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用什么数字货币
㈠ 农行app里怎么打开数字货币
1. 打开农行APP,登录后选择首页的“全部”选项。
2. 滚动到特色服务页面,在此区域可以找到“数字货币”相关选项。
3. 扫描指定的二维码,然后点击“申请办理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并完成白名单的导入流程。
4. 提交必要的个人信息后,您将获得兑换码,并需要下载数字人民币APP。
5. 在数字人民币APP中,点击页面上的“+”号,选择“中国农业银行”来设置您的钱包。
6. 设置钱包支付密码后,您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即成功开通。
数字货币的优势:
- 发行成本较低,交易起来比传统纸质人民币更为便捷,减少了用户找零的困扰。
- 考虑到现代社会现金管理的复杂性增加,数字人民币能够有效减少发行成本。
- 数字人民币无需关联银行账户,解决了传统银行账户系统的某些控制问题。
- 在无网络环境下,只要手机安装了DC/EP数字钱包,仍然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
如何使用数字人民币:
1. 点击数字人民币APP中的“钱包”选项,进入钱包的基本信息页面。
2. 点击钱包升级,将您的钱包从一类钱包升级为二类钱包。
3. 绑定账户,完成注册虚拟货币钱包的步骤。
4. 进行数字人民币兑换,点击“转账”选项。
5. 输入对方的手机号码和转账金额,完成转账操作。
6. 如果对方已经开立了数字钱包,转账将会成功进行。
7. 如果对方尚未开立数字钱包,系统将提示该钱包不存在。
㈡ 我国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纸币会被取代吗
近期有关央行发布数字货币的消息在各大媒体竞相发布,其主要原因是网上透露出了一张数字货币在农行内测的截图,看的这一消息后,不少小伙伴都在问,我国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数字货币发行后纸币会被取代吗?
4月14日,网上流传在一张截图,截图内容是数字货币DCEP在农行账户内测,从截图来看,央行数字货币DCEP主要包含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项功能,这些功能和大家平时使用的银行电子账户功能基本类似,之所以受到了官方的关注是亮绝因为在截图中有“数字货币”的显示,看到这一消息后,不少朋友都猜测央行数字货币要来了。
2020年4月16日,央行正式官宣,法定数字货币率先在苏州相城区落地应用,苏州相城各区级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行、农行、建行,以及中国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敬肆姿,将在4月份暗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安装工作,并且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它和他们投资的 比特币 等数字货币是完全不一样的,央行发行的是法币,并没有投资价值,央行之所以发行数字货币并不是讲现有的货币数字化,而是属于央行负责,是用来代替流通中的现金的,它的功能和纸币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化的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就是将传统的货币进行了数字化,它的锚定资产就是我们现有的纸币,具备国际信用,所以大家完雹闭全不用担心,有了数字货币后,会更加便利,且安全性会更高,并且还有利于国家对国币进行管理。
㈢ 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DCEP如何实现双离线支付
这几天,微信群里就被下面这张图刷屏了。据说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英文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已在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内部测试。
上面就是内测钱包的截图,DCEP钱包将支持数字资产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也支持了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手机芯片支付等基础功能。
此次农行数字货币钱包的内测截图,确证了外界央行数字货币将在四大行首先测试推出的猜测。
有小伙伴说,一直在等待有人出来辟谣,但等了两天也没有动静,看来是真的可能性比较大了。
又听说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作为交通费补贴的形式,在5月发放给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员工。苏州市相城区要求区属行政单位员工在4月份安装数字钱包,5月将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看来,央行数字货币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呼之欲出了!
不过,有很多小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 DCEP支持双离线支付,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那什么叫做“双离线支付呢”?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课程中提到:
按照上图所示,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像纸钞一样实现“双离线支付”,御判即在收支双方都离线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支付,未来只要两个人都安装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实时转账。
听起来真的很神奇!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除了地震这种极端情况,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双离线支付”呢?
