球商用步伐突飞猛进。
一方面TD-LTE加速构建起了全球产业广泛参与、产品高度成熟的端到端的完备产业链,在终端芯片环节取得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商用网络数和商业用户数开始形成规模,LTE全球漫游能力得到验证。
❸ 谁能帮我找一些IT业界历史上的有名有影响离的电脑公司吗
听我给你掰老故事:
IBM,即International Bus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成立于1914年,截止2002年底拥有雇员315889人,总资产965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IT公司。
最近四年收入状况
1999年:833.34亿美元
2000年:850.89亿美元
2001年:830.67亿美元
2002年:811.86亿美元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BM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立于1911年,最初它只是一个生产计时器、穿孔卡、统计
分类机、称量器具等产品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1924年改为现在的名字。几十年来,
IBM公司在小沃森称之为“信念的力量”的鼓舞下,力求尽善尽美的服务,终于使之成为
当今美国最大的电子公司,并在计算机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一)老沃森时代
IBM公司的实际创业人,是被列为美国企业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托马斯·沃森(老沃森)
。他对公司的早期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老沃森对公司的最重要贡献,是为IBM公司
奠定了一个基调,培养了独特的企业风格。在很早的时候,他就提出了公司经营三方针
:为了顾客的利益;为了员工的利益;为了股东的利益。这实际上成为使他一生事业成
功的坚定信念。
老沃森的管理风格属于家长式,在公司中他简直就是“上帝”,跟他的意见不一致就等
于是“犯罪”。但是,在管理思想上,老沃森却颇具独创精神。
老沃森系推销员出身,他工作艰辛,曾经失业,因此十分了解一般工作人员的最严重困
难是职业保障。为此,IBM公司制定了职业保障政策,采取了美国少有的终身雇用制。这
一政策获得雇员们的衷心拥护,并大大促进了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为避免雇员由于经理人员的偏袒或个人好恶而受到不公平待遇,在老沃森的倡导下,IB
M公司推行所谓“开门政策”,公司雇员有所不满,可随时向公司最高领导反映,这最终
成为公司中一种正规的制度。这种政策本身,便会对管理人员产生一种温和的影响。随
后,在IBM公司的工厂中取消了计件工作,工厂里的第一线管理人员并不保留零件生产资
料,雇员的成绩根据其对公司的总体贡献进行评定。所有这些政策,充分发挥了公司全
部雇员的精力和才能,显著提高了雇员的士气和工作效率,也给公司本身带来了勃勃生
机,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沃森的经营思想,是力求使公司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尽善尽美。他希望并且要求所有雇
员在任何工作中,都应该有杰出的表现。他经常告诫公司人员:“订出完善的目标而未
能达到,总比订出不完善的目标而轻易达到为佳。”正是由于公司敢于负担看来是不可
能完成的任务,敢于做他人认为不能做到的事,才使IBM公司脱颖而出。1914年,IBM公
司只有雇员1200人,年营业额300多万美元;到1937年,公司的规模扩大了10倍,人员增
加到1万,营业额达到3000万美元。1945年,IBM公司终于发展成为本行业中规模最大的
公司。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计算技术的强烈要求,1944年,IBM公司曾在人力、财力上支持哈
佛大学的艾肯研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部可进行四则运算的全自动继电器计算机。差不多
就在同一时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利和埃克特在陆军的资助下,也在研究采用
电子管的电子计算机。1945年底,一部划时代的电子计算机一一埃尼阿克诞生了。
在事业发展顺利的公司里,人们习惯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总是正确的。当时,没有人预见
