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股票 » 中国有哪些股票海外并购

中国有哪些股票海外并购

发布时间: 2022-01-07 17:17:50

① 中国有哪些海外上市公司

OTC(ON THE COUNTER)为柜台交易,亦称垫头交易,并不属于交易所上市的范畴.

香港交易所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1211]

中国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5]

中盛粮油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194]

中富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191]

圆通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188]

正奇投资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140]

骏威汽车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03]

精优药业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58]

远东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399]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2337]

腾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691]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493]

广南(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203]

恒基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46]

亨泰消费品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97]

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044]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992]

李宁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331]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980]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319]

自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57]

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917]

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708]

上海策略置地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64]

上海铭源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33]

上海置业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207]

沪光国际上海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770]

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67]

上海商贸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104]

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755]

正中药业国际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327]

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751]

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2618]

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1070]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700]

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739]

浙江浙大网新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106]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133]

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135]

交大铭泰软件实业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148]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196]

金鼎软件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190]

浙江永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11]

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197]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199]

深圳市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30

中国消防企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201]

宁波屹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49]

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27]

深圳市宝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36]

南京大贺户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43]

陜西西北新技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58]

浙江展望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73]

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77]

山西长城微光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86]

天津天联公用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90]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61]

深圳市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285]

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292]

深圳市明华澳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301]

远东化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012]

裕兴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005]

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049]

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股票代号: 8056]

北京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H股 [股票代号: 8095]

美国交易所

Semicon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中芯国际

SINA Corporation 新浪网

51JOB, INC 无忧工作网

Ctrip.com International, Ltd 携程旅行网

Linktone Ltd. 灵通网

Netease.com, Inc 网易

Tom Online Inc. TOM

Sohu.com Inc. 搜狐

Shanda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盛大网络

Qiao Xing Universal Telephone, Inc 侨兴环球

eLong, Inc. E龙

美国纳斯达克
中华网
http://www.china.com
新浪网
http://www.sina.com/
搜狐网
http://www.sohu.com/
网易网
http://www.163.com/
中华网
http://www.china.com/
Tom网
http://www.Tom.com/
盛大网络
http://www.shanda.com.cn/
侨兴电话
http://www.qiaoxing.com/
空中网
http:// www.kongzhong.com
前程无忧
http://www.51job.com
金融界
http://www.jrj.com.cn
上海四方
http://www.sifang.net/
携程旅网
http://www.ctrip.com/
掌上灵通网
http://www.linktone.com/
UT斯达康
http://www.utstar.com.cn/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http://www.asiainfo.com/

英国伦敦交易所
中国石化
http://www.sinopec.com.cn/
浙江东南电力
http://www.zsepc.com.cn/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http://www.jxcc.com/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dtpower.com/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zjec.com.cn/
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交易所
鸿国国际 制造业
新达科技集团 服务业
建光电子 制造业
翔峰控股 制造业
迪森股份 制造业
新浦化学 制造业
中国华夏科技 制造业
中国食品工业 制造业
凯欣达数码 制造业
三瑞控股 制造业
妍华控股 商业贸易
东明控股 制造业
亚洲环保 制造业
赫比国际 制造业
天圜营养集团 制造业
中国软包装控股 制造业
金迪生物科技 服务业
星雅集团 服务业
麦达新控股
百嘉力

② 谁能告诉我中国现在有哪些大公司被外资控股越全越好!

LZ的问题不准确,“大”的概念是多少?
我尽全力解答吧
外资控股中国公司有严格的规定,大于一定额度或者涉及国计民生行业的必须要经商务部批准。
由于非公开消息原因和外资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控股及多个股东名称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情况无法统计。目前通过公开资料,有可靠信息来源的有如下几个(不包括相对控股及间接持股部分):
一 中国炊具行业龙头苏泊尔集团被法国SEB集团控股52.74%, 苏泊尔(002032)截至2008年5月13日,总市值是732666万元。

二 拉法基瑞安(四川)投资有限公司控股*ST双马(000935)56.81%的股权,截止2008年5月21日收盘价算,总市值431842万元。

三 香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通过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控股A股上市公司华润锦华(000810) 51%的股权。截至2008年5月20日,华润锦华(000810)总市值是91928万元。

四 印尼财团的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万业企业(600641)50.54%的股权,截至2008年5月6日,总市值是656114万元。

③ 中国跨国并购的企业有哪些要耳熟能详的

联想并购IBM
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加拿大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冠捷科技收购飞利浦显示器业务
温州民企中国飞雕电器集团收购意大利墙壁开关老牌企业ELIOS
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公司收购北美电器ACA名牌在亚太地区的所有权

