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纽科技股票发行价
1. E周动态|小鹏汽车上市、特斯拉APP故障、劳斯莱斯纯电版见过吗
目前来看,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已经锁定了国内造车新势力前三的位置,随着国外车企的纯电动车逐渐进入国内,市场形式更加严峻,那么他们三家谁会最早实现突围呢?或者说是齐头并进?另外,恒大可以赶上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第一梯队吗?不妨在下面留下您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我国有哪些铁路股票
铁路股票分如下三大类:
一、铁路设备制造:
(1)北方创业(600967):主营铁路货车制造,市场占有率达12.2%,全国排名第一,18家铁路货车定点生产厂家中稳居前四位,神华集团用车.
(2)晋西车轴(600495):国内规模包括火车和地铁用最大、车轴品种最多的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3,并有出口资格。
(3)ST汇通(000415):主营铁路运输设备制造,具备微硬盘科技题材。
(4)中航重机(600765):主营产品液压泵,应用于铁路系统。
(5)湘电股份(600416):国内大型电动轮自卸车厂家,唯一生产地铁车辆用成套牵引电气设备和轻轨厂家。同时生产风力发电电机,具备新能源概念。
(6)时代新材(600458):机车用减震降噪弹性元件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减振降噪弹性元件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车,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7)西北轴承(000595):公司独家生产时速160至20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轴承。
(8)攀钢钒钛(000629):国内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受益于西部大开发。
(9)鞍钢股份(000898):国内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重轨生产垄断企业。
(10)包钢股份(600010):国内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
(11)天马股份(002122):通用轴承和铁路货车轴承
(12)马钢股份(600808):与德国合资生产高速铁路轴承。
(13)烽火通信(600498):高技术含量的铁路通信工程光通信设备
(14)长园集团(600525):电力电缆附件,建设机械介入铁路施工设备。
(15)上风高科(000967):生产地铁用重型风机。
(16)远望谷(002161):用于车辆自动识别治理铁路射频识别系统.
(17)国电南自(600268):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部分
(18)太原重工(600169):主营重型机械,包括铁路相关的轧锻和起重设备,国内唯一的火车轮对生产基地、同时拥有火车轮、火车轴生产线。
(19)晋亿实业(601002):国内紧固件行业龙头企业,产品主要用于铁路和汽车制造。
(20)龙溪股份(600592):从事火车应用关节轴承。
(21)西宁特钢(600117):公司受益于青铁路。
(22)卧龙电气(600580):生产电气铁路变压器。
(23)铜峰电子(600237):涉足城市轨道交通机车电力电容器项目。
(24)宝胜股份(600973):涉足铁路电缆。
二、铁路工程建设及工程机械:
(1)中铁二局(600528):工程建设。
(2)中国中铁(601390):亚洲最大的综合型多功能建设集团。
(3)北方国际(000065):主营铁路运输,唯一一家全国性铁路物流类上市公司。
(4)中国铁建(601186):我国最大的铁路建设集团之一。
(5)柳工(000528):工程机械。
(6)三一重工(600031):工程机械。
(7)徐工机械(000425):工程机械。
(8)隧道股份(600820):工程机械。
三、铁路运输:
(1)铁龙物流(600125):主营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整体上市预期。
(2)中储股份(600787):为中国物资储运控股公司,组建涉及我国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物流业龙头企业。
(3)S*ST北亚(600705):铁路运输及纸浆生产,重组中。
(4)大秦铁路(601006):国内铁路运输第一股,最有潜力的铁路运输股.
