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海生物科技股票分析
❶ 科创50指数样本首次调整,威胜信息等5股入选背后逻辑
《科创板日报》(长沙,记者李拥军 黄路)讯, 科创50指数样本即将迎来首次调整,威胜信息、优刻得、泽璟制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5只证券调入指数。
有进亦有出。新光光电、热景生物、鸿泉物联、联瑞新材、铂力特5只证券则被调出指数。依据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8月28日发布的公告,本次调整将于9月14日正式生效。
新入选名单中威胜信息盈利最高
科创板50只样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行业,凸显了科创板创新驱动的行业结构特征。
本次调入的5只股票中,截至8月28日收盘,威胜信息、优刻得、泽璟制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市值分别为128亿、261亿、233亿、216亿、186亿。威胜信息、优刻得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代表公司,后面三家业务均集中生物医药细分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优刻得和泽璟制药分别为不同投票权架构与尚未实现盈利的公司。威胜信息、特宝生物、昊海生科上半年净利分别为1.37亿元、4661万元、2752万元。上述新入选5家公司中,威胜信息是唯一净利过亿的科创板公司,且动态市盈率最低,为46倍。
调出的5家公司有何共性?
从业绩成色看,被调出的公司总体业绩不如新调入的公司。包括新光光电、热景生物、铂力特有3只上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或下滑。调出公司中仅鸿泉物联、联瑞新材净利实现增长。
市值则是另一个重点考虑因素。被调出的5家公司中,新光光电(市值52.8亿)、热景生物(市值32.1亿)、铂力特(市值77.6亿)、鸿泉物联(市值46.5亿)、联瑞新材(49.4亿),平均市值仅为51.7亿,
5只被调出的证券总市值258亿元,比本次被调入的优刻得一家公司的市值还低。被调入的优刻得等5家公司总市值超过了1000亿元,平均市值超过200亿。显然,从市值角度考量,新来的5家更满足科创50指数样本的选样要求。
据上交所介绍,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是国际代表性成份指数最基本与核心的标准。借鉴境内外代表性成份指数经验,结合科创板市场发展客观情况,剔除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位于样本空间排名后10%的证券后,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作为“科创50”指数样本,能够在保证样本流动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代表性。
科创50指数样本股每季度调整一次。
❷ 医美龙头股票有哪些
医美概念股有哪些?
【1】华东医药,是国内领先的糖尿病和器官移植用药研发和生产企业;
【2】览海医疗,主营业务为医疗健康服务,步建立起全国性、高定位的览海医疗品牌;
【3】昊海生科,是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生物材料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
【4】景峰医药,产品涵盖心脑血管、肿瘤、骨科、儿科、妇科等领域;
【5】华熙生物,主营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原料产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终端产品;
【6】国际医学,以大健康医疗服务和现代医学技术转化应用为主业。
有著名证券研报指出,医美终端机构服务产业集中度低,大型医美机构市占率仅约10%,经济发展有望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以上就是对医美概念股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推荐的个股仅做交流之用。
❸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号发工资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号发工资。昊海生物科技(06826HK,688366SH)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生物材料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策略性地专注于医用生物材料市场中快速增长的治疗领域,包括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防黏连及止血,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统称本集团)的产品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系列、眼视光终端产品系列、医用透明质酸/玻璃酸钠系列、医用几丁糖系列、医用胶原蛋白海绵系列,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系列,其中,根据MarketScope:2019IOLReport,本集团为全球第七大人工晶状体生产商。此外,本集团在外科、眼科、骨科等细分领域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本集团旗下眼科粘弹剂、骨科关节腔粘弹补充剂、手术防粘连剂、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于2021年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083%、4549%、2885%、2595%。
❹ 医美股票有哪些龙头股
根据半年报信息,目前的医美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如下:
1.开能健康:年中报净利润预告80.73%,2021年上半年涨幅47.83%;公司全资子公司基元美业致力创新及开发细胞层面皮肤修复技术,核心产品使用的是全球领先的临床级生物蛋白基因重组和自主专利的蛋白复配技术,有效应对抗衰修复美容的领域。公司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下游市场已经开放,不再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景气指数也逐渐恢复。2021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紧抓消费复苏的一切商机,并推出各式新产品以及完善产业链从而实现业绩大幅上涨。
