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208年7月20日从股票市场

208年7月20日从股票市场

发布时间: 2021-06-22 14:27:36

㈠ 会计中关于股票的问题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8*60000=348000元

投资收益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348200
2,借:应收股利 30000
贷:投资收益 30000
A企业持有的F企业股票份额=60000+(60000/10)*2=72000股
3,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85770

投资收益 2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48000/72000)*30000=145000

投资收益 41000
平均成本为4.833333元/股 股份余额42000股
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7000【(5-4.833333)*42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0
5,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80000

投资收益 23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3000

-公允价值变动 7000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处理不知道是否正确

㈡ 20208月20号有什么事情影响股市

未来一个月的事情,谁能知道未来有什么事情能影响股市呢,你不是在搞什么八卦和迷信的事情吧。预测未来这种事情谁都做不到。

㈢ 2010年7月20日止中国A股沪深两个股市有多少家股票上市公司了

截至2010.7.20,已经上市交易的
上证A股859家
深证A股主板453家,中小板452家,创业板93家

老三板的人民币计价的50家,新三板68家

㈣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的一道题目

第一个208-8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15出售价格减去账面价值,即为此项金融资产处置时的投资收益
第二个1、215-212是2013年至出售时应该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即最后转入投资收益
2、212-(208-8)是2012年度应该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
1+2 就是处置时应转如投资收益的净额啊。
反正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将以前涉及科目的全部结转过来就行了。

㈤ 某企业2015年7月20日在市场上购入A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购买价格10元交易

3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成本 70000
应收股利——A公司 10000
投资收益 4000
贷:银行存款 84000
3月8日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收股利——A公司 10000
3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成本 70000
投资收益 10000

㈥ 208年是什么时期,发生什么事

208;戊子年(鼠年);东汉建安十三年
大事记
中国
1月,曹操至北方还邺城,遗使送黄金璧玉给匈奴,赎回蔡琰。
1月,曹操于邺城建玄武池训练水师。
孙权率军西征黄祖,成功斩杀黄祖。
6月,汉室罢三公,再次设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由曹操担任丞相。
7月,曹操开始南下,进攻荆州的刘表。
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至9月,曹军到达新野,便向曹操投降。
10月,刘备弃城南逃至夏口,与孙权结盟。
11月甲子日(12月7日),周瑜率孙军火烧曹操船队,与刘备军大败曹操,史称赤壁之战。
12月,周瑜乘势进攻南郡,而孙权则亲自围攻合肥;刘备亦夺取荆南四郡,史称合肥之战。

逝世: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师(145年出生)。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153年出生)。
曹冲,曹操之子(196年出生)。
刘表,东汉末年群雄之一。
黄祖,刘表麾下将领。
陈登

㈦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股市历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 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 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 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证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邓小平“坚决试,不行可以关”。

1992年2月2日,发行联合纺织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电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5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

1992年11月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后股票价格暴涨。糊里糊涂地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称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国家宏观紧缩遏制经济过热所致。

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 这次投入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

1993年2月 1558点。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公首日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顿,连带着股市也跟着泛绿。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权收购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股权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岁宝 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1994年6月 陆家嘴 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灾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
8月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 史称“327风波”。

1995年3月,当证券市场已经发展四年多以后,才进政府工作报告,拿到了准生证。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市A股跳空130点开盘,沪指当天涨幅40%多;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

1995年5月20日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亏损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网下认购买新股票需要上门带现金

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今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决定调低包括交易年费在内的七项市场收费标准。

1996年4月25日合并方式组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试点拉开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终于在重压之下进行调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国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专家理财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年4月28日 辽物资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开始,一批批困难企业开始纷纷上市“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将股市弄得“不伦不类”。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10日周一,沪深股市跳空而下,“导弹缺口”炸在每个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5月19日后,大盘依然一片大红

6月1日,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浇油。中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沪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来迎接中国证券业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厦海发公告其股票将从4月19日起实行特别处理,成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农商社、双鹿,苏三山、渝钛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1999年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触网忙,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吴江丝绸 第一家可转债公司发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上市企业仍旧千方百计“圈钱”,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从整体上市到分拆上市,从信誓旦旦到原形毕露,从欠债不还到以股抵债……而好的企业却又纷纷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国有股减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股市仍义无反顾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这一生于政策、长于政策的大牛行情,终于还是死于政策失灵的陷坑里延续多年的政策市终于走到末路:不仅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管理层信用被严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单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上证 180指数样本股的成交额超过全部股票成交额的一半以上,上证 50指数样本股成交额又占到了上证 180指数的近 60%,资金正毫不犹豫地向蓝筹股集中。

