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值市价 » 股票市场过热是什么意思

股票市场过热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8-08 01:11:25

㈠ 市场过热是什么意思

1.市场失灵。(1)房地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住房与非住房、高档住房与低价位住房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一方面盲目上大户型、高档项目,超越用户承受能力,导致销售不畅,空置率较高;另一方面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不应求,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建设标准和购买对象把关不严。(2)开发融资结构不合理。在国外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融资不仅有债权融资,还有股权融资,以及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一级市场之外的证券化二级市场。而国内房地产开发商融资渠道主要在银行借贷,信贷比例过高。一方面对银行资金需求大,导致利率较高,增加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另一方面房地产项目资金占用大,

㈡ 经济过热是什么意思

经济过热是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导致市场出现失衡状态。判断依据是通过潜在的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距来衡量总供给与总需求,潜在GDP是指所有的经济要素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造成的产出,如果实际GDP高于这个水平,说明很多产品是在工人加班加点、设备开足马力超负荷亢奋状态下生产出来的,而这部分多余的产出便没有对应的市场去消化。 推荐阅读·基金遭遇危局 接近破产公司逐渐增加 ·私募访谈股基一年业绩尽墨 调查:2012年您还养基吗百亿社保基金进场慎言抄底 创新封基数量翻番 份额突破800亿 2011年基金业财经风云榜颁奖典礼庞大萨博收购战落败最牛私募搁浅 外资主导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 当经历了长时期的良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活动后,消费者增加的财富所带来的高通货膨胀水平和过度的无效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最终阻碍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经济衰退。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通常是经济发展过热的第一个迹象。因此,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通常会提高利率,以试图降低金融开支和借贷。 经济过热发生时,其生产能力无法跟上日益增长的总需求。这是普遍的特点是一个不可持续的高比率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处于景气时期往往是经济过热的特色。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 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 “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资项目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没有预期的市场需求,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 第二,投资规模铺开的过大,以至于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于财力负担的过度。 经济过热的原因 过高的社会总需求,往往是导致经济过热的原因。如果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则对商品超出的需求必须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得到满足,比如通过就业职工额外轮班或超出推荐工作时间地使用机器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类型的生产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度的消耗是不能持续下去。 经济过热的具体判断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 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太快。 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在现有的投资增长中,许多投资停留在中间环节,有的项目选得不好,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也有的形成了生产能力,但开工不足,产能过剩。这些反映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虽然GDP、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就业等都有了,但缺少最终需求支撑,产生了很大浪费。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经济过热的影响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发生,因为供应商会利用过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提高价格。这些较高的价格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出口(因为商品和服务变得相对国外昂贵)的减少,从而导致减少消费。中央银行通常是同时收紧货币政策,为响应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减少投资支出,其中随减少消费,导致经济衰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㈢ 什么叫投资过热

投资过热是指投资以及投资形成的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因而导致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投资超过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投资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甚至会血本无归。
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表现有:
1.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与采矿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大量的消耗我国的各类自然资源,在中国当前投资结构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过猛,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居民对于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潜力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对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量投资来满足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原料需求。虽然我国在逐步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但现有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目前尚未完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额逐年增高,而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占当年GOP的9.2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
3.股市投资过热
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涨达到四倍,虽说当年998点的股指并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但是在高过4000点后,又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股指将于2008年突破6000点,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t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民众入市炒股几乎成为无视股市风险的大众活动,股市的热度可想而知。
但是,股市这样的情形是否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复苏和兴旺,不是结构性的优胜劣汰,而是良劳不分的普涨乃至疯涨。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并不少见,股价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2我国投资过热出现的原因编辑
1.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投资增长存在惯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建设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某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在设立之后,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未来的投资额与前几年的建设项目数量和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施工规模巨大,就需要在未来几年持续投入,将会形成较大的投资惯性。
“十五”时期,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民间投资得到明显恢复,外商投资依然活跃,在各类投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年均增长20.2%(按累计法计算),比“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9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5万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5.6万亿元,超过71981一2000年20年l’ed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如此巨大的投资总额和增长速度将会产生很大的投资惯性,因此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仍将会保持较高的投资额。
2.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1性较高
进入12世纪以来,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前进,全国形势良好,个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地区间的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剧,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一些周期短、回报高的工业项目。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良好,一些城市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在中西部地区早日成为新的增长中心,多进行一些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投资,引起了地区结构不合理,重复投资严重,资源严重浪费。
3.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建设投资需求增大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村城镇化、乡镇城市化、城市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足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这些进程发展的基础,这就形成了较大的投资需求,而且随着这些进程的加速,潜在的投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4.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使房地产投资过大
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大的利润的,这就使其成为了一个吸引投资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存在较大需求的,尤其是广大的居民对于中小型住房的需求,单从需求角度考虑的话,高需求必然导致高价格;另一方面,是对于房地产的投资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有效供给,建行研究部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07年前五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2007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拥有高利润的投资对象,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额,但是,这种盲目的增加投资的方法是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的问题的,必须加以限制。
5.流动性过剩使股市非正常升温
从最常用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Z(广义货币)与GDP的比率来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确存在,这一指标目前高达165%(按照2006年底数字,GDP为20.9万亿元,MZ为34.6万亿元),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都实为罕见。流动性过剩将会使大量的闲置资金进入投资市场,造成的一个危害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大量资金会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其表现就是股市价格上涨,投资者竞相追逐高额回报,纷纷进入股市,形成股市泡沫。
6.商业银行间竞争加剧使得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放款积极性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中国的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就面临的很大的竞争,不仅中外资银行之间竞争激烈,中国内部的商业银行也竞争激烈。商业银行首先是一个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必须要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来赚取利润,并且由于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大量储备存款,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通过对于各种贷款项目的争夺展开了,商业银行的放款积极性使得各类投资的盲目性加大,企业会因此过渡依赖于银行贷款或者有相当一些条件不足的企业获得贷款,表面上投资过热,实际上将会导致被投资项目的利润降低,而且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监管也容易被忽视,容易诱发商业银行坏账。