(5)国恒铁路(000594):唯一的营袖珍铁路股,稀缺资源,北部湾概念。
(6)广深铁路(601333):注入优质资产、整体上市题材,最有潜力的铁路运输股。
3. 中国有哪些企业在纽交所上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已有7年的历史,在华尔街上经历过三起三落,“7年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又有大半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有些股票仅值几毛钱惨不忍睹的苦涩。”一位国际金融和投资银行专家这样总结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7年历程。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掀起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中国股票首次登陆华尔街
1992年底中国证监会成立,随后,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国股市上露面是在1993年7月的青岛啤酒,随后还有上海石化、马鞍山钢铁、仪征化纤等八家。它们的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全球存股证方式(GDR)和美国存股证方式(ADR)分别在全球各地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的同时,将50%的H股转为ADR、GDR在纽约上市。通过其他途径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与中国有关的股票是1992年10月9日上市的华晨金杯汽车,发行价为16美元,当年11月底升至33美元。第二家是中国中策轮胎,第三家是上海摩托车。由于是中国公司第一次在美国上市,很快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热潮,在1993年7月份达到高峰。这些股票以青岛啤酒受到追捧最为典型,当时,39家外国著名投资公司争着要当其代理商,认购率也超额200倍,股价最高时达14港元。
第一批海外上市的企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绝大部分改制前为国企,二是行业限于制造业。那么,这些股票为何受到国际投资人的青睐呢?专家认为,首先从宏观上讲,当时中国经济GDP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倍多。第二,国际投资人看好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做决策时,只关心几个简单的数字,就是说,中国人均某一个产品消费是多少,然后与国际平均数字进行比较,感到潜力惊人。此外,中国制造业有较长期的历史,基础比较雄厚,而且中国政府对制造业一向大力扶持。
第一次浪潮持续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价跌到谷底。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上市半年后的中期业绩公报和一年后的年报业绩较差,与公司管理层在上市推荐过程中所做的预测有很大出入。于是,国际投资人对中国制造业产生怀疑,虽然是股份制企业,但这些上市企业在管理制度、体制、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着传统的痕迹,特别是存在缺少激励机制,公司运营业绩和股价表现与管理层和员工利益关联不大等一系列问题。第一次浪潮就这样退下去了。
第二波浪潮:基础设施类股票领风骚 以制造业为主的股票引发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国上市的第二批中国股票又开始出现在华尔街。不过,这次制造业公司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为主的公司,这些公司涉及航空、铁路、公路、电力等领域。如华能电力国际、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大唐发电等公司。
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购买中国基础设施股票的人的胃口。不过,投资人换了一波。他们同样拿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电量、人均能源消耗量等指标与国外进行比较,发现均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认为投资这类股票风险较小,于是,纷纷购买。 然而,好景不长。购买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类机构投资人,他们原打算长期持有,进行战略投资,不到迫不得已时是不轻易出手的。结果,这些机构纷纷抛售这些中国公司股票,造成股价狂跌。
中国股票在华尔街的第二次潮涨潮落的原因与第一次大同小异。从宏观上讲,由于经济疲软,许多项目被迫缓建或停建。此外,基础设施领域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严重亏损。像民航业,进口飞机过多,飞机运力过剩,机票打折,导致民航业全面亏损。
第三波浪潮:红筹股一度红透半边天
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红筹股,这波狂潮起始于1996年底,终结于1997年10月的金融风暴。它所引发的震荡远远超过头两次,其主战场虽然是在香港,事实上华尔街也倍受冲击。
所谓红筹股,是我国以某一个部门和某一级政府为背景,投资到香港的窗口公司,这些公司利润往往有超常规的增长。尽管这些公司主挂牌在香港,但通过美国存股证方式(ADR),也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些股票有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国华润、上海实业、北京控股、广东粤海等。像北京控股认购时,香港六十个财团入股,冻结资金数千亿,创造了1200倍认购率的香港股市记录。香港六大富豪一同出席推介会,这在香港还是头一回,一时成为投资界的美谈。1997年5月18日挂牌,上市股价是11.48港元,当天收市涨到44元,最高时达到66元,去年收市价为12.25港元。
红筹股有几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资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国概念”,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是海外投资者认为,红筹股与前两类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注册在香港,由香港当地的管理层运作,有相当的自主灵活性,经营环境较好,融资方便,避免了前两类企业的不足。中资企业背后要么有行业部门的支持,要么有强大的地方政府作后盾。
三是,这些企业可获得优质和超常规资产注入,资产组合多元化,可带来企业高速发展。
第四,拥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最后,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大环境有关。然而,随着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气极度低迷,再加上红筹股业绩和表现欠佳,结果,好景昙花一现,不少股票跌到发行价以下,至今仍在这一价位徘徊,像粤海还走上了清盘的道路,令人扼腕叹息。
第三次浪潮消退后,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大门紧闭长达15个月。
第四波浪潮:高科技概念股掀起新狂飙
1999年7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同一天,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挂牌当日,股价由20美元飙升到67.2美元,上涨235%,当日市值超过110亿人民币,集资1亿美元。16日股价由58美元,突然飙升至101.3美元,涨幅达75%;17日,再次狂涨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收盘价高达82美元(一拆二后)。