2004年有两个“死亡”标志将被记入历史:一个是,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另一个是,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来,上证指数绝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点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解决股权分置,就是中国股市必须要打的“辽沈战役”。股市的“三大战役”。5月9日,证监会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程序。上证指数重挫28点收于1130.84点,再创6年新低。

原来激进的全流通主张者如韩志国、张卫星等却表示:试点方案不利于流通股股东,同国资委讨价还价也是太难。不是一个“纯洁”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结果。

2005年6月6日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这天股指跌破千点。上午11点06分,沪市股指跌至988.32点。

2005年6月8日暴涨疯涨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场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最大单日成交记录,沪深两市共有120只股票涨停,两市共成交317亿元。“虚弱的井喷”。

2005年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过股票的总交易量,达到了七八十亿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国际 中小企业板的第51只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 全球最大IPO在沪港两地同日开盘。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决定自5月3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受此影响沪指开盘4087点,跌幅5.71%,深成指开盘12651点,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沪指见定6124点。

2008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即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同日,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

㈧ 寻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会计核算主要是以( )作为计量尺度。
A.劳动 B.价格 C.实物 D.货币
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企业前后期间提供可比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
A.可比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3.下列账户中( )是损益类账户。
A.待摊费用 B.预提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4.按照用途和结构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 )账户。
A.资产类 B.损益类 C.集合分配 D.调整
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 )和余额平衡两种。
A.发生额平衡 B.总账平衡 C.明细账平衡 D.借贷方平衡
6.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表示( )。
A.记账方向 B.记账符号 C.记账方法 D.记账规则
7.企业用来核算库存材料的账户是( )。
A.“物资采购 ” B.“在途物资” C.“原材料” D.“生产成本
8.“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
A.期末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B.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C.本期产品的实际成本 D.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9.待摊费用是指( )。
A.本期已经支付款项、且归属本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B.本期尚未支付款项、但应归属本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C.本期尚未支付款项、但应归属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D.本期已经支付款项、但应归属后续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
10.预收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预收账款”账户、直接将预收的货款记入( )。
A.“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B.“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C.”应付账款” 账户的借方 D.”应付账款” 账户的贷方
11.下列项目中,引起资产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
A.向银行取得借款存入银行存款户 B.以现金支付职工工资
C.收回前欠货款存入银行 D.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12.将现金存入银行这笔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
A.现金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13.某企业用银行存款8000元支付短期借款利息、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管理费用”6000元、贷“银行存款”6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重新编制正确的付款凭证 B.划线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更正法
14.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般采用( )格式。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卡片式
15.在永续盘存制度下、平时( )。
A.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
B.只在账簿中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数、不登记增加数
C.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要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
D.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都不在账簿中登记
16.一般说来、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要进行(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技术推算盘点
17.在财产清查中、确认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作( )处理。
A.营业外支出 B.坏账损失 C.计入产品成本 D.财务费用
18.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
B.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C.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收资本
19.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利润表的编制格式是( )。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20.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会计核算形式是( )。
A.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C.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D.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以下各题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题号选出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未均不得分。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E.独立核算
2.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复式记账 C.登记账簿 D.成本计算E.财产清查
3.记账凭证填制的依据是( )。
A.付款凭证 B.收款凭证 C.原始凭证 D.原始凭证汇总表 E.备查账簿资料
4.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项目包括( )。
A.材料买价 B.材料的运输费C.材料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
D.材料的装卸费 E.材料运输途中的一切损耗
5.下列关于调整账户的正确表述是( )。
A.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B.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用途结构相同
C.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用途结构不同
D.调整账户不能脱离被调整账户而独立存在
E.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6.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联系是( )。
A.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B.二者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相同
C.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相同 D.二者登记的记账凭证相同
E.二者作用相同
7.对账的内容主要有( )。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表核对 D.账实核对 E.内部核对
8.更换仓库保管员时的清查属于( )。
A.定期清查 B.不定期清查 C.全面清查 D.局部清查 E.上级检查
9.按照财政部统一制定的格式、编制方法编制的会计报表有( )。
A.资产负债表 B.损益表 C.利润分配表 D.商品产品成本表 E.制造费用明细
10.会计档案定期保管的期限分为( )。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E.25年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
1.“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成本类账户。( )
2.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
3.收益性支出一般形成短期资产或费用、所以在本期损益中直接扣除、资本性支出一般形成长期资产、在多个会计期间受益、所以不得在本期损益中直接扣除。( )
4.为管理和组织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花费的支出及广告费等属于企业的管理费用。( )
5.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40分;第二小题10分,共50分)
(一).资料:某企业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购入不需要安装机器一台、价值300000元、增值税510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分)
2、购入A材料30吨、单价3000元、增值税率17%、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2分)
3、以存款预付下年度报刊订阅费1200元。(2分)
4、算本月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12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生产乙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0元。(4分)
5、按照应付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2分)
6、本月仓库发出材料如下表:(2分)
领用部门 A材料 B材料 合计
生产甲产品
生产乙产品
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耗用 60000
40000
8000 50000
30000

