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科技股票资金流向
1. 278只次新股近3成“变脸” 中石科技扭亏为盈成增幅王
中报披露季,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遛遛,尤其是对去年以来新上市的次新股而言,更加具有检视意义。《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中,有278只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其中近三成“变脸”,更有12只预亏,而最能赚钱的当属“独角兽”工业富联。
国科微:亏了又亏是典型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上市的A股共有506家,截至7月19日,有278家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超过半数;其中有82家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为29.50%。另外还有30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为负。
举例来看,业绩降幅最大的属朗新科技。公司预计今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5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8457%-9014%。公司解释称,净利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业绩季节性波动因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以及公司加大创新业务投入等因素影响。
刚上市,业绩就下降,“变脸”比翻书还快。然而,还有部分公司上市就宣告亏损,更加触目惊心。《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中报预减的82家中有9家预亏,其典型包括朗新科技、国科微、熙菱信息等。此外,科创信息、安达维尔、柯蓝软件预计减亏,预亏公司累计达到12家。
去年7月12日上市的国科微,上市之后4个多月股价上涨逾6倍,成为次新明星股。然而业绩“变脸”之快也成为典型。公司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5800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554.77万元,属于续亏。公司称主要原因是公司广播电视系列芯片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以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中石科技:扭亏为盈成增幅王
有上市就“崩坏”的次新股,自然也有业绩靓丽的次新股。
数据显示,有166家2017年以来上市的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上涨,占比59.71%,接近六成。其中,有13家预计净利至少增长1倍以上,35家净利增长50%以上,61家净利增长30以上。
暂时摘得半年度业绩增幅王的是中石科技,属于扭亏为盈。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在4000万元-4500万元,同比增长15676.32%-17623.36,去年同期亏损了25.68万元。
从盈利金额来看,次新股中最赚钱的还是大体量的次新股,如排名第一的“独角兽”工业富联,以及排名第四的“独角兽”宁德时代,排名二三的分别是中信建投和合盛硅业。
公告显示,工业富联、中信建投、合盛硅业、宁德时代预计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在53.80-56亿元、15.80-20亿元、13-15亿元、8.84-9.38亿元。但除了合盛硅业是同比实现翻番增长之外,其余3家同比并不好看,工业互联同比仅增长0.90%-5.10%,中信建投同比增长-14.83%至7.81%,宁德时代则同比下降48.19%-51.20%。
市场表现:业绩与股价正相关
尽管今年以来市场萎靡,但《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次新股股价稳定性与业绩还是存在正相关关系,往往业绩“变脸”的次新股成为暴跌的“重灾区”。
如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减的前20只次新股,其中有17股年初至7月19日股价下降,且有11股降幅超过20%,更有聚灿光电、精研科技、德新交运等3股年初至今跌超40%,分别达到46.54%、44.41%、68.65%。从业绩来看,聚灿光电预计今年中报亏损800-12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5576.53万元;精研科技预计亏损800-1300万元,同年同期盈利7674.63万元。
再将范围扩大至全部82只中报预减的次新股来看,今年来股价下降的达到56只,占比达到68.29%;刨除其中的宁德时代等11只今年上市的公司,则今年以来股价下降的占比达到78.87%。
再来看预增的前20只次新股,其中仅8股年初至今股价出现下跌,且跌幅明显很小,除了杭州园林年初至今跌幅为22.56%外,其余6股跌幅均在20%以内。
对于业绩与股价稳定的正相关,分析人士指出,IPO审核趋严功不可没。中信证券(港股06030)市场人士陈慕林就认为,随着新股IPO审查趋严成为大趋势,次新股有望大浪淘沙后出现一批绩优“金子”股,其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华泰证券也表示,次新股相比于创业板,未来更有望成为新经济先锋,并且商誉减值、股权质押等问题较少,估值、营收增速均优于创业板。
2. 过气网红不如狗!一批概念龙头凉凉 平均回撤30%最惨已腰斩
一批概念龙头股纷纷重挫
创投概念龙头之一,光洋股份,曾经在20多个交易日内暴涨255%,而后40多个交易日累计回撤近50%。