中国电信年前最后一天收盘价为128美元,逼近历史最高价。中国荣昌国际控股公司在中美入世协议达成前,每股股价仅为一美元,16日,该股收盘价上涨了11倍,达到11.06美元,17日又狂升至每股32.06美元,几天后,股价一度上升至每股80美元。中国华润发展公司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现,17日上涨了19美元。中华轮胎公司两天上涨77%,达到每股10.06美元。其它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现。
1999年2月17日,以生产数码无线电话称雄市场的广东企业———侨兴环球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因而成为我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由于受到中美签署入世协议利好因素刺激,侨兴环球股票17日升幅达268%,上涨8.37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也创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价飙升至28美元。几天内扶摇直上,价格荣登纳斯达克市场一周涨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内增加了1.5亿美元。外国记者形容:这些日子,中国民营企业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往上涨。
4. 安居客和贝壳哪个更可信一点
贝壳靠谱,房源真实,各个店是加盟,但信息互通,网点多。
贝壳找房致力于用科技改变消费者的居住服务体验,让越来越多的广西消费者能够获得方便、快捷、安全的二手、新房、租赁、装修等一条龙互联网新居住服务。作为“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提供商”,贝壳找房一直将“有尊严的服务者”和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的居住作为使命。
目标是通过品质服务让行业变得更加优质、便捷、高效,今后也将持续为广西消费者提供品质居住服务。
贝壳起于链家,但不同于链家网的垂直自营模式,其使命是缔造平台。
2020年8月,贝壳以100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14。
2020年8月13日,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IPO发行定价为20美元/ADS,股票代码“BEKE”,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上市当天,贝壳股价上涨87.2%,收于37.44美元,公司市值达到了421.95亿美元。
9月25日—10月30日,贝壳找房携全国众多房企倾力打造的“全民新房节”将登陆全国60多个城市。
5.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中芯国际、新东方、中国铝业、中海油、玉柴国际、广深铁路、中移动、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石化、上石化、东方航空、华能电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视博、英利、中国联通、日月光半、中华电信、搜房网、诺亚财富、易车网、、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国基、中国脐带、中国绿色、博润、人人公司、网秦、凤凰新媒、唯品会、西斯班、金马国际、58同城、汽车之家、AMC院线、乐居、猎豹移动、聚美优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车、钜派、宜人贷、无忧英语、中通、信而富、百世、红黄蓝、搜狗、拍拍贷、趣店、简普科技、网络、华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杭州创立。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阿里巴巴集团排名300位。
网络
网络(纳斯达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 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网络公司。
“网络”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网络。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 想的执着追求。
网络拥有数万名研发工程师,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为优秀的技术团队。这支队伍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搜索引擎技术,使网络成为中国掌握世界尖端科学核心技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国证交会递交的F-1上市申请文件显示,该公司股票代码为RENN,计划在纽交所出售5300万份ADS(美股存托凭证),预计发行价区间为9到11美元,按此发行价区间中间价计算,此次IPO募集资金约5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在IPO完成后,千橡集团创始人陈一舟将持有约2.7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2.8%,成为第一大个人股东,陈一舟还持有约55.9%的投票权,拥有绝对控制权。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将持有4.05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34.2%,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根据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启动上市流程。据推算,人人公司将于5月中旬左右挂牌交易,将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担任此次IPO的承销商。
由于在上市缄默期内,人人公司未对上市内容做任何回应。
2012年6月人人网邀请比亚迪王传福接替黎瑞刚出任独立董事。
(5)新纽科技股票发行价扩展阅读
美股,即美国股市。开盘时间:美国从每年4月到11月初采用夏令时,这段时间其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采用冬令时,则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晚22:30-次日凌晨5:00。
6. 滴滴低调纽交所挂牌上市
滴滴低调纽交所挂牌上市
滴滴低调纽交所挂牌上市,从首次递交招股书到完成上市,滴滴仅用了20天,效率不可谓不高,相比之下,美团用了近三个月。自递交招股书以来,滴滴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即获得超过400亿美元订单,提前超额完成原计划4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提前结束认购
滴滴低调纽交所挂牌上市1
美国时间6月30日美股午盘,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滴滴出行以交易代码“DIDI”正式登陆纽交所。
IPO首日,滴滴开盘报16.65美元,较发行价14美元高开近19%,随后涨幅扩大至逾28%,盘中市值一度超800亿美元,日高上破18美元,最终收涨1%,报收14.14美元,市值接近678亿美元,盘后股价再涨近1%。当日收盘后,明晟公司宣布,将滴滴加入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从7月15日起生效。
滴滴从创业到上市的全过程,几乎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大战”缩影,也是中国创投行业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滴滴上市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滴滴未来3个最大看点无疑是,海外业务、电动车和智能驾驶,能否再造一个滴滴,时间将会给出答案。
刚刚,滴滴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从首次递交招股书到完成上市,滴滴仅用了20天,效率不可谓不高,相比之下,美团用了近三个月。
这背后是,滴滴出行受到美国投资者的疯狂追捧。自递交招股书以来,滴滴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即获得超过400亿美元订单,提前超额完成原计划40亿美元的募资目标,提前结束认购。滴滴在启动路演3个工作日便明确发行价,这在近些年的IPO中属于最快速度之一。
