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和股份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吗
❶ 什么是股份和股票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或私下发行的、用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并根据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有人(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每一股同类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权”。股票可以公开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也是投资和投机的对象。对股票的某些投机炒作行为,例如无货沽空,可以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❷ 股权和股票的区别
你买入该公司的普通股,你就成为该公司的普通股东,享有普通股东的基本权利,经营参与权、收益分配权、认股优先权、剩余资产分配权,那么第一个权利就是你所说的股权,拥有选举表决的权利,优先股没有选举表决权。
不过,买了股票就不一定是说拥有了股权。可以行使投票权的情况下,那也不等于说是拥有股权,因为股权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优先股一般是没有投票权的,但分红派息的时候,排在普通股之前。
这里就要说明股权和投票权为什么可以不对等的原因了,还要区分股权交易和股票交易。
定义: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就是把公司的资产和权利分成了很多份,等额的所有权凭证,股票就是这个所有权的凭证,你就是公司的股东了.按你的持有股票数量就是你持有了多少的股份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股东权),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
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商人的特权。股权因公司设立时出资,或因公司增资时入股,或因股权受让,或因受赠,或因共有财产分割和遗产继承时继受,或因股票等证券市场交易而取得。
区别:
股权是公司未上市的时候的投资,比原始股更早期进入。
而股票分一级市场,一级半市场是即将上市在网上定价发行的股票,二级市场就是大家正在炒做的股票。
一级半市场不会赔,基本上是一倍的收益;
而一级市场是几倍、几十倍的收益;
股权投资呢?都是在10倍以上。
二者相同点:
股权和股票的所有者都是企业股东,享受权益差不多。
股权和股票最直观的区别就是
股权在锁定期内是大小非,是非流通股
股票是流通股
二者价格差别:
价格差别:只不过股权和股票在注入企业的时间上有着前后的差别。
而时间的差异就决定了价格的差异。
我们用房地产项目来做例子
股权就相当于接近房子的成本价格,相当于自建房价格。
股票就是房子最终市场的零售价格。
用商品做例子:
股权相当于批发市场价(甚至是出厂价)
股票就是零售终端价
既然是批发,那么投资股权就必然要比股票的量大,门槛高。
不可能你只买100股还给你批发价!
二者风险差别:
股票的风险主要是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
而二级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很多。第一是大势,简单说是牛市还是熊市,第二就是庄家做股。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总是有很多散户亏钱,就是因为庄家把散户的钱敛走了。
股权的风险最主要是时间。
企业上市时间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风险。
因为上市过程及其漫长复杂,北京银行上了7年。首钢也忙活了5年!
如果是3倍收益,但是花了7年,那每年才百分之40多,但肯定比储蓄和债券收益高,也很稳定。
就你比如你买了首钢的股权你还担心什么。
股权还有流动性不如股票。但反过来而言,凡是流动性差一些的,必然风险就小不少,比如房产,比如黄金,比如古董,比如收藏。但股权肯定比房产古董收藏的流动性高很多。
因为即使企业一时半会儿未上市,也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变现。
二者收益差别:
股票价格收益很简单就是二级市场波动,赚取差价。
而股权不但有股票这部分收益,还有股权溢价时转让的受益,企业未上市之前,股东就享有
分红,配股。新股发行价必然高于股权转让价,开盘价也都高于新股发行价,所以就算股票破发
持有股权也不会亏钱。
❸ 股票与股权的区别
区别:
1、收益来源:股票,买卖差价;股权,企业分红。
2、介入时间:股票,企业成熟期;股权,企业发展初期。
3、介入地点:股票,证券交易所;股权,股权交易所。
4、介入成本:股票,股权价值+风险溢价,成本较高;股权,近乎股权实际价值,成本较低。
5、价格波动:股票,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股权,受市场波动小。
6、持有时间:股票,短期投资;股权是中长期投资。
(3)股票和股份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吗扩展阅读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
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大陆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交易市场。
❹ 股票和 股份 是什么概念 股票用来干啥的
股票是一种由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用以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它表明股票的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部分资本拥有所有权。
股份没什么太明确的概念,只是例如股份公司将公司的资金所有权及收益权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等额划分,进行分配
❺ 股权与股份有区别吗
股权与股份有区别。
1、转让
股份转让需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股份转让过程中涉及到税费问题。股份转让过程中,转让方需要交纳各种税费。
① 转让方是个人:如果转让方是个人,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按照20%缴纳。
② 转让方是公司:如果转让方是公司,则需要涉及的税费较多,详见参考资料《公司股份转让的税费处理》 。
股权转让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内容
股份有以下三层含义:
① 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② 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③ 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股权即股东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股权,泛指股东得以向公司主张的各种权利;
狭义的股权,则仅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综合来讲,股权就是指投资人由于向公民合伙和向企业法人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3、主要分类
股份:
按股东权力,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混合股。
按票面形式,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按持股主体,可分为国家股,单位(法人)股和个人股。
按发行对象,可分为A股、B股、H股、N股、S股。
股权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自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受利益的权利。如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时的优先受让权。这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
②共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如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这是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同时兼为自己利益行使的权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份
❻ 股票与股份是什么样的概念
