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股票市场不断扩容
㈠ 对我国股票市场不断扩容有何评价
自从科创板推出之后,券商在股市赚钱的渠道增加,第一只科创板上市券商就赚到了60亿,科创板火速IPO券商业绩明显大增,很明显股市扩容也是一样,对券商只有利好没有利空。但是不仅仅是这一块,股市走好了流动性开始增强,市场活跃了券商赚钱更猛,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一月份,券商赚一年都可以美美的吃上几年了。
IPO、科创板、重组和非公开发行股票都是利好券商。
只要是A股相关的业务,券商都能分到一杯羹,但是券商之间的体量不同,规模越大的券商盈利能力和业务拓展就越宽,小型券商受益,大型券商就是硕果累累,可以说近几年的资本市场改革,券商是最受益的,券商赚钱的渠道多了自然业绩就会开始翻番。
㈡ 如何理解股票市场比喻
这有个恰当的比喻,你可以看一下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甲说好无聊。乙说好无聊。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 乙赞成。于是,故事开始了......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那谁亏了钱呢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㈢ 评价中国股票市场近一年来剧烈震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011多事之秋啊
一、国内
(1)通货膨胀:内因+外因造成,党中央、国务院严控通货膨胀,资源类股受益;
(2)货币紧缩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连续调高存准率,于是中小企业钱荒,高利贷横行;
(3)人民币升值:国内的N多出口企业收影响,逼迫中国产业升级;
(4)控房价:包括限购令、保障房建设,直接控制房地产企业;
(5)狂发新股:数不清的新股被发出来,连低级造假的大康牧业都能发,杯具;
(6)地方债危机:这个应该是外国人替我们狂担心的,他们咋这么着急?黄鼠狼而已啦。
(7)铁道部危机:各种贪腐被查,各种丑闻被爆,各种动车悲剧;
(8)其他;
二、国外
(1)美元贬值:美联储的政策,QE1+QE2,据说正在讨论QE3;
(2)通货膨胀:美元贬值,造成全球通货膨胀;
(3)人民币升值:欧、美、日等帝国主义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击中国出口;
(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3大评级机构调低欧洲诸国的主权债务评级;
(5)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标准普尔调低美国的主权债务评级由AAA至AA+;
(6)阿拉伯之春:直接推高黄金价格,我觉得这是美国人的阴谋;
(7)美国总统大选:明年美国总统要换届了,所以各种谣传;
(8)其他;
㈣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股票市场
总体市场状况可能是评估库存方面最难评估的方面之一。当市场表现良好时,一些股票往往被高估。长期过度估值最终可能导致通常所谓的“泡沫破裂”。当泡沫破裂时,整个市场将急剧下跌; 这通常由高估的股票或行业引领。璃的曲纹里描画,从淌下的线条沟纹里,你
㈤ 如何看待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发展简要回答一下,谢了,急~~~~
股票市场自诞生以来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今此规律仍然不变,即,股市是一个投机的天堂。这并非贬义,在投机的博弈中,承载着股民的梦想和哀怨。行政力量不应过度的左右市场,而应让其按自身的规律运行。但,对在发展过程中的不符合游戏规则的现象,行政力量要对其加强监管和处罚,使公众交易者和机构交易者能在同一游戏规则下进行博弈。因此,中国股票市场要解决公众交易者做空的门槛问题,使公众交易者能够与机构交易者和大户交易者拥有共同的交易条件。至于扩容、分红、限价等等所谓价值投资的建议,则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逻辑是:我买股票了,你国家就必须保证我盈利,必须让我分享国家的经济成长!!这是泼皮无赖理论,哪个国家都不惯着这种主张,喝多了吧!!!!!
㈥ 为什么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没信心。
股票市场是按其自身客观规律运行的。
如果要说没信心,不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是不是过于冲动或是过于恐惧,抑制不住的追涨杀跌?每一次失败后是否进行过总结? 是否一直在操作却忙了半天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否持有了一堆股票,但涨跌不一,此消彼长?
