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借壳案例分析
① 求一个股票案例及分析
000025深特力,是一个典型的庄家控制的案例。2015眠6.7月份股灾是跌倒9元多,庄家进去后一口汽拉到50多元,又从50多元跌倒18元,再从18元拉到80多元,如果股民会跟庄的,是可以赚大钱的。为什么呢,主要是庄家控盘后,每有放量,说明庄家不急于出货。这样就给敢于追庄的散户提供了赚钱的机会。
② 股票借壳是什么意思借壳上市如何进行
关于投资经验和每日股票交易策略
③ 股票的借壳是指什么意思
所谓借壳,就是非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购买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融资的能力进行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般来讲,企业购买的上市公司是一些主营业务发生困难的公司,企业在购买了上市公司以后,为了达到在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一般都将一部分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内,使其业绩达到管理层规定的参加配股的标准。另外,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越好,其配股价格就可定得越高,企业募集的资金就越多。
④ A股借壳上市案例有哪些
1、上市公司(七喜控股)盈利能力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
2、分众传媒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发展空间广阔。
时间上比较接近的应该就是顺丰。
⑤ 关于借壳上市的公司都有哪些案例
一富财经认为借壳上市是指一家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借壳上市的公司案例有:圆通快递、盈科数码动力、盈科大衍地产、强生集团
⑥ A股借壳上市案例有哪些
顺丰、申通
⑦ A股借壳上市案例有哪些
延中实业是二级市场上典型的三无概念股——无国家股、无法人股、无外资股,其公司股份全部为流通股,股权结构非常分散,没有具备特别优势的大股东,在收购行动中最容易成为被逐猎的目标。1993年9月,宝安集团就曾在二级市场上收购延中实业,拉开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序幕。
1998年2月5日,北大方正及相关企业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延中实业,随后将计算机、彩色显示器等优质资产注入了延中实业,并改名为方正科技,成为第一家完全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公司。同样的并购,还包括天津大港油田收购爱使股份。
拓展资料:如何借壳上市?
(一)前期准备
1、收购方聘请财务顾问机构。
2、协助公司选聘其他中介机构,一般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
3、对公司业务及资产进行初步尽职调查,协助公司起草资产整合计划,确定拟上市资产范围。
4、财务顾问根据收购方需要寻找适合的壳公司,并初步评估壳公司的价值。
5、制定谈判策略,安排与壳公司相关股东谈判,制定重组计划及工作时间表。
(二)制作申报材料
1、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及相关文件。
2、独立财务顾问和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文件。
3、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财务信息相关文件。
4、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有关协议、合同和决议。
5、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其他文件。
(三)证监会审核
1、壳公司根据规定申请停牌向公众定期披露进展情况。
2、交易结构、价格等经壳公司权力机构的批准和授权。
3、按证监会要求申报相关文件。
4、对证监会提出的反馈意见进行及时的解释。
5、由重组委委员投票决定对项目的行政许可。
(四)实施借壳方案及持续督导
1、经证监会批准后,对置出、置入资产交割过户。
2、对涉及的资产进行重组。
3、重组后企业人员的安置。
4、壳公司债权债务的承继。
5、对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改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
6、根据重组情况,独立财务顾问对上市公司进行一至三个会计年度以上的持续督导。
7、培养公司下属的其他优质业务及资产,逐步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扩大市值规模,促进资产证券化。
8、在满足法律法规及证监会规定条件下以配股、非公开发行等方式进行再融资,补充上市公司的流动资金。
⑧ 最新借壳买壳上市案例
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国内证券市场上已发生过多起买壳上市的事件。�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其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