什么是股票?股票有什么特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种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过买卖方式有偿转让,股东能通过股票转让收回其投资,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不是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有限只任,承担风险,分享收益。 股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股份制和股票也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可以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国家可通过控制多数股权的方式,用同样的资金控制更多的资源。目前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绝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公司。 股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l)不可偿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2)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 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3)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人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资1000美元买人该公司股票,到 1994年7月便能以 11 554美元的市场价格卖出,赚取10倍多的利润。在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原有资产重置价格上升而上涨,从而避免了资产贬值。股票通常被视为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现金。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 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人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例如,称雄于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当其业绩不凡时,每股价格曾高达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战,出现经营失策而招致亏损时,股价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时机地在高价位买进该股,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编辑本段]股份的特点 1 虚拟股份操作流程 、股份的金额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股份,每一股的金额相等,即股份是一定价值的反映,并可以用货币加以度量; 2、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3、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资本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每个股份不可再分; 4、股份的可转让性,即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l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此外,《公司法》允许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❼ 股份等于出资吗
—对于高中政治新教材的一点质疑 一、问题的由来 在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必修)》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该书作者几次把股份和出资混同,并且用股份来取代出资。如在第五课第一框题“经营公司”中,对公司的定义是这样的: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在这里,作者是用股份来指代股份和出资。又比如,在本框题中比较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时候,作者用了“有限”和“合股”来概括二者的共同点。“有限”是指股东仅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合股”是指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一个公司,这笔资金被分成股份。在上述解释中,作者很明显地把股份和出资混为一谈,并且以股份来代替出资。笔者很疑惑?很显然,这表明作者对于公司制度是不理解的。股份和出资是公司资本的两种表现形式,二者是不可以混同的。作为高中教材,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和学术上的概念相等同,这是一种不严肃的行为。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澄清这一问题。 二、从公司说起 要想澄清股份和出资这两个概念,必须从公司的概念说起。根据我国《公司法》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我国的公司是指股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以出资方式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公司的特征在于独立的法人地位、科学的管理机构以及有限责任制度。我国公司法只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拥有的“股份”为限对公司的债务负责,二者承担的都是有限责任。 在国内许多学者的著作中也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作了区分,例如“狭义的出资是和股份对应的概念,通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出资人对公司资本所作的直接投资及所形成的资本份额”;“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份额享受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持有的股份享受公司的权利,并承担义务”;有的学者甚至直接把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作为课题来加以区分。 世界各国的公司立法,无一例外地确认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是由股份构成的,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专用的一个概念。如上所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大都不均分为等额的份额,即使实行复数出资制的国家,尽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份额与股份在形式上相同,但在实质上却有很大差别。为了区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份额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额,各国往往采用不同的称呼,如日本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份额称为“持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称为“株式”。我国台湾则将有限责任公司资本的构成单位称为“ 出资额 ”, 股份有限公司的的资本构成单位称为“ 股份”,从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来看,对“ 股份 ”这一概念的使用也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则通称为“出资”或“出资额”。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三、股份和资本 我国公司法中通常使用的出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出资可泛指各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资本的直接投资,而狭义的出资是和股份相对应的概念,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出资人对公司资本所作的直接投资及所形成的相应的资本份额。我们所说的出资,除非特别说明,一般是指狭义的出资。出资和股份这两个概念即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现分述如下:相同点:二者均是公司资本的表现形式,都是由股东的投资构成的,二者都构成了各自公司资本的金额单位。他们都是股东享受相应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依据,同时也是股东负有限责任的限额。 不同点:首先,二者发行主体不同。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只能认购股份;出资是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能认购出资。 其次,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表现为出资证明书,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则表现为股票。 股票和出资证明书是不一样的。出资证明书是表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地位或者股东权益的一种要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并不分为股份,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也有自己的出资额。