过气网红不如狗,这句话在A股市场可谓屡屡应验。此前走势强劲的5G、特高压、创投等概念板块,近期频频回调,部分龙头股出现重挫,甚至短短数十个交易日就大跌30%以上。
数据宝统计显示,自去年上证指数10月19日见阶段低点2449点以来, 剔除ST板块个股后,出现10个以上涨停板的股票合计有20多只股票 。
这20多只股票主要集中在4大板块, 一是次新股 ,比如宇信科技、贝通信、新疆交建、蠡湖股份等; 二是创投概念股 ,比如光洋股份、摩恩电气、市北高新等; 三是5G概念 ,比如东方通信、贝通信等; 四是特高压概念 ,比如中元股份、风范股份等。
具体到个股看, 贝通信和宇信科技 均有17个涨停板,其中贝通信多数涨停板均是在开板之后; 东方通信、光洋股份、恒立实业、新疆交建 等个股均有15个涨停板, 摩恩电气和群兴玩具 均有14个涨停板,华控赛格、绿庭投资、市北高新等个股有13个涨停板。
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能收获如此多的涨停板,或因为这些股票多属于热门概念龙头股。不过,对于这种概念股炒作,普通投资者还是应该小心为上,它们往往容易走出暴涨暴跌行情。以贝通信为例,该股在1月14日从涨停到大跌再到涨停,1月18日又走出一个“天地板”。近十个交易日,其共录得4个涨停板和3个跌停板。
相对于贝通信,其他概念股的表现更加惨烈,部分投资者可能短期被套几十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榜单中个股最新价较反弹以来高点回撤幅度平均值高达30.64%。其中,身兼创投、壳资源等概念的光洋股份,去年一度在1个月左右时间从3.69元飙升至13.11元,最大涨幅达255%,此后持续下跌,昨日最低价达到6.38元,已近腰斩。
中元股份属于短期就大幅回撤的股票之一。K线图显示,该股一共有两波较大反弹行情,包括去年11月份的连续6个涨停,以及近期的连续4涨停。而近10个交易日,中元股份已经从7.88元回撤到昨天最低的4.81元,最大回撤幅度达到38.96%。其他回撤幅度较高的股票还有恒立实业、绿庭投资、德新交运等个股。
连涨且主力资金大幅流入股揭秘
最新数据显示,两市共有110只个股连续上涨超过三个交易日,41只个股连续上涨超过五个交易日,连涨天数最多的前三名分别是民和股份(8天)、比音勒芬(8天)、裕同科技(7天)。 连涨个股期间累计涨幅最大前三名分别是武汉中商(46.28%)、北巴传媒(33.14%)、梅轮电梯(30.32%) 。
值得注意的是,110只连续上涨个股中,12只个股期间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超过亿元。其中, 累计资金流入最多的为格力电器 ,主力资金累计流入11.71亿元。
1月29日龙虎榜中机构及营业部席位资金净买入5.75亿元,其中净买入的个股有21只;净卖出的个股有18只。 净买入前三名个股分别是森源电气、中环股份、中石科技 ,净买入金额占当日成交额比例达35.17%、8.95%、11.22%。
从盘口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且龙虎榜净买入个股共有10只,其中 中环股份、森源电气、中南建设等个股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 。净流入力度最大的个股有武汉中商、腾信股份、海联讯,净流入力度分别为68.07%、61.93%、50.09%。
蓝晓科技等短期均线现金叉
截至1月29日收盘,有50只A股的5日均线主动上穿10日均线,其中 蓝晓科技、三江购物、华昌化工等个股的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最大 ,分别达0.94%、0.85%、0.81%。
值得注意的是, 四维图新、华夏幸福、周大生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分别达到0.75亿元、0.39亿元、0.3亿元。
38只股出现阳吞阴形态
截至1月29日收盘,两市共有38只个股日K线出现阳吞阴形态,当天涨幅最大的是中南建设、新潮能源、美尔雅,涨幅分别为8.74%、6.34%、6.08%。
值得注意的是, 双汇发展、中南建设、中国建筑等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 ,分别达到9893.52万元、5795.83万元、5376.60万元。
注:本资讯后4张表格已剔除近一年上市新股。
(文章来源:数据宝)
3. 300684中石科技股吧
中石科技300684股吧是中石科技为广大股民设立的一个平台,供大家在里面交流沟通,让大家在里面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开户
1.到证券公司开户,同时开通上证或深证股东账户卡、资金账户、网上交易业务、电话交易业务等有关手续。然后,下载证券公司指定的网上交易软件。
2.到银行开活期账户,并开通银证转账业务,把钱存入银行。
3.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或电话交易系统把钱从银行转入证券公司资金账户。
4.在网上交易系统里或电话交易系统可以买卖股票。
5.开户费用一般是开股东卡费用,按交易所规定,上海股东卡开户费为40元人民币,深圳股东卡开户费为50元人民币。(一般免费。)
6.买股票必须委托证券公司代理交易,所以,你必须找一家证券公司开户。买股票的人是不可以直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卖的。这跟二手房买卖一样,由中介公司代理的。
如何办理开户手续:开立证券账户→开立资金账户→办理指定交易
1.务必本人办理开户手续。首先,您要开立上海、深圳证券账户;其次,开立资金账户,您即可获得一张证券交易卡。然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您应办理指定交易,办理指定交易后您方可在营业部进行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买卖。
2.开立证券账户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开立资金账户还须携带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如需委托他人操作,需与代理人(代理人也须携带本人身份证)一起前来办理委托手续。