④ 中国海外并购案有哪些

中国大企业的海外并购并不只限于其感兴趣的科技企业——也为其海上贸易强国的地位投了很多钱。从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中国企业已有价值超过20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海外港口的收购和扩建,引人瞩目。信息来源于财经时报报道的一项伦敦格里宾登峰投资银行的研究。
这意味着一倍的提高。根据财经时报的评估,此前12个月投资额共计90.7亿美元。中国在国际航运业务上的增速甚至会更高。此外,照财经时报的说法,中国企在过去的12个月还许诺了更多在海外港口的投资,虽然并没有量化数据。
据透露大部分投资流向了东南亚。单在马来西亚中国就投入了超过115亿美元用于港口建设: 72亿投入马六甲海峡,28亿投入瓜拉宁宜港,14亿投入槟城港和1.77亿投入关丹港。还有更多的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
显然另一条有着战略性地位的航运通道也在中国的建设计划中,其根据专家观点将在2035年形成经济竞争力: 一条沿着俄罗斯海岸穿过北极的东北大通道。所以中国商人也已在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投资,这将有利于穿过北极的航运通道。除此之外,财经时报还提到了关于中国对挪威港口克尔肯和冰岛两处港口投资的一些谈话。

狐视天下http://www.hushiwin.com/qtrkzg/371.html

⑤ 中国国内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

中国拼命将血汗钱买入不断贬值的美债欧债,美欧阔佬们拿着中国的钱干了什么呢?他们在处心积虑地收购中国核心资产。等于中国借钱给美欧以便美欧阔佬将中国收购。同时美欧对中国苛刻无礼,天天指责中国,煽动周边小国欺凌中国,瓜分中国领土。同时还一再要求中国继续多借钱。

从香港联交所的公开资料可以查到,无论是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电信。还是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中国各种垄断性国营企业,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的十大股东中,差不多一半是美国的企业、基金。

高盛之于工行,美铝之于中铝,美国人用美元买中国企业股票,中国卖股票收美元买美国国债。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拥有中国A股股票价值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价值约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价值约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据商务部《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就用这样方式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再次,超过一万亿美元的美欧热钱潜伏在楼市、高利贷等市场。

综合算来,西方列强在中国埋伏下的钱,已经超过了中国外储。他们并不显富,而是让中国去露富,并装可怜从中国骗钱。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时机成熟就做空中国,让中国倾刻间变得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请看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

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

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

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

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

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

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 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

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

除电力,军工等极少数国家核心行业以外,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建材业)、钢铁行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行业、机械制造行业(普通机械、专用设备、电气设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化行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业)、玻璃行业、酿酒行业(饮料制造业)、医药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供水供气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行业(煤炭采选业)、日用化妆品行业(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行业(食品加工业)、造纸行业(造纸及印刷品业等行业)、纺织行业、建筑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塑料制造业、工艺品及其制造业等行业中,都占有较高股权和市场控制权,经济刺激计划和巨大需求给予了外资丰厚的回报,充分享受了我国经济高速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1)水泥行业:2009年全国水泥行业总产能16亿吨,外资控制产能5、6亿吨以上,控制力及总产能占30-40%以上。拉法基收购四川双马、瑞安建业后,占西南四省18%以上份额;华新水泥被瑞士Holicm收购,占华中10-20%份额;摩根斯坦利收购山水集团30%股权后,环渤海市场份额第一;爱尔兰CRH收购吉林亚泰后,获取东北市场;产销量全国第一的海螺水泥,外资利用香港主板控股25%,此外,亚洲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在香港主板上市,部分股权被港资和外资控制……

(2)机械行业:2008年,机械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2%,外资股权控制率为35.2%,总体控制力度达40%以上,机械制造业5大细分行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外资市场占有率最高,超过60%,金属制品业为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约为30%。凯雷收购徐工85%股权,起重机和压路机占国内市场50%以上,国内136种工程机械产品,徐工占一半以上;国内装载机行业排名第7的山工机械被卡特彼勒全资收购,新加坡丰隆、美国高盛、美国国泰持有国内最大的独立柴油引擎制造商玉柴股份51%的股权;无锡威孚是国内柴油燃油喷射系统最大厂商,德国博世持有其67%的股权;韩国全资的斗山工程机械8年在中国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销售额已达徐工的1/3;西北轴承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25%的市场,90年代末,德国舍弗勒利用西北轴承陷入困境,与其合资成立富安捷铁路轴承,将其市场争压过来,后全资收购;瑞典SKF全资收购皮尔轴承;无锡轴承、烟台轴承被美国TIMKEN全资收购,并控股襄轴集团;全国化工设备第一生产基地,锦西化机透平厂被西门子控股70%的股权;德国ZF集团收购全国齿轮行业排名第二的杭州齿轮厂70%的股权;美国加纳基金控股沈阳机床30%的股权;英国特雷克斯收购北方股份25%的股权,北方股份是中国最大的矿用汽车开发和生产基地;玉柴机械占据国内小挖机9.3%的市场份额,美国汉鼎收购其43%的股权……

