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果股票趋势
1.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糖果行业内的竞争
糖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糖果,指以砂糖、葡萄糖浆或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油脂、乳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辅料制成甜味块状食品--糖果的制造,以及以浆状、粉状或块状可可、可可脂、可可酱、砂糖、乳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活动。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潜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张,中国糖果行业也一直认为前景诱人。近五年,我国糖果市场一直保持8%-12%的年增长率,2015年,我国的糖果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231.49亿元。
糖果种类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糖果市场竞争板块
目前国内糖果市场主要分两大主力竞争板块:外资品牌产品和中国本土品牌产品。
由此看来,我国本土品牌相对洋品牌有过之而无不及,仍然把握着糖果市场的话语权,拥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依据目前国内糖果产业的市场趋势来看,集中度并不高,无论是认知度高的名品牌还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为主的中小低端品牌,都很难在整个产业中占据超过15%的份额,即使是外资品牌整体相加,总产值也未超过30亿元;另一方面,如果单看某个种类,如果冻,大品牌的集中度就很高。
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硬糖的消费趋势明显下降,而其他如水果糖、功能性糖果则普遍受欢迎,说明人们的口味随着生活理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这无疑为糖果生产商指明了方向:投其所好,企业要重视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糖果企业的竞争主要停留在价格层面上,对新领域的开发与外资相比明显不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妨碍了国内糖果企业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使其利润远不及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的主战场也被逼下沉到了二三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7公斤,因此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企业的突围应该重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品种。
随着我国糖果产业发展的不断红火以及外资品牌的加紧布局,我国糖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糖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但我国糖果产业还存在产品类型单一、标识标签模糊、营销模式滞后、产品高度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称,糖果产业的发展需实现“五化”,即品种类型多元化、营销模式精细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标识标签标准化、包装形式个性化。
2. 杭州哇哈哈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为什么失败
7月13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糖果(8182.HK)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在截止日期之前,宗馥莉未能收购该公司50%的股份,此次收购要约失效。
7月14日下午,很少公开露面的宗馥莉微博发声,发布了关于“与中国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现金要约失效”的声明,对收购失败深感遗憾。当日,中国糖果股价最大跌幅超过60%,公司股价瞬间回到3个月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表示,中国糖果的股东疑似作为牟利主体,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为概念炒作、高位套现。而在套现后,高位接盘的散户对于相比现价大幅折价的要约收购兴趣不大,因此导致宗馥莉收购失败。
“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国糖果自立门户,但这种心态或许被人利用了。”沈萌说。
“都有第一次,我们也承认这次资本化运作的尝试失败了。”一位接近宗馥莉的人士表示。
娃哈哈集团则对外表示,该宗收购为宗馥莉个人行为,与集团公司无关。多年历练的宗馥莉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娃哈哈集团的员工,通常将宗馥莉称为“小宗总”,而宏胜集团的员工,大多直呼她的英文名Kelly。两个公司的治理文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2010年,宗馥莉成为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把宏胜定位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并投资饮料上游食品添加剂、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专业化核心产业。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个人定制果蔬汁,并注册了宁波宏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运营。
与之前的“顺风顺水”相比,此次收购失败,宗馥莉学费高昂。数据显示,截至7 月13日收市,宗馥莉仅收购4.18 亿股中国糖果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26.03%,因未达50%的收购要约目标,该笔交易宣布无效。在此次收购中,宗馥莉的亏损额未对外公布,外界无从知晓。如果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约价与7月18日的收盘价0.165港元/股的差价来看,其损失也不在小数。
收购失败后,宗馥莉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本次要约结果,公司深感遗憾,在整个过程中我司恪守要约人的责任与义务,以最真挚的诚意履行各项收购事宜。公司未来也将继续秉持自身发展战略,本着积极健康的商业价值取向继续探索相关领域。”