到计算机的无限前景,一般人认为世界上只需要四五部计算机就够了,老沃森也未能免
俗。当莫克利和埃克特自己开办的公司经营失利,二人联袂相投IBM公司时,竟遭到老沃
森的拒绝。1950年,他们的公司被兰德公司收购。翌年,第一台民用计算机尤尼瓦克便
移交美国人口普查局使用,并率先开辟了计算机商用市场。这一事件使得IBM失去了一些
老主顾,也使IBM公司落在了对手的后面。
面对这一巨大的挑战,老沃森的长子小沃森(也叫托马斯·沃森)面对现实,提出了研
制新计算机的对策,老沃森果断地采纳了儿子的建议,并挑选出一名最优秀的行政人员
负责这一任务。1952年,IBM推出了每秒运算16000次的701型大型计算机,随后又陆续推
出了702、704和705等一系列电子管计算机。1956年,IBM公司便又远远超过了对手。也
是从这时起,开始了1956—1973年的小沃森时代。
(二)小沃森时代
小沃森生于1914年,年轻时就读于私立学校和布朗大学。那时他就是一个很有思想的青
年。1937年,大学毕业的小沃森作为普通推销员进入IBM公司,很快便成为公司的一名得
力推销员,并荣幸地加入了公司的“百人俱乐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驾驶私人
飞机1000小时经历的小沃森志愿参加了空军,曾获中校军衔。这段军队生活的锻炼,培
养了小沃森的冷静头脑和坚定不移的性格。
复员回到公司后,小沃森晋升很快,1946年成为董事,1952年出任总裁。1956年老沃森
去世后,小沃森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委员、公司最高领导人,成为IBM公司的第二代首脑人
物。
小沃森继承了父亲的优良经营思想,并把这些思想总结为IBM公司之所以获得成功的三条
信念:
1.尊重个人在IBM公司的管理工作中,这一点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保障每个人的职业,
尊重他们的人格,并注意培养他们。
2.尽善尽美地为顾客服务“IBM意味着服务”,是IBM公司最成功的广告。公司通过提供
最佳的服务以获得良好的信誉。
3.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这是使得其他两条信念得以有效贯彻的力量所在。
另一方面,面对周围新的挑战,小沃森在坚持贯彻企业“信念”的同时,大胆地对公司
进行了改革。
过去,IBM公司还是一个较小规模的企业,产品品种的改变也比较缓慢,公司实际上只由
几个行政人员管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经历了急剧的变化,带来了大批的新
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市场,公司的规模也有了迅速的扩大,以往的由一人作出决定的集
权式结构显然不能应付。因此小沃森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变革公司的管理结构,以适
应新的形势。
1956年底,小沃森召集了公司的100名左右最高级人员,在弗吉尼亚州的威廉斯堡连续举
行了三天会议,会上作出了从中央集权式经营转为分散经营的重大决定。当时的报纸幽
默地报道说:“会议开始时,公司总部还像一块岩石,到大家出来时,公司便散开了。
”
在IBM公司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会议决定公司组成六个独立经营的事业部
和一个世界贸易公司,所有这些部门都有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性。组织结构分散的目的,
是把业务部门分成多个较易管理的单位,以确保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方作出决策。公司
还组成了审查各部门长期计划和重大决定的管理委员会,其成员是董事会主席、总裁以
及6名其他最高级行政人员。同时,小沃森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批专门人才,负责向管理
委员会提供咨询和建议。其中有通晓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有运筹学家,还有由优秀
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专家团,他们作为公司的神经中枢,积极地开展工作。
1958年,小沃森又进行了另一项大胆的改革,即在IBM公司的工厂中取消了小时工资制,
使IBM公司的每一名职工都纳入薪金制,从而取消了蓝领职工与白领职工之间的最后一项
差异,这件事对于公司人员的意义,可与二战后所做的任何革新相比,它给公司带来了
任何其他方法都不可能代替的良好人际关系和高昂的士气。
每当面对重大的挑战,小沃森始终表现出现代企业家所必须具备的巨大魄力和冷静头脑
