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如何流通到市场上的
㈠ 中国超发的货币去哪了
首先,超发的货币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前几天发生了钱荒,说明国内金融体系的钱比较紧,后来央行通过MLF释放了数千亿资金,向金融体系注入了流动性,银行间货币市场的利率就降了。
再者,超发的货币都跑到了房地产领域,房价这10年来涨了好几倍,就是货币超发造成的。如果没有低利率、高杠杆,单凭居民的购买能力,房价是炒不上天的。
再次,超发的货币都跑到了基础建设领域。因为基建领域对资金消耗量很大,而且对国内经济也起到了托底的作用。这么多资金流入基建领域,照理应该引发建材价格上涨,但是前几年产能过剩,价格涨不上去。
最后,超发的货币跑到了农产品市场和股市中,农产品市场前几年大蒜、生姜、香葱、绿豆都轮番上涨,这都是被游资推上去的。还有就是股市,现在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外围资金不敢进来,但是过去股市不错的时候,大量信贷资金流向股市,股价炒上了天,不过涨得迅猛,跌得也很快。
㈡ 超发货币具体是如何导致通货膨胀的
超发货币是怎么到市场?个人的说法是财政支出,银行的是必须有存款有借贷才能有钱和钱的流转。
财政支出:采购、补贴、拨款等。不管哪种形式,都是会到人民手里,这时候大家手里有钱了,a.平时不敢买的东西,也会买,b.价格贵一点点,无所谓;对于a,东西卖了,就得生产,得消耗资源,造成资源紧张,价格就需要上扬;对于b,商家一看5快卖得快,我标5.5,也卖得快,干脆继续加价。所以。。。所以物价就上去了,但是这个过程中间肯定有断节的存在,所以问题就会产生,其次就像a那样,很多资源是有限的哦。
宏观来说,大家行为较为一致时,宏观就会改变的,货币多了,到每个人的手里的钱就多了,这时物资劳务又不会增加,钱只好贬值了嘛,如果说消费力生产力各方面平衡发展,那当然什么都不会改变,可是,你吃2个馒头饱了,会再吃2个么。
购买力是变动的,它是你当前的能消费的物资和劳务数量的组合值,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按旧物价是可以说购买力多了,但此时购买力是变动了的,反而可能购买力不足了,比如现在房价那么高,在它崩溃前,它的价格被越推越高,但是我们的购买力却是下降的哦。
你的另外,可以用货币公式解释,总需求量=流通货币量*流通次数,大家交易愿望增加,购买数量和次数都增加,总需求量增加,流通次数增加,但幅度有限,所以流通货币只好变多,这是一种预期,然后国家就更多发行货币,货币是多了,但是由于生产的东西也多了,所以每个东西不见得需要提价,因为要卖的东西也变得多了嘛,比如电子产品,它的价格总是快速下降,因为随着规模的变大,生产成本下降很快,出货量有很高的的,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即资源无限,需求无限,所以国家的发展要预防经济过热的,因为一个词,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