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对股票市场
㈠ 经济数据到底如何影响股市
比如,市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不乐观,股市就会下跌;大家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看好,股市就会上升。换一种说法,股市是按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运行的。而经济数据,是对市场预期值的修正。 如果经济数据表明,实际状况比较好,原先的预期过度悲观了,那已经反映了过度悲观预期而超跌的股市,就有修复性上涨的需要。反之亦然。 所以这个逻辑再优化一下: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利好股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利空股市。 要注意的是,上述逻辑建立在一个简化了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现实中,经济和股市,并不是单纯的一对一的影响关系,A股就以“政策市”而闻名。 还有另一个问题,经济数据不是一个数值,它包括CPI、PPI、工业增加值、进口、出口、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等等多项指标。在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时候,经常出现某些指标向好,但是另一些指标向坏的情况,很难做出一个整体好或者整体不好的判断。 大家经常看到有些经济学家表示乐观,但有些经济学家表示悲观,原因就在这里。 对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并不具备经济学家级别的分析能力,也不会通过自己深入的分析来指导投资。但是,我们至少应该知道,经济数据不是一个单纯的好坏可以判定的,对股市也不是简单的利多利空。关注某一些观点的时候,它背后的分析逻辑更值得我们重视。
㈡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2)工业增加值对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 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 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于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 市场价格的原则
当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㈢ 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怎么样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得出
工业增加值分维分配法计算和生产法计算
分配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应交增值税-中间投入
两种计算结果会略有差异
㈣ 工业增加值和PPI的关系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二者关系是,PPI小幅度上涨,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反之PPI下降将影响企业生产信心,不利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快表示供给充足,有利于稳定PPI。
㈤ 工业增加值是什么是怎样计算的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㈥ 工业增加值指数是什么意思
首先,明确工业增加值是什么——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中间消耗
从这里就可以肯定工业增加值是受时间变化影响的。
工业增加值指数是反映各个时期工业增加值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数。单位是百分比。
具体的计算方法稍微复。
常见的有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和不变价格计算两种形式。
可比价格指计算各种总量指标所采用的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价格。可进行不同时期总量指标的对比,常见的就是将上一年当做100。
不变价格计算可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便于比较各年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常见的就是将历史中某一年当做100。
㈦ 工业增加值不如预期 股票大大的利空
算是个利空,其实主要利空还是大量新股发行,就这么大一块蛋糕,分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就越来越少。
㈧ 工业增加值指标有什么作用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作用: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