3.2015年4月13日开始一张身份证最多可以在二十家证券公司各开立一个证券账户。
4. vc均热板龙头企业有那些,,
1、碳元科技603133:均热板龙头股。碳元科技的热管和均热板产品已通过国内多家知名手机厂商的认证,并开始供货。
运作原理:
凝固四个主要步骤。均热板是由纯水注入布满了微结构的容器而成的双相流体装置。热由外部高温区经由热传导进入板内,接近点热源周遭的水会迅速地吸收热量气化成蒸气,带走大量的热能。再利用水蒸气的潜热性。
当板内蒸汽由高压区扩散到低压区(亦即低温区),蒸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内壁时,水蒸气会迅速地凝结成液体并放出热能。凝结的水靠微结构的毛细作用流回热源点,完成一个热传循环,形成一个水与水蒸气并存的双相循环系统。
均热板内水的气化持续进行,随着温度的变化腔体内的压力会随之维持平衡。水在低温运作时其热传导系数值较低,但因水的黏稠性会随温度不同而改变,故均热板在5℃或10℃时也可运作。由于液体回流是借着毛细力作用,因此均热板受重力的影响较小,应用系统设计空间的运用上就可为任何角度。均热板无需电源亦无任何移动组件,是个完全密封的被动式装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均热板
5. 两市高开高走 长川科技等6只股盘中创新高
8月27日,三大股指集体走强,沪指收报2780.90,涨1.89%。Choice数据显示,今日有6只个股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剔除新股、次新股后,剩余4只创新高个股为飞荣达、中石科技、长川科技、中新赛克,分别属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数据来源:Choice)
Choice数据显示,今日有3只个股盘中创出历史新低,分别属于电气设备、化工和医药生物等领域。
(数据来源:Choice)
点击查看>>> 个股研报 个股盈利预测 行业研报
6. 石头科技跌剩300亿,曾经的“扫地茅”为何会沦落至此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就是因为他没有实现投资者的预期要求。重推一次石头科技公布的财务年报来看的话,他们的营业收入为29.2亿,同比增长了24.49%,看起来非常的不错,同时实现利润6.17亿元,但是却下滑了5.4%。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公司的利润却出现了下滑,说明公司的挣钱效率正在逐渐的降低,但是公司的市值以及他们的市场占有率却并没有达到饱和。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石头科技目前面临的情况。
第三,他们的运营费用实在太过于昂贵。从这一次的报表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石头科技的销售费用竟然占整体支出的9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费用都是用来销售打广告,进行营销才能够实现这样的市场占有率。而这样的模式是非常不健康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绝大多数口碑都是通过营销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自身的产品质量。
7. 目前A股哪只股票盘最小
截止今天,沪深两市a股共计2319只股票,这种数据可以直接查看沪深a股涨跌幅排名数据,即可得知详情。前面的涨幅从大到小为序,后面的跌幅从小到大为序,接着就是停牌股票,前面有序号,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8. 中石库洛杰是上市公司吗
是上市公司。
无锡中石库洛杰科技有限公司为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股票代码:300684)。
中石库洛杰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城市宜兴,公司主要产品为超导散热材料,热导管,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客户有华为、联想、惠普等一流品牌。
9. 中石科技技术含量高吗
中石科技技术含量高。
江苏中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科技)是一家在万物互联时代通过产品创新和整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政府、企业信息化升级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
中石秉承服务政企、客户至上的理念,已形成了以智慧政务、智慧应急、智慧警务、智慧安全、智慧教育、智慧金融为主的产品线,为相关领域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了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中石围绕降本增效的产品价值导向,先后研发成功了互联网+精准营销系统、客户经理管理系统、金投系统等优质产品,为金融客户提供新媒体营销渠道和管控手段、客户经理精细化管理方案、金融大数据分析能力。
业务是科技的灵魂、科技是业务的支撑:
中石科技在扎根细分行业领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技术在行业应用上的价值,经过中石人的不断积累和锤炼,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VR/AR、融合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得到创新型运用,显著地提升了软硬产品的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