。20世纪60年代初,公司又遭到其他计算机公司的巨大挑战,同时本公司内部由于机型
不统一,也存在着自相竞争等严重问题。对此,有人提出了通用360系列计算机计划,但
全面实施这项计划需投资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研究原子弹的费用,由一家公司承担确
实存在很大的风险。公司内部对此意见分歧,讨论再三决心难下。面对这种情况,小沃
森果断地起用了坚强不屈、经验丰富的副总裁利阿森领导这一计划。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
,1964年终于向世界宣布了计算机史上划时代产品——IBM360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自
此,世界计算机界无不向IBM看齐,完全巩固了IBM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统治地位。
1971年,小沃森因心脏病发作病倒后退居执委会主席,1973年又根据他亲手制定的60岁
退休的规定从领导工作岗位上完全退了下来。
(三)不断开拓
由于小沃森的努力,为IBM公司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世纪70年代
后,IBM公司又陆续开发了370系列、303x系列和4300系列计算机,对世界计算机界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IBM公司的成功,特别是360系列计算机的成功,使公司产生了自满情绪,因此只
注意了大型通用机的研制、生产,而忽视了小型机、微型机的市场潜力,使公司的事业
遭到侵蚀。但IBM公司毕竟有它的传统,自1980年起,它又在各个领域努力开发新产品,
积极提高生产自动化能力,公司又向前迈出了巨大的步伐。
1981年,IBM公司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并开发了16位机,率先进入微型机的高级机时代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IBM公司便超过了同行业中的苹果、坦迪等先驱公司。目前,在
世界个人计算机市场上,它已掌握了30%的市场占有率。
IBM公司短期内在个人计算机领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
1.设计先进公司从1981年进入微型机市场,即首先采用16位微处理器,从而大大提高了
产品性能。
2.公开软件公司一反以往保密的做法,及早公布产品规格,使一般软件公司都能据此编
写软件,这样做十分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并且能够以本公司产品为基础,形成软
件标准。
3.多渠道销售公司除自销外,还通过百货公司、零售公司多方推销。
4.自动化生产公司重视高度自动化工厂的建设。在生产线上,大致每45秒即可生产一台
计算机。
5.杀价进攻在产品供不应求时即主动大幅度降价,以提高竞争能力。
6.采取风险管理给公司内个人计算机开发小组以极大的自主权,公司只提供充足资金,
很少进行干预,从而大大促进了开发小组的工作积极性。
1984年,IBM公司从业人员已近37万人,年销售额达460亿美元,在美国最大的500家制造
公司中名列第5位。目前,全球约有150家较具规模的计算机公司在竞争世界市场,仅IB
M一家就占有市场的50%,在美国和世界计算机市场中,IBM公司始终雄踞盟主地位。
(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战略调整
1.精减组织。1986年至1991年,IBM在世界范围内裁员6万人。
2.集中经营范围。IBM卖掉了许多非计算机经营项目,复印机分部于1988年卖给柯达公
司,与打字机、键盘、个人打印机相关的企业于1991年卖给克莱顿一杜彼利埃公司,RO
LM电讯公司分两次于1988年和1992年卖给西门子公司。
3.调整结构,扩大分公司自主权。1991年,公司投入30亿美元改建费用,重新调整它的
9个分部,各分公司自主经营。
4.扩大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IBM各系统集成包括许多主要战略联盟,其中有西尔
斯、王安及苹果等公司。1991年,IBM与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东芝合资开发分离记忆集成块
。IBM还拥有价值1亿美元的法国布尔集团公司的股票。1991年,IBM多媒体集团与时代—
沃纳公司就一个可行的电视—计算机联机项目进行合作开发。
(五)收购莲花公司
1995年6月,IBM以35.3亿美元成功地收购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写下了现代商业史上极