2000 110000
70000
8000
2000
合计 108000 82000 190000

7、预提本月车间修理费2000元。(2分)
8.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其中甲产品5600元、乙产品4800元。(2分)
9.销售甲产品800件、单价600元、增值税率17%、货款尚未收到。(2分)
10.企业销售一批不需要的材料2000元、增值税340元、款项已收到存入银行。该批材料购入时的成本为1800元。(4分)
11.结转本月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85000元。(2分)
12、计算本月应交消费税2000元、应交教育费附加200元。(2分)
13、结转本月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25600元。(2分)
14、经批准将盘盈的固定产50000元转入营业外收入。(2分)
15、将本期收入、费用结转“本年利润”。(4分)
16、假定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一致,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所得税税率为25%。(4分)
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0分)
某企业20××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1439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152000元、经逐笔核对查明有下列未达账项:
1.企业于5月27日开出转账支票一张、金额4500元、银行尚未入账。
2.5月29日银行代企业收回销货款7500元、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3.5月31日、银行代扣企业借款利息600元、企业尚未接到付息通知。
4.企业在5月31日收到转账支票一张、金额为3300元、送存银行、银行尚未入账。
要求:对上述未达账项进行分析后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年5月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
减: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
减:
调整后余额 调整后余额

《会计学基础》模拟试题第一套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A B C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C A A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CDE 3.CD 4. ABCDE 5. ACD 6. AD 7. ABD 8. BD 9. ABC 10. ABCDE
三.判断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 × √ × √

四、综合题
(一)会计分录
1.借:固定资产351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
2.借:原材料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0
贷:应付账款105300
3.借:待摊费用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4.借:生产成本-甲50000 5. 借:生产成本-甲7000
-乙40000 -乙5600
制造费用6000 制造费用840
管理费用4000 管理费用560
销售费用20000 销售费用2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6800
6.借:生产成本-甲110000 7.借:制造费用2000
-乙70000 贷:预提费用2000
制造费用8000
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A108000
-B82000
8.借:生产成本—甲5600 9.借:应收账款561600
-乙4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80000
贷:制造费用10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1600
10.借:银行存款2340 借:其他业务成本1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 贷:原材料1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11.借:库存商品-甲50000
-乙35000
贷:生产成本85000
12.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200 13. 借:主营业务成本25600
贷:应交税费2200 贷:库存商品25600
1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15.借:本年利润58960
贷:管理费用6560
销售费用22800
营业税金及附加2200
主营业务成本25600
其他业务成本1800
借:主营业务收入480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
营业外收入50000
贷:本年利润532000
16.借:所得税费用118260
贷:应交税费118260
借:本年利润118260
贷:所得税费用118260

(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年5月
项 目 金额 项 目 金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152000
3300
4500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143900
7500
600
调节后余额 150800 调节后余额 150800

上一篇文章:会计学基础期末考试

㈨ A企业发生如下与股票投资有关的经济业务: (1)2007年7月20日从股票市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股票—成本270000
(2) 投资收益—200
(3)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270200
(4) 借:应收股利—公司15000
(5) 贷:投资收益 15000
(6)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5000
(7) 贷:应收股利—公司股票15000
(8)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73880
(9)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股票一成本135000
(10) 投资收益38880
(11)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00
(1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5000
(13)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15000
投资收益4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股票—成本155000

热点内容
合肥股票交易招聘 发布:2025-05-05 04:30:57 浏览:577
一般股票交易手续费万分之几 发布:2025-05-05 04:18:35 浏览:246
港股市值和总市值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5-05 04:18:33 浏览:232
四川农行怎么申请数字货币 发布:2025-05-05 04:17:54 浏览:504
紫光科技股票一星期之前股价 发布:2025-05-05 04:15:29 浏览:207
基金管理人什么时候完成年度报告 发布:2025-05-05 04:10:05 浏览:987
学股市有什么好的书 发布:2025-05-05 04:08:16 浏览:550
科技股票的龙头股份 发布:2025-05-05 04:06:51 浏览:448
货币互助基金和mmf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5-05 03:49:14 浏览:49
股票型基金经理有哪些 发布:2025-05-05 03:47:08 浏览: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