一是去地下超市买东西,手机没有信号,的确微信和支付宝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这的确是我遇到的真实情况,那时只好尽量连接公共的Wifi,但不可否认,随意连接这种公共Wifi,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与之类似的是地下停车场缴纳停车费,有时网络信号不好,的确不方便。
二是在飞机上。如果乘坐的是廉价航空公司的航班,吃饭需要花钱,这种场景原先只能使用信用卡支付,以后就可以使用央行的数字货币支付了。
与之类似的是乘坐高铁,笔者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一次去餐车买吃的,当时经过的地方手机信号不好,支付时折腾了好半天才搞定。
如果以后有了DCEP,不论是在火车、飞机,还是在地下超市、地下停车场等场景,支付会变得更加方便。梁拆带
双离线支付听起来很神奇,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实际用过,那橡芦就是——公交卡!
公交卡是采用典型的双离线支付,数据是在卡里和服务器都有。
每次刷卡都是将新数据立即回写卡中,同时读卡器也会记录。
公交车会隔一段时间将读卡器的数据回传到服务器上。想做坏事还是可以在对账清算的时候被揪出来。
关于“双离线支付”具体如何实现,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说法,不过还是可以从某些公开的文献中一探究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专利《使用数字货币芯片卡进行离线支付的交易及方法》,DCEP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芯片卡实现离线支付:
此专利可以在 国家知识产权局 等网站查询到,离线支付的具体流程在正文中有详细描述,让我们来看一下数研所在2016年提出的这项专利:
看起来好像有些晦涩,没办法,专利都是这样子的写法,笔者尝试用白话翻译一下:
例如 A 用户的电子钱包中有 D100,现在 A、B 用户都离线的情况下需要支付 D100 给 B 用户。
1、A 用户打开 APP 后,选择离线支付功能,输入付款金额和接收方信息后点击支付。
2、A 用户对上述信息利用自己的私钥进行签名,并用收款人的手机号或者其他标识收款人的信息通过 NFC 等近场通讯的方式进行加密传输。
3、B 用户 APP 接收到加密信息后,解密并验证 D 币的合法性,以及金额是否等值。此时对于 A、B 用户来说已经完成了双离线支付,但是此时 B 其实并没有真正收到 A 转给他的 D 币,在 APP 界面上来说,接受到的 D 币应该是出于不正常状态(不可用)。接下来,B 用户的 APP 会在联机状态后,将支付信息发送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系统。
4、商业银行收到这个支付信息后,在校验了合法性后,会将这个信息发送给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5、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收到支付信息后,在完成与在线支付一样的校验后,就会更改属主,将原本属于 A 的 D 币,变更为 B 用户,最后将结果返回给商业银行。
6、商业银行收到成功信息后,通知 A、B 用户 APP 发送交易成功的消息,此时 B 用户接收到的 D 币状态才会变成可用状态。
因此,如果 A 转给 B,那么 B 在联网之前,A 转给 B 的 D 币无法转给 C 的,这个双离线支付并不能完成链式的支付。
总的来说,该过程可以类比为付款方现场开具支票,收款方事后凭支票去银行兑现。
在上述双离线支付场景中,电子支付对离线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复支付的检查是滞后的,即只能在支付完成后实施。
若用户利用某些漏洞实施了双花,从专利来看,是通过事后追责的形式来处理的,即对不良记录将录入征信系统以作惩戒。
当然,系统在具体实现时,也可设定离线支付的最大支付额度(如1000元),以规避风险。
从普通百姓的角度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DCEP并不比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方便。
不过笔者相信推行DCEP,会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DCEP 可以降低国际友人的使用门槛,随着中国消费者走出国门进行境外的消费,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际友人通过手机号注册一个钱包,就可以直接收款,而不必再通过开通银行账号。
相信随着DCEP的正式落地,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即将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的数字货币时代即将到来。