其精彩的一笔。有人形容IBM的收购计划为“如同时钟里发条与齿轮般的精确”。莲花公
司是仅次于微软、NOVELL的世界第三大计算机软件制造厂商,一旦IBM的收购引起莲花公
司的反感,就有可能演化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伤元气的“官司”。按道理莲花公司必
然动用包括引用反托拉斯法在内的一切可行的手段实施反收购,然而IBM的收购计划居然
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变成现实,个中缘由,耐人探究。
1.密网早就撒向对手。IBM的精明之处在于,它所选择的收购对象有一个致命弱点,莲
花公司的章程中允许直接从股东手中吸收股份。1995年6月5日,IBM公司董事长杰斯特纳
宣布了收购莲花公司的计划。事实上在此之前,IBM的智囊团和决策层就已经精心编织了
一个网。5月12日,杰斯特纳召集IBM决策人物,通报公司计划收购莲花公司的重大决定
。
早在1995年初,IBM资深副总裁约翰·汤普逊已经多次与莲花公司的董事长克姆曼齐秘密
讨论过双方合二为一的可能性。IBM需要莲花公司最成功的软件产品,而莲花公司欲一举
实现其众多的软件开发计划,却又苦于财力不足。4月初,IBM公司财务长杰罗米·约克
等带领10名高级研究人员对莲花公司的软件产品与IBM自己的软件系统接轨展开了深入细
致的研究;与此同时,IBM把第一波士顿银行和CSM律师事务所的金融家和律师请来,让
他们参与制定收购计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收购行动做出无懈可击的安排。
2.储备巨资,志在必得。在5月12日的会议上,IBM的决策者们认为,不能与莲花公司长
期磨下去,克姆曼齐很可能会在IBM的对手中选择合作者,并以此为筹码与IBM讨价还价
。按惯例,如果以收购股票的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收购者必须根据该上市公司目前的股
票价格,并在此价格基础上制定出包括溢价部分在内的收购价格。当时莲花公司的上市
价格为每股近30美元。IBM根据公司的现金存量,把收购的溢价率定为100%。因此IBM把
收购价格定为每股60美元。为此,IBM准备了105亿美元的现金。尽管有人认为IBM的收购
价格定得过高,但IBM决策层有着自己的意图。从收购计划公布开始,就以高价位向其他
竞争对手传递信息,即IBM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以此逐出所有的潜在的竞争者。实际上I
BM最后收购的价格是每股64美元。而且IBM的法律顾问——CSM律师事务所为收购计划制
定了应付莲花公司反收购的诉讼文件等,真可谓滴水不漏。
3.交互网络传递信息。最令IBM担忧的是NOTES软件的设计者雷蒙德·欧兹尔,若他对I
BM的收购计划表示不满,必将使IBM的收购计划功败垂成。经过分析推测,杰斯特纳认为
欧兹尔的主要兴趣与IBM一致,即NOTES的前景,若IBM收购莲花公司后,能在资金上对开
发NOTES有所支持,欧兹尔何乐而不为?另外,IBM巧妙地利用交互网络(INTERNET)将
收购的信息传递给大多数莲花公司的职员、股东及合作者(在美国,公开与被收购对象
的职员联系是非法的),以此了解莲花公司职员对收购的反应。6月5日,在杰斯特纳向
世界公布IBM收购莲花公司消息时,莲花公司主要部门的反应都很正常。6月6日—6月11
日,杰斯特纳与克姆曼齐进行多次协商、洽谈。6月11日中午,IBM全体董事再次通过电
话聚到一起,杰斯特纳郑重宣布:IBM收购莲花公司成功。
❹ 600522中天科技历史行情
我国通信行业在5G的推动下发展得更快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通信设备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是具备尖锐嗅觉的,挺多投资者把视线转移到这,接下来,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通信设备中的优秀企业--中天科技。
在开始分析中天科技前,学姐提前弄好了一份通信行业龙头股名单送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通信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电缆品种最齐全的专业企业,公司经营的业务大部分和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有关。它的主要业务范围包含了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系列、新能源、铜产品、商品贸易。
简单看了一下中天科技公司的资料,再来看看公司有什么优势?