(3)汽车行业:外国品牌销售占90%以上,虽然外资股权占比不超过50%,但无论技术、品牌还是研发等,外资实际控制力均高达60-70%以上。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华晨、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北汽现代、北京吉普、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天津一汽丰田、长安雪铁龙等中国汽车销量最大的公司,外资股权均为50%,不包括外资中小企业,外商在华投资和合资控制的53家大型汽车公司,销售额1万亿元以上,占汽车市场总销售额的6、7成以上;此外,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占有60%以上的份额;而在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和摩托车配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企业亦高达70%以上;汽车制造行业橡胶轮胎,法国米其林和新加坡佳通轮胎等外商独资和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产能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占有中国汽车轮胎市场80%以上……

(4)钢铁行业:2008年,钢铁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 6%,由于国家对钢铁行业并购有控制,阿塞洛-米塔尔、俄罗斯、必和必拓等大量外资觊觎中国钢铁行业纷纷受挫,即使这样,外资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股权控制度仍超过10%,市场控制度超过12%,如阿塞洛?米塔尔收购华菱钢铁33%股权;德意志银行和阿塞洛?米塔尔收购中国东方钢铁47%的股权(河北津西钢铁 29%股权);法国圣戈班收购徐钢100%的股权;美国凯雷收购江都钢管49%股权;中信泰富持有大冶特钢28%的股权;此外,香港主板上市的鞍钢、马钢股份、重庆钢铁,14%、22%、30%的股权被摩根大通等外资和港资控制;唐山国丰钢铁,香港中港占股51%;港资占股65%的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分别收购日照钢铁、日照型钢30%的股权,收购日照轧钢25%的股权,后与山钢重组……

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业不成,再生一计,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矿山巨头利用手中掌握的铁矿石资源,不断涨价,对钢铁行业进行合围。
可以想象,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2亿吨,行业分散度高,众多中小或民营钢企面临淘汰和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下,外资受欢迎的程度会有多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资绕过国家设置的重重限制,不少钢企,将再次落入外资控制之中。

(5)石化行业:2008年,石化行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约为10%,国家对外资准入石化产业有所限制,即使这样,除海外上市外,外资绕过重重障碍,通过来华设厂,并购等手段,石化行业外资股权控制度已达18%,市场控制度为20-3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为13%。

如中石油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外资与港资占股11%,海外融资额29亿美元,9年时间,向海外分红派息竟然高达119亿美元,分红派息竟为融资额 4倍;中石化2000年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目前外资与港资占股19%;中海油2001年在纽约、香港上市,旗下中海油服外资与港资占股目前高达 34%,另外,中海油、上石化、吉化等纽交所海外上市公司也被外资部分控股,黑石持有中化集团子公司中国蓝星20%的股权。

国内原油和化工产品供不应求。如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13.9%;液化天然气累计进口553.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65.8%;口硫磺1216.7万吨,同比增长44.6%;进口甲醇528.8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68.8%。仅2009年一年的进口量就比 2005年至2008年四年的进口总量还要多,占国内消费32%,由于国外甲醇产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国内装置大面积关停,平均产能发挥率不足40%。;我国累计进口聚乙烯75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4.8%,占国内消费的48.7%,进口聚氯乙烯195.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3.5%;进口精对苯二甲酸(PTA)508万吨。此外,国内农药进口量巨大,许多精细化工品,国内甚至无法生产。

国际能源化工巨头纷纷在华投资。BP在华投资45亿美元,壳牌17亿美元,拜尔投资31亿美元,拥有12家独资或合资企业。埃克森美孚、壳牌、BP计划再投110亿美元。拜尔已投产5大乙烯合资企业:巴斯夫/扬子石化投资60万吨乙烯项目,截止2007年,巴斯夫在中国投入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中国销售总额达到36亿欧元以上;BP/上海石化9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炼化、沙特阿美60万吨乙烯、壳牌/中海油的南海80万吨乙烯,埃克森美孚/广州石化改扩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厂(占国内市场30%),在珠海建PTA基地。欧美跨国公司在洗涤用品、涂料、生物制药等下游领域占有巨大份额,有的已形成垄断外资……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市场控制力度,在20-30%以上。