多总结,多思考,多看少动, 经验需要积累,这样你就会对自己有信心,而非对市场。 熊市里不亏钱即是最大的成功者。
㈦ 股票市场词语-'扩容'是什么意思
该股中提到的扩容就是增加股票的发行量,这样,就需要资金量的跟进,否则股价上升趋势无力。
㈧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有无股本扩张能力
所谓“股本扩张”包括送红股,公积金转增股本,现金配股,未分配利润转增以及对外融资五种方式。
送红股和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将留存收益或资本公积金转作股本, 发行数额的新股票按比例分配给股东,这样可以使股东的持吸数目增加, 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公司资本总额相应增大,实力加强。送红股和转增 股本可以增加公司的股本,相应降低股东的投资成本,利于活跃交易。 就股东而言,可以免费得到股票,用投资的观点来看,是投资收益。配股是发行公司对老股东按一定比例和价格(低于市价)配售发行股票的行为。由于是按股东原持有股数平等摊配,这样可以维护股东在公司的原有地位,使其按比例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企业经营状况好,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对新项目的投资。通过配股增资,公司的股本自然不断增加资金不断增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目前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股票市场而言,每年大量的送配股,使市场扩容加速,容易导致二级市场失血过多,对股市的长远发展不利。为此,中国证监会分布的《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向股东送配股做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些规定的颁布是对证券市场监管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我国股市长远的健康发展。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股本扩张方式之—。资本公积金大 致包括以下几类:
1.溢价收入。公司发行新股时,凡超过票面认购的部分,得到的收益,是为溢价收入。例如某股票面5元,而以10元发行时,每股便有5 元的增资溢价收入。
2,处分资产。出售公司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等而得到的资金。
3.资产重估增资。老公司对早年购置的资产如土地、房产等进行重估,增值的部分可列入公积金。
4.购并收入。也就是合并公司所得的资产总额,减去它的负债和并购价款,剩下的余额。
5.受领赠与。接受他人的赠与,这种情况极少。
股本扩张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苏宁。2004年7月21日,苏宁电器(002024)在中小板上市时,总股本9316万股,流通股份只有250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32.7元计算,总市值只有30亿元左右。在此后的近5年时间里,苏宁电器将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演绎到了极制:总股本增至44.86亿股,增长45倍,总市值655亿元,增长21倍。苏宁电器的股本扩张除了一次2500万股的增发以外,其余的都是通过送股(转增)来实现,4年来共送股(转增)6次,其中10转增10的次数就有4次,同时还有4次现金分红,每股累计分红0.43元。更为可喜的是,苏宁电器股本扩张的同时业绩也保持了同步增长,即使在遭受金融危机的2008年,其每股收益仍然达到0.7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量1.28元。苏宁电器的高速增长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以2009年5月22日的收盘价为基准,其复权价高达643.78元,从其走势图分析,苏宁电器其本上没有套牢过投资者,前期介入的投资者更是收益丰厚。
那么如何衡量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呢?
一:资本公积金是基础
从历史统计可知,公司大比例进行股本扩张,基本上都是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为主。因其不属于利润分配范畴,不需交纳20%的所得税。而以当年利润、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金送股均属于利润分配,需交纳20%的所得税。 但是,不管是以送股或转增股本对于公司股本扩张仅是殊途同归,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可以让上市公司大股东及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合理避税。 因此,每股资本公积金指标可以衡量转增股本的能力。
二:盈利能力是基本条件
从最近三年的分红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股本扩张的可能性与其上一年度的业绩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即高送转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及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比低送转公司分别高出50.63%、130.30%。
三:小盘股扩张意愿强
统计发现,总股本小的公司股本扩张的要求较为强烈,而公司的股本越大其进行股本扩张的欲望也就越低,送转比例与总股本多少成正相关;另外,高送转不但与总股本有关,而且与流通股本也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总股本对送转比例的影响大。
四:影响上市公司送转股分红方案政策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投资者偏好、以及上市公司为迎合市场庄家炒作等因素。
那么股本的扩张能力对于股权激励有什么作用呢?
股权激励以股本扩张能力为前提股本扩张为未来实现股权激励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将使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利益进一步统一,有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更新中)
㈨ 问一个关于股票市场的问题
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关于新股发行对市场影响的争论总是徘徊在“利空”与“利好”之间。笔者认为,对“新股发行”不能简单加以评判为“利空”或者“利好”,而要结合当时市场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利空”与“利好”的结论大多是针对市场内存量资金已有投资者而言的。中国股市经历过两次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规模、长时间的股权融资发行扩容。一次是1996年—1997年,另一次是2000年—2001年,但这两次扩容对市场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前一次集中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市场的反映表现为不断涨升的牛市,上证股指从500余点上升到1500多点,股指在1998年调整后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2000年—2001年也是新股高速扩容期,但股指从2001年起进入大型调整周期中,政策面推动各类资金入市的规模也远远不及扩容和资金分流的总和,直到2004年新股发行价被屡屡跌破。因此,新股发行未必是利好,也未必是利空,任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从逻辑上都有可能是“假命题”。
㈩ 如何看待现在的股票市场
目前股票市场没有新的题材概念,且监管层监管力度加大。资金市场不活跃,一部分获利出局观望。建议以观望为主,等指数稳定后选择一些估值相对低一点,未来发展趋势好的股票作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