优势一:光缆高市占率,行业红利带来业绩增长
国内几乎所有的光电缆品种公司都有生产,拥有海底光缆制造的核心技术,在国产光棒领域获得了领先地位,公司的特种光缆在我国市面上,占有率高达30%-40%。公司在光棒产能规模、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得非常好,将来在行业全新景气周期里有希望得到充分的益处。
优势二、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公司始终把服务电网作为自己的责任,主动进行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的制造与维护,以"电网发展拉动中天科技创新"为信念,坚持产学研用合作,打造了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公司可采用高中低压全系列电缆,在陆上电缆中采用了海缆大长度与高阻水技术创新,打造关键材料、高端装备、交直流电缆,EPC工程全产业链。

优势三、中天科技-29光伏+储能业务持续强劲发力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是公司的发展目标,利用数字化与服务化双向融合,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为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对于中天科技,更多的深度研报和风险提示,在这篇文章中都有体现,想接着了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下面这篇文章哦:【深度研报】中天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光缆:三大运营商采集的数量和价格均有所增加,全国范围内拥有骨干网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更新需求的增大,广电互联互通平台打造光纤光缆需求量的新增势。
电力:由于智能电网,农网升级改造及配电网建设,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工程再次提速,将会让公司电力产业链的增长更加快速。
新能源:在"碳中和"这个条件下,政策推动力度慢慢加强,光伏和储能行业的增长势头将非常强劲,将保障公司未来成长持续性。
三、总结
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说,我认为中天科技公司作为通信设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借助行业红利,有望迎来高速发展。但文章带来的信息不是最先的,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天科技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会安排专门的投顾来替你诊股,看下中天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中天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9年4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2000年底,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1亿户。
2001年2月20日,在法国戛纳举行的第六届全球GSM年会上,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李默芳总工程师荣获“GSM联盟突出贡献奖”。
2001年9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广州国际局实现了顺利割接入网,这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第一个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正式开通。
2002年1月22至2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战略重点。
2002年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实现了GSM-CDMA之间的自动漫游。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业务。11月18日,中国移 动通信与美国AT&T Wireless公司联合宣布,两公司GPRS国际漫游业务正式开通。
2002年5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赴韩服务小组到达韩国为观看韩日足球世界杯的中国移动通信客户提供GSM-CDMA原号漫游服务。这是中国移动首次出国提供现场移动通信服务。
2004年7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
2004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资产净值达到2331.6100亿元人民币,纯利达到420.04亿元人民币。
2005年10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宣布收购香港移动电讯商PEOPLES(华润万众电话),现已成为其全资附属机构,并改名为中国移动万众电话有限公司。
2008年5月23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2008年2月25日,中国移动发布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施五大责任工程,追求“和谐共成长”。
3月3日,铁道部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4月1日,中国移动在全国八个城市开放157号,启动TD-SCDMA社会化测试和试商用工作。
5月8日,中国移动在西藏自治区珠峰大本营建成全球海拔最高的移动基站和营业厅。
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独立运营。
9月,中国移动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的公司。入选该指数,意味着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领跑企业之一。
2007年1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发布中国信息产业企业的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
1月22日,中国移动通信宣布与米雷康姆国际移动通信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S.A.)签订了收购其所持有的巴科泰尔有限公司(Paktel Limited)88.86%的在外发行股份的协议,这次收购,是中国通信运营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突破。
2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宣布,成功完成收购米雷康姆所持有的巴科泰尔的股份。此举意味着中国移动通信正式进入巴基斯坦电信市场,跨国经营实现零的突破。
2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设计与研发》项目在2005年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基础上,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移动通信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4月12日,中国移动通信战略决策咨询会2007年年会在京召开。公司领导与来自政府、电信行业、经济界和法律界的15位中外专家委员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提升公司软实力”等重大战略议题各抒己见、共商大计。
7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收市价达到89.35港元/股,市值达到17873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公司。
8月11日,中国移动通信正式成为“2007年上海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合作伙伴”。