3. 中国糖果行业初步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是80 年代中后期到90 年代中期以前,这一阶段是糖果市场的起步时期,主要特点有:国有糖果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散装糖果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供不应求,可以说是国内糖果企业的鼎盛期。在这阶段中,只要产品质量好、口味好,就可以畅销大江南北,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大白兔、喔喔在这个阶段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从96 年到2002 年,是国内糖果市场和糖果企业的盘整期,主要的特点有:市场表现普遍低迷,大量的传统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企业盘整资源行业内酝酿着升级、产品、销售手段、市场投入等的变革。这个阶段的糖果市场严重萎缩,等待行业的另一次高速发展。在此阶段,营销的成功因素变得相对复杂,单一的产品优势已经不能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只有完成了渠道转型并学会开展整合传播的品牌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阿尔卑斯、金丝猴、德芙、箭牌、荷氏、徐福记等大批新品牌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以至于成为当今的领先品牌。
第三阶段是从2003 年以后至今,是国内糖果市场繁荣时期,主要特点有:行业保持了8%左右的强劲增速、糖果企业开始重视并开始了糖果品牌的建设,市场投入和广告投入增加、糖果品牌和产品形式得到很大的丰富,外资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抢占一些制高点。在这个阶段中,产品、渠道、促销、品牌、整合传播、营销组织、销售管理与考核等诸多因素的优化组合,并发挥合力才能造就成功的品牌,悠哈、雅客、金冠、乐天等带动新品类市场或新概念产品的异军突起。
发展至今,无论在产品亦或是营销方法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如今的糖果企业如果只进行战术层面的优化,最多与行业大势保持同步或维持现状。
4. 中国糖果的简介
《中国糖果》杂志,由中华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及中华食品杂志社主办。创刊于2004年2月,逢双月28号出版。2012年7月全新改版,每月18日出版。自创刊以来,《中国糖果》杂志已经成为全国,乃至整个亚洲区最具影响力的糖果、巧克力及果冻行业期刊。《中国糖果》杂志更是海内外糖果、零食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向该行业进行市场推广的首选期刊。无论是糖果及零食企业向经销商、零售商进行传播,还是糖果原辅料、包装和机械企业向糖果及零食生产企业的传播,《中国糖果》杂志均是第一首选平台。
《中国糖果》杂志(China Candy Magazine)——中国糖果、巧克力及果冻行业专业期刊。
5. 糖果的市场前景有何
糖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糖果,指以砂糖、葡萄糖浆或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油脂、乳品、胶体、果仁、香料、食用色素等辅料制成甜味块状食品--糖果的制造,以及以浆状、粉状或块状可可、可可脂、可可酱、砂糖、乳品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生产活动。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潜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张,中国糖果行业也一直认为前景诱人。近五年,我国糖果市场一直保持8%-12%的年增长率,2015年,我国的糖果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231.49亿元。
中国糖果产量情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糖果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糖果产量达44.49万吨,同比增长1.44%。从年度来看,2017年我国糖果产量为331.37万吨,同比增长0.74%,从2014-2016年来看,我国糖果产量增速减缓,2014-2017年我国糖果产量超300万吨。
2017年1-12月全国前十省市糖果产量排名分别是福建、广东、湖南、山东、湖北、河南、上海、四川、安徽和江西。其中福建省排名第一位,2017年产量为80.81万吨,位居全国榜首。2017年糖果产量超10万吨有11个省市,分别是全十和江苏省。
国内糖果市场竞争板块
目前国内糖果市场主要分两大主力竞争板块:外资品牌产品和中国本土品牌产品。
由此看来,我国本土品牌相对洋品牌有过之而无不及,仍然把握着糖果市场的话语权,拥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依据目前国内糖果产业的市场趋势来看,集中度并不高,无论是认知度高的名品牌还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为主的中小低端品牌,都很难在整个产业中占据超过15%的份额,即使是外资品牌整体相加,总产值也未超过30亿元;另一方面,如果单看某个种类,如果冻,大品牌的集中度就很高。
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硬糖的消费趋势明显下降,而其他如水果糖、功能性糖果则普遍受欢迎,说明人们的口味随着生活理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这无疑为糖果生产商指明了方向:投其所好,企业要重视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国内糖果企业的竞争主要停留在价格层面上,对新领域的开发与外资相比明显不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妨碍了国内糖果企业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使其利润远不及国外品牌,国内品牌的主战场也被逼下沉到了二三级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的全球年人均消费量为3公斤左右,而我国只有0.7公斤,因此我国糖果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内企业的突围应该重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不断丰富产品品种。
随着我国糖果产业发展的不断红火以及外资品牌的加紧布局,我国糖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糖果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但我国糖果产业还存在产品类型单一、标识标签模糊、营销模式滞后、产品高度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称,糖果产业的发展需实现“五化”,即品种类型多元化、营销模式精细化、销售渠道多元化、标识标签标准化、包装形式个性化。
6. 今年的糖果业为何萧条
中国糖果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战略
原作者:朱丹蓬 中国糖果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战略
一 中国糖果市场的现状:
1 行业现状:
A 在2004年度糖果行业整体利润下降了10.64%
B 国内的大部分糖果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营销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C 2004年度糖果行业的增长幅度为10.25%较2003年度的15.6%下降了5.35%.
