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股票市值什么时候超过京东
㈠ 市值相差4倍,这五年苏宁为什么没干过京东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线上交易,苏宁线上交易不行,线下现在去买的少了很多,
京东专营线上交易,做的比苏宁好几千倍。
如果你知道苏宁快递有多慢,你就知道它为什么干不过京东了。
苏宁快递收购了天天快递,
造成了有史以来,最慢的2个快递
㈡ 股票苏宁电器002024历史最高价是多少
08年1月3号,开盘价74.50元,最高74.84元,那天最后收盘69.70元,下跌2.99%.
㈢ 苏宁和京东哪个市值高
根据今天的股市收盘价,苏宁在中国上市,总市值1163.75亿人民币;京东在美国上市,总市值580.98亿美元,根据汇率,京东大约值3840.6264亿人民币,从市值来说,京东是强于苏宁,是苏宁的三倍多。
㈣ “家电连锁第一股”黯然易主 ,苏宁为何落到如此田地
31岁的苏宁迎来“中年危机”;这两天传得沸沸扬扬的苏宁易主,终于尘埃落定了。2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深国际、鲲鹏资本战略投资,两家深圳国资企业拟受让苏宁易购23%股权,耗资超148亿元。
- 苏宁到底何去何从
维系整个商业帝国的“现金流”,那还是苏宁易购,通过产业溢出效应和关联交易向这些体外公司输血。这些重资产项目严重消耗着苏宁系大量资金与资源,导致债务激增,整个苏宁系的债务规模已经到了千亿级别。那么引入国资,能否使得苏宁翻身呢?虽然这一次引入国资可以解决苏宁短期的债务困局,但苏宁的摊子太大,若要使苏宁走上“正道”,绝对不是单靠引入国资就能解决的。这还是需要苏宁自己寻找方向,毕竟强如淘宝,也未能让苏宁的主营业务实现盈利,不同行业的国资企业就更难了。
在苏宁的2021年度工作部署会上,张近东也提到了要聚焦零售就是要聚焦商品与用户,“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这或许是苏宁的新转变。
㈤ 董事会高管大换血,阿里系两大将驰援,苏宁能否阻击京东
【热点公司】 正如研客君半个月前预测的那样,苏宁创始人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尽管提名苏宁“太子”张康阳为董事,但苏宁易购掌门人不会再姓张,而将由阿里巴巴委派的代表来执掌苏宁易购。
张近东时代结束,董事会 三足鼎立
7月29日晚间,苏宁易购(002024)发布一系列公告,主要是董事会重组,以及管理团队改组。
首先是选举4名新董事。股东大会选举黄明端为非独立董事,选举冼汉迪为非独立董事、选举曹群为非独立董事、选举张康阳为非独立董事。
其中,黄明端是由阿里巴巴方提名;冼汉迪、曹群为新投资方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提名,张康阳是由张近东提名。张近东在上一次董事会上也当选为名誉董事长。
而股权结构上,阿里巴巴持股19.99%,张近东持股17.62%,新新零售基金(一期和二期)持股22.55%,三大股东合计持股60.16%。例外,张近东实际控制的苏宁控股集团持股2.73%,因此张近东最终持股为20.35%。
由于董事选举是普通议案,且是累计票制,结果黄明端得票率为103.84%,其他三名董事冼汉迪、曹群、张康阳得票率分别为98.12%,98.17%、98.07%。
如此,阿里巴巴、新新零售基金、张近东各有两名董事代表,共计6人,加上3名独立董事,组成9人董事会,没有任何一方在董事会中占据多数,因此苏宁易购从张近东是实际控制人,变成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局面。
阿里系加强话语权
阿里巴巴原来就有两名股东代表,董事人数没变,但黄明端出任董事长,这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毕竟阿里巴巴作为苏宁易购战略投资方,2016年入股,一股没有卖,诚意满满。
除了董事会大换血外,苏宁易购高管团队也进行重要调整。任峻担任总裁,公司零售业务线总裁侯恩龙不再履行总裁职责。任峻也是现任董事,在张近东辞任董事长后,代理了大约半个月时间的董事长。
孟祥胜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公司高级副总裁职务,同时不再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董事徐宏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职务,同时辞去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股东淘宝(中国)提名刘鹏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替代徐宏。
出生于1976年的刘鹏,经历非常有意思。他于2012-2013年在麦德龙旗下万得城中国,任分管采购的副总裁,于2013-2015年在好孩子中国商贸集团任副总裁,于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在更早些时候,他曾于1998-2007年期间在海尔任职高管,于2007-2011年期间在苏宁电器分管手机、白电、黑电和重点客户部。也就是说,刘鹏是原老苏宁人,对苏宁知己知彼。
更不要忘记黄明端的来头。黄明端曾任大润发流通总经理,2011年4月28日至2018年1月30日期间担任高鑫零售董事,2019年5月17日至2021年5月10日期间担任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2020年10月17日至今获委任为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以及高鑫零售非执行董事。阿里巴巴集团是高鑫零售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在七成以上。
老将黄明端出生于1955年,是零售业江湖的老将;刘鹏熟悉苏宁的运作体系和打法。阿里巴巴不仅派来董事长,而且提名一个老苏宁人为董事候选人。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对苏宁易购不再像以前那样“放羊”,未来“黄明端+刘鹏”二人组,将对苏宁易购进行更大的改造。
新苏宁难阻击新京东