8月30日,中国移动通信携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CRI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通信的流媒体平台上正式开通。
11月13日,位于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的世界最高基站开通,珠峰顶上不能拨打手机的情况彻底成为历史。
2015年11月27日,中国移动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中移铁通与铁通签订收购协议。中移铁通收购铁通相关目标资产和业务,收购价格为318.8亿元。根据收购协议的约定,中移铁通将收购铁通的若干资产、业务及相关负债并接收相关从业人员。其中,收购的资产和业务包括约9.9万皮长公里的全国骨干网络、约182.2万皮长公里的城市光缆、约2471万个IPv4地址资源、房屋1814项及土地685项、约1198万的固网宽带用户和约1829万固话用户(其中含1388万的传统固话用户)。此外,铁通拥有固网运营经验的从业人员约4.7万人。
❻ 中国移动的服务宗旨是什么
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对客户的投诉做到了事事有回声, 件件有落实。
“追求客户满意服务”企业宗旨
“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
“服务与业务领先”战略重点
❼ 中国移动何时成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以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以及“134(0至8号段)”,最新又推出159号段(与3G无关)。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至2004年底,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亿户,于184个国家和地区的235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与73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4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最新排名第242位。2004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第五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盈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通信确立了“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全力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近期战略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新跨越,确保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000年大事记
运营机制市场化
打破依据行政区域层层设立管理机构的惯例,组织完善了非上市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省会城市公司撤并工作,使管理层、操作层的界面更加清晰。在原来广东等六省公司上市的基础上,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广西七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资产重组,注入更名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客户增长规模化
移动电话客户总数以平均每月230万的速度增长,截至2000年底达到6579万户。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签约客户1403万户,签约客户总数达到5209万户;"神州行"客户达到1370万户,占移动电话客户总数的20.8%
业务发展多样化
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开放"神州行"智能网预付业务,"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品牌家喻户晓。相继推出了"全球通"IP电话、"全球通"WAP、手机银行、信息点播、奥运点播、聋哑人手机、中国移动联网、虚拟专用网、电子商务等新业务,受到市场欢迎。
企业管理规范化
开展管理创新,建立集团母子公司内部产权纽带关系,实行经营者绩效考核制度,推动以省(区、市)公司为单位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开展财产和债务惯例,控制财务风险。加大清缴欠费和清理不良资产的力度,核销非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
企业合作扩大
与14 个国家32家运营公司新开办了国际漫游业务,使得与中国移动开通自动漫游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3个,运营公司达到116个。积极与国内其他电信企业展开合作,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宇通信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适应移动互联网市场特点,推出具有共赢效应的"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得到社会广泛响应。
强化网络集中管理,完善网管系统和本地集中操作维护中心的功能,开展大规模的网络优化工作,使网络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0年,GSM移动通信网长途来话接通率达到61.14%。无线接通率达到99.06%,话音接通率达到60.09%,掉话率为1.25%,基本消灭了超忙小区。
加强工程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40亿元,净增GSM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000万户,总容量达到11020万户(其中GSM网9864万户);净增信道100万个,总数达到312万个;净增基站15426个,总数达到59973个。完成全国移动智能网二期工程,启动中国移动互联网试验网工程和骨干网一起工程建设,中国移动互联网投入商用。进一步完善支撑服务网,各省(区、市)计费业务中心建成投产,形成全国两级计费管理的体系结构。
截至2000年底,全部从业人员为111824人,其中在岗职工89518人,比上年减少6665人。通信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含两费的通信业务收入)达到128.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3.7%*。有16人获得行业教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绝大多数企业被评为当地文明单位。
2001年大事记
1月19日,中国移动通信与全国华联集团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签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合作的框架协议。
2月20日,在法国嘎纳举行的第六届全球GSM年会上,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李默芳总工程师荣获“GSM联盟突出贡献奖”。
自2月21日零时起,经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移动通信对原有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
3月1日,由重庆移动通信公司员工组成的代表队,在全国电信条例只是大赛决赛中荣获冠军。
自3月21日开始,经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移动通信在全国陆续推出“全球通”移动电话“套餐”资费。
4月20日,张晨霜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并兼任集团公司纪检组组长。 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移动通信主办的第五届中国GSM年会在京召开。
