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持续低迷股票市值缩水严重
1. 股市市值缩水的后果是什么
股民都在帐面上亏钱。如某人有100股10元每股的股票,跌到9元每股后,他的帐面值就是从1000元变成900元了。
2. 股市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吗
股市持续下跌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会产生严重后果及影响:
第一,国民资产非正常大规模缩水。
股市市值、企业市值、股民资产以非正常形式迅速地大规模缩水。
第二,股民财产巨大损失造成人心不安定,冲击实体企业,造成银行坏帐。
有不少家庭通过基金、信托和银行等理财方式参与了股市。
上市公司已涵盖了金融、地产、能源、石化、钢铁、电力、通信等各行业的骨干企业。股价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势必对经济运行和居民财产产生不利影响。银行也会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被平仓而出现大量的坏账。
第三,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失去,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股市大跌,收盘价出现低于首发价格的现象,融资功能逐渐失去。
3. 股票市值缩水 短期财务状况出现危机怎么办
”徐建明说。 徐建明建议,保全资产是当前投资的一个首要前提,降低自己的收益预期,打好防御战是制胜的关键。 那么,这场防御战究竟该怎么打?徐建明认为,投资者首先应该降低风险投资的比例,股票投资要量力而行,不要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单一的股票市场,可以关注一些固定受益的理财产品。 比如债券基金,在股市惨淡、股票型基金净值缩水严重的同时,债券基金却发挥出避险抗震的优势。于是,人们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少投资者开始弃股从债,债券基金成为新的理财风向标。 链接要打好防御战,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加现金的储备;二是增持有较高固定收益的债券;三是配置稳健的基金投资组合;四是股市投资把握阶段性机会。 家庭理财要精打细算。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就是赚钱。其次是广开财源。 另外,应该将家庭的年收入进行财务分配,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风险管理。 而提及风险,就必然要提到保险。
4. 股票市值的缩水对该公司本身有影响吗如果有,有多大影响呢
股票价格波动对于公司本身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的。主要影响如下:
1、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价的波动也会影响到高管的浮动财富。
2、公司的形象,这点很最重要,虽然说二级市场在交易的股票价格对公司的影响已经很小,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的二次增发,以及债券发行,因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够的。
3、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比如美国股市,有一定的退市制度,如果这家公司真的只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并且股价表现的惨不忍睹,真的会勒令其退市,并弥补投资者损失的。 还有一点,公司自身的业绩也是影响股价很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该公司盈利的预期。可以为公司高管在制定下一步策略时作为参考,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 一公司的股票降了 ,市值缩水了 ,但公司的实有资产并没有变,对公司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是全流通或者是80%流通的。第三者可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其公司股票来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
该公司员工对公司有信心的也可买入获得高分红。
6. 股市暴跌,市值缩水,那些钱去哪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7. 股市掉的那么厉害,三天缩水两万个亿,缩水的钱是哪里去了,谁能告诉一下我答案
缩水的只有股票虚拟的市值,而资金不会缩水。资金是恒定不变的,缩水蒸发的只是股票市场里虚拟出来的市值,所以说股票大跌时资金蒸发是不现实的,资金不过是被获利者转移了而已,蒸发的只是股市特有虚拟财富,在没有交易条件下产生的数字财富都是虚拟的不真实的,这个是有别于被庄和机构挣去的实实在在的资金财富,所以说在你没有从股市里退出来之前,就算你有十个亿的市值也不算是真正的财富,只有你从股市安全的退出拿到手的钱才是真的钱。
比如说在一支股票上涨的时候,某个散户从这个股票发行者或者其他散户,机构手里用10元每股的价格得到了1股,而其他散户在早些时候是用了5元钱每股得到的这个股票,因为有了这种交易这个股票被认为是价值10元钱股票,从而其他没有参与交易的散户手里的股票涨了虚拟的5元钱也变成了10元造成了表面现象上的资本升值。这股票里实际的资金并没有因为股价涨到了10元而增加,每个人支付的资金就是他们建仓的成本,而高于成本的部分都是虚拟的泡沫,如果大家都想把这虚拟的10元兑现的时候,股价就会下跌 一旦这个股票下跌到1股1元的时候,没有跑掉的散户损失的也只是他们建仓的资金而不是所有虚拟财富,实际的资金没有因为股票的崩盘而蒸发缩水,不过是被股票发行者,机构和其他及时抛售股票的散户赚去了而已,除了实物资金被转移走外,损失的财富都是虚拟的泡沫。物质不灭,资金守恒。所以说股市资金蒸发不正确,实实在在的钱是不会被蒸发掉的,就算是转手的费用印花税也是被相关管理部门赚去了没有消失,更确切的表达应该说股市泡沫蒸发。
8. 股票市值蒸发缩水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交易,每天该公司股票的收盘价乘以公司的股份总数,就是公司的股票市值。股票价格会变化,公司的市值自然跟着变化,减少的部分就叫“缩水”或“蒸发”。如今天的市值比昨天减少了168,我们就说“今天公司的市值蒸发了168万元”。
9. 为什么股市大跌富豪身家缩水
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大部分是以股权来计算的。而股权计算时,又以股票市值来算的。
股市大跌,股票价格下跌,数量却不变,所以市值缩水严重。就说他拥有的财富缩水严重。
10. 股票市值缩水多少多少亿,这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是对比基期而言的。如果某股票对比基期的股价为10元,股本为10亿股,那么对比基期的巿值为100亿元。1个月后,股价跌至6元,此时巿值为60亿,则市值相比于上个月缩水了4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