2.奥园美谷: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27.46%,2021年上半年涨幅178.03%;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奥美与KD公司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并由合资公司在国内代理产品。kD成立于韩国,从主营业务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家销售医疗美容器械,还有美容中活性原料的开发与研究的高科技公司。业绩大涨的原因还有并表所带来的因素,二季度收购了浙江连天美公司。去年前半年因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化纤板块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的影响。
3.哈三联: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892.11%,2021年上半年涨幅251.58%;哈三联贴合医美的原因是参股了敷尔佳,其公司主要产品多数为医疗美容用品,包括:医用透明质酸纳修复贴、医用透明质酸纳修复液等。公司持有北星药业100%股权对外投资,半年报预增的原因主要是源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对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层面损益影响金额约56,600万元。
4.华熙生物年中报净利润预告35.00%,2021年上半年涨幅102.23%;公司作为医美行业的正宗龙头,目前属于核心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生产商,也产业规模也属于全球的前列,同时也是首批实现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的企业之一。去年6月公司还收购了佛思特100%的股权,并开设了领先于国内的透明质酸系列产品生产装置。公司半年报预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料业务以及医疗终端业务的增长,其护肤性业务上半年就是一路高歌的势头,为公司带来近100%的营收增长。与此同时,在营收增长期间公司还加大力度对底层科技研发给予大力支持。
5.朗姿股份:年中报净利润预告3228.26%,2021年上半年涨幅105.52%;国内三大医美品牌“米兰”、“晶肤”、“高一生”均被朗姿控股,在国际市场还对韩国知名医美集团DMG进行了投资。今年除了在女装产业链中加快步伐,也在医疗美容中不断推进,实现业务发展稳健,对公司的利润有重要的帮助。
6.昊海生科:年中报净利润预告753.70%,2021年上半年涨幅192.55%;公司所擅长的领域在真皮填充剂玻尿酸,从上游原料到终端制剂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以两种适应当前潮流的方式进行原料生产的公司。公司业绩变动主要来源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开展各项市场活动,扩大影响力并增加产品需求量。
7.特一药业: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80.00%,2021年上半年涨幅21.00%;公司拟出资1亿元设立广东特美健康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拟设立的公司为特一药业集团的大健康产业投资运营平台,其发展方向包括全力布局医美服务领域的开发和投资。公司核心产品销量逐步递增,业务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公司公司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内部管理,坚持降本增效,取得了较好效果。
8.金发拉比: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14.72%,2021年上半年涨幅139.51%;公司在医美行业拥有着较老的资历,并投资了医疗美容企业广东韩妃医院,在公司旗下还控股着5家医疗美容机构。公司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对线上线下渠道布局、营销策略、管理模式、产品研发模式进行了调整,公司今年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程度恢复。
9.诚志股份:年中报净利润预告458.77%,2021年上半年涨幅24.54%;全资子公司诚志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有生产透明质酸。国内对于医美的供需至去年疫情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清洁能源业务因原料价格反转,致使公司相关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同时公司的公司半导体液晶显示材料市场需求增加、产销量大幅增长,亦带来了公司利润的增加。
10.辉隆股份:年中报净利润预告100.00%,2021年上半年涨幅35.71%;海华科技长期关注玻尿酸产品生产技术,并已中试生产相关产品。海华科技子公司上海韶华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未来医美产品的推广、销售以及技术研发。公司化工贸易业务调整经营思路,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客户、核心产品,加强管控,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❺ 2018年医美概念股票有哪些
目前A股市场上的医美概念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以美容器械和耗材为主,如获得利百健装置的新华锦、玻尿酸概念股华东医药、和双鹭药业、提供乳房组织补片的冠昊生物,以及港股华熙生物科技、昊海生物科技;
另一类是整形医院及诊所,如持有韩国整形机构股权的朗姿股份、正在扩建美容医院的合金投资、持有以色列医美器械公司的复星医药,以及新三板公司华韩整形、丽都整形、利美康等等。
❻ 医美行业资本入局并购加速 终端市场乱象丛生陷恶性竞争