D 功能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已相当接近传统糖果的市场份额.胶母型糖果的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E 糖果企业品牌力的高低对销售量的影响日趋明显,在糖果高端市场品牌高度集中已成定局.
F 全国排名前十大的糖果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8%.大部分中小型糖果企业面临消亡.
G 一部份有眼光的糖果企业开始从价格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品牌力决定利润力.
H 在全球糖果行业中,我国绝大部份糖果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生产技术及配方,多靠外国企业的引进或靠外国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2 糖果行业各销售渠道的销售占比:
A 传统批发市场:由于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品牌认知度的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传统批发市场的低廉价格对中高端消费者来说已失去了吸引力,其销售重心已大部份下移到三,四级市场.在许多知名企业的销售渠道中其销售比重日渐式微.估计全国平均占30%.
B现代终端渠道:现代终端渠道在整个消费品市场的销售占比日益提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对消费场所观点的改变 (2)购物便利性的需要 (3)产品品质的保障机制 (4)现代终端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5)购物的目的由必要性向休闲性转变.(6)零售业态及各生产厂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引发”价格屠夫”去终端卖场购物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7)跨国K/A的全国布局由重点省会城市下沉到二级省会城市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级市,国内K/A被迫由省会城市向二,三级城市下沉,区域K/A被迫向乡镇市场转移或转向24小时便利店的经营模式,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业态”洗牌”加剧了消费者对现代终端的热心与依赖,进一步提高了现代终端在整个业态的销售占比.估计全国平均占42%
C 喜糖专卖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结婚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婚事喜糖越来越讲究,喜糖产业越做越大,喜糖专卖店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会有2000万对新人结婚,以每对新人购买500元喜糖计算,喜糖市场每年有100亿的市场容量.成为了糖果行业又一新的销售渠道.估计全国平均占18%,个别地区占到60%(浙江温州).
D 特渠及团购渠道:糖果大众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营销成本的不断攀升,令企业利润的急剧下降.迫使许多糖果企业加快,加大其产品在特渠及团购渠道的运作速度及投入力度,力求多品类,全渠道来运作市场,以此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目前销售占比估计在10%
3 糖果企业各产品品类在市场的销售占比
A传统型糖果:糖果行业是中国最传统的行业.普通型糖果在2001年以前一直是糖果行业的销售主角. 普通型糖果制造工艺流程落后,产品科技含量极低,产品品质不高,单包价格及附加值都极低.主要以水果硬糖,牛扎糖,低端奶糖及酥糖为主.包装还是以扭式包装为主.枕式包装的产品较少.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跨国糖果大公司对中国市场高端糖果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及引导,还有以雅客为代表的新兴内资糖果企业也针对糖果市场向高端市场发展的趋势成功推出了像120G浓点夹心,水果太妃,含8.8活性乳的DI哒DI奶糖等科技含量极高的糖果产品来改变糖果市场的产品格局
由此看来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在今后会日渐萎缩,目前销售占比估计在45%
附:各糖果品牌市场份额:( 阿尔卑丝15% 雅客13% 大白兔12.5% 金丝猴11% 徐福记10.5% 台尚9% 上好佳8% 孚特拉5% 瑞士糖4% 其它12%)
B 功能型糖果:功能型糖果的面世是传统糖果品牌向高端产品品类的延伸,是消费者对糖果产品高层次,多层次的需求,是跨国糖果公司进军中国糖果市场的产品策略,是各糖果品牌差异化运作的产物.随着功能型产品市场培育度的进一步成熟,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各糖果品牌市场差异化运作的力度加强. 功能型糖果市场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从2003年度国家统计局关于糖果市场的数据分析看来,功能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已慢慢接近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在未来五年会超过传统型糖果的市场份额.目前销售占比估计在35%
附:各糖果品牌市场份额(雅客22.5% 荷氏18.3% 金嗓子11.2% 好利安8.7% 清嘴8.1% 的哒糖 6% 真宝珠4.8% 喔喔3.6% 亿利良咽1% 其它7.6%
C 胶母型糖果:胶母型糖果的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1)市场增长幅度稳中有升,(2)品牌以外商投资企业的品牌为主 (3)以健康,方便,时尚等理念为产品的主要卖点 (4)在糖果产品中胶母型糖果产品的科技含量最高 (5)产品的附加值很高,厂商的利润极其可观,是很有发展”钱途”的产品品类. 目前销售占比估计在20%
附:各品牌市场份额:(绿箭49.9% 益达22.6% 乐天9.7% 贝洁3.4%嘉绿仙2.9% 大大2.8% 飞垒2.6% 波尔2.3% 比巴卜2.1% 其它1.7%
4 糖果市场细分:
A 奶糖市场: 奶糖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糖果市场基数最大的糖果品项 (2)是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糖果品项 (3)所有糖果企业必做的品项 (4)大白兔高居销售冠军,奶糖第二品牌的争夺异常激烈,主要竞争品牌有雅客,阿尔卑丝,优哈,金丝猴,喔喔,金冠等企业.(5)奶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端,营养,绿色高科技.估计占糖果市场容量的24%.
