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合科技龙头股票
① 总股本1.2亿,流通股2000多万的锂电池概念股票
锂电池概念流通盘最小的是:鹏辉能源(300438)2100万,赢合科技(300457)2925万。
②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谁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赢合科技。
赣锋锂业(002460):锂业龙头,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按产能计,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及中国前列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前列的金属锂生产商。
天齐锂业是G内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G内锂行业中技术领先、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主营业务: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相关介绍:
赣锋锂业公司长期致力于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综合实力位列国内深加工锂产品领域第一。主要产品包括金属锂(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氯化锂(工业级、催化剂级)、丁基锂、氟化锂(工业级、电池级)等二十余种。多项细分产品市场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金属锂、丁基锂、氟化锂2007年、2008年的销量均居国内第一。
电池级金属锂和电池级碳酸锂的销量居国内领先行列。公司是国内唯一建立“卤水/含锂回收料-碳酸锂/氯化锂-金属锂-丁基锂/电池级金属锂-锂系合金”全产品链的企业,也是国内锂行业唯一实现全产品链竞争的企业。
③ 锂电池概念股有哪些
1.中信国安(000839)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2.杉杉股份(600884)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产能12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子公司东莞杉杉电解液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目前已经排名国内第二位;控股75%的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拥有年产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钴酸锂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锰酸锂500吨。
3.江苏国泰(002091)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
4.中国宝安(000009)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
5.金瑞科技(600390)公司子公司长远锂科(公司占16%,大股东占84%)是专业生产钴酸锂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型锂离子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其比容量比钴酸锂高出30%以上。
6.上海普天(600680)公司将在上海重点建设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
7.横店东磁(002056)公司于2006开始研发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8.江特电机(002176)江特锂电池材料公司已经试投产。
9.多氟多(002407)2011年实现系列电子级氟化物产品产业化,建成六氟磷酸锂1000吨/年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厂家。
10.当升科技(300073)公司是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营钴酸锂、多元材料、锰酸锂以及其他锂电正极材料,产销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
11.天齐锂业(002466)公司为国内锂产品龙头,有望构建覆盖锂矿资源、锂盐和锂金属加工三大业务体系;公司的潜在风险在于没有锂资源,原料矿石均从国外进口。
12.九九久(002411)公司如东洋口化工园区投资建设“年产4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九九久的六氟磷酸锂项目可以直接进入到工业化生产环节,品质问题应该不用担心,有希望达到日本标准。
注.六氟磷酸锂进口价格500元/公斤,其成本约在100~200元/公斤。
13.湘潭电化(002125)公司生产的锰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注.锰酸锂性能比磷酸铁锂要差,并非锂电池材料的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上市公司:
1.佛塑股份(000973)隶属于公司的星源科技是我国能生产动力锂电池隔膜的两家企业之一;另一家企业金辉高科是比亚迪与佛塑股份共同出资281万美元组建,佛塑股份占55%股权。
2.中达股份(600074)目前自主研发生产太阳能光伏新材料、电池隔离膜,公司聚烯烃薄膜若应用于锂离子隔离膜、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将身价百倍,有望和佛塑股份分庭抗礼。
3.南洋科技(002389)公司参与发起浙江泰洋锂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5%),经营范围为锂离子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2亿元,年均净利润25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1.5年。
④ 锂电池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新能源电池上市公司
(1)002091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0839中信国安: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于50辆纯电动大客车。 另外,中信国安还是碳酸锂资源公司。
(3)000973佛塑股份:锂电池隔膜。生产锂电池隔膜产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5)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目前科力远与它们的合作仅处于谈判阶段。与科力远有初步合作的仅是日本丰田和南车集团,其中南车集团的纯电动客车项目已对科力远镍氢电池组方案较为认可。
⑤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什么
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赢合科技。
一、天齐锂业
公司致力于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有电池级碳酸锂、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无水氯化锂、工业级无水氯化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工业级氢氧化锂以及磷酸二氢锂、高纯碳酸锂和金属锂等。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无水氯化锂等生产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电池级碳酸锂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54%,广泛应用于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二、赣锋锂业
全称是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有色金属/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销售/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配件及技术进口业务/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凭许可证经营)/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以上项目国家有专项规定除外)。
三、赢合科技
赢合科技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锂电子动力电池整线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荣誉称号。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
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⑥ 机器人板块股票有哪些
机器人板块龙头股票有:
1、蓝黛科技:机器人龙头。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定位逐步提升,并于近年推出了拥有智能家电管控、安防、巡逻、提醒和扫地等5大功能的管家机器人Unibot,初步实现了从完成特定工作(扫地、擦窗)的工具”阶段,向完成多重任务的“管家”阶段的演进。