6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网站全面改版。
6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中国移动通信停止模拟移动电话网客户的国际、国内长话和漫游业务。
7月1日,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中国移动通信取消移动电话入网费和附加费。
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投入试商用。
7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
8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被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授予“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唯一指定移动通信运营商”称号。
9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广州国际局实现了顺利割接入网,这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第一个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正式开通。
11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启动“全国网络质量会战活动”。
11月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京落幕。全国31个省(区、市)移动企业的150名代表出席了工会。
11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电信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
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1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宣布,支持领先移动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发起的开放移动架构计划。
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大事记
1月至2月,中国移动通信作为首批五个国有骨干企业参展单位之一,参加了中央企业工委举办的以“落实三个代表,加快国企发展”为主题的展览。 期间,国务院总理朱基、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王忠禹在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林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展台。
1月22至2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在今后两三年内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近期战略重点。
1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全面开展合作。这是通信与民航开展跨行业合作的首次尝试。
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4月2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各级移动企业的90名劳模被授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4月29日,中国移动通信成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之队唯一移动通信服务商”。
5月17日,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5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赴韩服务小组到达韩国,为韩日足球世界杯期间赴韩的中国移动通信客户提供GSM-CDMA原号漫游服务。这是中国移动通信首次跨出国门提供现场移动通信服务。
7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推出“计费月改自然月”和“天天能交费”两项客户服务措施。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移动通信主办的第六届中国GSM年会在京举行。
8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9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派出服务组飞赴韩国釜山,为在第14届亚运会期间前往韩国的全球通客户提供GSM-CDMA韩国原号自动漫游服务。
10月1日,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11月18日,中国移动通信与美国AT&T Wireless公司联合宣布,两公司GPRS国际漫游业务正式开通。
2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就规范移动梦网音乐著作权使用授权一事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出台了针对音乐著作权相关移动业务的管理办法。
12月18日,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
❽ 从古至今中外的通信方法
烽火台一般都有几个名称,比如叫亭、亭隧、烽燧等,也有叫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为来往使节提供食宿、保护安全,供应马匹粮秣、联系重大事物等服务。烽火台成为人们主要的联系方式。
没过多久,就聪明的人发现了利用鸽子,可以帮助人们传递信息。开始驯化了鸽子,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驯化后,结果是利用会飞的鸽子送信,速度提高了好多倍数。
人类还创造了许多信息传递方式,如古代的烽火台、金鼓、锦旗,航行用的信号灯等,这些都是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8)移为通信股票历史价格扩展阅读
1、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断加快,加上政府公共安全投资不断增加,专网通信市场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2012年达到68.2亿元。
2、按照我国2900个局级以上公安部门测算,需要移动基站2900个;按我国在编警察人数170万人,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70万个;按10名警察配1辆警车测算,需要17万车载无线通信设备。
摩托罗拉的数字移动基站价格80万元左右,手持终端价格4000元左右,车载终端价格1.5万元左右,根据数量测算,我国公安系统专网通信容量为116.7亿元。
3、按一个中队8辆消防车测算,共有23200辆消防车。根据测算我国消防员需要无线通信终端145000台,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23200台,终端设备按照4000元计算,车载台或移动中继站按照1.5万元计算,消防系统专网通信容量约为10亿元。
❾ U盘是什么
U盘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盘的简称,据谐音也称“优盘”。U盘是闪存的一种,故有时也称作闪盘。U盘与硬盘的最大不同是,它不需物理驱动器,即插即用,且其存储容量远超过软盘,极便于携带 。
U盘集磁盘存储技术、闪存技术及通用串行总线技术于一体。USB的端口连接电脑,是数据输入/输出的通道;主控芯片使计算机将U盘识别为可移动磁盘,是U盘的“大脑”;U盘Flash(闪存)芯片保存数据,与计算机的内存不同,即使在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PCB底板将各部件连接在一起,并提供数据处理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