据6月25日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滴滴此前更新招股书显示,滴滴预计将发行2.88亿股ADS,,比原计划的 2.88 亿股多了 10%,滴滴此次将最少募集资金 44 亿美元,若承销商完全行使绿鞋机制以发行价购买4752万股额外ADS,募资额或达46.4亿美元,成为了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美国中概股第二大IPO。
对于此次募资的用途,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计划将约 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 30% 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 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从用户体量和交易规模来看,滴滴已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科技平台。截止至3月31日近一年中,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年活跃司机为1500万,其中在国内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
另外,滴滴的交易金额也非常可观。截止至3月31日近一年中,滴滴全球日均交易量为4100万单,平台交易总额(GTV)达到3410亿元。近三年,为全球司机共带来超过6000亿的收入。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滴滴首次将公司财务状况全面向外界公开。滴滴的业务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国际业务(网约车和外卖)、其他业务(共享单车、社区团购、自动驾驶等)。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1417亿元。此外,在2021年一季度中,滴滴的营收金额达到422亿元,同比增长超105%。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是滴滴的基石。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332亿元、1479亿元、1336亿元。随着疫情得到控制,2021年第一季度,该业务营收达到392.35亿元,较2020年同期翻了一番。
滴滴的亏损一直是外界关心的重点,招股书显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亏损额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而在2021年一季度,滴滴的利润首次转正,盈利54.83亿元。
多项业务中,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已能够实现小幅盈利。该项业务成本主要包含了司机车费、司机激励费用,近三年分别为1278亿元、1397亿元和1258亿元。扣除司机车费、司机激励费用和其他运营支出三项核心成本,2019至2020两年间,该业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分别为38.4亿元和39.6亿元。
据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滴滴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柳青、滴滴高级副总裁朱景士合计持有9.8%的股权,按照1:10的超级投票权比例计算,不考虑IPO增发稀释的情况下,程维、柳青和朱景士三人合计投票权为52%。
更新后的招股书也公布了滴滴上市公司的新董事会成员名单。经股东大会决议,程维、柳青和朱景士三人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意味着,滴滴上市后,创始人团队仍然保持着对滴滴的绝对控制权,这也保证了滴滴未来的核心战略不会动摇。
滴滴低调纽交所挂牌上市2
新故事前景如何?
在招股书中,滴滴对多个子业务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披露,包括青桔、滴滴货运、橙心优选、自动驾驶。
其中自动驾驶业务是滴滴定义的构建出行未来的“四个核心战略版块”之一。滴滴自动驾驶于2016年开始组建团队,2019年8月该团队升级为公司。
招股书披露,软银和滴滴等联合向滴滴自动驾驶投资5.25亿美元,在A轮融资结束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达到34亿美元。当前,滴滴持有自动驾驶公司共70.4%股份。另外,该业务目前拥有超过500名成员和超过100辆自主车辆的车队。
滴滴认为,自动驾驶有可能通过显著降低事故风险来提高安全性,同时自动驾驶还提高了车辆利用率,使汽车可以全天行驶,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滴滴的设想是采用混合调度模式,在非极端天气条件下,自动驾驶车辆将被调度用于常见或仅稍微复杂的场景,而人类驾驶员将被调度用于特别复杂的场景或极端天气条件。
滴滴CEO程维曾表示,“我们相信最终AI技术会大幅提升驾驶安全和效率,造福人类,而滴滴最大优势是场景和数据以及坚定投入的决心。”不过他也坦承,“自动驾驶从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到法规成熟,道阻且长,至少还需要做十年持续投入的计划,也要做好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另一个吸睛的新故事则是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这也是包括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一众互联网企业激烈争夺的全新领域。
招股书显示,橙心优选于2021年3月进行了A-1轮和A-2轮融资,共计11亿美元;2021年4月和5月,橙心优选增发了价值1亿美元A-1系列优先股,最新估值为1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之后滴滴持有的橙心优选股权下降到32.8%。在2021年3月30日之后,橙心优选从滴滴的经营业绩中剥离了出来。
一方面由于烧钱补贴,橙心优选处于亏损状态,剥离之后有利于滴滴整体财务状况的好转;另一方面,滴滴也有意将橙心优选单独分拆上市。
不过,今年来监管机构加强了对社区团购行业的监管力度,对烧钱补贴等行为进行处罚,该业务的前景仍旧存在着不确定性。
7. 蔚来汽车股票代码多少
蔚来汽车股票代码是NIO。
蔚来是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4年11月成立,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S6、蔚来ES8、蔚来EVE、蔚来EP9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网络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
NIO取意A New Day(新的一天)。“NIO蔚来”表达了蔚来追求美好明天和蔚蓝天空、为用户创造愉悦生活方式的愿景。全新Logo 由象征着开放、未来的天空,以及象征着行动、前进的道路组成,诠释了蔚来NIO的品牌理念。
蔚来注重核心科技独立正向研发。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包括“三电”系统的电机、电控、电池包,“三智”系统的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蔚来通过独立正向研发,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拓展资料】
相关资料补充:
一、2015年3月14日,蔚来车队首次参加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6月1日,蔚来德国公司正式成立;6月28日,蔚来车队获得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历史上首个年度车手总冠军;8月1日,蔚来英国公司正式成立;9月1日,蔚来北美公司正式成立;11月7日,蔚来举办第一届“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