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记载股东出资的法律文书就是出资证明书,有的学者也主张称为“股单”。出资证明书一般情况下票面金额不相等,而股票的票面金额则是相通、统一的;并且,出资证明书是记名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书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股票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记名股票须将股东的姓名记载于股票之上,而无记名股票则无须将股东的姓名记载于股票之上。而出资证明书则必须将股东的姓名记载于出资证明书之上。出资证明书主要作用就在于表明股东权的大小,同时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是一种资合和人合相结合的公司,但是,更重于人的因素,如果一旦产生纠纷,出资证明书上没有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就可能引起诉讼的困难,不利于保护股东或者债权人的利益。因而股东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则为出资证明书的最主要的内容。而股票则由记名和不记名之分;另外,股票作为有价证券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而出资证明书之有股东依法转让出资后,才可随其出资一同转让。 第三,出资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而股份转让则是相对自由的。 二者之所以存在以上区别,根源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品格上的不同。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的特点,具有相对封闭性。因此,其股东人数有限制,并且公司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的出资也不能自由转让。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现在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且以股票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自由流通、转让,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募集具有公开性,其股东人数也没有最高限制。四、 结论 综上所述,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根源于两种公司的品格不同。虽然在法律实务中也有将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成为股份的做法,但是在理论上决不可混同。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公司理论的高中生的教材里出现类似的错误,是应当加以避免的。另外,笔者在该教材的其他部分比如国家宏观调控中对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发现了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对于财政政策的分类。同时,也给我们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敲响了警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扩展知识面,以适应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新课改应当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而不是编一份新课程标准,出一本新教材就可以了。对于新课改,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思考。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之所在。
❽ 股票和股份分别指公司的什么,它们有关联没
(一)股票的定义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二)股票与有关概念的比较 1、股票与股份、股份制 (1)股票与股份。股份是股份公司均分其资本的基本计量单位,对股东而言,则表示其在公司资本中所占的投资份额。股份包括三层含义:1)它是股份公司一定量资本额的代表;2)它是股东出资额及其股东权的体现;3)它是计算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小单位,不能再继续分割。股份的表现形式是股份证书。不同类型的股份制企业,其证书的具体形式不同,只有股份公司用以表现股份的形式才是股票。股票与股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股票与股份制。股份制有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普遍采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2、股票与股单、认股权证。 (1)股票与股单 股票和股单都是表示股东出资份额和股东权的股份证书,同属于所有权证券,但二者存在根本差别: 1)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股票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单则是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 2)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属于有价证券,除了可以证明股东地位和股东权利外,法律还赋予其自由流通性。可以为持有者带来股息、红利等收益,或者带来交易价差的盈利。股单则仅仅是一种证权证券,只能证明股东出资份额和股东权利,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股单不是有价证券,本身不具有价格,故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只能依照法定条件和手续转让出资。相应地,股单持有者只能根据其出资从公司获取股息和红利,不能获取交易差价。 3)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股票通常体现为金额相等的股份,股东依据股票享有平等的权利。股单每份所代表的金额可以不等,每个股东以股单所确认的出资数额享有股东权,并不是按股分取得平等的权利。股单必须记名。 (2)股票与认股权证。股票是确认股东地位和股东权的凭证;认股权证则是购买股票的权利凭证。 3、股票与票据。股票和票据同为有价证券,它们具有相同的基本性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联系。1)股票和票据都是将权利证券化;2)在股票和票据所表现的财产权实现和转让时,都要求提示和交付票卷;3)股票和票据都可流通转让;4)股票和票据都是要式证券。 (2)区别。1)两者的作用不同。票据时设权证券,而股票是证权证券。2)两者的内容不同。股票是资本证券,而票据是货币证券。3)两者的目的不同。发行和认购股票的目的在于实现资本信用,股票持有者可以向公司行使股东权,获得股息和红利。而持有票据是为了获得商业信用,持有人向债务人要求给负票据金额,是票据成为一种支付手段。4)证券权利的实现各不相同。 4、股票与公司债券。 (1)联系:1)两者都是投资手段,体现着资本信用。2)两者都属于流通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和转让。 (2)区别。1)两者所体现的投资性质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同。2)两者的收益和风险不同。3)两者的投资风险程度不同。 (三)股票的性质 股票的法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股票是反映财产权的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是用以证明持券人有权按期取得一定收益的证券,它体现的是持券人的财产权。行使证券所反映的财产权必须以持有该证券为条件。股票正是具有这一法律特征的有价证券。 2、股票是证明股东权的法律凭证。 3、股票是投资行为的法律凭证。 增加:股票是一种综合权利证券。股票即不属于债权证券,也不属于物权证权。 物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对公司的财产由直接支配处理权的政权。 债权证券:是指证券持有者为公司债权人的证券。 设权证券:是指证券所代表的权利本来不存在,而是随着证券的制作而产生,即权利的发生是以证券的制作和存在为条件的。如国库券等。 证权证券:是指证券是权利的一种物化的外在形式,它是权利的载体,权利是已经存在的。 股票所代表的是股东权利,它的发行是以股份的存在为条件的,股票只是把已存在的股东权利表现为证券的形式,它的作用不是创造股东权利,而是证明股东的权利。 (四)股票的特征 1、收益性。股票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 2、风险性。股票的收益性与股票的风险性相对应。收益的大小与奉献的大小成正比。 3、稳定性。包含两方面含义:(1)股东与发行股票的公司之间存在稳定的经济关系;(2)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使公司有一个稳定的存续时间。 4、流通性。 除以上4个特征外,股票还有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的特征。 5、股份的伸缩性。是指股票所代表的股份既可拆细,又可以合并。 6、价格的波动。 7、经营决策的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