㈣ 针对股市过热的现象政府今年总共出台了什么措施,请详细点,各起到什么作用

加息和增加准备金率其实不完全针对股市,主要是应对资金流动过大的,减少了流动资金当然会间接影响投资股市的资金,但也可以认为是平抑物价或是打压过度投资。不过因为股市的财富效应和物价的高涨以及存款利率的偏低,导致相当多的居民存款流入股市,所以抬高股价,这种间接调控效果有限。
提高印花税是直接针对股票交易的。按说不是一个长期的利空,但是政府出台措施的手法上有点鬼祟,直接点醒了新近流入的大量居民存款,这里是一个政策市,是内幕交易横行的场所,是大吃小的动物世界。加上部分庄家机构乘机打压以便低位吸筹---当然也有可能最后自己被套住,所以股市近日一泻千里。
根据传闻谣言流言,总之非官方消息,以后的措施可以有
继续调高印花税,征收资本利得税,改T+1为T+2等等.
政府还可以利用证监会,把以前的积案有选择的公布处罚结果---譬如30日的广发事件。有选择的查处违规现象---请记住中国特色,从而打压投资热情。
这个股市中最大的庄家就是ZF,相当规模的社保资金等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内幕,市值2/3左右是国有非流通股。

㈤ 什么是经济过热啊,有没有人能解释一下

经济过热就是供大于求 在长时间会造成生产过剩 也就是企业错误判断市场 到是会导致循环 ,导致各个生产部门过剩,企业相继倒闭 ,经济过热需要政府调控,也就是人们说的市场失灵
经济过热意味着货币流动性过剩,投资和建造工厂热火朝天,拉高原材料和土地价格,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爆涨,容易出现大量泡沫。这些投资都依赖地方政府推动,以及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国外热钱。当投资性经济增长达到极限,这些热钱退出国内,经济泡沫就会破灭。新修的房子没人买,房地产商被银行追债,大量投资兴建的工厂产出的产品没人要,倒闭,工人失业。股市因为资金流失和撤出,股票价格缩水,高价买进的股民损失惨重。过热的危害太多太多了。。。

㈥ 经济过热与股票有什么关系

经济过热的话,政府就会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降低流动性,使得股市的资金面紧缩,股票下跌。但现在的资金面还是很好的,不会受加息的影响太大。

㈦ 股市过热,一路猛长有什么危害

短期来说... 股市这么热... 会刺激到存款的减少啊... 前不久就公布了居民存款大幅度减少... 应该就是流失到股票市场的... 就像之前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个股市过热的好例子...

㈧ 什么是经济过冷和过热过冷和过热分别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判断宏观经济是否过冷或过热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当一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大大低于其潜在增长率,同时物价下跌、通货出现紧缩、就业状况恶化、失业率持续上升时,可以断定经济发展进入过冷的萧条状态;相反,当实际增长率达到甚至超过潜在增长率、物价持续上升出现通货膨胀、就业也持续增长、实际失业率下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时,则可以认为经济发展进入过热的繁荣状态

㈨ 判断股市过热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指标啊

www.eastmoney.com 2007-05-07 09:16 高广华 每日新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编者按:2007年,火红的4月点燃了股民做多的激情,3800点宣告了多方的胜利。然而,股市的魅力也在于多空的相生相克。连续9个月的上涨能否持续?多头红旗还能扛多久?宏观调控是否会不期而至?充满悬念的5月,我们将如何走过?