二、2016年4月6日,蔚来与江淮达成百亿战略合作;4月6日,蔚来合作伙伴大会召开,设立100亿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4月28日,,蔚来投资30亿元建设高性能电机生产基地并于南京落成;7月1日,江淮蔚来合作项目(新能源汽车)正式启动;8月25日,蔚来车队2016/17赛季FE新车伦敦发布;10月13日,蔚来获得加州无人驾驶测试牌照;10月28日,蔚来首批高性能电驱动总成在南京下线;11月21日,蔚来在伦敦发布英文品牌“NIO”、全新Logo、电动汽车EP9;12月11日,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落户武汉。
三、2017年3月10日,蔚来发布北美战略及首款概念车EVE;4月19日,蔚来品牌中国首秀,携11辆车亮相上海车展,量产车蔚来ES8首次揭开面纱,旗舰超跑蔚来EP9开启预售;5月12日,蔚来EP9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分45秒90的成绩创造了该赛道当时的历史圈速纪录;5月18日,蔚来能源项目落户武汉光谷;5月31日,蔚来与大陆集团签订战略协议,深化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合作;11月8日,蔚来汽车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
2018年5月,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6月28日,蔚来汽车正式开始向普通用户交付车辆;8月14日,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蔚来汽车将至多募集18亿美元,上市代码为NIO;8月29日,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了招股书,于9月12日挂牌纽交所,文件显示,蔚来汽车每股ADS的首次公开发售价格将介于6.25美元至8.25美元之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NIO,共发行1.6亿股ADS,发行价为每股6.26美元,发行总金额约10亿美元,总市值达到了63.13亿美元;12月15日,NIO ES6正式上市。
8.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这也是自3月份以来第七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至此,这也使得名单上的“预摘牌”中概股数量上升至116家。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1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更新的名单显示,11只中概股于当地时间9日被列入其“预摘牌名单”。关注到这一变化的香港《经济日报》10日报道称,SEC于当地时间5月9日公布第7批中概股“预摘牌名单”,再以《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11只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中。
此前,针对SEC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预摘牌名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日表示,这并不代表相关企业必然摘牌。这些企业是否摘牌或继续在美上市,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和结果。
SEC官网公布的名单显示,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包括滴滴、陆金所、金山云、库客音乐、趣头条、51Talk、Antelope Enterprise、新氧科技、爱点击、叮咚买菜和兰亭集势。
《经济日报》称,SEC称,上述中概股必须在5月31日之前提交证据,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理由,否则将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
台湾《中时电子报》称,此次是SEC自3月初以来所公布的第7批“预摘牌”中概股,至此美方已经将139只中概股列入该名单之中。此前四批共23家已经过了申辩期限,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此前已将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可能被逐出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名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5日指出,我们注意到有关情况。
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已经就此与美国监管部门做过沟通。据了解,中国企业被列入有关名单,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其国内法律的有关步骤。这并不代表相关企业必然摘牌。这些企业是否摘牌或继续在美上市,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和结果。
赵立坚表示,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平等合作解决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审计监管问题。这符合两国资本市场和全球投资者利益。近期,中美双方监管部门均向媒体表示,双方正就审计监管合作保持密切沟通,着力推进此项合作。我们乐于看到中美监管机构达成满足双方监管要求和法律规定的合作安排。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2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官网,近日其又将包括11家中概股加入“预摘牌”名单。
具体名单为:新氧、Antelope Enterprise、爱点击、陆金所控股、库客音乐、兰亭集势、叮咚买菜、金山云、滴滴、趣头条和51Talk。
以上公司需要于5月31日前向SEC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具备被摘牌的条件。若无法证明,则会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
根据SEC此前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的公司需要在(自披露第一份年报开始计算、且2021年当做第一年)三年内提交SEC需要的文件。
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理论上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年初)面临立即退市。
鉴于过去几批操作,SEC会基本根据上市公司提交年报的顺序更新“名单”,所以理论上所有的中概股都会经历这个流程。相较于3月初首批名单引发显著波动,近期SEC的操作几乎未引起外界关注。
外交部:中国企业被列入名单并不代表被摘牌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上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就此与美国证券监管部门沟通,中国企业被列入有关名单,是美方执行相关国内法的步骤,并不代表相关企业摘牌,这些企业是否摘牌和是否在美上市,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和结果。
中国证监会于5月4日在官网文章《证监会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资本市场落实的政策措施》中表示,将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推进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落地。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4月9日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也曾提到过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的事宜,表示会按照“尊重国际惯例、遵守国内法规”的原则,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成果,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