(6)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外资控制度为40%以上。英国皮尔金顿购入耀华玻璃19%的股份;中国玻璃港交所上市,皮尔金顿等外资大股东控制 40%股份;瑞信等外资控制浙江玻璃33%的股份,洛阳玻璃,外资和港资持有50%的股份;如果算上港资,中国玻璃、浙江玻璃等港资与外资占股均在65% 以上;A股上市的福耀玻璃,港资三益发展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2.5%的股份;金刚玻璃,港资龙铂投资持有17%的股份;港资信义玻璃,自2004年以来一直为中国汽车玻璃最大出口商;1985年起,圣戈班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现已在中国设立50余家企业,其中制造企业40多家,分布在成都、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郑州等地;业务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装、高功能材料等。在中国的员工数量超过15000人,2005年销售额4亿欧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华销售额年增54%……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

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在食品饮料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化行业,玻璃行业,家电行业,酿酒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供水供气行业,印刷包装业几乎囊括所有的第二产业,由于外资生产效率普遍比内资要高,且极端盘剥人力成本,外资的每一次并购,都意味着大批人失业,外资的每一次投资,都意味着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多数职工失业下岗,挤占了无数工作岗位……

在第三产业,外资大型连锁超市每一次选址开张,对方圆两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门面都是一次集体毁灭性的打击,惨淡经营,或失业,或改作别的生意,从而挤占其它行业工作岗位……

⑥ 收集21世纪中国跨国并购案例

看看易界网整理的案例吧:
光荣与梦想:回顾2014年中国企业十大跨境并购交易

1. 弘毅投资PizzaExpress 助力后者开拓中国市场

2014年7月12日,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宣布斥资约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5亿元)全资收购英国餐饮品牌Pizza Express,并将在未来帮助该品牌深耕中国市场。
入选理由:该笔交易成为了欧洲餐饮行业过去五年中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2. 黑马安邦保险斩获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2014年10月6日,安邦保险与希尔顿酒店集团共同宣布,安邦斥资19.5亿美元从希尔顿集团手中收购了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49-50街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有意思的是,不久之前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前就选择了华尔道夫酒店进行路演,因而该酒店为中国人所熟悉。
入选理由:从金额来说,这是中国保险企业跨境并购最具典型和最大的交易之一。

3. 中国人寿的伦敦之旅
2014年6月,中国人寿保险和主权基金卡塔尔控股公司联合宣布以总价7.95亿英镑(约84亿元人民币)收购伦敦地标性摩天楼——位于金丝雀码头的10 Upper Bank Street大楼。在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将持有10 Upper Bank Street大楼70%股权,卡塔尔控股将持有20%股权。
入选理由:该笔交易为去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房地产业的最大一笔交易。

4. 复星收购CSS
2014年年初,复星国际以10亿欧元的报价成功收购了葡萄牙国有银行葡萄牙储蓄总行旗下的保险业务子公司(Caixa Seguros,简称CSS)80%的股份。2014年复星跨境收购在酝酿多年后出现井喷,涉及金融、医疗、零售等多个行业和领域,而这是其中最大的一笔投资。

入选理由:2014年中国金融领域跨境并购的最大一笔交易。

5.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
2014年1月30日,联想宣布以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联想继收购IBM PC业务后又一项重大的国际化发展举措。而摩托罗拉在攀上联想这个新东家之后,能否老树开新花,令人拭目以待。
入选理由:该交易为2014年度国内TMT行业跨境并购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笔,即便在中国各行业跨境并购交易排名中也能排上第二名,仅次于中铝矿业收购Las Bambas。

6. 中油燃气的加拿大收购
201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COG Acquisition Co以2.355亿加元收购Baccalieu Energy Inc.。交易代价将以现金方式,并透过公司内部资源拨付。入选理由:全球的矿产资源一直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而该笔交易为中国矿业过去10年对外收购的最大手笔。

7. 中粮2014并购之路
2014年3月23日,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在荷兰正式签署协议,以12亿美元的最终价收购Nidera 51%的股权。同年10月28日,改交易完成交割。作为投资控股型企业,目前中粮集团旗下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包装四家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中粮生化三家内地上市公司。在此交易后,中粮也就此成为Nidera的控股股东,成为可以与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四大国际垄断粮商相匹敌的大粮商。
入选理由:该交易为过去十年中,国有企业在农业领域的最大一笔跨境并购交易。