新董事会和新团队成立,也发布了宣言。新掌门人黄明端表示,苏宁易购已经构筑起国内最完整的线上线下零售服务体系,下一步发展将明确三大战略路径——做好零售服务商、做强供应链和做优经营质量。
在聚焦零售的战略前提下,苏宁易购新总裁任峻表示,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进一步夯实和凸显三大核心力,供应链、物流服务和场景体验;二是重新构建零售服务商的组织、技术、运营,从而更好地服务用户和合作伙伴。
上述提法并无太大新意。研客以为,新苏宁有阿里巴巴出钱出人,鼎立支持,也难以撼动京东。
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布局新零售疯狂买买买,苏宁易购一直和京东是老对手,阿里巴巴更是视京东为“眼中钉”,也是腾讯最强的对手。自然而然苏宁就和阿里巴巴走在一起。2016年,阿里巴巴以283亿元战略投资苏宁易购,获得大约20%股权。
腾讯则加大对京东的投资,持股权上升。京东还和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走在一起,合并1号店,接受沃尔玛战略投资。最终,京东+腾讯+沃尔玛,对决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两大派系还有其他布局。
五年过后,苏宁易购与京东差距越来越大。
首先从收入端看,2015年度京东总收入为1813亿元,苏宁易购1355亿元,大约相当于京东75%。2020年,京东总收入7458亿元,苏宁易购总收入2523亿元,大约是京东1/3。换言之,苏宁易购5年时间收入增长86%;京东则211%。
而从市值对比看,2015底京东市值442亿美元,苏宁易购市值折合美元大约152亿,京东市值不到苏宁易购3倍。
截至7月29日收市,苏宁易购在收获一个涨停情况下,市值540亿元人民币(83亿美元),五年半多时间还缩水45%。京东在美股开市前市值大约1096亿美元,增长148%,大约是13个苏宁易购市值。
京东还陆续孵化了京东物流、京东 健康 ,以及分拆达达集团上市,一个大京东商业帝国已然形成。但苏宁电器,后续更名为苏宁云商,以及现在大换血后的新苏宁易购,难以对战新京东。
㈥ 苏京大战的起因是什么和苏京大战的结果
在电商大节618来临之际,关于苏宁勒令商家禁用京东物流,否则直接关店消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从截图上看,苏宁员工直接告诉所有商家,“各位,禁止使用京东的物流发我司销售订单,一旦发现后期按照规定则中心宣传其他销售渠道进行处罚,每次处罚24分,望周知”。
这并不是苏宁和京东之间的第一次电商大战了,此前苏宁与阿里联姻,就被说是孤立行业老二京东的行径。
苏宁老总张近东当初曾豪言:“如果京东的增速比苏宁易购快,我就把苏宁送给他。”但是现在京东的市值已是苏宁的四倍了。
当初远远落后的京东是如何反超苏宁的呢?
最早的电商大战发生在国美和苏宁之间,但是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拘后,国美对苏宁的威肋基本解除,可以说之后是苏宁发展的大好时期。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11年了,苏宁的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938.9亿和48.2亿。同期国美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98亿和18.4亿。
而那个时候阿里和京东还没资格被苏宁视为“对手”。2011财年阿里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和16.1亿;当年自营收入占比99%的京东,营收看起来高些,2011财年达211亿,但却亏损了12.8亿。
但是到了2012财年,苏宁营收同比增幅仅为4.76%,扣非净利润则大跌45.6%至25.15亿,2013年扣非净利润跌到3.07亿,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非净亏损均超过11亿。
这是为什么呢?
2012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额52.8亿,为完成全年200亿的销售目标,苏宁易购三管齐下:一是垂直并购,最大的一桩是收购母婴电商“红孩子”;二是品类扩张,图书、百货、酒水、食品等;三是开放平台招商。
2012年8月,京东挑起价格战“未来三年大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以上”,苏宁的回应则是“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张近东和刘强东上演的这场“双东戏”,赚足了国人眼球,让“上网买电器”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只可惜,最终真正的受益者只有京东一家。
仔细看一下,苏宁的毛利润率几乎没变,扣非净利润却下降45.6%,通过比对发现,在营收增长不到5%的情况下,2012年“广告促销费用”同比增幅32.6%;“租赁及仓储费”同比增长24.6%;“其它费用”增幅36.3%;“人员费用”增幅14.6%,这四项费用合计共增加了23.1亿元,刚好与扣非净利润下降数额相当。
㈦ 苏宁云商和京东谁更有钱
苏宁是京东的几倍大好吧,苏宁有实体,比如销售,房地产,京东就是和网店
㈧ 京东,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宏图三胞为啥京东最后到现在
京东的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排名第一,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
黄光裕和张近东是同一代的创业大佬,张近东最得意的时候,苏宁电器是中国传统零售巨头。可在京东阿里崛起之后,张近东推动了苏宁的转型,苏宁的转型失败市值仅为300.7亿元,阿里巴巴投资了苏宁超200亿元的资金。阿里损失惨重,苏宁近29万中小股东也损失惨重。国美和苏宁的风光不再,而京东则一路高歌。
风向发生变化。当年的国美与苏宁均雄风不在,现在常被人们所提及的是阿里京东拼多多电商三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