又有11只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3
又有11家中概股公司被美SEC列入了“预摘牌”名单。金融虎网注意到,根据美国SEC官网显示,美东时间5月9日周二,其又将包括新氧、AEHL(原中国陶瓷)、爱点击互动、陆金所控股、库客音乐、兰亭集势、叮咚买菜、金山云、滴滴全球、趣头条、51Talk无忧英语等纳入“预摘牌”。
这也是自3月份以来第七批被纳入名单的中概股公司,至此,这也使得名单上的“预摘牌”中概股数量上升至116家。
去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出台新规,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应披露其所有权结构和审计细节,即使信息是来自相关外国司法辖区;该规则被认为是响应美国国会于2020年12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自2021年7月以来,中国新股票在美上市遇阻。
金融虎网注意到,截至目前,针对此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第七批11家中概股中已有新氧、陆金所控股、叮咚买菜、金山云、51Talk等5家公司进行了回应。
陆金所表示,2022年5月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陆金所提交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年的表格20-F(“2021表格20-F”)年度报告后,暂时将公司命名为HFCAA下的委员会确定的发行人。公司理解SEC根据HFCAA及其实施规则做出了此标识,这表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确定,该公司聘请了一名工作文件无法由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检查或调查的审计师,对2021年20-F表中的公司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HFCAA,如果SEC确定公司提交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且该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三年未接受PCAOB检查,SEC将禁止该公司的普通股和美国存托股(“ADS”)在美国国家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陆金所表示,该公司的美国存托股在纽交所上市,每两个美国存托股代表一股普通股。该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遵守美国适用的法律法规,并努力保持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新氧(Nasdaq: SY)回应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中国和美国的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其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上市地位。
叮咚买菜(NYSE: DDL)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保护股东的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守中国和美国的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金山云(NASDAQ: KC)表示,该公司正在密切监视不断发展的监管发展,以确保遵守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所有相关司法管辖区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
同时,为了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流动性和保护,正如先前宣布的那样,该公司正在探索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双重上市,但要遵守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市场以及其他条件。该公司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以通过强大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创造。
51Talk(NYSE:COE)也表示,公司将继续遵守中国和美国的适用法律法规,努力保持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企业被列入有关名单,是美方执行相关国内法的步骤,并不代表相关企业摘牌,这些企业是否摘牌和是否在美上市,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和结果。据双方监管部门公开披露的信息,双方正继续就监管合作保持密切沟通,加快推进合作。
据金融虎网此前观察,被SEC列入“预摘牌”的中概股公司名单几乎涉及了通讯、互联网、教育、汽车、电商、金融等各个行业。在金融科技领域,迅雷、水滴公司、乐信、趣店、泛华、慧择保险、嘉楠科技等此前也均被纳入了此名单。而根据SEC披露的“确定名单”显示,网络、微博、富途、爱奇艺、搜狐、金融壹账通、诺亚控股等23家公司被列入。
按照SEC官网上的法律文件,被列入“确定摘牌名单”的公司需要在 (自披露第一份年报开始计算、且 2021 年当做第一年) 三年内提交SEC需要的文件。如果“确定摘牌名单”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它们将会在披露2023年年报后(2024年初) 面临立即退市。
据金融虎此前了解,此前有200多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其中约20家公司在香港也有上市地位。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预摘牌”名单的不断扩大,预计回归港股上市的企业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
9. IPO知识介绍
IPO知识介绍大全
IPO = Initial(首次)Public(公开)Offering(募股)= 首次公开募股,它代表着一家公司从完全私募股权走向公募股权的转折点。通常,IPO 和上市代表同一个意思。
什么是 IPO?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在公开市场上,通常来说也就是股票市场上进行募资活动,它首先应该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从这个概念上理解,上市就是 IPO,IPO 就是上市。IPO 代表着这家公司,从私有的、隐秘的状态,也就是其运营情况(比如营收、亏损、内部利益分配、董事会席位变化和股东增减等)不需要公众知晓的状态,变为公开的状态,也就是上述情况需要对公众开放知晓权的状态。
私有(私立)公司可以拥有股东,但通常数量较少。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不受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在中国,监管机构是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美国的话则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可以随自己(管理层、股东)的心意进行金融活动,而处于公开状态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得到审批之后才可以进行金融活动,比如披露财务报告、增发股票和回购股票、分配股利,甚至私有化退市。
但是,IPO 并不是从这家公司的股票正式在股票交易所开始交易起算的。事实上,IPO 通常需要 IPO 各方,包括私有公司、IPO 承销商、监管机构等进行长达数个月(通长三到四个月)时间的来回磋商、审批以及金融活动和运作才可以完成。也即意味着,IPO 的进程,从这家公司股票开始交易的三到四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为什么要 IPO?