B 硬糖市场: 硬糖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中国糖果业中最古老的品项 (2)其中水果硬糖更是以价廉物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特别在农村市场及边远地区 (3)技术含量不高,生产的厂家特别多,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以区域品牌为主 (4)产品定位较低,附加值不高,厂商的利润都不理想主要是靠量取胜于其它品项 (5)硬糖市场目前的第一品牌应该是上好佳,其次是雅客的浓点夹心水果硬糖,金丝猴,金冠等品牌.(6)硬糖市场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在形成规模化销售的基础上派生科技含量及品牌力.那就是说,谁的硬糖内涵多一点,附加值高谁就能引导,主导硬糖市场.估计占糖果市场容量的22%.
C 软糖市场: 软糖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合各年龄段的消费者尤其是儿童,市场容量巨大,市场上还暂时还没有领导品牌,旺旺稍好一点.雅客的美嚼紧跟其后,但跟进的厂家很多以25G -30G为主以儿童为主要目标消费群.(成都跳跳龙,喜之郎,金帝).
(2)现有的软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众多,竞争环境非常激烈. (3)由于QQ糖的单包克数小,价值低,如没形成规模化生产及销售的话厂商利润极其低,终端销售的热情也不高,会引发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后遗症.会影响产品的铺市率及上架率.对品牌进一步提升形成障碍.(4)软糖市场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大品牌大销量,小品牌慢慢在困境中死亡.有实力的厂家会大品牌派生大销量,大销量回报大品牌的良性循环中运转. 估计占糖果市场容量的10.5%.
D巧克力市场: 巧克力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业集中度高,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状态: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目前,德芙、吉百利、好时、金帝四个品牌已经占据了中国巧克力市场70%以上的份额,市场呈寡头竞争状态。 2 竞争企业分化成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以德芙、吉百利、好时、费列罗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占领了高档巧克力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第二阵营是以金帝、恺撤威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主导中档巧克力市场;第三阵营是以申丰、金丝猴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占据了低档巧克力市场的主要份额。 3进口、合资品牌销售势头强劲、国产品牌表现不佳:无论从高空的品牌传播、广告投放还是低端的产品铺市、市场生动化和销售促进,无论是市场占有份额还是产品知名度,进口、合资品牌都占据显著位置,本土品牌除“金帝”巧克力挤进行业三强,申丰、恺撒威登崭露头角外,其他品牌均表现不佳。4 巧克力市场的发展趋势是A:竞争日趋激烈;B:品牌高度集中;C:市场份额逐步走向垄断 D: 通过跨国公司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后,中国的巧克力市场已经从市场的导入期进入了市场的成长期.,市场容量日趋壮大.
E 酥糖市场: 酥糖市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进入的门槛较低,品牌集中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 (2)酥糖南有徐福记,北有马大姐的格局已具规模 (3)酥糖产品的利润极高, 销售季节很长可以贯穿全年,各区域品牌及小厂家都看中这快肥肉,通过各种方式抢占各类终端的包装区及散糖区. 酥糖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大品牌占据大终端,小品牌占据小终端,但随着大终端的布局逐步完善,小终端也逐渐消亡,小品牌也会自然消失.大品牌也会通过技术上的优势,改进质量及配方形成差异化,加速小品牌的死亡.