春节过后,医美行业并购加速,上市公司拓展版图动作频频。2月21日晚间,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拟以共计2.05亿元总投资款获得美容领域企业欧华美科63.64%股权。无独有偶,老牌药企康哲药业也通过收购皮肤线公司卢凯进入医美赛道、华东医药砸6亿收购外资医美公司、朗姿股份拟1.25亿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华熙生物则是通过布局玻尿酸食品领域,不断扩张医美版图。
医美赛道大风刮起,进入2月,医美概念指数一路拉升。截止2月22日收盘,医美股继续走强,截至当日收盘,昊海生科、朗姿股份、华东医院、澳洋 健康 等14家企业上涨。不过,与二级市场一片火热不同的是,医美终端和上游企业表现区别极大。
跨界布局医美 融合面临整合难题
随着颜值经济站上风口,医美行业成为了各路资本追捧的“新宠”。既包括华东医药、康哲药业等老牌药企入局医美赛道,也引来女装品牌朗姿股份、新材料企业奥园美谷、地产为主业的苏宁环球等企业跨界入局,或许都是为了弯道超车占领中国医美市场。
具体来看,华东医药2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以6500万欧元对价收购西班牙一家医美器械研发公司。老牌药企康哲药业涉足医美领域,春节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全资收购一家皮肤线专业公司Luqa Ventures Co.Limited,借此切入医学美容行业。
另外,专注女装的朗姿股份也加码医美领域的布局,近期该公司与参股公司北京朗姿韩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合伙协议》,以自有资金1.25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芜湖博辰八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朗姿股份表示,此次投资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医美业务规模的发展。
各路资本盯上医美赛道与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无关系。根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为1975亿元;从增速上看,2014-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CAGR为29.8%,远高于同期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8.0%。预计2019-2023年增速CAGR为15.19%,2023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有望超3000亿元。
企业在不断扩张版图的同时,公司股价也迎来大涨。进入牛年后,A股转换风向,从节前风光无限的白酒转向了医美行业。尤其医美上游生产商爱美客迎来大涨,成为继贵州茅台、石头 科技 之后的A股第三只千元股,截至2月22日收盘,爱美客报收1051.47元/股,总市值1264亿元。朗姿股份、澳洋 健康 ,奥园美谷、昊海生科等股票均有不同程度涨幅。
田亚华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医美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全民医美时代。但从品牌上来看,仍是日韩占主导,国内形成品牌的企业很少,与国际品牌相比,品牌力较弱,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国际品牌企业。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企业还处于增量市场,未来还将吸引大批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跨界入局。
不过,医美这块“蛋糕”是越来越大,但同时想分这块“蛋糕”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跨界企业来说,隔行如隔山,后续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整合将会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华东医药的公告中就显示,一旦后期与收购公司的整合存有分歧,将会影响华东医药整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获客成本高 中下游市场陷入恶性竞争
医美一直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尤其上游企业通常毛利率极高,甚至高于公众熟知的贵州茅台。例如,玻尿酸生产商爱美客2019年的综合毛利率为92.63%。
由于药械供应是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拥有牌照的上游厂商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壁垒,但身处中下游的医疗美容机构日子却不好过,由于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极度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部分机构仍处于亏损。
国信证券的研报指出,医美医院严重依赖于营销,平均“获客”成本在6000元/人以上,直接导致医美行业出现高毛利低净利。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朗姿股份董事长申东日的认同。据他介绍,中国医美市场价值分配百分比中,营销渠道占比40%-50%,销售成本占20%,手术耗材及运营成本各占10%,医生分成及诊所利润各5%。以北京市场推广为样本来看,其搜索竞价20元/点击,按每天一万次的搜索点击,一个医美机构一月总营销费用750万元,一个月搜索竞价费就占到600万元。
同时,大量的非正规医美机构的涌入,进一步导致行业恶性竞争。根据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合法机构数量约为1.3万家,超范围经营的违规医美机构约为2000家,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约为8万家,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12%。
也有观点认为,对于尚处于成长期的医美行业来说,上游厂商依靠其核心技术与牌照建立核心壁垒,中下游机构依然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集中度较低且竞争激烈,随着监管政策趋严,消费者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型医美机构将面临淘汰。