IPO 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给公司的股东赚钱。IPO 对于公司和公司股东来说目的很单纯,主要是为了在公开市场上融到更多的钱来运营和发展,或者通过 IPO 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权来实现套现,一般来说只有这两个目的。在阿里巴巴本次 IPO 当中,除了软银之外的其他主要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套现,其中雅虎将出售所持有所有股票当中的 1/5,套现近数十亿美元。外界普遍评价雅虎「赚短线熟长线」,但对于手里现今已经不多的雅虎来说,如此规模的套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IPO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也是证明其在行业和市场上的存在感和地位的一件事。
对于公司的成立和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通常是公司高管),只有通过 IPO,这些高管手中持有的股权才可以被按照股票价格换算成现金。因此,IPO 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激励政策,代表着公司对于持股人为公司做出贡献的最高表彰。
IPO 之后,股票也可以被用作收并购行为当中的支付方式。(当然,在私有状态下公司也可以使用股权来支付收并购,但如上一个章节所说,现在进行这种金融活动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批。)
怎样启动 IPO?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如果要 IPO 一般会选择一家或几家投行(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当然,公司完全可以自己运作 IPO,但现实中这种事情从来没发生过——投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经验和运作能力太重要了。
承销商投行可以单独工作,或者一同协作,但通常所有的承销投行当中将有一家作为主承销商。
所有的承销商将聚集一系列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来分散销售工作。通过分散销售工作,承销商也分散了风险。准备上市的公司选定了承销商之后将会和这些投行签订承销协议。承销协议当中基本已经定下了公司即将发行多少股票,募集多少资金,投行赚多少钱等具体细节。
美股的几大投行大家基本看新闻也都知道了:高盛、大摩、巴克莱、美银美林、瑞信、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其中巴克莱就是本次阿里巴巴 IPO 的做市商,但巴克莱并不在阿里巴巴 IPO 的承销商之列,属于阿里巴巴特别选定的做市商。做市商的意思就是在纽交所内部协调场内交易员,连接阿里巴巴和市场上的其他银行、共同基金等投资人进行双向报价工作的人,通常也是大型投行。
然后呢?
当准备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之后,承销商起草并将向监管机构递交上市文书。
上市文书当中包含很多有关于该公司的重要细节,比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管理层情况、有否任何可能导致情况出现的法律问题,以及本次上市融资的相关情况,比如融资的用途,以及公司在上市前的股权情况。
监管机构将会严格审查上市文书中所提及的'情况,确保所有该呈之情况已呈,已呈之情况属实。
接下来,如果监管机构认为上市文书没有问题,可以准许上市,则会和公司一起敲定一个 IPO 时间。同时,承销商将会起草一个用于让社会公众了解准备上市公司的所有财务细节,以及包括本次 IPO 的股票发行量、定价、已有股东是否准备出售股票套现、套现多少等问题的答案——招股书。
承销商怎么挣钱?
之前提到过,承销商会负责为 IPO 发行的绝大多数股票找到买家。其实,承销商在准备上市的公司正式登陆交易所、其股票在公开市场开始交易之前就已经「买下了」所有的股票。之后,投行将以中间商的身份,将这些股票按照市价转卖给其他机构投资者、或者股票经纪人所代表的散户投资者,而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的利润空间。
尽管现在像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公司上市绝大多数情况都会找到多家投行作为承销商,但投行之间的竞争仍然是十分激烈的。就像招投标的过程一样,承销商在给准备上市公司进行报价的时候,除了申明自己能够提供的服务有多么的专业之外,还要考虑自己准备在这一单当中赚多少。而最后「中标」的投行通常在提供服务专业性和「佣金」的多寡上找到了平衡。
什么是 IPO 路演?
并不是公司设定了股票总发行量,设定了大概的发行价格,就有买家追上门要买了——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承销商帮助自己把招股书以及其他所有的需要呈现的资料推介给潜在的投资者,连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都不会例外——这个过程就叫做路演(Road Show)。
为什么叫路演?因为通常这个推介会要在一到两个星期内在全球各地上演多场,满足全世界各地投资者,比如美国、香港、新加坡、欧洲等重要投资者的需求。整个过程就像明星参加巡回演出一样,基本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演出。称其为路演十分恰当。
路演通常来说是为了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准备的,比如养老基金、互惠基金、其他投行以及公募领域的基金准备的,较少有散户投资者会前来。
阿里巴巴路演引起了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据外媒报道,在阿里巴巴全球路演纽约站的举办地点华尔道夫酒店,到会人数远超预期,「酒店大厅的电梯口都排起了长龙。」「排队差不多拐了十八个弯。」「有一千人来看路演,电梯等了 40 分钟。」……很显然,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没有那么多代表可以派出,阿里巴巴的路演吸引了非常多的散户投资者或者代表他们的投资经理前来观看。
IPO 发行价格怎样决定的?