5 糖果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
宏观:
A 狼来了:外国糖果公司将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强生,比利时的吉利莲,德国的RITTER,法国的施华,傲兰).这对内资糖果品牌的综合运作市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资源整合,行业间资本运作:1)行业间的并购会越来越频繁,2)未进中国市场的外企会通过并购本土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3)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糖果外企也会通过并购本土企业完成他的战略布局, 4)本土糖果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也会日趋频繁,合理地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优化产品线,降低成营销成本的目的,力求做强做大.
C 外来资本涉足糖果行业:例:新加坡嘉隆利房地产公司注册成都”跳跳龙”糖果,广东喜之郎OEM生产QQ糖等.
微观:
A各糖果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都会涉足糖果的每一类产品,并对全渠道进行运作,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经营.
B休闲类功能型糖果的进一步发展会令中国糖果产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赋予糖果休闲化,零食化,营养化,健康化.
C:随着喜糖产业的不断壮大,喜糖市场会出现专业及独立的喜糖糖果品牌.
D 由于消费者对传统大包装糖果提出了休闲化,方便化的要求,所以糖果的包装规格将趋向于小包装规格的方向发展.
7. 跑领中国糖果市场的真知棒,为什么近年市场上很少
领跑中国糖果市场的真知棒,今年市场很少主要还是因为受到了其他品牌的冲击。说实话,真知棒曾经领跑市场还是因为它的价格比较低,因此非常受学生的喜欢。但是在那个年代,知名的糖果并不多,而且国外的糖果品牌也还没有进军国内市场,所以说真知棒就还是有市场的。当时大白兔、金丝猴以及徐福记的糖果也是有市场的,但是近些年的销量也降低了不少。
就是因为国外零食的冲击导致了真知棒近些年在市场上很少见到,由于真知棒的销量下降,商家也不愿意再继续售卖这种商品,一方面没有买家,一方面又没有商家愿意帮助分销,这就是的真知棒的厂家也慢慢缩减了自己的生产规模,毕竟这个时候如果还按照原来的规模的话,肯定会亏得更多。所以说真知棒很可能就会因为不堪重负,慢慢的推出了市场,以后在市场上面不仅会很少见到真知棒,很可能根本就见不到了。
8. 糖果行业,无糖糖果有多流行,未来几年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糖果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两大支柱零食产业之一,近年来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潜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张。近五年,我国糖果市场一直保持8%-12%的年增长率,2011年,我国的糖果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20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糖果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显示,在国内糖果行业发展扩张之时,国际上保健型、低糖型、趣味型和生态型等各种类型的糖果有加快步伐集体进攻我国高端糖果市场之势。2011年12月,商务部通过了雀巢收购中国最大糖果品牌和糖点——徐福记60%股权。与之相比,我国糖果市场的产品却显得很单一,在国外企业紧逼和国内企业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糖果行业产品开发阻力重重。
9. 中国糖果,由来。
糖果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年前,中国古书上出现“饴”字是在汉代,饴糖可能是最早的硬糖。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利用蜂蜜、椰枣和无花果做成甜食;唐朝时期,甘蔗由印度传入我国种植;十六世纪末期至十八世纪中期法国人从甜菜中提出结晶糖;十六世纪欧洲人发现可可,十九世纪才把可可制成巧克力;十九世纪后期糖果生产工艺才逐步形成。
早期糖果主要以砂糖和液体糖浆为主体,经过熬煮,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剂,经过调和、冷却、成型等工艺操作,构成具有不同质构、形态,具有不同色、香、味,不同包装,耐保存、便于携带的甜味固体食品。糖果组织结构为无定型或微晶型固体,对糖果的质量要求:较小的吸水性,较强的抗结晶性,低甜度,细腻度高,保型性好等五个方面的指标。
(9)中国糖果股票趋势扩展阅读:
糖果分类有:硬糖、夹心糖、充气糖、凝胶糖、焦香糖、抛光糖、胶基糖、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等几大类。
由于糖果的价格昂贵,直到18世纪还是只有贵族才能品尝到它。但是随着殖民地贸易的兴起,蔗糖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众多的糖果制造商在这个时候开始试验各种糖果的配方,大规模地生产糖果,从而使糖果进入平常百姓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能见到如此众多的糖果的重要原因。
10. 中国糖果股票股吧
不能乱评论,股市这东西是要自己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