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资金周转率越低越好吗
A. 股票资金周转率是多长时间
当天卖出股票后的钱
就可以再用来买入其他的股票无须时间上的等待
也就是说即时买卖
B. 运营资本周转率要达到多少才算合理
只知道“营运资本”,您说的应该是这个吧。
营运资本周转率的计算公式: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营运资本平均余额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平均余额=(年初营运资本+年末营运资本)/2
营运资本周转率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的运用效率,反映每投入1元营运资本所能获得的销售收入,同时也反映1年内营运资本的周转次数。
一般而言,营运资本周转率越高,说明每1元营运资本所带来的销售收入越多,企业营运资本的运用效率也就越高;反之,营运资本周转率越低,说明企业营运资本的运用效率越低。
通常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可以将某一企业本年营运资本周转率与以前年度营运资本周转率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是否有提升;不同行业营运资本周转率水平是不一样的,可以选择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的营运资本周转率的平均值作为该行业营运资本周转率的合理水平。
您可以在网上搜到贵公司所属行业的几个代表性企业的财务报表,计算他们的营运资本周转率平均值作为合理水平,与贵公司该指标进行对比,判断贵公司营运资本周转率是否合理。
C. 为什么很多股票的资金周转率每年下降
经济正在走下坡的缘故吧。
D. 怎么理解资金周转率
例如,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4000万元,按月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流动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即每年周转2次,每次周转需要180天。加快资金周转,可以节约资金。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把资金周转率提高一倍,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资金。
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周转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固定资金的周转形态而言,则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比较长期地保存它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只是随耗损程度逐渐转入产品价值,同时以计提折旧的形式收回相应的货币资金,直至其价值均已转入产品的价值,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转循环。因此,从个别的固定资产来看,它的资金周转率则是其使用周期。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三、可以按季度和年度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1.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周转次数
2.报告期天数÷周转次数=周转天数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的平均数。 不需要按月或者日计算的。
比如:一~二季度的销售收入净额是100 万元,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分别是30万元和40万元:
销售收入净额100 万元÷〔(30万元+40万元)÷2 〕=周转2.86次
180天÷2.86次=周转天数63天
四、资金周转率计算公式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E. 什么是资金周转率
资金周转率是反映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企业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从而使企业取得销售收入。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利用效果好。
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资金周转率的体现形式
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周转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固定资金的周转形态而言,则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比较长期地保存它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只是随耗损程度逐渐转入产品价值,同时以计提折旧的形式收回相应的货币资金,直至其价值均已转入产品的价值,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转循环。因此,从个别的固定资产来看,它的资金周转率则是其使用周期。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一、营运资金周转率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二、流动资金周转率
流动资金周转率是反映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和所完成的周转总额之间对比关系,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说明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通常以周转次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周转总额/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占用流动资金的平均余额越少,而完成的周转总额越多,表示流动资金的周转越快,周转次数越多,也就意味着以较少的流动资金完成了较多的生产任务。流动资金周转率除了用周转次数表示外,也往往用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来表示。因为在计划和核算工作中,通常总是以年度或季度为计划期或报告期的,而年、季的时间长度总是固定的,在时间长度固定的条件下,流动资金周转率指标就可改用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即周转天数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360(或90天)/[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周转总额)/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率]或=[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年度(或季度)流动资金周转总额]*360(或90)
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时的周转总额,有人主张用销售(营业)收入,有人主张用销售(营业)成本。从流动资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起垫支作用的特性,应按销售(营业)成本计算为宜。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时的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可按定额流动资产计算,也可按全部流动资产计算。前者计算结果是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后者计算结果是全部流动资金周转率。又在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时,可用计划数字,也可用实际数字。根据计划数字计算的,叫做流动资金计划周转率;根据实际数字计算的,叫做流动资金实际周转率。由于全部流动资金没有计划定额,在计算计划周转率时,只有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没有全部流动资金周转率。在编制计划计算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时的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即为流动资金定额数。在计算定额或全部流动资金实际周转率时,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为年度(季度)内各月定额或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平均数。各月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为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的平均数。
F. 资金周转率高有什么好处
资金周转率 反映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 企业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从而使企业取得销售收入。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利用效果好。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4000万元,按月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流动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即每年周转2次,每次周转需要180天。加快资金周转,可以节约资金。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把资金周转率提高一倍,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资金。 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周转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固定资金的周转形态而言,则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比较长期地保存它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只是随耗损程度逐渐转入产品价值,同时以计提折旧的形式收回相应的货币资金,直至其价值均已转入产品的价值,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转循环。因此,从个别的固定资产来看,它的资金周转率则是其使用周期。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G. 资产周转率一般为多少算是好的
这个没有定论,需要结合很多因素分析的
比如是轻资产公司,还是重资产公司,比如各个项目的占比是否合理,是否处于初创期,行业特色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的。
H. 现金周转率下降说明什么
现金周转率下降说明应收账款增加,固定资产增加
现金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平均余额
较高的现金周转率意味着企业对现金的利用效率较好,但并不说明这一比率越高越好。
企业的现金周转率是否恰当,现金持有量是否合理,
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行业性质和业务性质,
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流动性与社会平均报酬率之间进行权衡。
举例分析
例根据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A公司的现金周转次数计算见下表。
现金周转次数计算表单位:万元
项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主营业务收入 527672 693673 750796
现金平均余额 68233 72729 89511
现金周转率 7.3 9.54 8.39
注:2000年现金平均余额76 740万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公司2003年现金周转率较2002年有所下降,其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平均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引起的,表明现金资产利用效率较2002年有所降低。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现金平均余额相对较大,影响了现金周转水平。对此,应当进一步结合行业性质和平均水平进行分析。
I. 存货周转率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啊
越高越好。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9)股票资金周转率越低越好吗扩展阅读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周转天数越短),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小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J. 资金周转率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