医疗事故频发 监管亟待加强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美机构鱼龙混杂,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同时暴露出价格混乱、医师从业不规范、医美分期套路贷等诸多问题。
杭州的20岁女孩张梓涵(化名)就遭遇了一起医美事故。她于去年在杭州某民营医疗机构做吸脂、线雕,因为医师不恰当的埋线方式,术后致使其颧骨处鼓包,凸起明显,中面部变宽,整个脸看起来非常奇怪和不协调。
张梓涵并非个例,每年因各种意外导致毁容的人数以万计。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平均每年因黑医美致残、致死人数大约有10万人,非法针剂占比66.7%,非法从业人数超10万人,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违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3.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中,超3600家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30%的企业行政处罚数量达到3条及以上。具体来看,在医美相关企业超6200条行政处罚中,近2000条涉及“发布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相关内容,另外也有超200条处罚内容涉及“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超140条涉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田亚华指出,目前除了医生和护士外,大部分医美从业者均属于三无职业,包括咨询、市场推广、服务等,游离于国家管控范围外,存在“技术质量无标准、服务行为不规范、职业技能无等级”等问题。
在田亚华看来,造成终端医美行业产生诸多问题原因在于专业人才极为匮乏、行业标准滞后、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进。他建议,针对专业人才不专业问题,通过规范培训持证上岗,业界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动职业岗位合法化,制定国家医美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开展医美学科研究,出版相关教材,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逐步实现从业人员合规化、合法化。
史立臣指出,国内医美行业的发展之路依然道阻且长。面对医美行业的乱象,行业的 健康 发展离不开有效地治理和整顿,运营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资质更高、医疗人才更多的医美机构,才可能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❼ 昊海是国企还是央企
昊海是国企。昊海指的是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昊海生物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医用生物材料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属于国企。
❽ 生物科技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相关生物科技概念股票有:
1、天音控股000829: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69%、-8.38%、2.06%、7.63%。未来与智能家庭、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的跨界交融将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产业物联网、生物科技、大健康等方向将成为2017年的市场热点,智能手机市场还将保持较为旺盛的需求,这将给手机分销行业带来持续发展机会。
2、金河生物002688: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2%、10.24%、10.45%、7.13%。2015年7月份,公司向控股生物制品公司提供1.48亿元借款用于收购杭州荐量兽用生物制品公司33%股权。荐量生物主营生产兽用疫苗,禽用疫苗等。
3、开能健康300272: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9%、34.79%、8.49%、2.22%。参股(16.48%)公司原能集团主营自体细胞存储,与明码生物科技在基因检测、免疫抗衰老、细胞治疗等方面进行合作,后者是药明康德子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基因医学综合一体化能力,包括基于CLA认证实验室的全面测序能力、全球领先的基因测序分析系统等;17年相关营收4104.89万,占比5.80%。
4、西藏药业600211: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62%、10.07%、13.49%、15.09%。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公司已建成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三个符合GMP规范的药品生产基地、一个符合GAP规范的藏药材种植基地及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产品涵盖生物制品、藏药、中药和化学药领域,奠定了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
5、昊海生科688366: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2%、12.17%、9.26%、4.2%。公司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完成了以医用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和医用几丁糖为代表的可吸收生物医用材料的行业重组,实现了创新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