8.中国国家电网收购案例
2014年7月31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意大利存贷款公司(CDP Reti)在意大利总理府签署协议,以24亿欧元(约合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资子公司能源网公司35%股权。交易完成后,国家电网公司将在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董事会5名成员中指派2名董事,并派出2名财务管理人员,并在目标公司意大利输电网公司和意大利天然气网络公司的董事会中各指派1名董事。
入选理由:这笔交易是过去十年中国在电力燃气行业最大的跨境并购案例,也是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意大利最大的一笔投资。

9. 三胞进军英伦打造A股史上最大境外收购
2014年4月,三胞旗下子公司南京新百以2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 89%的股份,成为第一家进入英国百货业的内地买家。而剩余股份则由英国最大体育用品零售商Sports Direct创始人,迈克·阿什利(Mike Ashley)持有。
入选理由:三胞集团的收购是中国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上市公司境外直接收购,同时也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一笔零售业境外投资。

10. 中国蓝星收购案例
2014年11月24日,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43.4亿挪威克朗(约合6.40亿美元)收购挪威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REC太阳能公司(REC Solar)。蓝星为每股REC股票支付108.50克朗,较该股上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5.9%。并购后,中国蓝星计划将REC太阳能与以发展太阳能产业为目标的埃肯公司(Elkem)合并,后者是公司在2011年以20亿美元购入的,创造当时中国企业在欧洲最大的一起工业收购案。
入选理由:此项收购为在2014中国跨境并购交易额中排名第九大交易,在化工业中排名第一。

⑦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2005年,联想正式宣布成功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9年6月,中石化收购addax公司
2008年12月,中石化收购tyk公司
中国移动收购米雷康姆公司

⑧ 有哪类股票是外资并购

在分析外资并购题材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是要注意分析哪类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外资并购的情况:让外资介入到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是出于入世开放的需要和压力,另外一个也是出于吸引国外资金,盘活国内不良资产的需求。

外资并购的方向当然首先是具备独特资源的公司,但同时公司本身的经营上也需要外资参与的情况下,这类购并更容易使双方走到一块。

⑨ 中国境外上市公司有哪些

1、阿里巴巴。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23日上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4胡润百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500亿元身家成功登顶中国首富。

2、京东。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D”,开盘报价为21.75美元,较发行价19美元上涨14.47%,市值达到约297亿美元。

3、爱奇艺。

2019年2月22日晚间,爱奇艺交出了在美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2018财年,爱奇艺实现营收2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受该消息影响,美股开盘后,爱奇艺股价大涨。

4、网络。

北京时间2005年8月5日晚11点40分,中文搜索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纳市第22只中国概念股。几个小时之后,这个纳市的新面孔便改写了中国股的江湖位次,发行价27美元的网络,上市当天便以66美元高开,并直线上闯至151.21美元,收盘于122.54美元。

5、腾讯音乐。

2018年12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价为每股13美元,最终报收每股1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7.69%。

⑩ 近几年有哪些中国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事件

近几年中国石油企业收购外国公司一览表时间:2010-03-08 2007年10月,中石油投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全部股权。
2008年10月,中海油耗资25亿美元收购挪威海上钻井公司AWO。
2008年底,中石化以17亿美元完成加拿大石油公司Tanganyika Oil的收购案。
2009年2月,中石油以4.99亿加元收购加拿大一油气公司在利比亚的石油资产。
2009年4月,中石油联合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收购曼格什套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全部股权。
2009年6月,中石油收购英力士位于苏格兰Grangemouth的炼油厂。
2009年6月,中石油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股权。
2009年7月,中石油和BP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鲁迈拉油田服务项目。
2009年8月,中石化以近75.6亿美元收购Addax石油公司。
2009年12月,中石油以116.11亿元人民币购买加拿大两项待建油砂项目60%股份。
2010年1月,中国石油联合道达尔勘探生产伊拉克公司、马来西亚石油公司联合中标伊拉克哈法亚油田服务项目

热点内容
未来可以投资拥有的股票 发布:2025-08-26 02:20:41 浏览:995
股市买卖多少差价可盈利 发布:2025-08-26 02:19:27 浏览:204
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如何运作 发布:2025-08-26 02:09:30 浏览:675
基本面股票交易系统 发布:2025-08-26 02:09:19 浏览:15
炒股绑银行卡后怎么样退绑 发布:2025-08-26 02:09:19 浏览:605
炒股时股票下市了怎么办 发布:2025-08-26 01:54:40 浏览:237
股权顶层布局如何进行 发布:2025-08-26 01:37:07 浏览:141
股票账户不注销有什么影响吗 发布:2025-08-26 01:37:07 浏览:252
炒股放弃工作需要什么条件 发布:2025-08-26 01:07:54 浏览:600
厚朴基金起到什么作用 发布:2025-08-26 01:06:22 浏览: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