IPO 定价基本水平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可能包括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IPO 的发行数量,以及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状态。
IPO 定价的确定工作由承销商和计划上市公司一同完成。
比如一家公司在私有状态下完成了数轮融资,融资额是多少?持有股权分配情况如何?公司估值几何?这些都是决定 IPO 定价基本水平的重要因素。Facebook 2012 年上市时,根据以上的情况基本确定了 IPO 发行价的区间在 38 到 40 美元左右。
计划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在临近 IPO 日期基本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然后 IPO 当天敲钟后则会根据做市商、承销商的累计订单水平进行多轮询价。询价的作用是确定开盘价格,而非发行价格。比如阿里巴巴本次在纽交所上市就经历了十轮询价,开盘价格从 80~83 美元不断提高,最终确定为 92~93 美元。
怎样确定在哪个交易所上市?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上市有两种选择: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国内的绝大部分公司都会选择在 A 股上市,而境外上市则可以选择香港、新加坡、伦敦交易所或者德国的德意志、法拉克福交易所、以及我们最近经常看到的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
在 A 股上市,股票可以供国内股民购买。而在境外上市则可以更方便地供应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进行购买。当然,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国内的科技创业公司,而这些公司当中很多都接受了美元基金的早期投资,而且按照 VIE 制度在境外设立了实体,给境外上市,特别是在美上市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2012 年,阿里巴巴宣布在港交所退市,外界曾经风传马云对于上市融资没有好感,仍然希望自己把控公司。但实际上来说,阿里巴巴在港股退市有非常多的考虑隐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港股市盈率不高,无法体现 B2B 业务的实际价值。
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对于美国公司来说是必然的选择,而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则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成功的代表。中国的三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腾讯、网络和阿里巴巴,腾讯(0700:HK)选择了港股上市,网络(NASDAQ:BIDU)和阿里巴巴(NYSE:BABA)都选择了美股,其中网络选了纳斯达克;而阿里巴巴顶着进不了标普 500 指数的遗憾,在纽交所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大 IPO 的神话。
其实,对于在美上市来说,选择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阿里巴巴上市前一周金融界风传阿里巴巴「没有最终确定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而我也以此为题在 TECH2IPO/ 创见 写过一篇报道。实际上这个传言应该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因为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交易代码已经确定,如果临时决定更换纳斯达克的话,未免太过仓促了。
那么准备上市的公司究竟应该选择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呢?纽交所在国内有一个昵称叫做「大蓝筹」,属于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能力的公司;而纳斯达克的昵称叫「美股创业板」,曾经是科技公司和高增长公司的天然上市地点。这是两家交易所目前所有的上市公司风格决定的,并不是由交易所自己决定的。事实上,两家交易所的风格正在彼此交错。阿里巴巴选择在更加稳定的纽交所上市,证明了这个变化。
为什么说纽交所「稳定」,这还要从 2012 年 Facebook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悲催首日说起……简而言之,Facebook IPO 由于受到了金融界高度关注,IPO 首日当天交易量过大,一度导致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交易服务器宕机,交易产生严重的延时。阿里巴巴没有选择纳斯达克,或许跟这个情况有关。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 IPO 来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谁拿到了「这单生意」,就能够在今后更加扬眉吐气地对犹豫不决的计划上市公司发出邀请。
说到这里,其实计划上市公司要对潜在投资人路演,而交易所也要对计划上市公司进行「路演」。公司会根据交易所的「推销」表现决定在哪家交易所上市。
投资者怎样参与到 IPO 当中?
对于小型投资者,比如基金规模较小的投资机构或者散户投资人来说,直接参与到 IPO 发行申购当中几乎没有可能。这个逻辑很好理解——这些投资者的订单量太小了,而卖家通常会首先考虑大宗订货商。
除非投资者在承销商和做市商投行中拥有私人账户,则一般没有机会参与到 IPO 当中。
通常来说小型投资者也没有必要努力试图在第一时间抢购 IPO。逻辑也很好理解——就像小买家永远竞争不过大买家一样,大买家可不是直接在公开市场上竞买,比如对冲基金等可能早已通过承销商的关系在股票还未正式开始交易就已经抢到非常大量的股票了。交易开始之后,大买家通常会买到发行量当中非常高比例的股票,导致市场上的股票供不应求,股价飙升——很显然,小型投资者没有必要硬拼。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第一天都会暴涨,这是正常现象。在数个交易日之后则会慢慢回落到正常的价格水平,而通常这个时候市面上流通的股票也逐渐变多,小型投资者如果一定要持有 IPO 公司的股票,则可以选择在此时进场。
IPO 之后公司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家公司将完全从私有公司变为上市公司,也即一家需要对外界完全公开重要的财务和公司运营计划和事件的公司。如之前所说,无论公司想要增发股票、回购股票、分配股利,还是增减董事会成员、指定新的公司管理层人员、公司内部持股者需要出售股票套现,都需要向监管机构递交申请,经过审核后方可执行。本次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对阿里巴巴进行监管的监管机构就是之前提到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
通常来说,监管机构会要求上市公司按照公司自定的财务季度 / 年度划分,按时披露季度 / 年度财报。每次披露财报时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常需要通过线下举行股东大会,并且提供公开的会议直播电话号码以供无法参加股东大会的持股者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