中国股市成了狂欢的盛宴,股指也在狂躁中攀升。4月27日,股市大盘一举突破3800点。同时,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大量流向股市,今年一季度,通过购买基金和股票流入股市的资金达到数千亿人民币。尽管股市一片"涨"声,但市场中的一些变化仍需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股市持续上升,每日证券账户新增开户数目达十多万个,不少股民更是借钱炒股,反映目前炒卖情况已达到疯狂,部分股民更犹如"盲侠",没有投资知识。这足以说明现在的市场出现了极不正常的状态,既然市场的游戏已经不正常,就会导致先知先觉的大主力机构群体为了自身的资金安全暗中出逃,市场已经没有了卖家,他们就会责无旁贷地起来成为卖方,反手做空,使游戏正常下去,这是市场运行的铁律,是市场运行永恒不变的规律。

世界股市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次市场出现了不正常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的剧烈大动荡。

央行再升准备金率

央行将从5月15日起,再上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政策实施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1%,距历史最高的13%的水平已经不远。这是央行年内第4次,也是4月份第2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表示,此举旨在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此次上调将再次冻结1600亿元左右的资金。去年6月以来,央行已7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利率。货币紧缩力度不仅创下我国历史之最,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的。

专家指出,"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上调准备金率实属央行在"非常"时期下的"非常"调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

管理层提示风险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范福春日前表示,中国股市面临着重大机遇,但要注意防范风险。
范福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当前资本市场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技术性改革的建设与广大投资者的信心相辅相成,越是在广大投资者高兴的时候,越要对市场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越要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作为突出的问题加以强调,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一定要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告诫铭记心中,千万不可盲目入市,跟风炒作。

股指期货呼之欲出

4月15日,被称为"股指期货准生证"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在中国正式施行。这一"条例"的实行,从制度上为股指期货在中国的正式面世扫清了障碍,股指期货已经呼之欲出。

从全球市场看,大部分股票市场指数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上涨,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下跌,但指数的长期趋势并没有因为股指期货上市而改变。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股指期货上市前后,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有影响,处于牛市阶段时,股指期货推出后波动率有较大可能升高;处于熊市阶段时,股指期货推出后波动率有较大可能降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会因为主力资金抢筹而上涨,推出之后会面临向下调整的压力;主力资金将通过股市、期市双边做空获利,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短期或中期下跌。

社保基金高位减持

4月末在某投行年会上,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表示,社保基金正在卖出A股股票。但高西庆表示,调低仓位并非完全出于担心市场过热,更多的是受制于社保基金投资规定这一"技术性"原因。

高西庆表示,在社保基金4500亿元总资产中,按规定以市场价格计算投资中国内地股市的资产不应超过30%,但由于去年底以来中国股市牛气冲天,在经过连续上涨后,社保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已达到社保基金总资产的近40%,社保基金由此开始减持股票。高西庆同时表示,他希望社保基金能提高A股投资比例,目前申请正在审批中。

分析认为,社保基金作为国内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对A股的减持行为,将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并影响投资者持股信心。

A股已经不便宜

从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上说,不能算贵,但肯定不能说便宜。统计显示,在年初的时候全部A股整体市盈率为37倍,市净率为4.45倍;沪深300指数的整体PE 和PB分别达到34.9倍和4.57 倍,中小企业板则更是达到了42.3 倍和6.28倍。

大盘持续上涨过程中,这一估值水平较年初又有了显著提高,PE和PB已处在全球最高位置。而考虑增长,PEG给出的解释空间也不理想。

㈩ 引发中国股市过热的原因

1:汇改,因为人发币升什造成国际热钱流入国内,先是楼市,然后就是股市,可是说一旦到这些热钱撤走必然就会使股市崩盘!
2:奥运以及中国近些年经济持续增长.
3;通货膨胀造成银行存款负利律,为是保值存款从银行注入股市.

热点内容
怎么查当天股市开不开市 发布:2025-05-21 15:49:50 浏览:591
白酒基金卖出份额怎么算多少钱 发布:2025-05-21 15:48:08 浏览:603
国际金融期货怎么做 发布:2025-05-21 15:38:15 浏览:808
自考金融学哪个专业好 发布:2025-05-21 14:59:37 浏览:965
期货为什么突然跳空 发布:2025-05-21 14:52:21 浏览:266
如何查询股票历史财报 发布:2025-05-21 14:46:15 浏览:200
克拉玛依金融控股集团电话多少 发布:2025-05-21 14:45:27 浏览:230
股票交易手续费怎么算百度知道 发布:2025-05-21 14:38:53 浏览:135
期货内外盘差价怎么计算 发布:2025-05-21 14:22:02 浏览:414
新三版退市原股票怎么办 发布:2025-05-21 14:21:00 浏览: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