2、科沃斯:机器人龙头。公司拟引进国外先进的高精度多功能校准器、示波器校准器、全自动液/气压检定系统、桥架式三坐标测量机、德国通快机器人激光焊接实验平台、激光跟踪系统等设备,扩充研发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研发实力。
3、机器人:机器人龙头。公司持有三宝创新67%股权,三宝创新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三宝创新是平台机器人领域开创者之一,在商用劳务替代机器人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机器人板块股票其他的还有: 上海电气、大立科技、中元股份、天润工业、科大智能、永创智能、秦川机床、新时达等。
拓展资料
智能机器人上市公司有:
1、高乐股份:2020年营业收入5.08亿,同比增长-28.74%。2018年5月1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科大讯飞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人工控制、自动导航、多语种支持、生物识别等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开发智能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税务及金融服务领域,目前首批订单已经部分交付。
2、新时达:2020年营业收入39.57亿,同比增长11.97%。2018年6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京东同意在智慧物流、机器人等领域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鼎龙文化:2020年营业收入4.45亿,同比增长-58.19%。从具体合作内容来看,骅威股份将参与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研发,为产品市场化、产业化及优化产品设计提供意见,为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化生产、产业化运营提供资源支持。
4、赢合科技:2020年营业收入23.85亿,同比增长42.82%。产品线最长、自动化率最高的的锂电自动化设备企业,国内唯一实现“正线设备+机器人+软件控制”锂电池设备全套生产线的公司;2017年锂电设备业务收入11.7亿元,占比73.78%。
⑦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有哪些股票
最全太阳能+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一览
一、光伏产业链
光伏玻璃:信义玻璃、 福莱特、亚玛顿、南玻A、安彩高科、旗滨集团
光伏封装材料:福斯特(胶膜)
逆变器:阳光电源、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固德威、科士达、禾望电气
光伏制造设备:晶盛机电、京运通、迈为股份、捷佳伟创
硅料:保利协鑫、新特能源、 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亚洲硅业、鄂尔多斯
硅片: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京运通、向日葵
电池:隆基股份、爱旭股份、福斯特、协鑫集成、东方日升、赛伍技术、爱康科技、航天机电、中来股份、中利集团、拓日新能、英杰电气、亿晶光电、向日葵
组件: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协鑫集成、晶澳科技、东方日升、赛伍技术、爱康科技、京运通、航天机电、中来股份、中利集团、拓日新能、芯能科技、亿晶光电、向日葵、ST天龙
正银:帝科股份
电站:中国光核、中国核电、晶科科技、宝新能源、节能风电、太阳能、林洋能源、京运通、吉电股份、江苏新能、川能动力
整理过往数据,再结合当下市场热点题材和板块,也整理了3只金股,这几只票经过几个月的震荡吸筹,目前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已经有主力资金开始布局介入,上升通道已经打开,趋势很不错,今天也是给大家带来了三只十月份有望翻倍的潜力股。因为平台审核不能直接在这里公布。
如果你不吝啬你关注列表里多一个人的话可以找到我。你将会多一个可以为你实时分析行情的人,何乐而不为呢?还是老规矩某 信添 家 wak0 。英文加数字总共七位,有我圈子的朋友都是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的,可以看到把握任何一支都是一笔大的收获,如果想对接下来的趋势一目了然,或者操作强势黑马,相信我的实力,不会让你失望。投资理念:不做多选题,不开超市,力求精准!尊重技术!重视市场!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锂电池
中国知名锂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亿纬锂能、中航锂电、比克、多氟多、卡耐新能源等。
2.电机
中国知名电机企业包括:比亚迪、精进电动、北汽新能源、华域电动、方正电机、上海电驱动、奇瑞新能源、长安、合肥巨一等。
3.电控
中国知名电控企业包括:比亚迪、联合电子、北汽新能源、上海电驱动、奇瑞新能源、合肥巨一、深圳大地和、长安、汇川、卧龙电驱等。
4.热管理系统
中国知名热管理系统企业包括:三花智控、银轮股份、中鼎股份等。
5.IGBT(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
中国知名IGBT企业包括: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等。
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
6.三元正极材料
中国知名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包括:长远锂科、容百锂电、振华新材料、厦门钨业、当升科技等。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中国知名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包括:贝特瑞、德方纳米、贵州安达、湖北万润、湖南裕能等。
7.负极材料
中国知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包括:璞泰来、贝特瑞、宁波杉杉、东莞凯金、中科星城等。
8.电解液
中国知名锂电池电解液生产企业包括:天赐材料、新宙邦、国泰华荣、宁波杉杉、天津金牛等。
9.湿法隔膜
中国知名锂电池湿法隔膜生产企业包括:上海恩捷、苏州捷力、中材中锂、星源材质、河北金力等。
10.干法隔膜
中国知名锂电池干法隔膜生产企业包括:星源材质、惠强能源、中兴新材、沧州明珠、中科科技等。
11.锂电设备
中国知名锂电设备企业包括: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璞泰来、科恒股份、星云股份、智慧松德、大族激光、诺力股份
⑧ 赢合科技在哪些城市有工厂
摘要 赢合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57),总部落户于深圳,旗下拥有惠州赢合、江西赢合、东莞雅康、深圳慧合等全资子公司,以及惠州隆合、深圳和合等控股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广东惠州仲恺国家高新区和江西宜春经济开发区,前者占地26万平方米,后者占地20万平方米;公司在职人员4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500余人,公司市值200多亿。
⑨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哪三个
中国三大锂业龙头是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赢合科技。
天齐锂业(002466):天齐锂业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于2010年8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天齐锂业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新能源核心材料供应商,国内锂行业中技术领先、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天齐锂业是一个新能源新材料的科技公司。
赣锋锂业(002460):锂业龙头,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按产能计,公司为全球前列及中国前列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前列的金属锂生产商。主要产品包括金属锂(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氯化锂(工业级、催化剂级)、丁基锂、氟化锂(工业级、电池级)等二十余种。
赢合科技(300457):成立于2006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总部落户于深圳,是专业的锂电池设备供应商,专为新能源领域提供整套智能化装备,为客户打造锂电智慧工厂,是中国锂电设备行业的引领者。
相关介绍:
锂电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3C产品对锂电池需求量的稳定增加,以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扩大,我国锂电池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1727亿元,2020年销售规模达1958亿元。
锂电池行业发展趋势:锂电化、节能化和高速化将是未来锂电池的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制造领域新的投资焦点,锂电池企业纷纷加大对新工厂的建设,寄希望增加产能,借助规模效应来取胜。锂电制造节能化和高速化已成为新的产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